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太被動
作者:就愛嗑瓜子      更新:2020-04-22 14:49      字數:2132
  於是,老將軍下令繼續保持之前的攻勢,片刻不放鬆,不顧一切拿下建昌。另外一邊,周瑜急得幾乎要吐血。雖然他已經知道黃忠親自帶兵攻打柴桑,就算柴桑是滿裝滿員,就算柴桑有他親自坐鎮,他都沒有十足的把握一定能擋住黃忠。

  沒法子,黃忠的名氣太響了,以前,就是他以一己之力讓長沙能與東吳比鄰而居這麽多年,太史慈奈何不了黃忠。本以為太史慈比黃忠年輕,能看著黃忠老死在長沙。沒想到事情突然起了變化,太史慈戰死沙場,黃忠卻是老而彌堅,越發的驍勇善戰了。

  周瑜得到柴桑被攻下的消息,臉上血色褪盡。完了,家沒了,妻子兒女都沒了,功虧一簣。然而,緊接著的消息是黃忠下令圍而不進,在城外立營了。這一下,他又覺得自己是看到了希望。看來,黃忠是個明白人,這是想著將柴桑當籌碼,用來換取東吳從建昌撤軍的。

  這個時候,周瑜的心裏也在權衡,是要妻子兒女,還是顧全大局?從私人的感情上來說,妻子小喬是天下聞名的美女,與自己琴瑟和鳴,一對雙生子玲瓏乖巧,聰慧喜人,自己說什麽也舍不得撇下**愛子。可是,現在的情況是,黃忠已經拿下了柴桑,隻要他想,隨時都可以下令將小喬和孩子們抓起來,孩子可能會成為人質,可是妻子……一旦被抓,後果簡直不能想象。

  周瑜的心滴血,他開始後悔為什麽那麽衝動,為什麽在打完江夏之後頭腦發熱去招惹長沙。事情怎麽會變得這麽糟糕,孫紹在建昌,自己居然一點都不知道,讓他莫名其妙去到了長沙,真是無妄之災啊!當初孫策傳位孫權的時候,自己也在場,能理解這樣的決定,孫權怎麽會懷疑到他的頭上?

  但是上位者就是這樣多疑多思的,周瑜知道自己不能阻止孫權懷疑自己,所以他一點都沒有芥蒂地到了鄱陽。現在,事情糟糕到了這種地步,他的心情,真好比滾油在煎一樣。

  龐統看在眼裏,心裏在歎息。不過嘴上還是要寬慰周瑜:“都督不必絕望,此事未到絕望之時。其實我們應該慶幸,此時是黃忠前來攻城。”“為什麽這麽說?”周瑜沒好氣道。老婆孩子都快保不住了,這人居然還說風涼話。

  “黃忠是一員身經百戰的老將,越是經驗豐富,他越是會權衡。您想,此時若是換了其他毛頭小將前來,焉有取了城池而不入的?恐怕此時,早已是……但是,黃忠沒有這麽做,說明他也在考慮後果,全麵得罪我們的後果,他要顧及長沙的安危,更要顧及建昌守將的安危,這建昌的守將,是他的舊部,我們還有機會的。”

  “機會?我看那黃忠是想要圍點打援!就算主公真的派來了援軍……若是逼得狠了,夫人和孩兒還是會遭殃,這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滋味……”周瑜恨恨地說。

  “這……”龐統不說話了。都知道周瑜的妻子周喬氏美麗不可方物,這英雄惜美人,他舍不得也是人之常情,外人把話說到這份上已經差不多了,再說下去就失了立場。

  要怪就怪柴桑的守備太過薄弱,要怪就怪黃忠的效率太高。孫權前腳收到周瑜的求援信,後腳柴桑就被攻破了。等他在那裏權衡利弊,天平左右晃的時候,那邊的局勢已經自動自發地走向了另一個方向。老都督程普是左派的,信奉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下令全力進攻。

  但那邊柴桑城破的消息已經傳得沸沸揚揚,東吳士卒普遍士氣低落。相反,建昌城內卻是士氣高漲,由於城中已經沒有百姓,士卒們對己方同僚神勇的表現感同身受,戰鬥力不降反升,紛紛表示死守建昌,讓東吳人偷雞不成蝕把米。

  這個時候,如果有人是穿越的,一定會在柴桑城破的時候,齊聲高唱:“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可惜,黃忠是原裝貨,他不可能這麽做。徐庶給黃忠的命令是不顧一切,給柴桑城毀滅性的打擊。但黃忠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柴桑之後,就如龐統所想的那樣,開始權衡了。

  黃忠對長沙是有很深刻感情的,他把長沙當成是自己將來的埋骨之地。正因為這樣,他不願意長沙與東吳結成不死不休的死結。正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戰爭的失敗,士卒的損傷,對周瑜這樣的大都督來說,過去也就過去了。

  可是如果,這種仇恨上升到了奪妻之恨,殺子之仇呢?還有辦法紓解嗎?不可能!必須是不死不休!他不知道周瑜為什麽會去鄱陽湖督水軍,他認識的周瑜足智多謀,但心胸不是很寬廣的。要不然也不會搞出這麽多事了。

  萬一他們真的把他往死裏得罪了,等他重獲兵權,長沙的噩夢將是無止境的。黃忠考慮到這一點,才嚴令士卒不得入城,不得驚擾百姓。說實在的,黃忠的想法是最好孫權識相,從建昌退兵,他也從柴桑撤軍,這樣雖然長沙吃點小虧,至少可以相安無事一段時間,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眼下長沙太需要休養生息了。

  黃忠是這麽想的,對麵老都督程普卻完全不這麽想,他下令不顧柴桑方麵軍已經退兵的現實,對建昌實施強攻。於是,士卒們想不打都不行。魏延再上城頭組織抵抗,戰火綿延不熄。

  等孫權得到消息,柴桑被圍的時候,他自己心裏知道,柴桑已經被攻克了。眼睛一閉,竹簡一扔,吐出四個字:“停戰,議和。”張昭進言道:“此時議和,隻怕老都督和公瑾各自心懷不滿啊!”

  “把公瑾叫回來,我與他說。”孫權歎了一聲:“另外,把那陸伯言也叫回來吧,他離長沙太近了。”張昭一把年紀了,焉能聽不出孫權話中有話,躬身出去的時候,微微搖了搖頭,權力麵前,就算是嫡親侄兒,該狠心的時候,也不會手軟的。這個時候,作為一名外臣,還真什麽都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