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波普藝術
作者:      更新:2020-03-03 05:26      字數:2226
  從藝術家開始最新章節

  不需要朋友提醒,盧卡在看到雕塑的瞬間,他就意識到自己被針對了,臉色頓變……

  特別是在看清楚雕塑的全貌之後,他心裏更是吃了一驚,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作為一個完美商業化,視雕塑為賺錢職業的雕塑家,他比其他人更清楚,商業化雕塑的本質。

  所以他對於眼前的氣球狗雕塑,更能夠清楚的認識到,其中的商業化元素,絕對大受歡迎。

  事實上,附近遊客的歡呼聲,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哇,這東西……好特別。”

  “可愛……”

  “想要,哪怕買不起大型的,小型的有沒有?”

  如果不是工作人員的阻攔,恐怕一群遊客已經擠了過來,伸手去觸摸氣球狗啦。主要是他們想驗證一下,這亮光閃閃的東西,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氣球。

  主要是那飄逸輕盈的質感,太具有迷惑性了。就算一些人知道,氣球不可能這麽明亮閃光,卻忍不住想親手驗證。

  群眾的呼聲,也驚醒了一群雕塑家。

  “怎麽回事?”

  這些人懵了,環視四周的情形,入眼就看到一張張興高采烈,顛狂似癡迷的麵孔。他們困惑了,這樣的雕塑,有什麽好的,居然這樣受歡迎。

  不僅如此,還有一些評論家,似乎也意識到了什麽,立即仗著近水樓台,湊了過去觀望。

  站在雕塑下,抬頭仰望雕塑。

  伸手一摸……

  “咦,這質感,堅硬冰冷,應該是不鏽鋼。”

  一個評論家很確定,他是專業的雕塑評論家,大眾主流的雕塑材料他了如指掌,小眾偏僻的材料,他也有所涉獵。

  所以一上手,他就感歎起來:“這分量,至少好幾噸,但是呈現出來的,卻是輕飄飄的狀態,這是造型的視覺效果。”

  “波普藝術。”

  旁邊有人接話道:“沒有想到,白葉居然對波普藝術,也有這麽高的造詣,我以為他走的是正統的雕塑家路子呢。”

  “嘿,我不奇怪。”

  一個人笑道:“他這個人,出了名的……雜。學的雜,會的東西多,關鍵是雜而精,屬於全才。”

  “盡管許多人,琢磨著他什麽時候,遭遇滑鐵盧。但是呢,在沒失敗之前,大家對於他下一個作品,還是有些期待的。”

  這人輕聲道:“之前的鋼鐵巨人,我看了也覺得挺好,沒想到居然是他助手的作品。”

  “現在他出手了,搞出來的雕塑,有點……出乎意料啊。”

  另外幾個評論家,也不禁點頭。

  這作品,確實讓人意外。他們很清楚國內雕塑的形勢,主流是寫實風格與抽象風格。或者說,前衛一些的極簡主義,現代裝置藝術。

  至於波普藝術……算是小眾。

  所謂波普藝術,其實就是流行藝術、通俗藝術。說白了,就是一種商業美術形式的藝術風格。

  比如說,雕塑展的宣傳海報,也算是波普藝術的範疇。

  這是一種麵向大眾,可隨意消耗的,廉價的,能批量生產的,以青年為目標,充滿商業化元素的藝術形式。

  毫無疑問,眼前這個氣球狗雕塑,完全符合波普藝術的定義。

  這樣的藝術,在傳統、主流的藝術家眼中,難免受到評判,也充滿了爭議。

  對此,幾個評論家,肯定不在意。他們還巴不得,爭議更強烈點,好方便他們從中漁……咳,不,應該是從中“指點江山”。

  俗話說得好,渾水才好摸魚。評論家從來不怕爭議,就怕不夠熱鬧,失去用武之地。

  “什麽,這是波普藝術。出難怪……”

  有雕塑家,零星聽了幾句話,果然換了臉色,帶著鄙夷之色:“白葉墮落了,折騰了幾天,就拿出這什麽玩意啊。”

  “是啊,恥辱……”

  有人認同這話,趁機踩上一腳:“作為成名的藝術家,他已經失去了自我,我作為十八線的雕塑家瞧不起他。”

  “咳!”

  旁邊有人回望,也點了點頭,認同對方的一個觀點。

  沒錯,對方確實是十八線的……

  “哢嚓!”

  在鄙視、詆毀白葉的同時,一些雕塑家也有點心虛。主要是旁邊遊客的反應,是不是太熱烈了一些?

  拍照、合影、錄像,這些也算是正常操作。問題在於,本來大大的包圍圈,怎麽越來越縮小了?

  近千遊客匯聚,黑壓壓的人頭攢動。十幾個工作人員,就算拉起警戒線,還以身體為牆,卻阻擋不了大家的熱情。

  浩浩蕩蕩的人群,仿佛海中潮起潮落的浪花,不斷地拍打海岸。唯一的區別是,浪花還會退去,但是人群隻會步步緊逼,一點一點地擠壓工作人員的“生存空間”。

  十幾米的空間,轉眼隻剩下幾米。光閃閃的雕塑,已然觸手可及。伸伸手,就可以摸到了。

  在眾人興奮、熾熱的目光中,鄧少英當機立斷,也不知道從哪裏掏出大喇叭,大聲吼道:“大家注意了……”

  在所有人注視下,鄧少英發號施令:“撤!”

  他率先走了,留下傻眼的人群。緊接著,一群工作人員反應過來,也紛紛隨行而去。走之前,還細心搬起了雜物,不留下半點垃圾。

  隻有那些雕塑家,懵懂地留在原地。然後他們就受到到了,什麽叫做群眾的汪洋大海。

  滾滾人潮湧動,他們死命掙紮,隨波逐流。

  數百遊客衝向了氣球狗,幸好雕塑足夠分量,在這股壓力下紋絲不動。幾噸或十幾噸重的東西,好像一座山,根本不怕壓爆。

  相反,群眾的熱情,在得到釋放之後,也立即冷靜了下來。再加上旁邊有人安撫,也慢慢恢複了秩序。

  大家井然有序,排了幾個長隊,逐一上前感受雕塑的魅力。

  在長長的隊伍邊上,一些雕塑家頭頂雞毛,在風中淩亂。他們想不通一件事情,這……破玩意,有這麽好嗎?

  一幫人瘋了吧,有必要這麽激動嗎?

  “庸俗的大眾審美。”

  一個雕塑家看著狂熱的人群,忍不住吐槽:“消費時代的殘渣,居然還堂而皇之擺出來,簡直就是……恥辱。”

  “藝術界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