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龜縮城中不野戰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7-20 07:08      字數:3385
  “不,千萬不要小看了林詡,他可不是你們想象中的那麽簡單。”

  正當高雲策與安默然兩人交談的時候,始終在皺眉凝思的樗裏驊卻出言打斷了二人的交談。

  這句話說過之後,不僅高雲策和安默然看向了自家的主將,城頭上的一幹將領也都望向了那目光死死的盯著遠處漸漸臨近城下的戎軍來。

  “依我看,他們是不會強攻高地的,他們分出的兩萬兵馬隻是會死死的圍困住八座高地。

  而且他們也很有可能隻是會斷絕水源,破壞下山的道路,守在高地下而已,並不會前去攻打高地上的兵士。

  因為他們隻是想讓山上的守軍下不來而已。

  而他們真正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攻城,集中全力一舉攻克黃陰!”

  “什麽!”

  “這就要攻城了?”

  眾將在聽到樗裏驊的分析後顯然都有些吃驚,雖然他們等待了近一年的時間,如今倒有些盼望著戎軍趕快前來攻城,好與他們一決高低。

  但眾將的心中總是想著如此規模的大戰一定會在準備好幾日後方才會展開。

  不說其他的,單說這攻城的衝車雲梯沒有兩三日總是做不出來的吧。更何況黃陰城外除了幾座高地外,近十裏的草木早就被守城的民夫們砍了個精光運回了城內。

  所以戎軍要用木頭來做雲梯就要去更遠的地方砍伐樹木了。

  眾將紛紛揣測著主將的猜測究竟源自哪裏,但沒有人對八座高地被圍困而生出絲毫的擔憂。

  所有的人中,隻有高雲策和梁青書等不多的幾人隻在瞬間就明白了樗裏驊的意思,他們帶著欣喜的目光看向了主將後,便由梁青書輕輕問道:“左更大人的意思是,衛將軍那裏難道......”

  話未說完,梁青書就見樗裏驊微微點了點頭,壓重了聲音說道:“沒猜錯的話,衛將軍一定是劫了戎軍的糧草,而且這批糧草的數量頗大,更影響到了戎軍全局的安危。

  所以林詡這才想要孤注一擲希望能夠快速攻克黃陰了。

  如若不然的話,如果讓衛將軍長期騷擾糧道,則不出半年,別說攻取尚在我們手中的黃陰、遙平城了,他們就連燮玉東五縣也是占不安穩的。”

  樗裏驊說完話後,那些認真聽著主帥分析的眾將雖然都未插嘴,但他們卻無不喜形於色。

  就在這時,梁青書也適時地插話說道:“對了將軍,剛得到遙平城送來的消息,說是顧宰塚已經從那裏購來了大量的糧草。因為怕走漏了風聲,讓戎軍得知了此事,所以宰塚大人正在想辦法將那批糧食偷偷運回來呢。

  據說,他們是動用了楚國的商人。”

  梁青書剛剛說到這裏,樗裏驊立刻抬手打斷了他的話語。兩人頗有默契的點了

  點頭,心知該透露的消息也隻能透露這麽許多了。

  果然,梁青書說完話後,仔細聆聽二人說話的眾將們臉上的喜色就更加濃鬱了。對於他們來說,在被戎軍圍困之下,恐怕最值得讓人擔憂的就隻有水和糧食了。

  雖然目前城中的糧草足以供應大軍一年之久,但誰知道戎人什麽時候能退,所以聽說遙平有大量糧草的儲備,眾將的心中便踏實了許多。

  雖然如何將糧草運到黃陰又是一個新的問題,但顯然眾將也不會將一年後才會考慮的事情放在現在去提前擔憂。

  “大家做好準備吧,估計到了明日一早他們就會攻城的。”

  樗裏驊的話音輕輕地扣在了眾將的心上,但每個人的心卻重重的一凜,這句話其實是在告訴所有人。

  明日,每個人都將直麵死亡。這一場足足讓人等待了一年的大戰終於要開始了。

  .........

  “左更大人,戎人已經將西南北三門團團圍住,隻有東門尚未發現戎軍兵馬,而他們的主力目前正在北門處集結,仿佛是要準備攻城了。”

  “好快啊!”

  傳令兵士匆匆匯報完後,樗裏驊有些驚訝地點了點頭示意自己已經知道,隨後他便安排高雲策繼續在西門觀察的戎軍動向,自己則率領其餘將領去了北門。

  北門外的不遠處就是滾滾黃水衝擊出的平原地帶,地勢開闊視野極佳,也適合大軍團的集結作戰。所以戎軍主力選擇在此處紮營備戰倒也不失為一個極好的選擇。

  因為戎軍的優勢是騎兵野戰,那些來自於草原上的勇士們可不怎麽願意丟下戰馬去攻擊那堅硬高聳的城池。

  所以,林詡將幾乎全部的戎人都安排在了北門外,這些人馬均由別木尓率領指揮,隨時等候與黃陰城中的兵馬展開野戰。

  近四萬騎兵集結已畢,他們列成齊整的隊伍,磨刀霍霍對著黃陰城頭,一個個威風凜凜的冷冷注視著那緊閉不開的大門。

  “想野戰?當我們是傻子嗎?你們願意站在那冰天雪地裏耗著,我可不願意。”

  樗裏驊冷笑一聲,隨即就不再理睬城外那些看上去浩浩蕩蕩的戎軍了。

  “走吧,我們先回縣衙裏烤烤火。”

  樗裏驊一邊挫著手,一邊微笑著說道,隨後他身旁的一幹眾將也都哄然大笑著跟隨著自家的主帥走下了城頭。

  “報,元帥。別木尓萬夫長傳話來,說這半日裏,黃陰城內不見兵馬出城迎戰。別木尓萬夫長想請元帥能夠允騎兵回營休息。”

  位於黃陰城西的戎軍大營內的中央,一杆直衝雲霄的旗杆上,一麵赤陽大旗正迎著初來的北風飛舞著。

  那麵大旗上除了一輪赤陽外,另有一個“夏”字書寫在赤陽的旁邊。

  這大旗下是一座極為龐大的帳篷,帳篷裏端坐著的林詡摸了摸他那不足一尺的黑髯在一陣沉思過後說道:

  “不行,傳令下去,讓別木尓萬夫長和阿花奴萬夫長各率領兩萬兵馬輪流叫陣,一刻也不得停息。

  難道他們以為自己是來黃陰散心牧馬的嗎?”

  說罷後,看著那傳令兵士離去,林詡又喚來親兵問道:“這王坤和陸進究竟是怎麽回事。已經過了半日的時間了,為何他們還不來報。

  你去他們二人那裏仔細看看,再問問他們二人究竟能不能戰,要是他們已經被沐陰城上的秦軍嚇破了膽子,那就立刻滾回去換別人來。”

  “是。”

  傳令兵士帶著林詡的口話立刻轉身離開了大帳。對於林詡的焦急與大怒,他就仿佛早已經習慣了自家主將的行事風格一樣絲毫沒有遲疑。

  其實,林詡確實是有些著急了,而且的他的心中更是充滿了怒意。

  原本設計好準備在圍城期間使用的離間之計剛剛布置下去還沒有來得及使用的時候,就發現辛辛苦苦做了一番手腳的牛庸、黃雲鶴兩將被樗裏驊派來沐陽、沐陰。而且他們更是雙雙全軍覆滅,死在了兩城之下。

  原本他覺得這天下除了哲哲的兩萬精兵外,沒有人會是鯤鵬軍的對手,可在沐陰城下,他親眼目睹了這天下最強的強軍該有的模樣。

  那三千疲軍足足拖了自己兩萬人馬半日,而且自己的鯤鵬軍更是以四比一的戰損比才將那三千人盡數剿滅。

  這可讓林詡對於此次攻擊黃陰之戰第一次生出了一絲疑慮來。

  原本他隻是聽說過樗裏驊詭計多端,但那樗裏驊的戰績從來也就僅限於十萬人馬以下規模的大戰,而且也隻有寥寥數場戰鬥而已,所以對於擊敗了方元恒,先後攻取了秦嵐、原州、蜀北、夏中等郡的林詡來說,雖然他對樗裏驊還是有些重視的,但那也止於是一個優秀的年輕貴族將領而已。

  但這初次的一番交手,就讓林詡吃了不小的暗虧,而且更為致命的是,樗裏驊安排衛木進入曆山之策可謂是直擊林詡的要害之處,這讓他不得不立刻對黃陰展開攻擊了。

  誠如樗裏驊所料,戎軍在短短五六年的時間裏占據了原來秦國的故土,但於此帶來的後果卻是秦國各地兵災連綿,土地荒蕪嚴重,可以從事勞作的青壯不是戰死於兵禍之中,就是傷亡於民亂之下,所以看似戎軍勢大,兵多將廣,但實際可以支持大規模作戰的糧草供給卻已經到了燈枯油盡的地步。

  所以林詡這才在等候了一年,待國內糧食收獲過後才堪堪籌措了一批軍糧用以作戰。

  但盡管如此,衛木的騎兵還是劫了這其中的一部分,這讓林詡在大驚失色之下才準備孤

  注一擲,對黃陰立刻進行攻擊。

  不過,啞巴吃黃連有苦自知的林詡倒也不是全然落入了被動,單就他麾下十二萬兵馬就足足多出了黃陰守軍的一倍,況且這十二萬兵馬可是戎軍精銳中的精銳,所以對於奪取黃陰城,林詡還是頗有信心的。

  不同於大多數將領在攻城時會采取一蹴而就的戰法,林詡本身就是名智將,所以才被蕭錦行如此看重,不惜力排眾議將戎軍統帥給了這從軍沒有多長時間的青年人。

  而林詡也沒有辜負蕭錦行的期望,所以他來到黃陰之後並不打算派兵強攻黃陰城,而是派了別木尓去黃陰北門吸引城內秦軍出城野戰。

  而自己則派了麾下大將王坤和陸進率領兩萬兵馬掘地取土,準備在黃陰城外築造土坡。

  因為當林詡看到黃陰城外遍布陷馬坑,方圓十數裏的樹木都被砍伐一空,而那黃陰城的護城河無論寬深更是比不遠處的黃水也不遑多讓的時候,他立刻想到了築造土坡這個更加穩妥的主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