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梅園偶遇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7-20 07:08      字數:3445
  益都,是一座比較西京、東京、南京名聲不顯,但要比之西京、東京兩座都城還要繁華富庶的地方。

  雖然比不上神京那般廣袤富饒,但比之南京也絲毫不遑多讓。

  自古以來,除了世代耕作在天府之地的農民之外,蜀國人對於經商另有格外的天賦。

  這些商人們將蜀國盛產的糧食、絲綢等物運往各國,很受他國貴胄和百姓的歡迎。

  因此,在那通商經貿冠絕天下的神京中,蜀國人便是僅次於楚國人的存在。

  樗裏驊坐在精美的馬車上,一邊緩緩的趕路,一邊欣賞著益都街頭熙熙攘攘的繁華,感受著異國他鄉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而益都街頭的百姓見到如此華麗的馬車時,也紛紛避讓,生怕被這不知是哪家貴胄公子的馬車碰到了身體,惹出不必要的麻煩來。

  樗裏驊坐在這樣一架沒有四周遮蓋隻有遮雨頂棚的馬車上,顯得無比奪目。

  他慵懶的躺在蜀絲織就的坐墊上,目不轉睛的看著周圍的街景,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之中那些穿著長相明顯不同於其他三國的百姓和夾雜在其中的“蠻人”。

  當樗裏驊路過一條擺滿了各式各樣商品的大街時,他所期待的人終於出現在了樗裏驊的視線當中。

  那滿藍絡腮胡須,扛著紮滿冰糖葫蘆木棍的漢子在同樣發現了樗裏驊後,便收起了滿臉的不自在,快速的向樗裏驊馬車離去的方向追了過去。

  “停車,我要去解手。”

  樗裏驊看到那絡腮胡須的漢子追向自己的馬車後,便開口向車夫說道。

  馬車緩緩停在了路邊,而樗裏驊則在隨行侍從的幫助下坐到了竹椅上後,就被一人推著向一旁的茅廁走去。

  “小乙,去門外守著。”

  推著樗裏驊馬車的人正是樗裏驊的心腹小乙,他聽到樗裏驊的命令後立刻點頭,隨即走出了茅房,守在了門外。

  片刻後,就見那扛著糖葫蘆的漢子出現在了茅房外,他看了一眼對他點頭的小乙後,便同樣鑽進了茅房,惹得街上許多百姓看到這一幕後紛紛皺起了眉頭。

  “你怎麽把糖葫蘆也拿進來了?

  就不怕被人看到了影響生意?”

  樗裏驊看到那漢子將插滿了糖葫蘆的棍子也抗進了茅廁,連忙捂住鼻子向他笑道。

  “他娘的,賣的什麽糖葫蘆。

  老子山賊做久了,這幾日可遭了老罪了。

  每日就和些小娃娃打交道,煩也煩死了。

  樗裏兄弟,什麽時候起事啊,老子都等不及了。”

  絡腮胡須的漢子不住的向樗裏驊抱怨道,而樗裏驊則隻是笑著向那漢子看去,臉上絲毫都沒有因為那漢子的出言魯莽而生出不悅。

  “

  謝大哥,你的人都進城了嗎?”

  絡腮胡須漢子聽到樗裏驊問起了正事,連忙換了副麵色說道:“齊了齊了。三千多兄弟全部都進了城,要不是樗裏兄弟你給的錢,這麽多兄弟光是每日的吃喝都要愁死老子了。”

  樗裏驊聞言後先是苦笑著搖了搖頭,隨後才向那漢子輕聲說道:“謝大哥,你可曾打聽到了那陸詢府中的虛實。如果起事,你有沒有把握能將那侯府控製住?”

  謝姓大漢點了點頭後說道:“放心吧樗裏兄弟,雖然好幾年沒有在軍伍中混跡,但拿下區區一個陸侯府還是不在話下的。

  那裏如今有千人守衛,隻是麻煩的是有些南蠻子在。

  那些人的戰鬥力我還不太清楚,不過想來即使是再厲害也厲害不到哪裏去。

  放心吧樗裏兄弟。”

  謝姓大漢說完話後拍了拍樗裏驊的肩膀,兩人這才又商議了一些細節後,就重新約定了接頭地點和時間便分別離去了。

  “謝將軍還是當初在原州府時的樣子。

  這麽多年您說他在落櫻山裏為寇,又為何不出來找尋大人,偏偏受了這麽多年的苦,唉。”

  “小乙,此事千萬莫要在人多處講,小心隔牆有耳。

  謝慍大哥攏了這麽許多的秦國兵士逃到了落櫻山中,哪裏會知道我們在河東站住了腳。

  如今碰到了他,自然今後不能再讓謝大哥受苦了。

  不過此處不是說話之地,以後與謝大哥聯絡之事就靠你了。畢竟你和謝大哥見過麵,也會熟悉方便一些的。”

  “喏!”

  望著謝姓大漢扛著糖葫蘆走進了人流中,樗裏驊在對小乙說完話後微微一笑,這才讓小乙幫著他重新上了馬車,向蜀國相邦府的方向緩緩駛去。

  那馬車是顧道遠遣來專門接樗裏驊赴宴的,所以雖然益都城的規模頗大,街道也繁多複雜,但在那車夫的駕馭下,馬車還是很快地就來到了蜀國相邦府前。

  “趙公子,相邦府到了。”

  車夫操著蜀地特有的口音對樗裏驊說道,而樗裏驊則點了點頭凝視起了麵前這一座風格迥然,別具特色的建築來。

  不多時後,樗裏驊一邊被小乙背著從馬車上下到了竹椅中,一邊抬頭望著眼前這一座看似規模頗大的府邸。

  從街道看去,這相邦府的大門僅僅是一座圓形的月洞,洞中向內望去,卻是極其精致的園林。

  月洞上,紅色大篆書寫的“梅園”二字遒勁有力,而通過月洞向內看去,則可見一座四層磚塔聳立在碧綠的湖畔,一座曲橋橫跨在湖麵之上。

  樗裏驊仔細觀瞧,那塔上有名"一覽亭",三字之下另有數行小字,估計是這府邸主人所做的詩

  了。

  小乙推著樗裏驊的竹椅走向了月洞,準備進入園林之內。

  但他們剛剛抵達月洞前,樗裏驊就忽然發現那塔影倒映著水麵,與曲橋形成了絕妙的呼應,而月洞門則成了取景框,在它恰到好處的取裁下,塔、橋、湖、花、樹,渾然構成了一幅精美的畫麵,讓人流連忘返欲罷不能。

  “真乃是洞天福地啊。”樗裏驊油然歎道,心中不免對那劉執的印象改變了許多。

  昔日在神京初見劉執時,那固執的老頭子可讓樗裏驊著實鬱悶了許久,因為正是那老頑固,羋純熙的建議才會胎死腹中的。

  颯然一笑,樗裏驊便伸手從衣袖中掏出了一張請帖,交由小乙後,再由小乙遞給了月洞旁站著的蜀國兵士。

  那兵士仔細的查看請帖確認樗裏驊與小乙主仆二人身份不假後,立刻做了個請的手勢,便引著樗裏驊二人走進了月洞。

  進入到了劉府之中,樗裏驊這才徹底的被劉府的景致所震撼。

  隻見這恰似一座美輪美奐的園林之中,數座茅草屋舍點綴其間,竟然令人一時生出了想要寄情於此,久住靜心的想法。

  而原先禁錮在樗裏驊腦海中豪門大家那種高宅大院倒有了十分粗鄙的感覺。

  主仆二人跟隨在那蜀國兵士的身後,一邊欣賞著劉府美景,一邊向遠處一座茅草屋中走去。隻是那茅屋被鬱鬱蔥蔥的樹木遮擋著,遠遠看去隻能看到屋子的上半部分而已。

  不多時後,當樗裏驊二人在兵士的指引下繞過了一處茂密的竹林,就看到了那茅屋的前麵站著許多的人正三三兩兩的互相攀談著。

  而引路的兵士此刻也對樗裏驊施了一禮,隨後向那茅屋伸手一指後說道:“宴客時辰未到,客人還請去那茅屋前等候即可。

  若是等的不耐煩了,客人可以隨意去園子裏觀賞花草的。”

  說完後那兵士就準備轉身離去。

  樗裏驊自然知道那兵士引路的責任已經盡罷,所以在向那兵士回禮過後,就讓小乙推著他的竹椅向茅屋前的人群中走去。

  那人群中的眾人雖然絕大多數都沒有在意這個坐在輪椅上的富家公子加入了自己的隊伍,但還是有數道目光看向了竹椅上的樗裏驊。

  甚至樗裏驊能夠清晰的感覺得到,這些目光盡數帶著不友善和深深地懷疑。

  “不要四處張望,別忘了我是易容了的,所以即便是見到過我的人也不會知道我是誰的。”

  聽到樗裏驊輕聲提醒的小乙這才停下了警惕的觀察,隨後他就將目光望向了一旁的湖水。

  而樗裏驊則將目光望向了正在茅草屋前站著的顧道遠。

  隻見顧道遠正

  在與他麵前一位三十多歲許的精瘦文士在攀談著什麽,而那文士也讓樗裏驊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

  “齊相田侗。”

  旦夕間,樗裏驊就想起了那精瘦文士的身份,而之所以他也是想了半天才記起了這一位一年多前才見過的人,也是因為田侗比較當初在神京時,明顯的消瘦了許多。

  “想來他還不知道母邦被滅的消息,此刻一定是在求顧宰塚出兵去救援齊國呢吧。”

  “公子,這蜀國的魚好像並不怕人似的。方才我看有人從湖邊走過,那些魚竟然會跟著人走。”

  樗裏驊正在猜想著田侗的心思,卻突然聽到了小乙的話,心下大奇間,他也順著小乙的目光向湖裏看去,隻見那一條條尺餘長的彩色大魚果然會尋著岸邊的行人結隊遊去。

  “有趣。”樗裏驊笑著說道。

  “這蜀國的魚已經被馴化了,雖然看似驚奇但也著實可憐,殊不知萬物皆有靈性,沒有誰會喜歡這樣被人喂養的。

  聽公子的口音怕是秦國人吧,秦國人生性桀驁,但也因此能在數百年間曆來強硬,同時又不斷地抵禦著外辱。

  而你看,我們蜀國人則似是這池中的魚兒一樣,承平太久怕是死到臨頭都不自知啊。”

  樗裏驊轉頭看向了自己身後那位操著濃厚蜀國口音的人,卻突然被那人的打扮和長相嚇了一大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