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河西亂局中的選擇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395
  在河西郡的各方勢力中,樗裏驊雖然占據的地盤最為廣大,但卻孤懸於域外,距離夏中郡過於遙遠。而且兵力薄弱,各縣人口稀少,實際上卻是最弱的一方。

  而齊國河東郡五萬大軍則有上黨渡口為依靠,隨時能夠獲得黃水以東的齊國補給。

  戎人那方更不用說,雖然隻占元右一城,但卻背靠著秦嵐全郡,所以並不能將其以一城之地視之,況且戎人的戰鬥力樗裏驊可是深深領教過的。

  而百裏、秋射兩城十四萬人馬則是四股勢力當中看似最為強大的一方,無論是兵馬數量還是京畿腹地的人口,亦或者是齊國的強大物資供給都是樗裏驊和戎人無法比擬的。

  不過,樗裏驊倒是覺得,如今其他三方相爭仿佛並無暇顧及自己,這對自己來說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但是自己原本準備韜光養晦的計劃卻是再也不能實施了。

  河西郡這麽多兵馬齊聚,一戰定乾坤將會是戰爭的首選,因為誰也負擔不起這麽多兵馬的日常損耗。

  而且如此一來,不論戎人還是齊雍聯軍誰輸誰贏,那麽自己將要麵對的對手就會是一個與自己相較不成比例的龐然大物。

  樗裏驊並未思考多久就得出了自己的判斷與決定。

  要想在這亂哄哄的河西存活下去,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河西郡這潭已經無比渾濁的渾水繼續攪得越渾越好。

  齊國人不是要和戎軍決戰嗎,那麽自己就幫一幫齊國人,斷了他們的後路,讓他們破釜沉舟與戎人死扛吧。

  樗裏驊料定,即便是自己奪取了上黨城,那麽被斷後路的齊國人也決計不會北上複仇,因為他們已經被戎人拉入了決戰的泥淖之中。

  “將軍,這件事情太過重大,您還是詢問一下汶水的意見再做決定吧。”

  看著高雲策顯得有些激動的麵龐,樗裏驊微微一笑搖了搖手。

  他心中明白,自己麾下這些將領在短短兩年之間成為一城領袖能夠獨擋一麵,雖然自有過人的才能,但確實因為少了曆練而遇事短了果決。

  但他又明白,自己何嚐不是這麽走過來的,遇到從未遇到過得大事咬一咬牙幹過了之後自然會成長起來的。

  他正準備對高雲策等人解釋自己的想法,卻聽坐在角落始終不發一言的衛木說道:

  “高軍侯,這麽重大的軍情如何能冒著風險穿越敵占區送到汶水城,如果被戎人或者齊國人攔截了,嘿嘿。”說到這裏,衛木似乎不想再說,就嘿嘿一笑之後沒了言語。

  眾人稍稍思考片刻心裏就明白衛木所言極是,但卻對樗裏驊這個過於大膽的提議還是顯得有些猶豫。

  所以,失去了髕骨隻能坐在椅子上的樗裏驊微微一笑看著眾人說道:“衛千人所言不錯,

  即便是信能送出,但得到汶水的回信又豈是三兩日之間能夠辦到的。

  如今上黨隻有五千兵馬守備,若是再耽擱些時日,齊國境內再發援兵過來,那麽奪取該城可要難比登天了。

  方才我已經把利弊告訴了諸位,若是諸位再沒有其他意見的話,我們就這麽幹了。”

  樗裏驊環顧四周,見眾人聽他言罷後那些隱然浮於麵上的猶豫紛紛一頓,瞬間就被激動與期望取代。他心中點了點頭,知道這就是所謂的強軍該有的模樣。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傳令,衛木千人率領騎兵兩千,今夜出發前往上黨縣,探查該縣守備同時監視徐昌齊軍動向。”

  “喏”

  隨著樗裏驊說畢,沉默的衛木隻是木然的站起轟然應“喏”,沒有絲毫的猶豫。

  樗裏驊見狀內心讚歎,但卻不動神色的又下達起了軍令:

  “高雲策軍侯,著你明日開始籌集糧草,一旦開戰立刻押運糧草與我一萬大軍同時出發前往上黨。

  梁青書軍侯,著你明日返回瀚海,在我出征之際,妥善安排糧草征調之事不得有誤。一旦征集到糧草就送往距離上黨最近的龍門、曲沃一線。

  安默然軍侯,待我等出征作戰之時,你需帶領剩餘一萬大軍駐守曲沃、龍門,一旦發現齊軍北上攻我城池,務必要死守待援,不得有誤。”

  安默然聽令立刻站起,大聲說道:“將軍放心,安某守城雖不敢說必勝,但也一定能做到城在人在,城失人亡。安某倒要看看那些齊國人有幾斤幾兩,嘿嘿。”

  樗裏驊看著安默然陰惻惻的笑著,頓時覺得安心不已。

  “我走之後,八縣之中除了曲沃、龍門和姬林外,其餘五縣已和空城一般,所以諸位留守務必小心。樗裏拜托了。”

  說到這裏,樗裏驊似乎想要站起施禮,但卻突然發現自己並沒有站起來的能力,隻好苦笑著坐在椅子上向眾人微微抱拳。

  眾人看在眼裏,心下更是感動,隨即紛紛站起說道:“敢為將軍赴死。”

  見眾人士氣高昂,端坐在椅子上的樗裏驊覺得還是有必要再為眾人寬心,所以他微微一笑後鄭聲說道:

  “此次作戰,事關我木獬軍生死存亡。縱然我們能夠打贏此仗,但麵對齊國河東本土齊軍和徐昌齊軍水陸兩路夾擊能否守得住上黨也是關鍵,所以我將軍中戰力頑強的兵士們都帶走,就是為了能夠守住上黨。

  不過諸位也不需擔心,我等出征上黨之時,定是百裏決戰開始之日,所以我想齊國人不會派太多的兵馬北上複奪上黨的,畢竟一旦打贏了戎人,他們再取上黨會容易許多,又怎會去犯兩線作戰的大忌呢。

  不

  過,水路來敵倒是個麻煩,雖然上黨水域早就布下防禦的措施,但數戰下來早已經損耗不堪,此次如能順利占領上黨,第一要務就是加強上黨一線的防務了。

  我出征上黨時,諸縣也不可放鬆了兵備,那些俘虜來的兵士和叛軍以及諸縣百姓要想從軍的,還是要抓緊時間加以訓練,說不定哪一日他們就能派上大用。

  如今秋收已過,到了農閑的時候,怕是百姓們會為了獲取糧食和軍資而從軍的吧。”

  樗裏驊說到這裏,忽然歎息一聲。他想到了希曼爾曾說過靈州、朔方等地百姓為了保衛土地踴躍參軍的事情,再想想自己麾下掌握的各縣民生疲敝,軍士死一個就少一個,心中不免有些黯然。

  看著自家主將忽然沉默,眾人紛紛都有些好奇的相顧對視,這其中高雲策是第一個看出樗裏驊想法的人,他輕聲說道:“將軍,如今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不如我們征發各縣百姓從軍吧,這樣也就不用擔心兵源不足的問題了。”

  高雲策說完後,眾人這才明白了樗裏驊擔憂的原因。但是廳內的眾將領中,牛庸等幾個叛軍中過來的頭領卻紛紛麵色一變,正想要說話,卻聽樗裏驊抬手說道:

  “各縣剛遭磨難,還未緩過勁來,切不可因噎廢食,去做殺雞取卵傷民勞民的事情。百姓都死光了,守住的城池又有何用。

  況且強征的兵士又有何戰鬥力可言。古人雲兵貴精而不貴多,我倒寧可要些願意從軍的人也不願強征百姓入伍,降低了我木獬軍的戰鬥力。”

  樗裏驊說完後,牛庸等人這才大鬆了一口氣,但他們看向樗裏驊的眼神中卻出現了極為感激的神色。

  “今日之議就到此為止吧,諸位回去後火速調兵,安排征集糧草及運送糧車等事,我猜百裏決戰定會在這幾日了。”

  眾人見樗裏驊下了逐客令,就紛紛應“喏”,轟然離去了。

  不出樗裏驊所料,六日後,從百裏回來的探子終於將戎人七萬大軍與齊雍聯軍開始決戰的消息帶了回來。

  此後樗裏驊除了等待每日回來送信的斥候外,又派出了大批斥候不間斷的探查南方軍情。

  據送回的情報上說,在前幾日的戰鬥中,戎人似乎並沒有展現出絕對的實力,在接連展開的兩次大戰中都敗下了陣來。

  而且在第二次交戰時,他們竟然被齊國大軍騎兵從側翼攻入兵陣造成了潰敗,要不是戎人騎兵數量極多,死力將齊國騎兵又重新趕出了陣中,怕是那日戎軍就要付出慘重的代價了。

  饒是如此,戎人大軍也在兩次交戰中損失慘重。據斥候仔細探查得出結論,僅僅死在戰場上的戎軍留下的屍體就達到了四五千具之多,而且他們也從進攻被迫轉為了防守,

  在第二次交戰失敗過後倉忙選擇了退回元右城。

  而齊雍聯軍則傾巢而出,百裏、秋射兩城僅僅留下兩萬人守備,其餘十萬兵馬尾隨戎人北上元右。徐昌、濱水齊軍也僅留下了一萬人駐守兩城,其餘三萬五千大軍從北向南,配合齊雍聯軍一同攻擊元右。

  正當百裏決戰變為了元右決戰的時候,樗裏驊立刻下令,命令足足準備了一個月之久的大軍向上黨開赴。

  此時的樗裏驊的心中已經極為肯定,如果不出所料,兩個月內元右決戰將有定論。而且隻要不出紕漏,勝利者將會是戎人一方。

  因為百裏交戰與當初發生在秦嵐郡的海南之役極為相似。

  對於當初戎人與方元恒交戰的經曆,樗裏驊雖然並沒有親身參與,但也從希曼爾口中大約摸索到了蕭錦行的用兵意圖。

  先是以弱示敵,從而達到分散敵人的兵力,擴大敵人的守禦麵積,拉長敵人後勤供應的目的。再不斷的偷襲斷絕敵軍糧草供應,最後孤注一擲攻其一點,獲得大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