第320章 何樂而不為
作者:      更新:2020-03-03 05:27      字數:2238
  從藝術家開始最新章節

  不是白葉妄自菲薄,主要是這個世界,傑出的建築師太多了,頂級的大師更是不少,每個都有自己的經典代表作,舉世聞名。

  相比之下,他隻能算是後起之秀,談不上多厲害。或許不算無足輕重,但也不是非他不可啊。

  徐先生的表現,卻好像認定他了。

  這讓白葉不解。

  不是他多心,疑神疑鬼,而是覺得很奇怪。

  徐先生一聽,頓時開懷笑道:“白葉,你真是太小瞧自己了。難道你不知道,文村佛堂的建築,多麽讓人震撼嗎?”

  “震撼?”白葉錯愕。

  “是的,震撼人心。”徐先生直言:“要知道,在你之前,大家印象中的佛堂,要麽是修在地麵上,要麽是修在山上,甚至於修在懸崖峭壁上,大家都習以為常。”

  “但是從來沒有像你這樣,把佛堂修在地下,而且其中的布局之精致巧妙,堪稱匠心獨運。”

  徐先生意味深長道:“或許天下在建築上,取得大成就的人很多,比你厲害的人更不少。但是在宗教建築領域,尤其是國內宗教領域,能和你比肩的,極少。”

  “您謬讚了。”白葉失笑,不信。

  “行,那我再換個說法。”徐先生又道:“一般來說在盛世之時,宗教建築徐徐蓬勃發展,大大小小的道觀寺廟更是呈井噴之勢,遍布全國各地。”

  “然而這些宗教建築,往往都太‘正’啦。”

  徐先生遲疑道:“我這樣說,你能理解嗎?國家這麽多,擅長宗教建築的高手,自然也不稀罕。問題在於……我們要的是出奇製勝,要的是顛覆傳統,要的是創新……”

  “懂了。”

  白葉恍然大悟,明白徐先生的弦外之音。

  說白了,就是由於大峽穀,包括草廟本身,都沒有什麽名氣,更沒有任何的人文曆史底蘊。

  這種情況下,翻修草廟……哪怕修建得再美輪美奐、金碧輝煌,都欠缺了文化素養、內涵。

  白葉接手,就不同了。他在文村旁邊,修了一棟佛堂。隻是單純憑借巧妙的布局構造,讓佛堂在業界聲名大噪。

  這對於徐先生等人來說,這無疑是最佳選擇。

  畢竟他們最欠缺的,就是名氣!隻要有利於揚名,什麽都好說,都可以考慮。

  聘請白葉,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總而言之,我們是誠心邀請你,與我們共襄大舉。”徐先生意氣發發道:“大家一起,打造世界頂級的旅遊景點,流傳百年不朽。”

  “哦。”

  白葉應付點頭,就等新聞發布會的召開。

  第二天眾人在徐先生的邀請下,來到了城市的政務大廳,在他們進去的時候,就看到了大廳中來了不少人。

  除了各級媒體以外,還有社會各界人士。這些人或是受到了邀請,或是聽到了風聲,紛紛匯聚而來。

  寬敞的會議廳,也坐滿了大半,氣氛融洽。白葉等人,就坐在了角落,一邊看著場內情形,一邊私下交流。

  陳大器眼尖,認識一些媒體的台標,頓時驚訝道:“連國家台都出動了,看來徐先生沒有吹牛,這事的動靜確實不小。金龍玉簡級別的文物,也能夠驚動了高層?”

  又不是帝王大墓,有必要這麽重視嗎?

  這也是與會人員的疑問。

  特別是本地的名流,他們受到了邀請,參與這個聚會,本來是想賣相關部門官員的麵子。但是發現了,廳中的場麵,比想象中的大,他們在嘀咕之餘,也紛紛正襟危坐,然後呼朋引友……

  嗅覺靈感的人,有一種直覺……

  發布會肯定不簡單。

  事實也是這樣,在時間準點之後,發布會也沒有拖延,先是幾個官員走了進來,主持人逐一介紹。

  哇……

  驚訝之聲,不絕於耳。

  畢竟除了市裏的官員以外,連省級的大官也出現在其中,這意味著什麽,大家也有幾分預感。

  果不其然,在介紹了出場官員之後,就有十幾個穿著講究,戴著白手套的考古人員,各自托著一個個箱盒走了進來。

  哢嚓,哢嚓。

  鎂光燈開始交織,從入場再到把箱盒,擱在了前台位置,照片的光亮一樣不斷。

  當一個考古人員,把其中一口箱子打開的瞬間,閃耀的燈光差點把空氣都灼燒起來了。

  反正那個考古人員,笑容非常的僵硬,恨不能閉上眼睛。隻不過在這個時候,根本沒人關注他的反應。

  大家的目光,匯聚在箱子中,第一時間看到了裏頭的東西。一瞬間,一抹金燦燦的顏色,映入他們的眼簾。

  黃金……

  有經驗的人,立即揣測那是黃金製品。

  這也是事實,隻見在箱盒中,一條金龍精巧異常,栩栩如生。它的軀體彎曲瘦長,似乎要飛起來。

  前排就坐的人,甚至可以看到金龍身上的片片金鱗,特別有質感,仿佛不是雕刻,而是黏合上去的,層次分明。

  “這是……”眾人麵麵相覷,一條黃金龍而已,有必要搞出這麽大陣的陣仗嗎?

  帶著疑問,眾人的目光再轉,看向了另外的箱盒。

  旁邊的考古人員,也隨之打開了一個盒子,裏頭是一片玉,三十厘米左右,上麵刻了細小的文字。

  還是前排的人幸運,注意到玉片上的刻字工整,隻是字體猶如芝麻粒大小,也看不清楚具體內容。

  這玉片又是什麽?

  許多人依舊感到迷糊。當然也有一些人見多識廣,情不自禁失聲道:“金龍、玉簡。”

  什麽?什麽?

  沒見識的,連忙小聲問詢,然後得到了科普,知道這是古代道教的一種儀式法器,出自帝王將相之手。

  原來如此……

  一幫人恍然,也沒心思探究背後的故事,隻是單純的本地出土了這麽珍貴的文物而興奮。

  自然也有少數人,與白葉等人一樣,產生了類似的疑團。究竟是什麽原因,讓金龍、玉簡,出現在大峽穀中?

  是從一開始,大峽穀就是金龍、玉簡的投放地。還是說,有人在別的地方,撿到了金龍、玉簡,知道東西的珍貴,所以帶回了大峽穀,並供於草廟中……

  兩個答案,寓意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