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俯首稱臣
作者:就愛嗑瓜子      更新:2020-04-22 14:50      字數:4360
  “位置不同,見地不同,集思廣益,對殿下您也是有好處的。”到底是做過大都督,見過大風浪的人,麵對劉妍的詆毀,已經做好心裏建設的周瑜姿態極低。

  “嗯?”沒想到周瑜會這麽謙卑,劉妍一時間難以適應,反複打量眼前人,終於從他漏出福巾的頭發上看出了端倪。

  劉妍第一次見到周瑜是在江陵城下,江東大營裏。周瑜頂盔戴甲,渾身亮晶晶地花人眼。

  在營中與她談笑的時候,頭盔摘了,那真是麵似冠玉,發色如墨,當時沒在意,現在與眼前人一對比,立馬就顯出眼前人蒼頭黑色來了。

  周瑜的身體一直不太好,這些年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想必過得十分辛苦。

  尤其是近兩年,因為孫紹納妾的事,特權沒了,大小喬之前相互幫襯的聯係也淡了許多,周瑜大約是熬不住了,畢竟要養一大家子人,孩子們要出路,作為農民的周瑜,什麽都給不了。

  要放過他麽?劉妍坐在幾案裏看著在她麵前低頭含胸的周瑜,好半天之後,長出一口氣:“你說的沒錯,集思廣益是很有必要。如果當年你能有這覺悟,我師兄的日子能好過許多。”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殿下您最明白。”周瑜一躬到底。

  “你這樣,我好不習慣呀!”劉妍終於展顏:“來,過來這邊坐,與我說說你們家地裏,都種些什麽?”

  對方改了自稱,周瑜卻不敢有絲毫放鬆,隻是上前幾步,卻不敢坐。

  見他如此拘謹,劉妍沒了試探的心思,理了理衣襟端坐起來,嚴肅道:“前事不提,你來求見本宮,本宮便不慢你,本宮正好有個差事要交於你,不是一時衝動,也不止於廬江一事,是從今往後,你便是我蜀國的臣子,你願意嗎?”

  “小人,願意。”周瑜停頓了半秒,俯首稱臣。

  “本宮欲將諫言堂辦成日常機構,正缺主事,你所說了的集思廣益深得吾心,由你來做這諫言堂的主管正合適。”劉妍一秒鍾就想好了周瑜的位置。

  原本諫言堂的主管是馬靜,但他前兩年過世了,之後劉妍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接他的班,導致諫言堂的日常工作幾乎停滯。

  如果周瑜能在這個看似雞肋的機構搞出成績,說明他真的痛改前非了。如果他隻是想來養老,之後找個由頭裁撤了他,送他去修路也方便。

  劉妍的心裏當然是希望諫言堂能夠辦出成效來,所以她許了周瑜許多好處。比如封他做大夫,把他之前種的地送給他做封地,把他的家小搬來成都,把他的孩子們送進郡學去鍍金。

  劉妍相信,周瑜之所以會有這麽大的轉變,“迫於生計”是最大的理由。

  之後的公主府例會上,劉妍把煥然一新的周瑜介紹給領導班子裏的其他人,眾人紛紛表示歡迎。徐庶龐統等“老相識”尤其高興,不管周瑜現在是什麽官,他這樣的人能為劉妍所用,對劉妍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畢竟曾經一人之下百萬人之上,正如他自己說的“位置不同,見地不同”。周瑜對劉妍選擇從青州登陸,直搗黃龍的做法十分讚同。徐庶和龐統他們對前期的人員和錢財的損耗有微詞,在周瑜看來簡直不要太便宜。

  你已經有杭州灣,交州和夷州三個海軍基地了,海事活動對別人來說是抓瞎,對你來說就是日常巡航,拓荒對別人來說是九死一生,對你來說可能也就二死八生的比例,如果這點損失你都嫌多,那就別想一統天下了,後麵陸戰的損失會更慘重。

  這種論調深得劉妍的心,雖說二死八生可能有水分,但己方有經驗的優勢這是肯定的,陸戰死的人更多這也是肯定的。有這兩條,登陸青州就成了最便宜的路線。

  定了這條路線之後,周瑜就開始攛掇劉妍準備二次打廬江。

  結果被劉妍一口回絕了:“眼下不是最好的時候,我知道你想複興江東,但在我這兒,早已沒有江東了,隻有新揚州!一切都要以蜀國大局為重,服從蜀國發展的大計劃。”

  聽到這句話,周瑜雖然及時低頭認錯,表示自己一時難忘舊情,以後不會再犯。但劉妍卻依舊感歎人與人的差距怎麽就這麽大。

  另一個與周瑜比較的人,是馬超。馬超當年納頭下拜,是為了有機會複仇。曹操二度南下的時候,因為他的貪功冒進,導致荊州騎兵毀於一旦。

  但劉妍沒有責怪他,畢竟在那個時間點,曹操就在眼前,觸手可及的時候,將心比心,如果換做是她,曹仁近在咫尺,她會如何?隻怕撲上去咬死他的心都有。

  更何況之後的馬超兢兢業業,一直努力想要挽回他造成的損失,以至於累出病來,劉妍對他有的隻是體恤和愛惜。

  但周瑜和馬超一比,立刻就顯出差距了。劉妍不否認這裏麵有個人好惡的因素,但周瑜不會做人也是真的沒誰了。位子都還沒坐穩就本性暴露了,後麵你想怎麽混?

  好在如今的周瑜已經今非昔比,認錯什麽的,他是張口就來。劉妍也不可能真的上綱上線地因為態度問題去責罰他,所以認錯過了也就放過他了。

  時間久了,掌握了分寸,周瑜竟真的在劉妍的“脾氣範圍”之內,讓諫言堂逐步興旺了起來。

  不僅如此,他還把成都的“諫言堂模式”寫成了範本,幫助劉妍在蜀國各地方政府推廣開來。當然,這是很後麵的事情了。

  眼下劉妍還十分“後悔”地對龐統吐苦水:“周瑜怎麽十幾年不變,隻有一根筋,真是討厭!這樣的人換做旁人,絕對不會用他。”

  “殿下您是不同的。”龐統想要拍馬屁,又怕說複雜了會說錯,挑了句萬金油。

  “師兄您就別奉承我了,我就是見不得別人服軟,尤其是像他那樣,曾經……哎,不說他了,免得我又後悔!”劉妍假裝懊惱第說:“我找你來,是想問問北邊兒的消息,曹賊都死過年了,那邊新的魏王是誰呀?是曹丕嗎?我們需不需要寫個文書過去表示一下友好?”

  “額……”龐統愣了一下,他有點摸不準老板的套路。無論對麵新魏王是誰,魏國和蜀國敵對的關係不會改變,友好什麽的,根本不存在。老板這麽說,不知是什麽意思?

  好在他隻是錯愕了一小下,該回答的問題沒忘記:“屬下一直都在關注這件事,然事有蹊蹺,也許並不如我們之前猜測的那樣和平順利,至少開年到現在,一直都沒有曹丕稱魏王的消息傳來。”

  “這就是為什麽開年到現在的例會上,你一直都沒有提對麵事情。直到今天我問你了,你才說。”劉妍恍然。

  龐統低頭:“消息遲滯,是屬下的錯,請殿下降罪。”

  “沒那麽嚴重!”劉妍擺擺手:“我和你一樣好奇,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至於表示友好,倒也不是隨口一說。我們需要時間,所有能夠拖延時間的手段,必要的時候,都可以使用。”

  “屬下明白。”龐統心裏咯噔一下,有了不好的預感。

  “還有我那皇兄,你上回說起河內司馬氏,以區區司馬懿的手段和能量來看,他們支持曹丕,斷不可能屈於王爵。所以我一直在等,如果一切都如預期,那我親筆寫個恭賀的私信也使得。但如果……哎……就怕出事啊!”

  “殿下的意思是……”龐統被劉妍的畫外音嚇得直立起來:“這不可能吧!他他們沒,沒那麽大的膽子……吧……”

  “人心是最難揣測的東西,我們隻能等結果出來了,才知道過程是怎樣的。”劉妍長歎一聲:“但願本宮想的,都是錯的。”

  龐統此時低著頭,隻覺得脖子有千鈞重,壓得他背都要彎了。

  “請師兄盯緊了北方的消息,任何風吹草動都不要放過。另外,漢中那邊……對了,艾兒如何了?”劉妍忽然問起鄧艾來。

  “小將軍奉命探查米賊的逃亡路線,已經有所發現,目前正在追查。”龐統躬身道。

  “嗯,讓他接著查下去,慢慢地,仔細地查,本宮不急,讓他也別急。”劉妍笑笑:“山的這邊,沒有路。但山的那一邊,人家正搖旗呐喊,招呼著,求我們快點兒過去呢!”

  “殿下說的是,那米賊如今在北方,很是風光,甚至比以前在漢中時更風光。隻是曹賊萬萬沒想到您那麽果斷,將整個漢中搬空,讓他竹籃打水一場空。”

  “哎,若不是出了那件事,漢中早就搬空了,哪裏會等到現在。罷了,不提它了,你回去做事吧。”劉妍端起茶碗,龐統告退。

  龐統走後,劉妍的眉頭深深皺起,漢中屯兵屯得太晚了,目前隻能算搭了個架子,如果真的要打仗的話,目前的兵源還不夠塞牙縫。

  如果有可能的話,真希望北邊的爭儲風波能持續個三五十年,可是她心裏更清楚,這沒可能。

  短則數月,最長不過一年,時局一定會再起變化。

  之所以這麽可定,還是托龐統的福,是他告訴劉妍,曹丕的背後站著河內司馬氏。而河內司馬氏正是此次北方儲位風波的背後推手。

  龐統徐庶他們不敢去想,亦或者心中從沒有想過的那個可能性,就是劉妍焦躁不安的根源。

  既然曹丕占著嫡長子的名份,既然曹植已經被曹操厭棄,既然曹仁以及夏侯氏這幫宗親們都沒有競爭力,那麽為什麽曹操都死過年很久了,依然沒有新任魏王的消息傳來?

  劉妍直覺地把責任都推給了河內司馬氏,套用龐統的話說就是,這個時候世家的支持,就是勝負手。

  曹丕的魏王之位是板上釘釘,跑不了的,得之不可謂之勝。曹丕集團的勝,果然還是勝在更上一層樓,王的上層建築是什麽?劉妍冷笑,所謂世家,其心歹毒。

  然她的這些想法和推斷,隻能自己心裏想想,不足與外人道也。尤其是龐統和徐庶,他們都是漢室死忠,這種誅心之論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字都不能提的。

  所以她擔心,她焦躁,卻不能不藏在心裏,不能說,做不了,隻能在等待中默默祝禱,希望對麵不要走出這一步,安安穩穩做魏王。

  然而,心裏的另一個聲音卻越來越響亮,曹丕這是要稱帝啊!

  如果他稱帝了,我怎麽辦?以目前蜀國的軍事實力,尤其是騎兵實力,太弱了,根本沒有馬上就開啟南北戰爭的實力,實在是不希望這個時候被趕鴨子上架。

  存了心事,臉上就沒了笑容,之後一連三次例會,劉妍都是板著個臉,眉頭深鎖,關心馬超的病,關心漢中的軍事建設,關心南蠻的漢化進程,關心來關心去,其實都是在關心兵源。

  龐統和徐庶兩個,連著被重點“照顧”,問來問去都是在問他們的事。龐統心裏有數,老板現在爭分奪秒,恨不能平白長出三五年來供她揮霍。

  可徐庶會錯意了,以為她舊事重提,想著發動第二次廬江會戰了。這可不行啊!北方魏王的位置誰坐還沒出結論,咱們現在隻能當做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安安穩穩搞發展,踏踏實實該屯兵屯兵,該修路修路,以前做什麽,現在還做什麽。

  你生拉硬拽,強盜一般將漢中清空,背上了女魔頭的惡名,不就是為了今後的的這段時間能夠有空間休養生息嗎?不是你說的,所有能拖時間的辦法都可以用嗎?

  既然什麽都想好了,就該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區區一場戰役失利,就讓你耿耿於懷,這怎麽行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腦補越來越完整,越來越“真實”,真實到徐庶寢食難安。

  說白了就是他沒有一刻停止過為劉妍操心,打仗的時候擔心她不在眼皮子底下會出昏招,會有危險,不打仗了又擔心她太平日子過久了,閑不住,要來事。總之就是每時每刻都在擔心她。

  憂心忡忡的他在第三次例會之後的某天,終於忍不住拿了一疊的分析報告求見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