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位死去的大將軍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7-20 07:08      字數:3464
  “左更大人,都安排好了。

  原本守衛西門的高將軍兵馬將在休整過後前往東門守備,那裏暫時沒有戎軍出現,所以弟兄們可以好好休整幾日。

  而李季將軍也已經率領一萬新兵補充到北門協助防衛。想來那北城外的戎軍也在一時半會兒不會強攻城頭的。

  不過唯有安將軍剛剛換防到西城的這一萬兵士中新兵太多,我怕今夜如果戎軍再像昨晚一樣強攻的話,弟兄們會抵擋不住戎軍的攻勢。”

  西子惠麵帶憂慮向樗裏驊說道,而聞言微微一笑的樗裏驊卻對西子惠搖了搖頭後,指著安默然說道:“此事西子將軍不必多慮,安將軍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說罷後,樗裏驊與安默然相視一笑,隨後安默然就對西子惠解釋說道:“新兵大多都被我安排在城下了,並不用登上城頭,所以西子將軍不必過濾。

  不過西子將軍,別說現在城頭上的五千兵馬中尚有一半是老兵,就是全部都是新兵那也是操練了數月之久的,隻不過他們沒有經曆過大戰的洗禮而已,所以也稱不得是什麽新兵。

  想當年在木獬關上,從來都沒有得到一日訓練的兵士一來我木獬關就與戎軍在關頭苦戰三日也不見得就會敗給了戎軍,所以這打仗的事情可遠比想象要複雜的多,不然的話,絲毫沒有訓練過一天的流民怎麽會在孟春之亂時占了那麽多的城池。牛庸和黃雲鶴二位將軍的兵馬又怎麽會成為我河西軍中的翹楚呢。”

  安默然的話剛說到這裏,突然之間他似乎發覺這廳內的氣氛有些古怪,一旁的梁青書更是不斷地給他擠著眼睛,而另一旁原本在微笑著聽他說話的西子惠也變了麵色低下了頭去不再說話。

  “呃。”

  好在一瞬間之後,安默然就明白了自己是提起了不該提起的人來,這才導致廳內的氣氛變得有些尷尬。

  他剛想解釋兩句但又不知道這話該從何說起,所以不禁有些發起了怔來。

  安默然的表情都被樗裏驊看在了眼裏,他與身旁綁著白色的布條裹住耳朵的高雲策相視一笑,這才對安默然笑道:

  “安大哥快人快語,說的正是我的心裏話。那黃將軍和牛將軍的兵馬本就是流民和山賊投了我後才成了強軍一支,後來更是縱橫河西幾無敵手。

  所以新兵們也是會成為一支勁旅的,我們絕不能小看了他們。

  昨夜之戰,我軍傷亡一千七百餘人,看似凶險萬分但實際上損失人數並沒有傷及根本。

  其原因在於昨夜惡戰隻是相互對射箭矢而已,那傷亡怎能敵的上兩軍麵對麵的廝殺呢。

  所以今夜之戰,我覺得應該讓老兵帶著新兵輪番上城與戎軍對射,一旦城頭有吃不消的跡象出現,則城下兵馬立刻上城

  接防。

  這樣一來,新兵們也會慢慢適應這流血的廝殺不再膽怯畏戰。

  當年的木獬關頭我們不正是因為采取了這樣的戰術才讓新兵們能夠奮戰到底的嗎。”

  說到這裏,樗裏驊收起了他的笑容嚴肅的說道:“各位將軍,從昨夜之戰能夠看得出,隻要我們抱著必死的決心死戰,那麽即便是鯤鵬軍也會被我們嚇跑的。”

  樗裏驊說完最後三個字後,滿廳眾將紛紛起身哄然應“喏”,隨即他們眉開眼笑的向高雲策詢問起了昨夜之戰的細節之處和用兵心得來。

  特別是安默然,別看此人平日裏大大咧咧,但此時他卻向高雲策問的格外仔細,也聽得格外用心。

  而且當高雲策說完話後,他還不忘仔細思索一番後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意與高雲策一同參詳。

  看著眾將們輕鬆的表情,聽著他們之間的議論紛紛,樗裏驊看似微笑的麵孔下那顆不安的心卻撲通撲通的跳了起來。

  “林詡,你會做出什麽樣的改變呢?”

  正當黃陰城中兵馬做出了調整與調動,而樗裏府中眾將官討論著守城之策時,林詡的中軍大帳中卻是另外一番模樣。

  從麵相上看,這些人中有戎人、有狄人、也有秦人。

  他們或是高大威猛,或是短小精悍滿頭紅發,或是麵色微深帶著滿麵的陰鶩表情。

  但這些人中唯一相同的地方卻是此刻他們都連大氣都不敢喘上一口,而是目光死死地盯著大帳中滾落在地上的首級,心中各自做著自己的盤算。

  那首級赫然是一名黑臉龐的虯髯漢子,他怒目圓睜,緊咬著牙齒,顯然在死前是帶著頗為不甘的情緒。

  但饒是如此也絲毫不能阻止他成為陰魂的命運,他的模樣更讓這滿帳的眾將明白,那看似年輕稚嫩的林詡可不是個好講話護短的主。

  大夏國秦嵐將軍王坤,正是地上的首級主人在生前的名字和官職。這夏國軍中無論是誰提起這王坤,都從來不會吝嗇他的讚美,因為此人正是當初將方元恒圍困在秦嵐郡一隅的領兵者。

  也就是說,當年雖然是江戶殺死了方元恒,但逼迫江戶去做出選擇的卻正是此人。

  但昨夜,當他留下四千弓箭手隻身先跑回黃陰城外護城河西後,震怒的林詡絲毫不念及此人的功勞,在召集所有將領對其嗬斥定罪過後,當眾斬首於帳中。

  這樣的做法,怎能不讓滿帳的眾將心下駭然呢。一位大將軍,一位在鯤鵬軍中的地位僅次於林詡的將軍,就這樣窩囊的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兔死狐悲之下其餘的將領哪裏還敢對林詡的軍令生出二心來呢。

  再一次重申了戰則死,不戰亦死的強硬軍令後,別說林詡麾下的鯤鵬軍將領們此刻人人自

  危,就是別木尓和阿花奴二人也不敢開口多說一句話。

  而當林詡宣布帳議結束後,各人更是紛紛低頭疾走,匆匆返回了駐地,不敢與林詡多說上一句話。

  這一夜,無數瘋狂的戎軍比昨夜更加瘋狂的對黃陰城頭展開了攻擊,而城頭上的安默然麾下兵士們的死傷數目也遠遠的多於昨夜。

  要不是早就製定好了輪番登城作戰的計劃並加以實施,恐怕那些戎軍單單不計死傷的強攻就一定會令城頭的守軍大感吃不消了。

  饒是如此,這夜兩方弓箭手的對射還是以戎軍的勝利而告終,所以在好一段時間裏,城頭上的秦軍都被戎人的弓箭死死壓製抬不起頭。

  要不是因為許多抗著土袋堆砌土坡的兵士們必須要將土卸到城牆下而遭到了城頭金汁和用粗木吊在城牆上狼牙錘的重擊,那恐怕不足兩日的時間,這西城牆就要宣告失守了。

  但也正是這金汁和狼牙錘對城下的有效殺傷也讓樗裏驊迅速調整了守城的方略。

  他命令安默然在與城下戎軍對射強行壓製對方弓箭手的同時,另在十多座土台的正上方將所有燒金汁的大鍋都移到此處,待到夜裏戎軍填土時再將金汁同時澆下,再將碩大的牙錘不斷扔下再吊起,從而給那些填土的步卒以集中殺傷。

  如此一來,果然在隨後的幾日那土台堆砌的速度越來越慢,但與此同時那些戎軍步卒們也更加的瘋狂了起來。

  每夜都有大量的步卒死在土台之上,他們的屍體在侵染了金汁的糞臭後被埋在了土內,這讓隨後幾日緩慢增高的土台靠近城牆的那一側,兵士們的屍體所壘砌的高度反倒比土石更加的多。

  這讓城頭的秦軍將士們也有些看不下去了,甚至在白日裏時,那些新兵們都不敢探頭去向城下的土台看去。

  終於,在換防五日後的天亮前,得到戎軍退去的消息而登上了城頭的樗裏驊甚至看到了那原本應該出現在北門的真正戎人騎兵們紛紛掉頭離開。

  他又看向了城下那些距離城頭不足三四步的土坡,樗裏驊頓時感覺到了身後滿是淋漓的冷汗。

  他深知,要是這夜再長一個時辰,恐怕那些騎在馬上的戎兵們此刻就要向城頭衝鋒而不是掉頭離開了。

  更讓樗裏驊感覺到棘手的,卻是城頭上的秦軍兵士們在經過了五個日夜的血戰後,他們疲憊的臉上也開始逐漸出現了一絲懼色。

  “這些時日裏,那些戎人們不知道怎麽了,突然發起了瘋來。高兄弟明明告訴我那些弓箭手在遇到強硬抵禦時會退兵的。但左更大人你也看到了,一旦打起仗來,這些戎軍們何曾有一絲會退兵的跡象。

  兒郎們數夜之間戰死了四千多人,這可是一支由新兵為主的隊伍啊,

  要不是左更大人陸續派了援軍給我們幫忙,恐怕,恐怕。

  唉,左更大人,非是安某膽怯,但那些戎軍卻是不尋常的軍隊,今夜若是再讓我的兒郎們登城作戰,我怕這城頭恐怕是守不住了。

  .......”

  聽著安默然皺著眉頭向自己抱怨著,樗裏驊在內心煩躁之餘不由得看了看其餘眾將。

  不過他的心中卻是明白的很,自己眼前這些將官麾下的兵馬中也就數高雲策和安默然兩軍之中老兵更多一些,可是就連他們二人也已經感到了守城的吃力,其餘的將官麾下那些絕大多數都是新兵的隊伍又哪裏能比高、安二將做的更好呢。

  但他也知道安默然的兵士確實損失太重而且此刻士氣低落,所以無奈之下他也隻好下令讓李季和辛童兒各自帶領弓箭手三千今夜協助安默然登城作戰。

  這六千弓箭手可都是入伍不足半年的新兵,所以對於今夜能否守住西側城頭,樗裏驊的內心之中還是有些忐忑不安的。

  為此,樗裏驊將城內作為預備軍使用的一萬大軍分派給了北、東、南三門協助守衛,並將休整了數夜的高雲策麾下步卒們調到了西城牆下,隨時準備與衝上城頭的戎軍展開肉搏血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