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青州
作者:就愛嗑瓜子      更新:2020-04-22 14:50      字數:4286
  很快,黃敘領著新娘過來給劉妍敬第三次酒,一直假笑著的劉妍笑容一下子放大,將酒杯端起,黃敘想要給她斟酒,她手一縮:“這一杯,我要喝新娘子的。”

  黃敘沒料到劉妍會這麽說,頓時緊張起來。下意識地用沒拿酒壺的手將新娘往自己身後拽了拽,而後抬頭:“殿下……”

  劉妍知道他想說什麽,先一步打斷他,對著新娘將酒杯遞了出去:“雖然早就聽說過你,但今天是第一次見,果然漂亮啊!怨不得張家人將你藏得這麽好!”

  新娘子始終低著頭,仿佛弱不禁風的樣子,被點名頭也沒抬,低聲謝恩:“殿下恩重,小女子不敢相。”說完紅著臉偷眼看黃敘。

  劉妍見狀臉上在笑,心裏卻在歎氣:“多好的演技啊!在場不知她底細的人肯定都被她蒙過去了。可憐黃敘窮緊張。一點兒都不會演戲,和他爹一樣。”

  黃敘終於放開手,新娘上前一步,接過黃敘遞過來的酒壺,給劉妍倒酒。邊上人緊張得人都繃緊了。

  離這麽近,如果她袖裏有匕首,刺殺是輕而易舉的事,他連拉都來不及,殿下究竟是怎麽想的!

  劉妍卻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繼而展顏對黃敘道:“今日大喜,我已經讓軍師放了你十天假,好好歇歇,和妻子多多培養感情是你眼下最重要的事。”

  黃敘聞言,秒懂了劉妍的意思。拉著新娘子退後幾步,兩人拜倒謝恩。這一下,劉妍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本來嘛,做掉一個已知的間諜完全沒有難度,但要從這個間諜身上套出情報,釣出大魚,這可是個技術活,需要演技。

  關鍵是黃敘在這件事上一個盟友也無,黃忠和黃夫人都被蒙在鼓裏,他基本上是孤軍奮戰。

  隻是,龐統對劉妍分析過這個女人可能的背景,吳氏在軍中的舊人,加上吳氏的親友團,總之就是蜀中舊臣外加五鬥米教的餘孽。而這些人的身後的金主,應該就是魏王曹操沒錯了。

  現在的劉妍不能拿曹操怎麽樣但處理蜀地的內務對她來說還是很輕鬆的。所以,即便黃敘沒能完成任務,也沒什麽。殺了這個女人,把黃敘摘出來放在自己身邊,這就夠了。

  可惜劉妍對張鬆一直印象不錯,偏偏他的弟弟在這件事裏牽涉很深,姓魏姓蜀還不一定,連帶張鬆也有嫌疑了。

  不過劉妍不在乎,她的心一直很小,隻裝了老師和妹妹兩人而已。妹妹出嫁,相夫教子,不用她惦記。她想惦記的那個人……輕輕撇了一眼,看起來並不希望被自己惦記啊……

  哎……如此盛大的婚禮,新郎新娘各懷心思,都想著怎麽能弄死對方自己從容脫身。而她這個看客,看著看著也隻剩歎氣了。

  其實徐庶一直都在關注劉妍,那天她醉酒的情景曆曆在目,他不相信劉妍的笑容和祝福是出自真心。但她驚鴻一瞥後轉瞬即逝的落寞表情也沒能逃過他的眼睛。

  哎……他也跟著歎氣。我一直都在問自己,如果當初就知道你會執著若此,我會不會改變主意?可惜,沒有這種如果……

  我以為黃敘是喜歡你的,我以為你們會有一場“計劃內”的婚禮,我以為黃敘會讓你漸漸忘記我,畢竟他比我更適合去愛你。

  一切都是我以為的,又是我以為的,是不是所有我以為的,都是錯的。

  劉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建設,默默地接受並適應了老師不會愛上自己,不會娶自己的事實。她很鴕鳥地認為隻要老師保持獨身,她也保持獨身,他們可以一直保持這麽不遠不近的狀態一輩子。

  至於子嗣什麽的,劉妍毫無頭緒。蜀國的年輕小輩們,文的還沒露頭,武的還在奮鬥。能文能武的,有領袖氣質的,一個都看不到。而那些已經身居廟堂的,沒有一個比她年輕的,所以她還要繼續等下去。

  她是淡定了,除了偶爾歎歎氣之外沒什麽異常。可是徐庶卻一天比一天不安起來。

  妍兒已經越過了二十四歲的門檻,二十五歲了,距離三十而立越來越近,四五十歲也是很快就會到的事情。

  可是以她現在的狀態,結婚生子根本不可能,培養繼承人什麽的也沒有影子,再這樣下去,那些不和諧的聲音還會冒頭。

  如果南北一直這麽太平下去,妍兒再等個十年八年的還能等得,但就算妍兒想要太平,對麵曹操能答應嗎?

  所以戰亂什麽的,還是會發生,有些問題不是時間久了,就不發作了,而是拖得時間越久,發作起來越不可收拾。

  問題這麽嚴重,徐庶卻找不到解決的辦法。當事人越淡定,他就越焦慮。黃敘婚禮上劉妍的表現讓他的心徹底沉了下去,師與生,在徐庶心裏等同父與女。他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容忍自己對劉妍產生男女之情的。

  立場越堅定,人就越焦慮,徐庶覺得,他有必要和劉妍談一談。

  可是,劉妍的個人問題是他們兩人之間的雷區,徐庶覺得要談這個話題,他要仔細斟酌,尋找時機,這比打仗還難。

  徐庶在等機會,劉妍也在等,她在等黃敘那邊的消息。一轉眼,黃敘娶妻已然數月,他也早已結束婚假回到了軍中。

  婚假的這十天,什麽都沒有發生,這女人甚是乖覺,一副賢妻的模樣,哄得黃老太太心花朵朵開。這消息讓劉妍恨得牙癢癢,卻又無計可施。

  一麵擔心黃老太在家遭她暗算,一麵焦慮黃敘不善演戲,隻怕是早已讓她看穿了。

  倒是黃敘的上線龐統對此事甚是樂觀,勸劉妍等閑視之。反正對方作為黃夫人,其實能得到的資源十分有限,一個深宅婦人,就算得了封號也不能有什麽作為。

  再說,黃敘和黃忠常年不在家,老太太看似做主其實是一問三不知,反而要是老太太出了什麽事,作為兒媳婦肯定遭殃,所以根本不用擔心。

  就算我們不能從她那條線上獲得什麽,也絕不會失去,沒什麽好焦慮的。

  可是,劉妍卻不這麽想,那女人越淡定,她就越難受,猶如骨鯁在喉一般。黃家對她有扶持之恩,她與黃忠有忘年交的情誼,她是一萬個不希望這件事情一直這麽拖下去的。

  所以,得想個辦法,逼那個女人現原形!

  存了這個心思,沒法找任何人商量,因此,劉妍隻能逼自己冷靜,等待時機。

  這個時機很快就會來,因為年關一過,正月初一就是劉妍二十六歲的生日,今年的生日與往年相比會更熱鬧,會有大規模的慶典活動。

  一是因為交州正式一分為二,歸入零陵和桂陽,蜀國的海岸線再無隱憂。甘寧帶著原江夏水軍本部轉戰交州,正式成立海軍。

  二是年輕的陸遜終不負甘寧與龐統的雙重舉薦,以一人之力,在折江入海口建了軍港,暫時作為甘寧部與夷州部的資源中轉站,一邊練兵一邊備戰。

  三是漢中的敵對勢力基本肅清,法正說到做到,漢中剩下的原住民所剩無幾,倒是給張鬆補充了不少勞力。劉妍把漢中四分之一的地盤送給了敵人,所以稅收什麽的,也就基本為零了。

  不過劉妍不在乎這幾個錢,她的打算是等那女人死了,把整個漢中都用來屯田,駐軍,仿宛城例,為將來出兵做準備,百姓什麽的,還是要搬走的。

  所以說,最了解劉妍的人還是徐庶,他早就對龐統說過,就算徒兒要把漢中變成兵城,清空所有的百姓,也沒什麽大不了的,畢竟漢中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是兵家必爭之地。

  隻不過,漢中的事情現在已經不是當務之急,劉妍的心思也早就不在這個地方。她的目光早就被另一個名字吸引過去了。

  自從得了確切消息,曹仁封陳侯,留守青州之後,劉妍時常一個人看著蜀國地圖的海岸線發呆。

  眼下南北暫時承平,曹操忙著打匈奴打鮮卑打公孫康,南北戰事再起的可能性不大,但一萬個和平的理由都抵不過一個開戰的理由來得理直氣壯,這個理由就是:曹仁在青州。

  劉妍這輩子已經有過兩次與曹仁失之交臂的經曆,一次在新野,她伏擊陳到,理論上再多等一兩天,就能遇見曹仁,但那次殺死他的可能性很低,她身邊隻有弓箭手,他身邊有一支龍騎軍。

  第二次遭遇曹仁,是在襄陽城下,曹仁來偷營,他與她隔著人山人海,沒見著,但那一次,卻是殺他最好的機會,奈何人算不如天算,讓他逃出生天。

  重生這些年來,妍一直都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一步不曾停歇。屬下們以為他們的女上司是個心腸柔軟見不得死亡的人,多一些犧牲就會讓她紅了眼眶。

  隻有劉妍自己知道,心腸柔軟的那個自己,死在了十六歲的春天,殺死她的人,就是曹仁。

  父母賣撇了她,換得生存,曹仁擄了她,換得心理上極大的快感。導致他殺死她的原因,是父親在某件事上羞辱了曹氏,更讓曹氏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然而,她並不知道是什麽事,隻知道曹仁說她再無用處,留著隻會讓他覺得惡心。

  彼時她已不知痛楚,不懂受傷,隻覺刀子捅進身體有些冷意,意識渙散,醒來便身在新野閨房之中。

  雖然死時的痛早已忘記,但刺字為奴時的痛和恐懼卻是銘記於心的。而且借著酒精的作用,這些痛和恐懼再次光顧了她。

  沒有人救她,沒有人幫助她,有的隻是被削發刺字後其他奴隸的恥笑和鄙視。當然,還有囚籠之外,無知民眾的圍觀和議論。

  那段畜生都不如的經曆,以為早已淡化了,畢竟父母屍骨已寒,曹仁也敗退了,此生再難威脅到她。

  如此真實的夢境,深入骨髓的痛苦和絕望原來從不曾遠離,是因為那個人還活著嗎?如果是,殺了他,是不是就可以徹底解脫?

  劉妍得不到答案,但她已經下了決心。誅殺曹仁,無論多麽困難,要付出多大代價,隻要能殺了他就都值得!

  曹仁在青州,是鄴城和許都得大後方。無論是從襄陽還是廬江,亦或是從成都出兵,那都是隔山隔水,道阻且長。

  於是,她的目光定格在蜀國的海岸線上,海軍,是她的秘密武器,獨門兵器,是她仰仗的武裝力量。

  蜀國的海軍在未成軍之前就多有建樹,與遼東做生意時有他們,滅江東時靠他們,蜀國能有今天的版圖,海軍功不可沒。

  趁劉妍的心,最好她能夠隨軍,親自到青州去,坐看曹仁敗亡,但這不可能。她是蜀侯,別說出門打仗,出門打獵都不能走太遠。

  隻有這種時候,她才會覺得有個能替她坐鎮成都,代理蜀侯全部職權的人是有必要的。

  雖然現在繼承人的事情還沒影,但親征青州的事情更是天方夜譚。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先做哪一件事,先吃那一口飯,這是個學問。

  眼下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甘寧,陸遜,周泰三人新的封賞,讓他們各自成軍,以最年輕的陸遜為首,以青州的方向為方向,慢慢拉長蜀國的海岸線。

  心裏這麽琢磨,恨不能扯一張絹帛提筆就把命令寫了,理智告訴她這是不行的。

  對海軍的封賞不能明著來,要低調,暗戳戳地進行。就算是生日慶典的時候,也隻能大張旗鼓地封賞趙雲和馬超,給北方發信號,我要大力發展騎兵,我要和你陸地上見真章。

  而且,這件事不能由她獨斷專行,雖說甘寧的水軍別部從無到有,從水軍到海軍,從來都是隻奉劉妍的命令,但衝動的後果有多可怕,她已經經曆過太多次了,所以這一次,即便心火很旺,她還是尋思著找龐統和徐庶討論一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