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玄武殿議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400
  “啪”

  玄武殿上,麵色難看至極的秦公看著殿內鴉雀無聲的文武百官和出列奏畢卻仍舊渾身顫抖的介鴛一時麵如死灰,怔怔的發起了呆來。

  麵前,被他一腳踢翻在地的案幾上,筆墨紙硯灑了一地。

  秦公的身後,眾多內官、婢女噤若寒蟬,他們從未見過國君如此生氣,所以紛紛低著頭就連大氣也不敢出半口。

  秦嵐被破,方帥身死之後,原州被破本就是不可避免之事。

  但好在趙之海早做好了撤退的準備,所以除了當初原州城被破武器、馬匹、糧草等物資損失慘重外,其餘守備原州各縣的近半兵力都有序退入了蜀北郡和夏中郡內,局勢並非糜爛至毫無轉機的地步。

  尤其是河西郡徐昌城在曆時一年的得而複失失而複得後總算是有了定論。夏中郡和蜀北郡守禦穩固,兩地憑借雲嶺山脈和汶水天塹阻攔住了戎軍的進一步攻勢。再加上樗裏驊的瀚海木獬軍連番收回河西諸縣以及姬林城。以及京畿以及夏中、蜀北、河西各郡縣暴亂相繼被鎮壓。

  所以西京方麵雖然仍舊是焦頭爛額,但也從近半年的局勢變遷中看到了一絲反攻的希望。

  但是今日玄武殿上,兵部司馬介鴛一上殿就奏稱秦嵐戎軍東犯河西郡,目下已經連續攻破徐昌、元右、濱水、上黨四縣。這才讓這位在之前的一年中勵精圖治的國君心如死灰,呆立殿堂。

  許久過後,大庶長鄧子汶輕咳一聲,將殿內眾人的目光吸引了過去。

  介鴛方才所講的事情,其實他通過黑冰台早已經知曉,甚至介鴛得到的消息,也正是黑冰台給他提供的。所以昨日深夜得到消息後,鄧子汶也是一夜未眠,連忙深夜召集兵部司馬過府商討禦敵良方。

  此刻雖然他並沒有想到什麽可行的好辦法,但是目下滿殿鴉雀無聲下作為百官之首,他還是責無旁貸的將眾人的視線從失態的國君那裏轉移到了自己身上。

  鄧子汶看了一眼介鴛,皺著眉頭向百官說道:“司馬大人所言正是黑冰台昨夜得來的消息,眾位對此可有禦敵良策啊?”

  鄧子汶話音剛落,就聽顧道遠起身問道:“如果這消息是黑冰台發來的,那麽其中意思就是說右更大人連丟四城,竟然沒有將軍情及時上報西京,有意瞞報此間消息了?”

  顧道遠話音剛落,滿殿文武百官再無顧忌,頓時紛紛議論了起來。

  在這期間,自然有數人站起身來,猶猶豫豫的為雍欒辯解稱或許是右更大人身陷險境來不及回報西京。但都被顧道遠和其他的臣工一一駁斥了回去。

  徐昌、元右、濱水、上黨一線無論是那一座城池丟失,處於京畿以北的河西郡都是完全有時間將軍情報送西京的。

  那裏

  又不是靈州、不是朔方,何談來不及一說。

  其實眾人心中都是明白的,怕是雍欒害怕擔負丟城失地之責任,故意隱瞞不報罷了。

  其中理由倒也好理解:雍欒與雍雲祈合兵一處後北複徐昌,縱然兵士死傷甚多,但目前在河西也是坐擁五六萬兵馬的,怕是他們在丟掉徐昌城後也想趕快收複失地,所以才故意沒有將軍情上報西京。

  不過他們卻沒有想到,那戎人豈是如此好對付的。所以他們不僅沒有收複失地,而且還在極短的時間內又連丟數城,終是讓黑冰台得到了消息。

  滿殿的官員都心知肚明,其中除了依附於右更府的官員們麵色慘白一片外,其他的人有的搖頭歎氣,有的則冷笑不止。

  眾人心中此時都有了一絲感慨,看來三更之中,要論行軍打仗,還的看中、左二更,至於右更與其他二人相較,還是差的太多了些。

  河西數城丟失,特別是元右和上黨兩城的失守,造成了目前局勢已經壞到了不能再壞的地步,

  須知上黨是河西與齊國往來的唯一渡口,那裏剛剛才被運去大量齊國援助的軍糧。而元右乃是河西兵器庫府所在,兩地喪失後勢必造成大批武器糧草資敵。

  現今雖然並不知道戎人占領兩地之後,武器糧草損失幾何,但眾人想來定不會樂觀的。

  正在眾人議論紛紛之中,隻見介鴛又朗聲說道:“君上,目下蜀北郡要同時防範蜀國與原州戎兵南下,分身乏術。

  而夏中郡也要以疲軍同時應對兩個方麵的戎軍,更是力所不怠。

  原州被圍時,戎軍在原州共計兵馬達到十五萬左右。占領原州後,戎軍雖然撤回半數兵力入秦嵐作戰,但蜀北、夏中仍舊沒有能力反攻原州,特別是夏中郡無論西、北兩地戎兵數量都遠遠多於守衛兵力,所以若不是中更大人親自坐鎮,恐怕該郡自保都是難以辦到的事情。

  依微臣想來,為今之計怕是要讓右更大人堅守百裏、秋射,決不可讓戎人進入京畿。同時請右更大人釋放樗裏校尉,讓其率領瀚海兵馬南下,與右更大人南北夾擊,收複河西失地方為正途。”

  介鴛鄭重的說完此話後,玄武殿中突然就像是空氣凝固住了一般鴉雀無聲起來。

  所有人都突然用古怪的神情看著這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對他方才所講的話細細品味。

  而秦公則是一臉的思索之色。其實他直到此刻才稍稍從方才的驚慌失措中恢複了幾分。

  此刻的他明白介鴛所言已是如今最好的辦法了,而且介鴛絲毫沒有提說處罰雍欒的話語更是正中自己的下懷。其實他的心中清楚,自己就是想處罰雍欒怕也是極難做到吧。

  所以他不假思索的說道:

  “好,就依司

  馬所言辦理,右更大人想來也有難處,戎人東出徐昌確實出人意料之外,隻要右更大人能夠堅守京畿門戶,局勢或仍有回旋的餘地。

  司馬大人,勞你親自去右更那裏,讓他放了樗裏校尉,讓他北去......”

  剛說到此處,秦公突然睜大了眼睛,仿佛聽到了什麽驚天奇聞一樣,瞪著介鴛說道:“介鴛,你說什麽?釋放樗裏校尉?”

  秦公震驚的說出此言後,滿殿文武大臣早就在等待著介鴛的解釋,所以此刻他們紛紛轉頭看向了介鴛。

  隻見介鴛低頭沉凝片刻,噗通一聲跪在了殿內,向秦公叩首言道:

  “微臣彈劾右更雍欒大人私自囚禁有功之將,意圖貪占河西北部諸縣。

  君上,此事微臣也是剛剛得知,所以請君上勸說右更大人以國事為重,釋放樗裏校尉共同禦敵方為良臣呐。

  古語雲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如今右更大人囚禁一方統帥,正是在行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呐。”

  說罷後,這位風燭殘年的銀發老人竟對著雍道成重重的磕起了頭來。

  一時間,滿殿眾人就聽得殿中響起了揪心的“咚咚”聲響。

  殿內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介鴛與樗裏驊的關係,如果介鴛所講屬實,那麽樗裏驊被雍欒囚禁當真是讓人憤慨,所以此刻大多數人都對介鴛心生了同情之心。

  “司馬大人!”

  “老司馬!”

  殿中紛紛響起了數人的勸慰聲。

  秦公聽罷,立時顧不上滿心疑惑,連忙起身快步走到介鴛身前扶著這位老人站起。

  “司馬卿家此言當真?

  右更大人怎會糊塗至此,待寡人詳細查實後定會給司馬大人一個公道。”

  介鴛顫巍巍站起了身,對著秦公施禮說道:

  “君上,現下戎人將至,兵臨城下,老臣隻想求右更大人能夠放了樗裏驊,並不要什麽公道。還請秦公準允。”

  聽聞介鴛之言的雍道成大有深意的看了麵前的老者一眼,他的臉上立刻紅一塊兒白一塊兒生出了羞愧之意,心中也對自己那位叔叔極為不滿。

  他十分清楚,介鴛所講的事情十有八九都是真的,而且如果右更沒有囚禁樗裏驊,或許戎人也不敢輕而易舉的東征徐昌。

  此刻的他若是還不明白雍欒打的什麽主意,那可就太傻了。

  隻不過他確實想不通,為何叔叔要急於在此時奪權爭勢,全然不顧國事大局。

  秦公忍住心中的怒意,轉頭看向了顧道遠,他知道此事定然是趙之海的人向介鴛透露的,所以要想獲取更多的消息,那麽顧道遠決計會是清楚的。

  “顧卿家,這究竟是怎麽回事?不要告訴寡人你並不知情。”

  顧道遠聽秦公向自己詢問,他原本低著的頭緩緩抬

  了起來,但他卻先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鄧子汶。

  秦公看到眼裏,他明白顧道遠是不相信那鄧子汶的黑冰台會對此事一無所知,故而才有此舉動。不過作為國君而言,秦公也有些疑惑為何鄧子汶並沒有將此事告訴自己。

  顧道遠在遲疑了片刻後,這才在鄧子汶異樣的目光中開口說道:

  “君上,此事微臣確實知道一些情況,隻不過想來黑冰台那裏定是早就知道了此事,也就沒有向君上稟報了。

  中更大人曾來信稱,兩個多月前,中更大人曾派裨將軍尹芳一行前往河西麵見右更大人,領取兵器和齊國援助的糧草。

  此事是朝議的定論,並無什麽不妥之處。”

  秦公聞言點了點頭,知道顧道遠所言確實是實情。

  夏中郡連番征戰,先後曆經方元恒北伐和孟春之亂以及後來的原州兵敗,兵器糧草消耗極大。故而自己確實曾經下令準許趙之海直接從河西郡獲取兵器糧草。

  所以趙之海派尹芳前去雍欒處討糧確實沒有什麽不妥之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