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國的打算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328
  那蜀國明明與我們齊國交好,卻為何突然又與楚國眉來眼去起來了。他們雖然陳兵劍閣一線,並未出兵,但也發出國書直言他們隻會聽周天子的調遣。

  這都是怎麽了?為什麽會這樣?

  現在就連姬鹿這老妖人都在我們麵前耀武揚威了起來,非要讓我堂堂齊國正卿來遙平接旨,這不是在羞辱我們將河東郡拱手給了你們秦國嗎?

  可是我卻偏偏不能得罪了此人,目下那楚國援軍究竟是北上助齊還是東出助秦還不是這老妖人幾個有說話的權力。

  真是太憋屈了。”

  蕭文考說罷後,提起酒樽仰脖就將其中的酒水喝幹,一旁的婢女再要斟酒時,蕭文考一把奪來酒壺就往嘴裏灌起了酒來。

  顧道遠看著麵前這位失意繼而又失態的正卿,不免也有了一絲兔死狐悲的感覺。

  昔日戎人未叩關東侵時,他顧道遠出使各國路過王畿,就連天子也對他極為客氣,這些跟在天子後麵的勞什子少師、少傅、少保之流他又何曾看入過眼裏。

  可此時人家掌握著援軍動向,更是間接掌握著各方勢力的命運,所以就如顧道遠這樣老於政事的人也不免有些迷離了起來。此刻的他也想問一問這楚國究竟葫蘆裏買的是什麽藥。

  “蕭大人,聽說楚國自湣公薨後這兩三年來國內各方勢力互相傾軋,始終沒有再擁立新主,但為何如今他們突然能夠發兵五十萬北上,這可出乎了老夫的意料之外。

  您也知道,這兩年來老夫先在汶水後又退到了河東,所以言路閉塞,對楚國發生的事情不甚了解,所以還請蕭大人為我解惑一二。”

  顧道遠說完話後,那蕭文考這才放下了手中的酒壺,戚戚然良久才稍稍緩過心神抬頭對顧道遠說道:

  “顧宰塚也是知道的,這湣公生有公子六人。

  長公子琅,自幼就拜先令尹羋羋梟為師,為人聰穎,品性端良,本是楚國儲君不二人選。

  可湣公嫌其母劉夫人是蜀國公主,而當初鄙國國君繼任時蜀國選擇幫助我家主公,而楚國扶持的公子堰卻一敗塗地,而且楚國公主湣公的妹妹羋竹也在那場鬥爭中身死,所以湣公逐漸對劉夫人的寵愛就日益減少,最終被打落冷宮。而公子琅也受到此事所累,被湣公厭惡了起來了。

  二公子嘉,其母親淑美人是楚國大族屈氏的長女,深得湣公喜愛,所以愛屋及烏之下湣公就曾多次想要廢長立幼,但遭到朝中以令尹為首的大臣們一致反對所以才一直未被立為儲君。

  此人心狠手辣,多次陰謀刺殺長公子未果,雖然鐵證如山,但在湣公的包庇之下卻沒有受到過任何懲罰。此後被湣公縱容的他不僅明裏暗裏對楚國朝中反對擁立自己的大臣多次暗中下手,

  而且還對自己的弟弟姊妹們屢次伸出毒手,不僅鴆殺了三弟公子野、四弟公子圖,還將尚在繈褓中的公子望,公子留趕出了南京,連同他們的生母一道流放去了南嶺之南的象郡。

  而且他的其他姊妹也都被發配去了邊疆各郡。

  不過雖然湣公在位時一心想要廢嫡立幼,公子嘉也上躥下跳為自己將來能夠登基清除異己,掃清障礙。但在朝中大臣們的反對之下,湣公也一時無可奈何,就將此事一直擱置了下去。

  因為公子嘉總不能與滿朝文武為敵,所以原本湣公薨後,這公子琅也就會順利成章的登基公位了。

  但無奈湣公先腳剛走,令尹羋梟後腳就撒手人寰,突然暴斃。不僅如此,長公子琅也在拜祭羋梟後回府的路上遭人暗算,重傷身亡。

  天下人皆知羋梟、公子琅定是公子嘉所害,也知此人惡名天下昭著,但多年的經營下公子嘉確實已經成為了楚國最有權力的人選。

  原本他也就順利繼任公位了,但誰曾料想到,昔日被公子嘉流放荊郡的公主卻突然發難,高舉義旗率兵討伐南京。

  此公主是湣公的四女兒,淑美人妹妹芷夫人之幼女羋純熙。

  此女以為其長兄公子琅報仇為名,突然在荊郡起兵,而楚國境內各郡貴族竟然紛紛響應,就連南京中樞中也有八九成的大臣選擇投奔羋純熙。

  這其中最關鍵的人物當屬為父急於報仇的令尹之子羋暢。

  他不僅投靠了羋純熙,而且還帶走了護衛南京的六萬禦林軍,如此一來羋純熙就在她麾下大將楚人謂之“朱雀三傑”左賜、左忠和趙喜的輔佐下領兵三十萬打到了南京城外。

  一年前,采石磯一戰,羋純熙率領兵馬大破公子嘉八萬守軍後攻破了南京城。

  公子嘉隨後帶著五萬殘兵跑到了閩越蠻族之地,不知他允諾了什麽代價,竟然求得蠻族的幫助,這才與羋純熙對峙了下去。

  如今這楚國無人繼任公位,羋四公主與公子嘉兩人又各持牛耳,分領楚國半壁江山。而且聽說當初被公子嘉流放到象郡的公子望和公子留也被逃亡的大臣擁立了起來,領兵割據。

  所以他們楚國為何能突然出五十萬兵馬北上勤王,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蕭文考皺著眉頭慢慢地將楚國近些年來發生的事情詳細的向顧道遠、張孜彧等人一一訴說,說罷後滿懷期待的看向了顧道遠,等待著這位大秦肱骨之臣的分析。

  果然,蕭文考剛一說罷,就聽顧道遠開口問道:“昔日老夫就聽聞楚國亂象,卻沒有想到強大如斯的楚國也有分崩離析的一日,難怪楚公會被諡號湣公了。

  不過,聽蕭大人之言,這羋純熙既然是公子嘉的妹妹,那麽年歲一定不會太大,但她

  念公不念親,能在荊郡一隅振臂高呼為兄複仇,也可謂是女中俊傑了。

  而且荊郡這十餘年來一直是與蜀國打仗的邊疆,羋四公主能夠東征南京,一定是與蜀國達成了協議。所以才能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舉兵東征。

  最重要的是,羋四公主占據了南京的這一年並未登基稱公,雖然據蕭大人所言來看似乎是與公子嘉的對峙所造成的,但老夫想來卻不是最為關鍵之處。

  那蠻族再是凶悍,但也隻能在山林中逞凶,況且老夫實難相信羋四公主的楚軍會拿蠻族毫無辦法。”

  蕭文考也是聰明的人,所以一聽之下連忙說道:“宰塚大人的意思是,羋四公主不是不能擊敗公子嘉,而是不願領兵平定公子嘉的割據?”

  顧道遠長歎了口氣,點了點頭說道:“恐怕正是如此,楚國經濟昌盛甲於天下,一旦國內大戰勢必會讓楚國商貿一落千丈,羋四公主擔心決戰之下會傷及楚國根本,所以不願決戰。況且,怕是羋四公主更不願看到自己的兄長死於自己的手中吧。”

  “所以,楚國出兵五十萬是羋四公主和公子嘉協定的結果?或者說,這是羋四公主的妥協?”

  蕭文考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麽,連忙開口問道。

  而顧道遠則看了看同樣滿懷佩服之色的張孜彧繼而說道:“他們兩人是通過什麽方式達成了協議老夫並不清楚,但羋四公主和公子嘉兩人都非易於之輩,又豈能不明白唇亡齒寒之禍。

  羋四公主不願楚國自相殘殺,生靈塗炭,公子嘉也不願正對羋四公主的鋒芒。

  所以他們二人共同出兵,卻隻言是楚國勤王之舉,由天子負責調遣兵馬,正是二人互相掣肘的結果,或者說是他們達成的某種妥協吧,畢竟誰也不願意將自己的兵馬交給對方去指揮。

  現今公子嘉處於弱勢,但羋四公主不惜平等待他,足以看出羋四公主的胸襟來了。”

  顧道遠說完話後,蕭文考雙眼突然一亮,他連忙起身向顧道遠彎腰施禮說道:

  “先父在世之時,曾言若無外患,秦國未來十年定是列國翹楚。其原因不外有他,而是因為秦國有三人。

  其一中更趙大人,其二左更方大人,其三就是仙鶴顧宰塚了。

  今日聽宰塚一席話,讓小子茅塞頓開。仿佛千裏之外事,此時卻近在眼前一般。宰塚以如此高才授予小子,還請受小子一拜。”

  顧道遠聞言輕輕一笑,隨即也站起身來微微點頭回禮道:“昔日顧某在齊國時,曾與令尊大人有過一番交集。那時蕭大人還任客卿之職,但他與那蕭槿一內一外,挽齊國大廈於將傾,輔佐當今齊公繼位。

  那番雄姿英發的身影仿佛仍在顧某的眼前。

  所以,蕭大人就不必

  客氣了,如今齊秦兩國已如危卵,但又唇齒相依,還要相持互助才是啊。”

  蕭文考連忙稱是,笑著又坐了下去。

  “顧宰塚,方才宰塚對那羋四公主評價甚高,但蕭某卻又突然想起了一人,此人無論品性還是才能,決不下於羋四公主。而且此人如今掌握著大秦的命運,所遇到的困難又豈是那楚國公主所能比擬。

  隻是蕭某還有一事不明,還請宰塚大人能夠解惑。”

  顧道遠明白蕭文考口中所說的人究竟是誰,而且他也對蕭文考對那人的評價深以為然。

  他略帶自豪之色笑著說道:“蕭大人但問無妨。”

  蕭文考隨即說道:“宰塚大人可曾聽說戎人每日喂鷹不會將其喂飽,而是每日隻喂四五成飽,這讓一來就會讓那鷹死心塌地的跟隨著自已,不會棄了主人飛去不回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