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堅持半日可不簡單呐!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7-20 07:08      字數:3392
  半日後。

  除了仍舊守在城外八處高地外的一萬五千兵馬外,戎軍在燃燒赤陽旗的指引下傾巢而出,陳兵黃陰的護城河外,虎視眈眈的望著這座在這四個月裏早就成為血肉磨坊的巨大城池。

  “稟報元帥,陸將軍已經查明,十九座土台倒塌後,除了六座倒向城頭的土台砸塌了地道外,剩下十三座倒向護城河的土台對城下地道影響不大。

  隻是這些土台倒下後掩埋了洞口,所以為了避免地道內沒有空氣點燃不了支持牆體的木頭,陸將軍正在帶人搶挖洞口。

  不過好像秦軍也已經發覺了我們的計劃,所以他們正在向陸將軍所在之處集中射箭,並且派出了兵馬出城欲與我軍爭奪地道出口。”

  聽完被派去聯係陸進的衛士匆忙回報,大吃一驚的林詡連忙點校將官,著他派出三千兵馬前去黃陰西門。

  林詡覺得派兵追擊出城之敵不如斷其後路,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將出城攻擊地道口的秦軍重新嚇得退回城池,而且還能保持機動掩護陸進挖通地道。

  “元帥,這是何意?

  什麽地道?

  難道元帥不是打算從那六座土台上衝上去嗎?

  現在如果衝鋒的話,兒郎們冒著死傷一定會衝上城頭的。

  但若是元帥稍加遲疑,那秦軍壘砌木頭加高城牆後,我們可就再無機會了。”

  看著林詡生出從未有過的憂慮模樣,一旁興奮的觀察著城頭動靜的秋茲焦急的催促林詡道。因為他發現林詡仿佛並不怎麽在意那六座直達城頭的土坡,倒是在焦慮著自己毫不知情的什麽地道來。

  難道這通向城內的地道要比已經將城頭與城下連成一體的土坡更加重要嗎?

  雖然對林詡當初建築土坡的計策十分佩服,但此時的秋茲卻對林詡的猶豫不決,舍近求遠有些不解了起來。

  “秋茲大頭人,此事我也就不瞞著你了。

  兩個多月前,我就派了五百兵士將黃陰城下一截城牆挖空了,現在隻等我們將那些支持城牆的木頭點燃就能讓城牆塌陷。

  到時候,這些土台又有何用。

  但是現在因為土台的塌陷讓樗裏驊猜到了我的計策,所以若是本帥沒有猜錯的話,秦兵們一定已經在城內向城下挖掘地道,準備破壞我們的計劃了。

  所以,如今之計唯有迅速點燃木頭,燒塌城牆,不然的話一旦我們的計劃失敗,那此番決戰根本就不用打我們就已經輸了。

  你可知道,我們的糧草隻有供大軍五日所需了。”

  林詡的話讓秋茲那滿是皺紋的臉上先是露出狂喜之色,但當聽到糧草不多時頓時又掛滿了寒霜。

  他領兵打仗半生,此時自然知道林詡隱瞞糧草的目的,所以雖然對他將自己也瞞了起來有些不滿,

  但他的內心卻是十分理解林詡的決定。

  畢竟,林詡的計劃若不是遇到了土台突然崩塌,也已經是十分完美的了。

  “這樣吧,元帥。方才我也聽到了,陸進將軍在搶修地道,所以料想所需時間應該不多。

  老夫這就率人通過高台攻擊城頭,如此一來城頭的秦軍就無法再向那些地道口射箭,陸將軍的速度也會更快一些。

  如何啊?”

  望著秋茲像是豪不在意自己兵馬死傷的冷峻表情,林詡的內心中卻突然一暖。

  他第一次對自己麵前的戎族老者生出了佩服之色,繼而抱拳說道:“原本就想此刻最好能有一支強軍向城頭攻擊,但總是覺得不好意思去麻煩老頭人。您也知道,此刻向城頭攻擊將勢必會引來秦軍最為激烈的反撲,兒郎們的死傷也會十分慘重。所以........”

  “好了,不要說了。你們這些關內人說話真是囉裏八嗦的,明明你的部下早就傷亡過半,你是擔憂他們抗不下慘烈的戰鬥就會奔潰掉,卻說什麽不好意思的話來。

  也罷,就讓你看看我草原上勇士的風姿吧。

  來人啊。

  將老夫的牙棒拿來,老夫要親自督戰,讓這些秦國人看看我們的勇氣。”

  說罷話後,秋茲接過了一支黝黑的牙棒,打馬就要離開中軍,但他卻聽到林詡在身後傳來的一聲囑咐:“老頭人,半日,隻要能夠堅持半日,半日後就請老頭人務必將貴族的勇士撤下城牆。

  剩下的事情就由我來做吧。”

  隻是秋茲並未對林詡頗有些激動的話做出絲毫的回應,他挺起了腰杆在林詡的注視下扛著黝黑的牙棒漸行漸遠。

  “半日?說不定用不了半日,我們就攻入黃陰城了呢。”

  ......

  “戎軍來襲!”

  “戎軍來襲!”

  黃陰城頭上,樗裏驊坐在城頭閣樓的最上層聽著城頭上兵士的呼喝聲,觀察著城下數千戎兵向著六座高聳的土台,迎著箭雨瘋了似的衝了上來。

  因為那土台過於高大,所以當它們翻倒後壓到城牆上時,竟然讓土坡變的高於了城頭。

  而且那巨大的壓力將搭建在城頭上數丈之高的木牆瞬間摧毀,更是讓城頭變得亂成了一團。

  土坡頂端壘砌木頭已經變得極為困難,因此當戎軍向城頭攻擊時,那木牆卻隻搭建了不到一人高。

  如此一來,城頭的秦軍向六座土坡上的戎軍發瘋似的射去了箭矢,同樣的,土坡上的戎軍也在邊跑邊向城頭的秦軍射去冷箭。

  而且,當秦軍再也沒有了居高臨下的優勢後,城下衝鋒的戎軍死傷人數也大大的減少了許多。因為隨著戎軍對秦軍的有效殺傷變得越來越多時,秦軍就再也不能從容射箭了。

  土坡

  上,那些搭建木頭兵士們才算是徹底的遭了殃,因為當戎兵們距離城頭越來越近的時候,他們就成為了弓箭手們重點照顧的對象。

  所以隻見那些原本在兩個月前還是民夫的秦兵們也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倒在了無法掩護自己的木頭上一動不動。而剩下的兵士們也都本能的趴在了木頭上躲避著箭矢。

  由此,搭建木牆的進度徹底的停滯了下去。

  衝鋒的戎軍眼見於此,更是士氣高漲了起來,他們冒著密密麻麻的飛矢向城頭加速衝鋒了起來。

  就這樣,兩方人馬聚集在六座高台的上下,向著對方不停的對射。眼見成排成排的兵士倒在了地上,又有成排成排的兵士補上前來不停地向著不遠處的敵人釋放著手中的箭矢。

  “弟兄們,咱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弓箭手們廝殺而無動於衷,不怕死的跟我衝啊。”

  一座即將被戎軍衝到城牆上的土坡旁,一名軍侯正揮舞的手中的長劍一邊高聲喝道,一邊向那土坡衝去。

  他的身後隨即從女牆後站起了數百人,跟隨著自己的主將也一同衝向了土坡。

  當互射弓箭變為了短兵相接,當戎軍的棒斧手與秦軍的長戈兵交匯在一起的時候,就隻見雙方兵士們的慘叫聲喝罵聲齊聲高漲了起來。

  秦軍的弓箭手仍舊立在城頭向對方的後陣射去一支又一支奪命的箭矢,而戎軍也仗著士氣高漲單兵能力突出不斷地將衝下城頭的秦兵打的節節後退。

  但戎軍總是從下向上攻擊,所以在毫無休息之隙的拚命廝殺中也漸漸淡了衝鋒了勇氣。

  在相持了近一個時辰後,城下向上衝鋒的戎軍和城頭向下衝擊的秦軍就慢慢僵持在了土坡的半腰之中。

  廝殺仍在繼續,看著土坡上已經形成了僵局,老秋茲立刻下令再派援軍衝擊城頭。

  一時間,隻見又有數千人揮舞著手中的兵器衝過了被倒塌的土台駕成“橋梁”的護城河,向城頭衝殺了過來。

  那原本僵持在土坡上的局勢立刻就隨著援軍的到來而產生了一絲微不可查的鬆動。

  “弟兄們,我們也和戎人拚了吧。兵爺們已經殺了這麽久了,難道我們就該袖手旁觀這麽看著他們一個個死去嗎?”

  正當土坡上的秦軍節節後退的時候,那些原本在搭建木牆卻被弓箭射的抬不起頭的民夫之中立刻有人高聲喝道。

  雖然他的口中將那些秦軍仍舊稱呼為“兵爺”,殊不知兩個多月前他們自己也都已經是了秦軍中的一員。但是這對於鼓動周邊那些同樣認為自己還是“民夫”的兵士卻還是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更沒有人顧得上去糾正這位“民夫”話語中的錯誤。

  “對!吳大哥說的對,我們不能就這麽躺著一動不動。”

  “他們去送死,等他們死完了,我們躺在這裏的人還是一個死,不如和他們拚了吧。”

  “對,拚了。”

  原木上和木牆後躲避箭矢的數千“民夫”軍士們很快就達成了共識,所以當他們紛紛從城牆上竄出跳到土坡上時,著實將前來支援的戎兵們嚇了一大跳。

  “天兵天將嗎?”

  雖然是在你死我活的搏殺中,但看著從高處跳下的無數秦軍兵士,這些戎人們的心中也有些忌憚和害怕了起來。

  “殺啊。”

  “烏拉!”

  廝殺中,兩方人馬用著各自不同的語言為自己強打著氣鼓著勁,每個人都腳踩著不知是誰的屍體,忽而向前忽而向後,你爭我奪,你進我退。

  麵色蒼白的秋茲看著六座土台上的混戰,一時之間也變得沉默寡言,此時的他突然想起林詡對他說過讓他堅持半日的要求來。

  看來,那可真不是個簡單的要求。

  而且距離半日尚還有些時辰,但自己麾下的勇士們可眼看著就要堅持不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