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化解危機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375
  “哦?”

  顧道遠看了看蕭槿,他雖然沒有明白蕭槿所言究竟何意,但卻隱約覺得蕭槿的話中定有隱喻。

  “此話怎講?”

  “回顧大夫的話。

  當初我去權玉大營時,權玉正與麾下將領商議次日攻擊瀠城之事,所以如果當初沒有誘殺權玉,則還未等我秦軍攻擊,權玉便會率領七萬齊軍攻城。

  我秦軍如果被困瀠城,顧大夫以為勝算能有幾何?”

  顧道遠一聽,便知如果真如蕭槿所言,則秦軍被困瀠城,在異國作戰全無援軍情況下很有可能會出現被圍死的局麵,到那時便勝負兩說了。

  蕭槿見那顧道遠端著酒樽微微思索便繼續說道:

  “權玉先敗於瀠城,後被廉閔擊殺,加之其在燮玉關下曾慘敗給左更大人,所以我們所有人都小看了權玉。

  但顧大夫定比蕭槿明白,他能做到齊國司馬,又怎會是碌碌之輩。

  那日在廉閔帳中,權玉被擊殺後我曾從他身上搜出信件,看到過他攻擊瀠城的思路部署。

  先趁我軍驕縱佯敗,引我軍進入天行山中,派出偏師奇襲瀠城,再引我軍回援,而後全麵包圍瀠城,與城中齊軍裏應外合之下全殲我軍。

  如此奇謀,不知顧大夫可有信心能夠破之。”

  顧道遠越聽眉頭越是緊鎖,當蕭槿說完後,顧道遠身後的冷汗便流了下來。

  當初在瀠城時,全軍上下都對一戰決勝充滿了信心,誰曾想過權玉竟然能夠想到利用秦軍新勝全軍驕滿而定下如此奇謀呢。

  他緩緩將手中的酒樽放在了案幾之上,看了看蕭槿又說道:“這隻是你去了廉閔帳內方才得知的事情,又與你說的人心何幹?”

  蕭槿聽見顧道遠說話的語氣有所緩和,便抬起了頭看著顧道遠言道:

  “顧大夫便不好奇方才蕭槿所講的,權玉準備與瀠水城中的齊軍裏應外合一舉殲滅我大秦軍隊的事情嗎?”

  顧道遠聞言一笑說道:“如果權玉的計謀得逞,我軍在天行山中損失定然慘重,瀠水城中的齊軍有了貳心也實屬正常,畢竟他們都是齊國人,又哪裏會為我們秦國人送死的道理。”

  “顧大夫所言極是,這便是蕭槿所言的人心了。

  莫說正麵決戰不一定能夠擊潰或是殲滅權玉大軍,即便是可以做到此事,但當蕭子碩或是蕭子堰登上公位後,今日之事便是新任齊公之恥。

  河東大軍覆滅,但河東百姓尚在,齊國百姓尚在,不到五年便會訓練出另一支大軍,到時候以為河東軍隊複仇的怒火將會傾瀉而來。

  顧大夫,齊國孱弱但仍然屹立在四國之中,五百多年來皆如是,您可知為何?”

  蕭槿一口氣將話說完,便向顧道遠問道,隻是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哪裏

  會讓顧道遠回答,便自顧自的說道:

  “因為齊國人口多我大秦一倍有餘,俗語有言,蟻多咬死象並非虛談。所以。”

  “所以你便替我大秦分憂,替我顧道遠分憂,私做主張去將廉閔勸降而來投靠蕭子碩?

  所以你便讓蕭子碩順利登基,將齊國內耗損失到最低,讓我大秦之側盤旋著張牙舞爪的青龍,隨時過來咬我們一口?”

  雖然知道蕭槿所言頗有道理,但顧道遠還是責怪蕭槿誤了國策,以至於說到這裏時便有了些慍色。

  看著顧道遠的失態,蕭槿雖不敢插言,但他也知道顧道遠這便算是認同了自己的看法。

  隻不過看到數年來定下的削弱齊國的計謀無法實施,還是讓這位計謀的製定者產生了憤怒。

  片刻之後,顧道遠終於恢複了過來,他看著盯著自己的蕭槿,沒好氣的說道:

  “說說你的想法吧。”

  顧道遠明白,蕭槿定是在心中已有了籌謀,這才會按部就班的按照他的想法去做,由此倒讓顧道遠對蕭槿生出了欣賞之意來。

  蕭槿也不造作,連忙說道:

  “顧大夫勿憂,隻要按照原本的計劃將公子碩推上公位即可,蕭子碩絕不會在短時之間與我秦國為敵,而且我秦國還可以以援助齊國為由向齊國討要物資和土地。”

  “哦?”顧道遠聞言便有些好奇的看向蕭槿,自己當初所定的計劃不就是要達到這個目的嗎?

  而今計劃覆滅,蕭子碩有了廉閔等十萬軍隊,再不需要仰仗秦軍鼻息了,但為何卻在蕭槿口中便能達到那夢寐以求的結果了。

  齊國人口眾多,經濟發達遠甚於秦,蕭子碩一旦登基又為何要尋求秦國的幫助呢。

  在百思不得其解間,便聽蕭槿緩緩言道:

  “顧大夫,隻要蕭子碩登基,那與齊國為敵的,將是楚國而並非秦國。”

  顧道遠一頭霧水的看著蕭槿,他雖然知道公子堰是楚國在其背後支持,但如同秦國支持蕭子碩一樣,這種利益關係並非牢固,又怎會是兩國間相交惡的理由呢。

  隨後,蕭槿的一句話便讓顧道遠瞬間明白了過來,而且他也深信了蕭槿所言,一旦蕭子碩繼位,秦國將是齊國最大的依持。

  因為從蕭槿口中說出一句話:“權玉為楚人。”

  聯係到齊國這幾年來的政局變幻,顧道遠自然明白權玉為楚人意味著什麽。

  所以震驚之餘,他也並未詢問蕭槿是如何知道這個消息的,因為此刻他明白蕭槿的態度遠比這個消息的來源更為重要。

  久在蕭子碩身旁的蕭槿能告訴自己此事,那便意味著蕭槿仍然心向秦國,而且自己也並不能拿這件事做什麽文章來,所以即便是知道了這個消息的來源也沒有什麽用處。

  雖然主動權的易手讓顧道遠、方恒心等人有些沮喪,從瀠城出發後他們也明顯感覺到了蕭子碩態度的轉變。

  但顧道遠也明白,隻要秦國大軍能夠在公位之爭中表明態度,在後扶持蕭子碩登基便是對秦國最大的利好,與之相比讓蕭子碩對自己言聽計從,自己揮師東進以武力逼迫齊國立嫡廢幼倒是個下策了。

  一旦蕭子碩登基,齊楚開戰,那麽齊國必將尋求秦國幫助,因為對於齊國而言,楚國那過於龐大的身軀總是讓他們仰望的存在。

  至於巢澤之戰,懂兵事的人自然不會以為那種以弱勝強之事總是會發生的。

  顧道遠第一次的從內心裏生出了對蕭槿的敬意來,他離開案幾之上,走到蕭槿跟前拉住了他的胳膊說道:

  “蕭槿,中更大人曾經來信囑托我照顧好青兒,她可是中更大人的掌上明珠,你可要好好待她。”

  蕭槿聽完此言後,便緩緩低下了頭,那種身份的不對等造成的挫敗感又一次升上了心頭,他輕輕道了聲“喏”,便忍不住的眼睛紅了一圈。

  “顧大夫,我知道你是在幫我的,不然今日這屋中定然還會有方副將等人,那時,蕭槿或許真的將沒命在了。”

  顧道遠眼中晃過一絲訝然,他終是歎了口氣像是長輩對著晚輩般無奈的說道:

  “蕭槿,我知道你很努力,而且憑你之才若是生在貴族之家,他日封相拜將也未曾不可。

  但是,你也知道有些事卻是注定了的。”

  顧道遠頗為動情的向著蕭槿說道,他的內心中也著實有著深深的惋惜。

  “顧大夫,蕭槿求您一見事情,是關於青兒的,還請顧大夫成全。”

  顧道遠聽蕭槿提及趙青兒,便心下一驚一臉嚴肅的說道:“青兒?青兒怎麽了?”

  “顧大夫勿憂,承蒙青兒姑娘垂愛,與我一同來到了齊國,但如果蕭槿想娶青兒,則必須有貴族的身份。

  所以,我便是拚了命也要幫蕭子碩登基順利成為國公,因為他答應過,一旦他登基將會封我為大夫。

  到那時,我便將去綏北城趙府提親。

  但蕭槿也知此事困難重重,不成功便成仁。

  如天不眷若是蕭槿死後,還請顧大夫無論如何都要保全青兒性命,將他送回綏北。

  您知道青兒性烈剛毅,她說過如果我死了,她便不會獨活,我怕哪一日我......”

  說到這裏,蕭槿的心便又變得難受起來,那久久被壓在心底的屈辱也似乎有些控製不住了。

  每個人都說自己大才,但自己卻仍舊是個庶民而已,連心愛的姑娘都不能迎娶。

  而那些貴族家的紈絝子弟卻什麽都不幹就能作威作福,繼承先祖傳下的爵位。

  所以,這世道的不公讓蕭槿

  悲憤交加,便止不住的流下了淚來。

  顧道遠拍了拍蕭槿的肩膀,對他點了點頭,便算是答應了下來。

  當蕭槿片刻後恢複了平靜,用衣袖擦了擦自己的淚水準備向顧道遠告辭時卻聽顧道遠似乎頗有些猶豫的說了句話來。

  “蕭槿,萬事當要三思,切莫輕信於人,一旦有了危險,來我這裏,我會護你周全的。”

  蕭槿聽完此話後,便向著顧道遠深深一拜,並在顧道遠的微笑中轉身離去。

  蕭槿剛剛走出了驛館,顧道遠身後的屏風內便走出了兩個玄甲大漢,他們看著顧道遠的背影一動不動,手持著短刃立在了他的身後。

  隻見顧道遠向著門外怔怔的望去,似是向他二人說話又似自言自語道:

  “胸藏錦繡乾坤但心智卻仍是少年,既然看出了我的殺意,並能化解此番危局,但又為何對我展明心跡讓我抓住你的軟肋。

  要知道,這世上除了你自己,沒有人的話是值得相信的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