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荊州 2
作者:就愛嗑瓜子      更新:2020-04-22 14:50      字數:4175
  徐庶想不明白的事情,劉妍想了好幾個四年,內心已然十分清楚。? ?? 麵對老師這樣的木頭人加石頭心,距離在別人那裏能產生美,到他這裏隻能產生隔閡。

  別指望他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能想起你,叨念你的好處。想要木頭開花,石頭出油。除非你日日照看,時時留心。把他放在你的眼皮子底下,時不常地“提醒”他你的存在,用時間去累積存在感。

  想清楚了這一點,劉妍怎麽可能再犯四年前犯過的錯?她現在巴不得老師變成三寸的小人兒,她能把他揣在荷包裏隨身帶著。徐庶提出要留在荊州,劉妍心裏的潛台詞是:“這回就算是綁也要把你我綁在一起”大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徐庶哪裏是劉妍的對手?劉妍隻需態度一硬,他就隻能兩手一攤抬頭望天。

  劉妍在襄陽逗留了一些時日,會了會黃承彥,龐德公等幾位老朋友,了解了一下郡學運轉的情況。順便聽取了襄陽原有領導班子的意見,心裏對未來作為大後方的荊州充滿了信心。

  荊州是她起家的地方,在她心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如果不是理智最終說服了情感,她才不會同意把治所遷走。現在既然決定要搬家,誰留下來看老家是她最關心的事情。她可以在徐庶麵前表現得輕描淡寫,實際上心裏虛得很。

  不過,她也知道,有些事情光坐著開會是討論不出結果的,比如能代替徐庶在荊州把控全局的人是誰。所以,她雖然心裏裝著這件事,卻沒在除了徐庶之外的人麵前表現出來。

  喜怒不形於色,心事不讓人知。這是老師在她剛當上長沙太守沒多久的時候義正辭嚴地告誡她的。當時她耳朵聽進去了,心裏卻埋怨他太冷情,故意將她推遠,把她當成洪水猛獸一樣提防著。

  現在,他們的關係前所未有的尷尬。上麵的那條告誡倒成了金科玉律。她藏著心事,藏著表情,藏得自己都快忘了。隻有這樣才能在他麵前表現得好像什麽事情都沒有生過。

  他與她還要長長久久地糾纏下去,要糾纏一輩子。如果可以,她想嫁給他,走進他的生活,住進他的心裏。可惜,沒有這個如果。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就這樣相敬如冰。

  按照計劃,劉妍撇下襄陽排著隊伸長脖子等著她接見的大小官員和社會人士,帶著徐庶,張飛取道江夏前往江東。文聘,甘寧帶著6遜,諸葛瑾等江東降將到碼頭上接駕。

  她的第一站是去孫權的墓前請他喝酒,看著刻著一連串頭銜的墓碑,劉妍心情極好。孫權是間接死在她手裏級別最高的人物了。他可是周瑜,魯肅的上司、曾經的一方霸主。雖然周瑜和魯肅一個種地一個歸天,被她完虐,但劉妍自己知道,孫權治理地方的手腕不是自己能夠匹敵的。這麽一個大人物如今化作一杯黃土出現在自己麵前,她的成就感瞬間爆棚,走路都帶著風。

  和春風滿麵的劉妍不同,張飛全程都黑著臉。在他的心裏,還把孫權和江東臣子當成是殺害劉備和關羽的凶手。可恨他沒能親手替大哥和二哥報仇,就算孫權的墓就在眼前,但張飛還是不解氣。

  但他的不滿隻能麵上做做樣子,因為劉妍是帶著友好協商的誠意到江東來的。之前為了懾服民心,徐庶讓文聘,甘寧帶著建昌6軍和江夏水軍進駐江東。趙雲和鄧艾離開,他們兩個卻沒走,帶著大部隊在江東大地上頻繁刷新著民眾對新統治者的直觀印象。

  也許他們對文聘不怎麽感冒,但對甘寧這個人他們可是記憶猶新,這個堪比噩夢一般的存在,能止小兒夜啼。再說民眾對一般統治者的套路知之甚深,屠城三日之類的段子是耳熟能詳的。眼看著這麽多陌生的軍隊在自家門口來回巡邏。普通民眾誰敢造次?

  軍隊的威懾力足夠了,6遜諸葛瑾徐盛等投降過來的文臣武將做好了安撫和治理工作。等劉妍和徐庶登6江東的時候,他們看到的已經是一派祥和的景象了。

  拜謁了孫權的墓,劉妍沒有選擇到吳縣孫權原來的將軍府去住,而是去了秣陵,住在周瑜的丈人喬老爺子的舊宅裏。

  喬家被甘寧光顧過之後,老爺子請了風水先生來去晦氣。結果風水先生說他家的地理位置選得不好,容易招來各種禍事。於是老爺子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求孫老夫人做主,給喬家重新安排了新的住處,劃撥了一些田產。

  雖然是同城離開老宅很遠。劉妍頭回來江東,就給自己選了一個這樣的落腳點。既不和江東的舊勢力沾邊,也沒有豎立新勢力的意思。

  住在秣陵的第二天,劉妍就開始找人聊天了。第一撥是自己人,甘寧,文聘兩人等劉妍來江東等得望眼欲穿。尤其是文聘,這是他第一次被新主公召見。從劉表手下的將軍到曹操手下的將軍再到劉妍手下的將軍,文聘覺得自己在職場混得夠久了,早已經混成老油子了,沒想到在見到公主府侍衛的時候竟然會緊張。人家隻是來通知他明天去見新主子罷了。

  劉妍事先做足了功課,知道文聘的有段不光彩的黑曆史。在她看來這都不是事兒,她感興趣的點不在這兒。令她感興趣的是,文聘竟然能在戰鬥中當機立斷,臨陣倒戈。現在荊州騎兵亟待重建,已經看不出當時的輝煌了。趙雲這個當事人太謙虛,這麽戲劇性的一場戰鬥從他嘴裏說出來變得索然無味。劉妍隻好親自來問文聘了。

  文聘沒想到上司會對那一戰感興趣,當下就把功勞往趙雲身上推,把他塑造得光芒萬丈,說自己完全是被趙雲的光芒所征服,這才果斷投降,加入了長公主的陣營。

  劉妍聽了他的話隻覺得牙酸,直接就拆穿了他:“子龍將軍有多少能力我心裏有數,還是說說將軍你吧。想當年你在南郡坐鎮的時候,讓本宮十分頭疼啊!可惜劉氏和蔡氏都沒有展荊州做大做強的心思,你受連累,隻得了表麵風光。我想知道的是,作為蔡氏手上的籌碼,你當時心裏是怎麽想的?”

  文聘一直都存著小心,一聽這問題心猛地一沉,新上司果然犀利,自己的馬屁拍到了馬腿上。再一想也是,人家不是普通人,人家做太守的時候才幾歲?人家頭上“女神童”的標簽貼上了就沒撕下來過。現在她是長公主又是荊州牧,自己怎麽能用常理來判斷她呢!

  想通之後,文聘老老實實地回答了劉妍的問題。當時曹操的招牌太耀眼,本著人往高處走的念頭,他很自然地選擇和蔡瑁一起去北方。再說,曹操手底下將星雲集,卻都是6戰人才,像他這樣水6均衡展的人幾乎沒有,他自認為去到北方之後他也會被重用。

  可是萬萬沒想到,曹操第一次南下,聲勢這麽浩大結果卻是這麽悲催,屁股都沒坐熱就被趕回去了。文聘都沒來得及展示自己的水戰能力,就被日貼上了三等將的標簽,位居朱靈之下了。

  這對文聘的打擊巨大,他一度以為自己的下半輩子就要埋沒了。還好,命運讓他見到了趙雲。

  如果說,馬讓趙雲見識了騎兵將領的霸者氣。那麽趙雲在文聘麵前展現出來的,是騎兵將領的貴族氣。趙雲本人出身不高貴,但是騎兵作為這個時代的頂尖兵種,普通騎兵都自帶光環,更別說將領了。騎兵在步兵麵前完全不需要刻意耍威風,那是天生就威風。

  劉妍在聽完文聘的講述之後樂嗬嗬地對他說:“原來這其中還有這麽一段故事,這麽說起來,你與趙雲初次見麵就結下了袍澤之情了,也該曹賊倒黴,如今江東已然承平,餘下的山越蠻夷不足為患,將軍你有沒有興趣隨我去川內,那裏還有一片廣闊的戰場。”

  “末將願為殿下征戰,聽憑殿下差遣。”文聘下拜。劉妍這才轉向甘寧:“將軍覺得誰接替你留守這裏最為合適?”甘寧想了一想,推薦了6遜:“6氏家學淵源,與末將這草莽之輩相比,優勢是一目了然的。”

  “6伯言太年輕了,恐怕難以服眾。而且,我一直都在做世家們眼中的惡人,這個時候讓6氏重新崛起,隻怕反而會害了他。”劉妍搖頭否定了甘寧的建議。

  江東剛剛歸附,正是需要用強硬的手段除舊迎新的時候。6遜是世家子弟,做起事情來難免束手束腳。他不適合統領全局。不過,這個人的能力很強,劉妍早就在龐統那裏聽過他的事跡,現在又見一向眼高於頂的甘寧也推薦他,心中便有了主意:“不過,既然你這麽肯定他的能力,讓他替你統領水軍也可以。隻是這水軍基地卻不能在鄱陽湖了,要換個地方。”

  和甘寧聊了一陣,確定了未來水軍的展方向。劉妍忽然有種“為什麽還要與曹賊爭長短”的感歎。她已經占領了南方大部分地區,西南的展勢頭也很好,等將來水軍全麵向海軍轉型,她完全可以用海軍一統南北,何必在6地上與曹賊汲汲營營。

  不過,眼下八字還沒有一撇,她隻能把這個念想留在心裏。打了甘寧和文聘之後。排著隊接上來的就是6遜,諸葛瑾,徐盛,呂蒙四人。劉妍本以為甘寧他們火打穿了江東後,江東的那些文臣武將都來不及反應,稀裏糊塗之下投降的人會很多,結果竟然隻有這麽四個人。其他不是死了就是退出江湖不問世事了。

  再一查這四人的底細,她不由感歎一句僥幸。如果不是用非常手段攻略江東,靠正麵戰場上打,三五十年都不一定能成功。江東整個上層建築的凝聚力不容小覷。果然排外有排外的好處,沒有外來的和尚,本土的和尚自然團結了。

  劉妍不禁想起了很久以前自殺死掉的程普韓當,以及後來折在自己手上的諸多江東將領。他們,沒有一個不是忠心耿耿的。那個死掉的孫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坐擁這麽好的資源都能把自己玩兒死。隻能說明一件事:這是天要亡他,非戰之罪也。

  眼下這四個人,6遜不用說了,有龐統和甘寧的雙推薦,他本身又是孫紹的姐夫,劉妍對他另眼相看是肯定的。諸葛瑾沾著琅琊諸葛氏的名號,她想不關注也難。到是徐盛和呂蒙相對普通些,將來要先放在軍中考察一段時間。

  先打走兩人,留下6遜和諸葛瑾,劉妍開始重點關注剿滅山越的事情。山越是江東一大患,一直拖累江東的展,而且年年剿年年為患,大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意思。

  劉妍當然不能允許這種情況繼續維持下去。因此,她在向兩位了解了山越的基本情況之後心裏已經有了留下來解決這個問題的人選。這個人就是張飛。張飛對江東沒什麽好感,自然不會有感情上的顧。他在平定漢中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鐵血氣質很適合如今的江東。留下他來,既能徹底剿滅山越,又能毫不留情地鏟平那些還抱有幻想的世家餘孽。

  打定主意之後,話題也就聊的差不多了。劉妍思想再三,還是在最後留下了諸葛瑾,問了他關於諸葛亮的情況。

  實際上諸葛氏早已分家,諸葛瑾常年在江東生活,根本不知道諸葛亮的近況。不過到底曾經是一家人,多少了解一點對方的脾氣秉性。所以諸葛瑾很明確地對劉妍說,豬哥亮是不會投奔曹操的,如果他不在川內,那麽最有可能在的地方就是南陽老家。

  劉妍得了這個消息,和徐庶一商量,江東不待了。反正後麵那些還在排隊拿號的都是這個家族那個家族的家長或是代言人什麽的,她都沒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