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張溫到
作者:就愛嗑瓜子      更新:2020-04-22 14:49      字數:2264
  江東與長沙在地圖上接壤,但從吳縣出發到達長沙城卻要繞一個大彎。張溫來得不快也不慢,剛剛趕在臘月的頭上到達長沙,即便呆一天立即就動身,也要在船上過新年了。

  船靠岸,士卒上前盤查,這些都是做做樣子。張溫登岸,第一件事就是看長沙碼頭上的風土人情。一看下來水軍裝備雖然遠不如江東,但士卒的精神麵貌卻很好,個個精神抖擻,嗓門洪亮,言語間也不藏著掖著對江東人的憤恨。

  下層士卒如此,百姓們和上層官員的態度可見一斑。張溫心裏有數,不溫不火地坐車往城門口來。馬靜和王韜就在城門上,眼見東吳的馬車越來越近,停到城門口了,兩人才一前一後下樓,裝作剛剛從自己衙門裏趕出來的樣子。

  長沙城還在戒嚴,張溫的車子到,自然被要求停車檢查。就在這個時候,馬靜帶著王韜快步出門:“來的可是吳地張先生?”這一聲張先生,足以顯示馬靜為人寬和,十分客氣。王韜在後麵看著,不說話。

  張溫不認識馬靜,邊上的長沙士卒見到馬靜卻是躬身行禮:“馬大人,王大人。”張溫一下子反應過來:“尊駕難道就是荊州頗有賢名的馬氏五常中的一員。”“不敢不敢,馬靜字孟常。”馬靜連稱不敢之後報上了自己的名字。

  張溫一聽就知道這是馬家的老大。他出發前做過功課,長沙的官員係統中,馬家三兄弟可以說是女太守的左膀右臂。當下回禮:“在下張溫,受主公之托前來長沙會見長沙太守。”

  “會見”兩個字一出來,馬靜皺眉,身後的王韜跟著皺眉。這個張溫,表麵上雲山霧罩,骨子裏和魯肅一個樣,也是鼻孔朝天的人物。馬靜麵帶微笑,回了一句:“我家主公已經知曉閣下的來意,特安排我等再次恭候,張先生請先至驛館歇息,主公會擇日召見。”

  寇嚴不知道,這是馬靜第一次稱寇嚴為主公,還是在這樣一個公開的場合。之前他也好,馬良馬謖甚至黃忠和寇封都稱她太守大人而非主公。

  長沙名義上是襄陽治下,主公應該是劉表。但是現在劉表病重,荊州變天,馬靜很合時宜地在這個時間點改了稱呼,足見他的心意。誰說文人多迂腐,文人在這個時代,是對政治最敏感的一群人。馬靜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寇嚴對他不放心,卻不知道,實際上,他才是最可以放心的人。

  人到了他這個年紀,基本不會衝動,也不會左右搖擺舉棋不定。可能他的反應會比較慢。一旦他決定的事情,便是板上釘釘再無轉移了。他認定了長沙寇氏是自己的政治歸屬,順便也給邊上的士卒以及身後的王韜傳遞了強烈的信號。長沙將不再是附屬之地,而是獨立的王國,荊州變天之後,長沙的去向,別人說了都不算,除非太守發話。預先想著投曹或歸漢的那些,都得把心思先收起來,太守的意誌才是長沙的意誌。

  而且,一個會見,一個召見,高下立分。張溫見言語上占不到便宜,哈哈一笑便帶過了。他本就沒打算一來就能見著寇嚴。早已預料到對方會拖了。因此一句:“客隨主便。”就輕鬆將之前的爭鋒相對揭過去了。

  於是,馬靜假意邀請,張溫假意接受邀請,三人先去了馬靜的從事府,馬靜出麵設宴款待張溫,王韜作陪。大魚大肉什麽的完全沒有,歌舞音樂。同樣沒有。有的隻是繼續雲山霧罩相互試探攻防演練。張溫得知王韜是司馬徽的弟子,頓時來了興致,說起龐統在東吳,被大都督周瑜收入賬下各種敬重什麽什麽的。

  王韜聽在耳裏,抬眼看馬靜的反應。見他還是不溫不火地打著太極,終於忍不住了:“龐師兄被恩師讚為南州士之冠冕,韜仰慕之甚。此次吳地來攻,主公起初也擔心龐師兄會出謀劃策,但現在看來,主公的擔心是多餘的。”

  “這……”張溫噎住,龐統到江東,的確是風光過一段時間,周瑜打山越的時候,沒少借他的力。但後來不知道為什麽周瑜被調到鄱陽湖上督水軍去了,龐統自然消音。但這在張溫眼裏看起來不算什麽,周瑜又不會督一輩子水軍,這都是策略,隻是現在被問到,他才意識到,這條策略有些欠妥。

  張溫語塞,馬靜連忙打圓場:“今日隻為替張先生洗塵,還請張先生早些安置,以解旅途勞頓。”張溫隨即下坡:“連日舟船趕路,確實有些乏了。”

  寇嚴對從事府裏發生的事情了如指掌,王韜出言譏諷張溫整個過程她都知道,對張溫這個人,她並沒有放在心上,可以說,現在她連周瑜都不放在心上了,何況是張溫?對方隻是一個過來談條件的使臣,隻是這次無論如何也不能像扣押魯肅一樣將他扣押起來罷了。

  想起魯肅,又想起那天看見的那個站得筆直的背影。討厭的倔強大叔。都不愛好好說話,不能溝通。寇嚴鼻子裏轉氣,相信馬靜明白自己的心意,晾那個張溫幾天再說。反正現在是對麵主動停戰了,建昌危機解除,有黃忠圍著柴桑,相信是固若金湯,而且,吃用開銷什麽的,完全不用擔心,軍需可以直接從柴桑城的府庫裏麵搬。我們是一點都不著急。

  寇嚴是這麽想的,另外一邊,一直遙控著整個戰局的徐庶也在密切關注著東吳的反應以及長沙城的動向。得知張溫已經啟程,他反而讓黃忠加強戒備,嚴密監視,必要的時候做出收縮防線,將要往城裏麵進的假象。

  徐庶是知道黃忠想法的,從某種程度上說,他也是讚同他的,這個時候長沙需要的是盟友,而不是敵人,如果能與東吳修好,至少能維持戰前的平衡,對長沙來說,是有利的。

  但是,議和不是依附,大小姐雖然表麵上柔弱,沒什麽主見,但是從她對建昌的執著,以及對周瑜和陸遜態度上的敏感,徐庶可以感覺到,弟子骨子裏倔強爭勝的一麵。她渴望的是獨立,主宰自己的命運,而不是仰人鼻息。

  ——————————————————瓜子回來了!!斷更到現在,瓜子完成了人生大轉折,結完了婚,生完了娃,做完了月子也放完了假。所以,這文複更了!!多的話不說了,開工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