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局勢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380
  魏囂剛剛說完,樗裏驊就立刻向他問起了戎人撤退後采取的防備措施。

  魏囂點了點頭鄭重的說道:“戎人走後我們就立刻派人探查清楚了,此路原本是本地山民采藥打獵時偶爾會走的路,險峻異常。

  別說馬匹無法行走,就是人走上去也是危險重重。

  真不知道這些戎人是怎麽找到這條路的。

  不過現在我們已經在那裏設下重重重卡,一旦戎人再來,定能提前發現他們行蹤的。

  至於戎人渡過黃水的地方,我們也探查清楚了。

  那個地方名曰孟錦,乃是一個靠著黃水的小漁村。

  雖然和其他的地方一樣,孟錦附近的黃水水域裏同樣也是暗礁密布水流湍急,平時隻能供一些小船在沿岸捕魚。

  但在秋日河水泛濫的時候,那裏偶爾也是可以通一些大船的。

  想來戎人就是乘著那時水漲的時候渡的河。

  不過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我們也派了兵馬在那裏監視著水麵,決計不會讓戎軍再從那裏鑽了空子去的。”

  樗裏驊聽罷後這才稍稍舒緩了口氣,隨即說道:“還記得戎人當初東侵攻打秦嵐須彌諸關時,就做好了萬全準備。對於關外的每一條小路,他們都會探查的仔仔細細,清清楚楚。

  而且魏將軍不要忘了,這次戎軍從北境沙海奇襲齊國,也是探查出了一條從來都沒有人知道的路。

  所以他們能在曆山找到這樣一條險路也就不足為奇了。

  諸位今後與戎人作戰,也要學一學他們的長處,切勿太過篤信天塹一說。”

  眾人聽完樗裏驊的話後紛紛點頭稱是,心知這次若不是老天爺的幫忙,或許局勢就不是現在這番模樣了。

  眾人心有餘悸的回想著當初的情景時,高雲策又插話說道:“秋茲攻打絳城未果,林詡這邊鯤鵬軍也就再沒有強攻黃陰而是立刻就退回了沐陰。

  此役曆時十八日,鯤鵬軍在我黃陰損兵萬人上下,而我黃陰守軍也傷亡近五千人。

  此後,鯤鵬軍隔三差五就會派人前來攻城,與我們在黃陰外圍鏖戰。所以現在城外的那些高地一半在我們手中,一半已被戎軍攻占。

  他們也是欺我黃陰兵力薄弱,不敢出城強攻丟失的山頭,導致我們現在守城極為被動,一舉一動都被他們看在眼裏。

  好在黃陰這數十年來都是齊國抵禦秦國的第一道防線,城防工事十分完備,所以我們憑城據守他們倒也一時拿我們沒有辦法。”

  聽高雲策分析完後樗裏驊也對高雲策的想法深以為然,這兩軍對壘,大多都是硬碰硬的較量,又哪裏會有那麽許多的計謀來實施呢。

  現在兩軍一攻一防都做好了萬全準備,雙方又處於燮玉走廊這個極為特殊的地形中,所以繞

  道腹背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無論是樗裏驊想要奪取燮玉關還是秋茲林詡想要奪取黃陰城,那都要硬碰硬的憑借著實力來說話的。

  “戎軍此次攻城,想來是他們得到了河西郡曲沃那邊碰了釘子,所以想在這邊別開生麵罷了。

  但我們將河西兵力盡數收縮到龍門和黃天要塞,所以此時在河西郡已經再無過多的牽掛,隻是全力守住那黃天要塞即可。

  而對於戎人來說,與攻打黃天要塞相比,我想戎人會更傾向於攻打黃陰。

  所以我估計往後怕是我們兩軍將要在此處長期對峙下去了。”

  樗裏驊一邊分析著局勢,一邊心中感歎著打不完的仗。他默默低下了頭看著腳下的土地,一邊思考著破局的良策。

  “將軍勿憂,末將以為,戎人此刻並沒有將精力完全放在我們這裏。所以對於我們來說還有時間可以準備。

  昨日末將剛剛接到遙平的來信,說占領齊國北方的戎人最近似乎有些動作,所以原本在遙平城側監視著我們的齊國大帥廉閔已經率領麾下全部兵馬返回了東京。”

  “哦?究竟發生了什麽。梁將軍說來聽聽。”

  樗裏驊聞言麵色一緩,大喜之下連忙抬頭向開口說話的梁青書問道。

  “末將聽說,齊國好像如同“孟春之亂”時一樣,黃水以南的四郡同時爆發了民亂,所以廉閔才被調回去平亂的。看來齊國要走我們的老路了。”

  梁青書帶著滿臉的憂慮和一絲絲幸災樂禍的神色開口說道。

  樗裏驊聞言先是微微一驚,隨後他沉吟片刻笑著說道:“一來戎人在齊國黃水以北境內隻有兩萬人馬,並不似當初在我秦國時那般強勢。二來黃水以南各郡齊軍密布,也不會存在真空地帶,所以此次亂民之禍很快就會平息的。”

  “那戎人豈不是太失策,將此事做的有些早了?

  不然的話,趁著黃水南四郡內亂,他們一舉南下徹底占領齊國豈不是水到渠成之事?”

  梁青書不解的開口問道,而其他人也都是一副疑惑的表情看著樗裏驊等待著他的回答。

  “不,他們沒有晚,這個時候行這樣的計卻是正當時。”

  樗裏驊說完,看了看周圍眾人後將目光轉向魏囂幾人緩緩說道。

  “齊國貴族之於地方的權力遠大於秦國,因為秦國人好戰,所以百姓即使是依附於貴族,但貴族也不會對百姓太過欺壓。

  一則是怕百姓剛毅,逼急了反噬。二來也是需要依附的百姓替貴族本家去服更役或是徭役。

  可是齊國卻極為不同,據我所知,齊國的百姓之於貴族更像是奴隸一般,貴族將依附於自己的百姓視為私物,動輒打殺。

  就是那些擁有土地也沒有依附貴族的普通庶族

  ,齊國的貴族也不會將他們高看一眼。

  齊律中有言,貴族打殺擁有土地的庶族青壯者,賠償一匹馬即可,若是打殺了婦孺老幼,賠償標準更是從驢到彘不等。”

  樗裏驊說完後,眾人似乎都有些吃驚的紛紛將目光轉向了魏囂。

  “竟然真有此事?我還以為是齊國人誇大之言呢。難道我高雲策若是在你齊國,被魏將軍失手打死,隻賠一匹馬即可?”

  高雲策半帶著戲謔的口吻向魏囂問道。而魏囂則是苦笑著向高雲策點了點頭。

  “在我齊國,自古就從來沒有庶民可以當到軍侯以上的武職。但齊國百姓不同秦人,所以這樣做似乎百姓們也都習以為常,認命了。”

  魏囂向眾人解釋道,隻不過他明顯能從大家的眼神中看到不解與憤怒。但此事又不是他能夠決定或者左右的,所以魏囂說完後就隻是苦笑著不發一言了。

  “要是沒猜錯的話,戎人的大單於蕭錦行怕是此刻就在齊國吧。”

  樗裏驊說完話後,方才還安靜的廳內眾人頓時鼓噪了起來。

  “什麽?此話當真?將軍是如何得知此事的?”

  “他們的大單於不在秦國好好呆著為何要選擇犯險?”

  “那人當真是膽識過人啊!但為何我們沒有得到絲毫的消息?”

  樗裏驊見廳內眾人都被自己的猜測所震驚,立刻抬了抬手,止住了眾人的問詢說道:“諸位不必驚慌,我也是猜測出的,並未得到什麽消息。

  不過能用出這樣的計謀,不是蕭大單於又會是誰。

  黃水以南引導百姓叛亂,這隻是一個火種。這個火種不為了將各縣齊軍趕跑,而是為了將百姓們心中的怒火激發出來。

  齊軍平叛勢必要誅殺百姓,在他們視百姓如草芥之下,你們覺得這場叛亂過後,齊軍秋後算賬會少殺人嗎?

  魏將軍說的對,齊國人百姓們習以為常,認命了。

  所以那蕭大單於就要借齊國人的刀子用鮮血將百姓們打醒。一旦百姓們醒悟過來,知道自己的身後還站著那個強勢的“夏國”。

  到那時,恐怕的齊國覆亡就在旦夕之間了。

  而且,蕭大單於讓黃水以南亂起來,也是為了能夠更快的在他占領的土地上實施分田與民,招募兵士的計劃。

  因為他們畢竟隻有兩萬兵馬,如果不趕快招募兵士,那麽一旦齊軍分兵北上,他區區兩萬人馬又如何能夠抵禦的了。”

  “將軍怕是有些高看齊公了,若是他敢分兵北上重奪失地,早就會這麽做了,又怎會等到戎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煽風點火,翻雲覆雨呢。”

  樗裏驊聽到高雲策的話,笑了笑了說道:“齊君雖然剛愎自用,專權蠻橫,導致他在戎軍南下時一再判斷失誤,貽誤戰機。

  可是大齊曆史上能夠做到他這份兒的,也隻有他一人而已。這樣的人又豈會是一般的人,所以你們也不可小看於他。

  這樣的人,這樣的國家,權力集於一身,地方自然就會孱弱無力,但同時他又能集合全國之力奮起反擊。

  所以即便是一半國土淪陷,齊公依舊是齊國唯一掌權的人,他的地位誰也撼動不了絲毫。

  當初戎人能夠奪取齊國半壁江山,也是因為齊國沒有做好準備罷了,但如今戎人再想深入一步,可就沒有那麽簡單了。

  至少,就憑著兩萬騎兵就想要南渡黃水攻打東京以及其餘各郡,那無異於是癡人說夢罷了。

  那蕭大單於又怎麽會看不到這一點兒,所以鞏固被占領的地方,再讓齊國後院著火無疑是此時最佳的計策了。

  不過,我確實沒有想到,蕭大單於竟然在齊國腹地也布置了內應,看來他籌謀天下的準備做的當真是滴水不漏。

  恐怕十年前他就已經開始布置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