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白葉墮落了
作者:      更新:2020-03-03 05:25      字數:2659
  從藝術家開始最新章節

  靈璧先生的話,自然引發了一片嘩然。

  普通群眾還好,隻當靈璧先生在誇讚畫作,也沒什麽深想。但是旁邊幾個老頭,卻徹底驚呆了,半天沒反應過來。

  好久之後,才有人驚呼道:“老徐,你在說什麽?”

  徐岩,字號靈璧。

  他是大畫家,也是一名學者。

  這一生,他功成名就,有社會地位,也不差錢。參加文化節,無非是想為家鄉出一把力,發揮餘熱而已。

  所以他現在,遵循本心,微笑道:“我實話實說而已。”

  “這畫真好……”

  徐岩環視左右,認真問道:“以你們的眼力,難道看不出來,這畫的韻味?”

  “……”

  幾個老頭對視一看,頓時沉默起來。他們是老了,眼睛卻沒花。徐岩看出來的東西,他們自然不會忽略。

  恰恰就是看出來了,他們才不方便說出來。

  畢竟在西洋畫裏,竟然有傳統國畫的意象,這該怎麽說?

  在理智上他們也知道,眼前這幅油畫,意象融合得非常好。如果忽略了油畫的顏料,這分明就是一幅江南水鄉印象畫。

  左邊空曠的河流,右邊的台階、房屋,以及中間的石橋。遠景近象,這是非常經典的小橋流水人家景象,也是國畫的傳統題材。

  不過在國畫中,江南水鄉的印象,又與眼前的油畫有區別。

  不僅是技法的區別,也有結構的不同。

  畢竟國畫講究,似與不似之間,以留白營造意境。

  但是眼前的油畫,飽滿的構圖,優雅的色調,厚實嚴謹的造型,根本沒有任何的留白,卻依然給人一種江南水鄉、美麗詩意的感覺。

  如果拋開畫種不提,單純從感觀上判斷。

  這油畫與國畫,有什麽不同嗎?

  就是有了這樣的覺悟,幾個老頭才不說話了。因為他們在情感上,有些接受不了。他們覺得,油畫與國畫的界線,不該這樣被打破了。

  就是這個原因,幾個老頭陷入詭異的沉默中。

  旁邊的中年人,也察覺氣氛的不同,才想說些什麽。然而這時,徐岩卻伸手一按,把他的話壓回去。

  與此同時,徐岩轉身問道:“那個……誰,這畫是白葉送給你,還是借給你的?”

  “啊?”

  辛七月愣了下,才反應過來了,急忙答道:“借……暫時借的,借我參加文化節,等結束之後,要還回去的。”

  “……那可惜了。”

  徐岩和顏悅色,微笑道:“你交了個好朋友,在今天之後沈莊怕是要聲名遠揚啦。畢竟看了這畫,我也動了心思,想去沈莊一遊,看看鑰匙橋的實景,以及老宅、石階,是不是如同眼前這畫一樣美好。”

  “啊!”

  辛七月又驚又喜,連聲道:“歡迎您老大駕光臨。”

  至於交個好朋友什麽的……

  嗯,沒錯,這友誼很珍貴。

  畢竟價值三百萬呐。

  辛七月感歎,不過也覺得,這錢貌似花得很值。盡管現在的狀況,似乎與原定計劃,有少許的偏差。但是結果卻是大好,出乎意料成功。

  不管怎麽說,這要歸功於白葉。

  “明天吧。”

  徐岩做了個約定,就與幾個老頭轉身離開了。畢竟根據行程的安排,他們還有別的事情。在這裏耗費了不少時間,也不能再耽擱下去。

  一波人走了,但是熱鬧的場景,卻沒有消散。

  圍觀的群眾,還是依次排隊,逐個觀看油畫。

  許多人覺得,這畫真好。

  至於好在哪裏……

  切,好看就行了,那麽較真幹嘛。

  觀看,合影,麻利走人。

  這是一個流程。

  當然,也有人看了畫,順便詢問:“這畫叫什麽名字呀?”

  “……雙橋。”

  辛七月笑嗬嗬解釋:“雙橋的意思,不是畫裏有兩條橋。事實上,這兩個橋洞的石橋,隻是一條橋。畫之所以取名為雙橋,主要是水下的倒影,也形成了一條橋。一真一假,一虛一實,所以名為雙橋。”

  這段話,他背得很順溜啦。

  末了,他又補充道:“大家不信,完全可以去沈莊,親眼觀看。如果有假……來找我,我賠往返的錢。”

  “去,一定去。”

  “你準備好大禮包吧。”

  人群之中,也有不少人響應。

  畢竟他們看了油畫,也對沈莊的景致,多了幾分好奇。

  閑著沒事,可以去一趟。

  這反應,自然讓辛七月大喜過望,笑開了花。然而幾天之後,他就笑不出來啦,他在認真思考一個成語。

  過猶不及……

  誰創造了這個成語,為啥這麽的精辟呢?

  此時此刻,辛七月呆在小鎮之中,望著窗外密集的人流,陷入痛快與痛苦之中。他真的沒有料到,省電視台的新聞,威力這麽巨大。

  關於文化節的報道,省台隻給了三十秒的鏡頭。

  這三十秒的鏡頭,涉及沈莊的部分,僅有五秒鍾時間而已。就是這五秒鏡頭,卻造就了如今沈莊人滿為患,幾乎爆滿的場麵。

  一條條小巷,幾乎擠滿了人群,大家摩肩擦踵,揮汗如雨。

  特別是鑰匙橋周圍,已經沒有了落腳之地。河流還好,一艘艘小船,在前後的催促下,根本不敢停留,隻能慢悠悠順流蕩過去。

  但是在岸上,真是沒有絲毫的空隙了,大家擠作了一團,爭相觀望石橋。

  其實吧,橋就是這樣。

  要說多麽好看,也不盡然。

  但是來都來了,不看幾分鍾兼拍照留念,又對不起路費。所以啊,擠就擠吧,反正在這個國度,大家也習慣了這種情況。

  如果哪個景點,不出現人滿為患的情況,反而沒多少人願意去了。

  在大量人群,湧進了沈莊之後。辛七月在苦惱的同時,也急忙向上級部門求援。一個小時之後,流動救護車、醫療人員就位,還有一堆誌願者,在小鎮中疏導人群。

  一切井然有序進行中,沒有任何的差錯。

  這讓辛七月鬆了口氣的同時,幺蛾子還是出現啦。倒也不是什麽意外,而是有遊客提出要求,想看雙橋油畫。

  這個請求,也引發了許多人的附和。

  來自群眾的呼聲,能拒絕嗎?

  幸好油畫沒還回去,辛七月再無奈,也隻能在小鎮中,找了個寬敞的地方充當展廳,再把加油支架起來,讓人排隊觀賞。

  然後他驚喜的發現,這油畫似乎有分流的作用。

  橋邊密集的人群,立刻疏散了近半。

  在臨時的展廳外,也排成了長龍。其中有兩個人,最先走進了廳中,直接看到了擺在大廳正中的油畫。

  這兩個人,一個四十多歲左右,那是藝術評論家高博。另外一個二十多歲,恰恰是虞馳。如果白葉在這裏,恐怕會很驚訝,沒想到這兩人也認識。

  事實上兩人不僅認識,這趟行程更是虞馳纏著高博,非要過來的。

  進入廳中看到了油畫,虞馳頓時變得激動。他呼吸有幾分急促,眼睛閃爍著亮光,好半晌之後,他才恢複幾分冷靜,轉頭問道:“高大哥,這畫怎麽樣?”

  高博沒說話,隻是取出專業的相機,哢嚓哢嚓拍攝油畫的細節。

  幾分鍾過去,等到後麵的遊客開始催促了,兩人才戀戀不舍離開。在走出展廳的一瞬間,高博才開口道:“白葉墮落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