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技術的革新
作者:      更新:2020-03-03 05:26      字數:2277
  從藝術家開始最新章節

  小小的別墅,在範吉安的精心布置下,淡雅又溫馨。

  特別是茶室中,各種木質家具、地板,隻是經常簡單的拋光,根本沒上油漆。人在其間,還能聞到淡淡的原木氣息。

  藤椅、竹案,紅泥小火爐。

  燒紅的橄欖炭上,架著一隻泛紫色的別致小壺。

  壺身鐫刻、圖案。

  把柄印章。

  風雅。

  韻美。

  毫無疑問,這是一隻精品紫砂壺。

  款識中,白葉兩字,格外的鮮明。

  滋滋……

  一會兒,壺流噴出霧氣,濃鬱的茶香開始彌漫。

  範吉安提起了小壺,給客人倒了一杯香茶,神情頗為得意:“你品嚐一下,我親手炒製的茶葉。”

  香,真香。

  客人不急著喝茶,先端起了杯子,觀察茶湯的顏色。清澄的色澤下,還有幾分淡黃之光。

  香氣撲鼻,不僅有茶香,似乎還有花香。

  客人嗅了嗅,才開始品味。啜了一口,讚不絕口。

  範吉安笑容滿麵,語氣倒是謙虛:“說實話,我製茶的手藝,也就是一般,主要是這紫砂壺,那是真好。”

  “不僅是造型做工精細,泥料陶土也十分特殊,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茶的鮮香氣味。”

  範吉安由衷稱讚:“可以說,今年藝術界,給我最大的驚喜,就是這個紫砂壺啦。”

  客人也知道,範吉安不是偏愛,而是講述一個事實。但凡明眼人,都知道紫砂壺的魅力,更清楚它擁有廣闊的前景。

  或許紫砂壺比較昂貴,對於普通人來說不怎麽友好。但是對於一些不差錢的人來說,貴反而是優點。

  物以稀為貴,反過來也成立。

  東西貴了,意味著產量少,稀罕,適合投資、收藏。這種情況下,紫砂壺自然風靡天下。

  在範吉安述說自己,對於紫砂壺的喜愛之時。

  客人的眼珠子一轉,就笑著說道:“範老,你對紫砂壺這麽推崇,眼下這創造紫砂壺的人,可是就在杭州呀,他沒來拜訪過你嗎?”

  “誰?白葉?”

  範吉安一怔,旋即把玩著紫砂壺,不以為意:“我欣賞紫砂壺,與他何幹?品嚐美味的雞蛋,難道還要認識下蛋的雞?”

  話雖如此,他還是不經意問了一句:“他來杭州幹嘛?”

  “據說他修了座廟,還在廟裏創作壁畫。”客人趁機道:“見過壁畫的人,都感歎他畫得好,絕妙。”

  “什麽壁畫?”

  範吉安又多了幾分興趣。

  “不清楚。”

  客人嘿嘿笑道:“具體是什麽題材內容,我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現在小道消息滿飛天,也不知道真假。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似乎是以白描的手法,在創作壁畫。”

  “白描?”

  範吉安愣了:“他學的,不是油畫嗎?”

  顯然,範吉安對於白葉,也不算多麽的陌生。畢竟當初《藝術家》雜誌,在搞榜單排名的時候,也有他的名字。

  盡管對於評比什麽的,他並不是很在意。但是對於榜單上的其他人,他肯定也了解了一番。

  最起碼,也有大概的印象,所以知道白葉的一些情況。

  “沒錯,他是學油畫的,所以聽說這消息,我才懷疑真假嘛。”客人點頭解釋:“一個學油畫的,忽然畫起白描來,到底是真事呢,還是噱頭……”

  “小廟,白描,壁畫,倒也有趣。”

  範吉安想了想,也沒放在心上。他隻把這事,當成是小插曲,聊了幾句之後,就帶著客人,去欣賞他種植的茶花。

  早上才送走了客人,在下午他又受到了朋友的邀請,去參加一個文化沙龍。這個沙龍有點私人性質,才七八個人參加,就是在喝茶聊天的時候,評點一下時事。

  說白了就是,一幫老頭子找個借口出來吃喝,打發無聊時間。

  如果在休閑的時候,順便手癢寫幾幅字,或者畫幾張圖,也算是意外之喜……

  在沙龍中,範吉安又聽見了朋友,提到了白葉的壁畫。

  隻不過他的這個朋友,能量比客人強大多了,不僅是在口中述說而已,另外還有照片為證。

  七八個老頭,眯著眼睛打量著手機屏幕。一張不怎麽清晰的照片,映入他們的眼簾。

  照片應該是偷拍的,而且在倉促之間,沒找好焦點,所以照片中的場景有點朦朧。但是大致上,還可以看清楚照片中的場景,那是一間屋子似的地方。

  雪白的牆壁上,那是密集的人物畫像。可惜的是,這些人物形象很模糊,依稀看去仿佛冉冉升起的雲朵。

  “咦!”

  乍看之下,範吉安眼中,浮現了一抹意外之色。

  盡管照片不清楚,但是其中的線條,以及那若隱若現的人物衣紋的飄逸感,讓他有一種直覺。

  這白描畫,似乎不差,至少不是噱頭之類的。

  “怎麽樣。”

  舉著手機的老頭,一臉得意洋洋之色:“我沒騙你們吧,這年輕小子的畫,也有幾分可取之處。”

  中年人對於年輕小夥,偏見、苛責多於讚賞。相比之下,老年人看待年輕小夥,就寬容多了。

  隔輩親,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這兩年,白葉沒少折騰,反感他的人肯定不少,但是自然也有欣賞他的。這欣賞他的,以老藝術家居多。

  豐富的閱曆,厚實的經驗,讓老藝術家們清楚,能折騰是好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如果藝術行業沒有任何變化,哪怕體量再大也不過是一潭死水。

  “白描壁畫……”

  一個老頭看了眼,也有幾分驚奇:“這樣形式的藝術,在現代已經非常少見了吧。”

  “何止少見,基本沒見過了。”

  旁邊的老頭感懷道:“自從那什麽噴繪、版畫,在市麵上大行其道之後,比較古老的壁畫藝術,幾乎被淘汰了。”

  關於這一點,範吉安等人深以為然,卻不以為意。

  因為他們清楚,新形式的藝術誕生,進而取代古老傳統的藝術,那是一種大潮流、大趨勢,誰也阻擋不了。

  同樣是壁畫,古人的壁畫與今人的壁畫對比,其中不管是內容,還是形式,或者繪畫顏料,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多少人覺得惋惜,卻改變不了結果。

  原因很簡單,無非是……

  技術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