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籠心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744
  聽到此話後的蕭槿已然是內心狂喜,但他強裝鎮定,仍舊表現出風輕雲淡的模樣,在帳內的一處蒲團上坐了下來。

  “敢問蕭先生,權玉當真是楚國人?”

  蕭槿嗬嗬一笑,說道:“廉將軍既然想明白了,為何還要問我。”

  “此事事關重大,沒有確鑿證據廉某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

  廉閔看著蕭槿,一臉的渴求神色讓蕭槿也看之動容。

  此刻,這位一心為國的齊國將軍的臉上顯露出了十分痛心的神色。

  “將軍一心為國,蕭某佩服萬分,就連當初權玉奪你的功勞你都從未記掛於胸,這份胸懷天下人中還能有幾人可以做得。

  廉將軍,當初你領兵破楚軍時心中就沒有一絲疑慮嗎?

  縱然楚軍再無能,那也是有著二十萬之眾,竟然卻和權玉相持了一年之久。

  將軍領兵攻擊楚軍防線之時,那楚軍是否一副毫無防備的模樣,不然將軍人馬頂多萬餘,那防線上可是有數萬楚軍的。

  將軍攻破楚軍後,權玉這才領著其餘人馬一同殺潰楚軍,這其中的蹊蹺難道將軍不明白嗎?

  大破楚軍之後,國公賞罰將士,那權玉變成了齊國三軍統領,而廉將軍卻隻是落了個從功,以至於天下人皆知破楚之戰是權帥所為,卻又誰知道此乃是廉將軍的功勞呢。

  楚軍退後,齊國應該以此要挾楚國,至少讓其賠款割地才是正理,卻沒想到齊國分文未取不說,還向楚國以禮讓爭議之地,獲取萬世太平為由割讓了巢澤三縣,廉將軍就沒有懷疑過其中的原委嗎?

  向被自己打敗的楚國割地不久,權玉又急匆匆繼任河東郡守,與蜀國聯合興兵攻打朝局動蕩,剛剛曆經了抗戎之戰的秦國,卻沒想到秦國虎狼之師讓權玉大軍傷亡慘重,這才有了長公子出質一事。

  廉將軍,你可知權玉擊敗楚國之後,是誰向齊公進言徹查此戰真偽?

  向楚國割讓三縣之地後,又是誰向齊公哭諫,意欲組織割地之事?

  興兵伐秦之前,是誰在朝堂之上公然勸齊公休兵?

  權玉大軍潰敗燮玉關下之後,又是誰離開了中樞,去到秦國為質?

  那人走後不到一年,齊公便突然歸天。

  廉將軍,你還不明白嗎?”

  隨著蕭槿一口氣說完,廉閔頓時茅塞頓開,恍然大悟。

  羋夫人裏應權玉,把持朝政,外合楚國,為其造勢。

  他們為了將公子堰推向公位,不惜故意與秦國開戰,攫取戰功。

  戰敗後又將總愛與他們作對的公子碩打發到遙遠的秦國為質,搬去了阻礙公子堰繼位的最大絆腳石。

  如此種種脈絡清晰的浮現在了廉閔的腦海之中。

  他緩緩站起身來,向著蕭槿深深一拜,說道:

  “蕭先生今日救我免陷於不忠不義的澤淵之畔,廉某拜謝先生了。”

  蕭槿見廉閔如此大禮,便閃身一旁說道:

  “廉將軍不必如此,蕭某乃是一介庶民,當不起將軍大禮。”

  廉閔聽後微微一愣,便又施一禮道:

  “廉某隻是一介武夫,隻敬先生大才,那些繁文縟節又有什麽用呢。

  蕭先生有恩與我,即便是庶族也當得起廉某一拜。

  今日若沒有先生,廉某怕是會助紂為虐,引我大齊走向萬劫不複之地了。”

  一席話說完,蕭槿看著廉閔那真誠的臉龐,便對這將領生出了好感。

  坦白來講,廉閔已是河東副帥,那官已經做得和方恒心一般了,就是自己的主公江戶也不及廉閔位高權重,但這廉閔卻不僅絲毫沒有架子,而且也非是那般固執己見的武人。

  蕭槿鄭重的向著廉閔回了禮,便從自己袖中拿出了一封書信,交給了廉閔。

  “此為長公子為廉將軍所寫的書信,還請廉將軍過目。”

  廉閔看了一眼蕭槿,連忙走上前來,雙手接過書信,認真的看了起來。

  “子碩頓首廉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

  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誌,慕鴻鵠以高翔!

  昔將軍因機變化,誌不得抒,蓋小人在後掣肘也。

  將軍統領禁軍時,羋婦對君言將軍對其美色覬覦,子碩聞之,力諫齊公,保全將軍性命。

  巢澤之戰後,權玉數次暗自奏稱將軍與楚軍來往甚密,子碩聞之,以權玉無憑無據猜忌大將為由再保將軍仕途。

  ......

  羋婦等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先公暴斃,實屬蹊蹺,若子堰繼位,則我大齊危矣。

  權玉為楚人,羋婦為楚女,兩人霍亂國綱,陷害忠良,至我大齊已在覆巢之前,旦夕之間。

  子碩無能,昔日不能挽大廈於將傾,被陷出質於大秦。

  而今天道昭昭,命我討逆楚賊,複我大齊中興,盼將軍能助子碩一臂之力。

  寄望將軍以大齊江山社稷為重。

  子碩頓首。”

  廉閔看完此信後,呆呆的望著對自己微笑的蕭槿,“噗通”一聲便跪了下來,對著瀠水城的方向說道:

  “長公子,廉閔有眼無珠,公子數次救我,我卻助紂為虐以怨報德,廉閔該死啊。”

  蕭槿連忙上前將痛心疾首的廉閔扶了起來。

  其實,蕭子碩信上所言數次救廉閔的事情也並非全似他寫的那般。

  隻是當時蕭子碩碰巧聽說到了這些事情,這才直言上書齊公,請求齊公不要輕易猜忌大將。

  但與蕭槿商議過後,蕭子碩還是將這些事情寫在信的上麵,讓廉閔以為蕭子碩很久之前便在背後相助於他,如此則更能讓廉閔對蕭

  子碩產生好感,繼而能夠死心塌地的跟隨。

  當然,這些事情也並非虛假,公子碩在出質大秦之前確實對朝中的能臣幹將們還是頗多照顧的,這也獲得了很多大臣的讚許和認可。

  但也因此讓羋夫人和公子堰等人將其視為了眼中釘,肉中刺。

  扶起廉閔之後,蕭槿剛想要和廉閔商議領兵去瀠水相投之事,卻不曾想到,門外卻有兵士匆匆來報,說權玉要召見廉閔。

  廉閔尷尬的看了看蕭槿,卻不曾想蕭槿卻對廉閔笑了笑,又眨了眨眼。

  廉閔知道,蕭槿這是想讓自己殺了權玉,但這般小孩子的做派卻讓廉閔心中的緊張情緒鬆弛了下來。

  也是,這蕭姓的小子看著年歲確實不大,同時廉閔也對蕭槿生出了一絲的親切來。

  “蕭先生,可有良計助我?”廉閔低聲問道。

  蕭槿並不驚訝於廉閔能夠猜到自己所想,因為自己麵前的人畢竟是一名曆經久戰的將軍。

  他走到廉閔近前,貼著他的耳朵耳語了一番。

  蕭槿突然覺得,隻讓廉閔倒戈並不會對目前的局勢產生根本性的變化。

  權玉手中還握有四萬大軍,即便是廉閔的三萬大軍投了蕭子碩,但瀠水之圍還是存在著,方恒心和顧道遠等人預期的一場廝殺還會發生。

  所以他便想出了一個誅殺權玉的主意並詳細的說給了廉閔。

  這一日夜,蕭槿並未離開廉閔軍營,因為明日的計劃自己也將是參與者,同時,他也想親眼看著廉閔交出投名狀來。

  他一夜未眠,幻想著此番如果能助蕭子碩順利登基,他便請求蕭子碩賜給他一個世襲爵位,這樣,他就能名正言順的迎娶趙青兒了。

  而今日,他已經順利的說服了廉閔,做成了第一件大事。

  明日,他便要和廉閔一同將權玉擊殺,讓方恒心顧道遠等人看一看,蕭槿雖是一介是庶子,但做出了這些個貴族們做不出的事情來。

  第二日,天還未亮,蕭槿便聽到軍營之中,一陣嘈亂的聲響,他趕緊從榻上翻坐了起來,用力的揉了揉自己通紅的眼睛。

  等了一夜,終於要來了嗎。

  蕭槿來到了廉閔的帳中,遠遠的看見廉閔正如同與自己昨日商議好的一樣,躺在榻上一動不動。

  隻是帳中充斥的濃鬱的血腥味還是讓蕭槿有些詫異。

  蕭槿走近後便吃驚的發現,為了將傷勢做的逼真些,廉閔竟然將自己的一隻耳朵連同那耳朵旁的一些肉都割了下來。

  從包紮著傷口的白色布帛上不斷滲出的鮮血讓蕭槿看的心驚不已。

  “廉將軍,你這是。”

  蕭槿剛說到此,廉閔便睜開了眼睛對著蕭槿緩緩地搖了搖頭,慢慢的說道:

  “蕭先生,昨日你走後,我便覺得此

  計還有疏漏之處,如果果真我是在出營巡查時遇襲受傷,以我廉閔的武藝,除非是受到了大傷,不然尋常的小傷又怎能讓我臥榻不起。

  所以。”

  “所以將軍便假戲真做了。”蕭槿看著這位滿麵鮮血的玉麵將軍說話間都有了些哽咽。

  “蕭先生不必難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古來既是如此。

  長公子對我有恩,我聽聞他在秦國過得並不好,儲君尚能忍的一時之辱,我堂堂七尺男兒又怎會忍不住一時之痛呢。”

  正當兩人說話間,便聽帳外有人朗聲喊道:“河東郡守,大齊司馬權將軍到。”

  帳外話音剛落,廉閔忙對蕭槿使了個眼色,蕭槿自然會意,便退後幾步,立於帳內。

  “廉兄弟,廉兄弟怎麽樣了?”

  蕭槿剛一站定,便聽帳外一聲雄厚的聲音傳來。話音剛落,那軍帳的門簾便被掀開,一位中年大漢風風火火的進入了帳中。

  此人身高八尺,麵貌堂堂,魁梧的身形配著身上的青色大氅顯得格外精神。

  隻不過此人唇薄如紙,麵色蒼白,讓人看去又顯得有些陰鶩。

  “權帥,末將,末將。”

  當權玉進入賬中之後,廉閔立刻便掙紮著想要起身,隻不過他似乎有些用力過猛,還未起身便又倒了下去。

  此刻權玉自然看得到廉閔臉上的傷勢,原本他內心的疑惑瞬間便煙消雲散了。

  權玉瞬間便生出了一副滿是關懷的神色,他坐到廉閔身旁道:“廉將軍,是誰將你傷成這樣。”

  昨夜,當權玉得知廉閔受傷的消息後,他便有些震驚。

  廉閔是何人,怎能被人輕易的擊傷呢。

  所以在與眾將領商議一夜軍事之後,權玉便顧不得休憩便匆匆趕到廉閔中軍探望。

  一見廉閔臉上的傷勢,他便心下有些著急。

  值此兩軍鏖戰之際,自己剛剛吃了大虧後正要尋思如何扳回一城,卻又遇到了麾下第一大將廉閔受了傷的事情,這讓權玉如何能不著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