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推斷
作者:      更新:2020-03-03 05:26      字數:2269
  從藝術家開始最新章節

  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書法字畫,能曆經千年的,非常稀少。因為唐代以前,造紙的技術不行,達不到千年壽紙的標準。

  至於絹、帛之類的絲織品,理論上可以保存千年。問題是這種絲織品在時間的摧殘下,也很難完整保留下來。

  更何況,還有氧化反應的存在,這可是文物殺手。

  這也是為什麽,大家看千年以前的文物,總是覺得那些玩意壓根不美觀漂亮,古人憑什麽喜歡?

  說到底,就是新氣過了,受到了氧化,東西變質。

  要知道,美有共性。不要懷疑古人的審美觀,現代人覺得漂亮的東西,古人也肯定不會覺得醜。

  反之亦然。

  覺得文物醜,別看出土物件,看複製品,就覺得美觀了。

  然而世上最殘酷的事情卻是,一些東西徹底失傳了,大家隻能在文獻資料中,看到隻言片語的記載。

  具體是什麽模樣,大家隻能通過自己的想象力去還原,但是沒有實物比較,誰也不知道還原的東西,到底是不是文獻中記載的物品。

  五聖朝元圖、朝元仙杖圖,就是這樣。

  基本是載於史料中,哪怕有一些臨摹畫卷流傳,但是由於畫卷水平低劣,大家也不敢草率下結論。

  好不容易,有了碑文這個鐵證,讓大家知道廟中的壁畫,就是吳道子的真跡。但是一個質疑聲,就毀了大家的激動心情。

  壁畫可以曆經千年而不朽嗎?

  懸啊。

  所以有人懷疑,殘破的壁畫早就不是原畫了,而是唐代以後某個時代,後人模仿之作。

  原畫沒了,再仿一幅畫,這是順理成章的操作。

  “走,看一眼實物。”虞蒿提議。

  一行人隨行,走到了牆壁旁邊,仔細觀看斑駁的痕跡。一片片牆皮脫落,牆體還裂開了,猶如蛛網。淡淡的墨痕,以及點點彩色顏料零星地分布。

  整幅壁畫,也不至於十無存一,但是空缺了不少,模模糊糊的,看起來很費勁。幸運的是其中一些人物圖案,還算是比較完整,連猜帶蒙的,也能夠腦補出具體的形象。

  端詳片刻,範吉安輕聲道:“是不是吳道子的真跡,還真是不好判斷。不過線條筆法很流暢,說明繪畫的人,肯定是個高手。說不定就是在原畫的基礎上進行補筆……”

  “嗯……”

  其他人微微點頭,覺得有幾分道理。

  在傳統的古書畫修複過程中,接筆、補筆,雖然不是常態,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具體怎麽操作,也比較複雜,工序流程不少。

  相對來說,在壁畫上接筆、補筆,也比較簡單了。就是找筆力厲害能仿吳道子的高手,在殘缺的真跡上,重新勾勒線條、填補色彩。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靠這接筆的手段,或許壁畫真可以延續千年不朽。

  當然,這也隻是一個猜測,具體是不是真的,就需要研究了。

  一群人看了再看,心裏真是沒有底。冷不防,虞蒿回頭道:“白葉,你怎麽看?”

  “呃……”

  眾人一怔,旋即紛紛回頭,看向了白葉,眸光輕閃流動。他們忽然想到了,白葉肯定是發現壁畫的“第一人”。

  再想到了,白葉在杭州廟中,那堪稱絕妙的壁畫。

  由此可以合理的推斷,白葉在發現老君廟殘破壁畫之後,肯定是研究好久,或許鑽研了幾年時間。

  這才有了他,氣韻生動,飄逸如仙的壁畫作品。大家堅信,其他事情可以虛假,但是作品騙不了人。

  研究這麽長時間,肯定很有收獲。畢竟白葉那一筆白描功夫,絕對是沉浸了多年,這是積累出來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

  眾人目光匯聚,白葉也覺得有些鬱悶。怎麽兜兜轉轉的,又繞回來了。他能說自己從來沒有來過這破廟嗎?

  自己撒的謊,含淚也要圓完。

  當下,白葉沉吟,目光落在壁畫上,掃視了幾遍之後,才緩緩道:“我覺得,這應該是真跡。哪怕不是真跡,也是武宗元親自接筆補全的原畫……”

  “證據呢?”

  眾人麵麵相覷,眼神流露出驚訝之色。他們覺得,白葉的語氣,太篤定了,難道說真有什麽線索?

  想到這裏,眾人難免有幾分期盼。

  畢竟大家都希望,這是吳道子的親筆遺跡。畢竟畫聖作品,基本上已經絕跡了,大家隻聞其名,從來沒見過實物。

  要是能夠證實,這是畫聖的手筆,絕對可以轟動世界。那個時候,他們作為發掘者,與有榮焉。

  “證據啊。”

  白葉真拿不出來,但是他會分析:“這五聖圖,分別畫在廟中的東西兩壁上。東壁上畫東華天帝君、南極天帝君、扶桑大帝及其部從。西壁上畫西靈天帝君、北真天帝君及其部從。”

  “通過碑文,大家也知道了,這五聖其實是五帝。唐玄宗為何要在太微宮中畫五位祖先的聖像呢?”

  白葉娓娓道:“我覺得應該是為了應和天上的太微宮。天上北鬥星的太微宮,黃帝坐一星,在太微宮中,含樞紐之神。四星夾黃帝坐,蒼帝東方靈威仰之神,赤帝南方赤怒之神,白帝西方白昭矩之神,黑帝北方葉光紀之神。五帝並設,朝拜太上老君。”

  “這暗合了李唐尊老子為祖的寓意。”

  白葉慢聲道:“盡管這個老君廟,已經沒有了一些東西。但是我從別的道宮中,也了解到一些情況。”

  “唐代的一些大道觀,肯定少不了造像。其中以老子為尊,兩邊是莊子、列子、文子、庚桑子之類的道家先賢,另外還包括了孔子,也靠邊站。說白了,就是為抬高道教的身份地位,奠定了道教在李唐的國教基礎……”

  “你說的,我們都知道。”

  虞蒿皺眉:“這些與證據、線索,又有什麽聯係?”

  “有聯係的,我在強調道中對李唐皇家的重要意義。”

  白葉的眼中,透著睿智的光芒:“隻要唐朝沒有滅亡,這個道宮肯定受到重視,不會輕易破敗,這個觀點你們同意嗎?”

  虞蒿思索了下,輕輕點頭道:“至少在唐末之前,對於道宮的維護肯定不會怠慢。”

  “好。”

  白葉笑了:“那我的推斷,就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