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牛庸的故事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478
  在母親麵前跪了許久,牛庸仍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他摸著母親的臉,用衣裳擦掉了她臉上的血跡,隨後便掙紮著將那具冰冷的屍體抱在了懷中。

  “為什麽,為什麽。

  我牛庸從不做虧心事,也不計生死的抵禦戎人,可到頭來卻是這個下場。

  娘親,我去為你報仇。”

  說罷,牛庸站起身來,提起那把屠狗無數的砍刀,向著門外那些貴族家仆走去。

  在瀚海城中,牛庸其實並不算是窮苦之家,相反,比之其他百姓,他的家中還算是殷實些。

  但就連牛庸家中都已經被搜刮的幹幹淨淨了,其他人家則更是不堪。

  為了避免全家遭到貴族的報複迫害,一些人家竟然開始賣兒賣女,一些人家則被貴族的家仆們將妻女強搶抵債,但是他們都忍耐著,祈求著這樣暗無天日的黑夜盡快過去。

  其實,這些貴族們也已經準備收手了,畢竟他們也知道,再這樣下去,也是收不回什麽來了。

  但是,已經遲了。

  當牛庸在街坊領居的麵前將這夥貴族家仆一一砍殺後,他便如同瘋了一般,又將不遠處另一夥貴族的家仆砍殺殆盡。

  那夥人正是昨日到他家中搶去升米之人。

  隨後,牛庸像是魔鬼一般見到這些貴族家仆便是一通砍殺。

  當牛庸的街坊鄰居意識到,一旦牛庸被殺,自己也將遭受貴族報複的時候,便紛紛從家中提起菜刀、斧頭,跟著牛庸滿城殺人。

  當殺人的隊伍越來越大,大到已經滿城皆是之時,有人便對牛庸說:

  “牛大哥,不如去將那些貴族們都殺了吧。”

  殺紅了眼的牛庸便領著百姓挨家挨戶將瀚海城的貴族盡數屠戮。

  當屠殺殆盡貴族之後,當百姓們都興奮的衝入這些貴族家中搶奪糧食的時候,又有人對牛庸說:

  “牛頭領,縣尉已經派人出城調兵了,他們來了我們便都是一死,聽聞河西郡那邊百姓們都造了反,我們也反了吧。”

  牛庸一聽,也知道今日之事如果止於此,當那些大兵們進城後定會將自己這些百姓全部斬首,便當即咬了咬牙,帶著這些百姓與剛剛進城的秦兵殺在了一處。

  自己所帶的人隻是一些百姓而已,從未經曆過什麽陣仗,哪裏會是那些秦兵的對手,所以剛一交手,便叫那些秦兵殺得四散奔逃。

  就在牛庸準備一死了之的時候,卻聽城中又一陣喊殺聲傳來,牛庸定眼看去,卻見原來是當初自己被征調守城時的頭領,瀚海庶家大族黃雲鶴。

  而此時,黃雲鶴正領著那些參與過守城的百姓向秦軍殺來。

  這些人雖是百姓,可也是拿過武器殺過敵的,自然和牛庸身後這些普通百姓們不一樣。

  果不其

  然,兩方人剛一相遇便在牛庸和身後百姓的目瞪口呆中廝殺在了一起。

  這一次,卻是真的廝殺在了一起,而非方才秦軍對百姓們的單純砍殺。

  雖然秦軍戰力還是遠高於這些增援來的百姓,但架不住這些百姓人多勢眾,況且兩方人馬交戰的城門附近本來就相對狹小,更是不利於秦軍結陣攻擊。

  漸漸的,這些秦軍便已是不能前進,而且其中的一些人開始突然放棄了進攻,隻是單純的防禦保命起來。

  這些人邊退邊喊道:“我不幹了,我們不能殺自己的鄉親們呐。”

  “自己人殺自己人算什麽,對麵的百姓中還有我的哥哥。”

  “爹啊,您不要再衝上來啦。”

  類似於此的聲音漸漸在秦軍中多了起來。

  終於,一名秦軍兵士丟掉了手中的兵器,向後跑去,而他身邊的人也一個接著一個的丟掉了手中的武器。

  當城內已被這些百姓們徹底占據之時,當縣尉李宓和一些沒有被殺的貴族們被黃雲鶴等人綁起來遊街示眾之時,牛庸也被身旁的百姓們舉上頭頂,高高的拋了起來。

  其實這個時候的牛庸隻是想回去葬了自己的母親。

  在被跟隨自己的百姓們推舉為頭領的時候哦,牛庸根本就沒有做好帶領數千人的準備,但他又不知道如何推辭街坊鄰居們的厚愛,便半推半就擔任起了一方百姓的領頭人。

  接下來的幾日,沒有了官家管束的地痞無賴和一些叛軍們,便開始了對數日前還站在一起抗擊過秦軍的其他百姓進行了燒殺搶掠。

  為了自保,牛庸手下的百姓們便自發的劃出了一片區域,壘砌邊牆,與前來相擾的叛軍們展開了戰鬥。

  這場禍及全府城的亂戰持續了整整兩周,隨著不斷逃到牛庸這邊的百姓越來越多,牛庸盡然成了僅次於黃雲鶴的第二大勢力。

  當第三周府城內的騷亂漸漸平息下來以後,黃雲鶴便帶著人馬來找牛庸,他試圖說服牛庸和他一起去投靠姬林的戎人。

  但牛庸卻斷然拒絕了黃雲鶴的邀請,還擊退了氣急敗壞的黃雲鶴發起的數次進攻。

  在黃雲鶴無奈的離開瀚海城後,牛庸便在其他人的建議之下,帶著三萬百姓去了豨桐和蒲城。

  聽聞這兩城的叛軍頭人也是窮苦百姓,所以牛庸這才下定決心去投靠他們。

  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兩縣的情況還遠遠比不上自己。

  雖然豨桐和蒲城仍舊各有六七萬的百姓,但這些人從未打過仗,當初叛秦時,也隻是將縣衙府中的衙役和貴族家中的家丁群毆了一番,便扯旗自立起來。

  雖然他們也殺了縣官和貴族,但他們絲毫沒有要主動練兵去抵禦秦兵反撲的心理準備,而領導百姓造反的頭目們倒像

  是些占山為王的強人一樣,欺壓百姓尤勝貴族。

  牛庸去時,兩縣像是毫不知情似的,對著三萬百姓不聞不問,而且更為讓牛庸側目的是,這些原本較瀚海遠為富庶的縣城,盡然開始餓死人了。

  而原因竟然和當初自己被迫造反時一樣,那些叛軍頭領向百姓們征發起了人頭糧稅。

  在兩縣呆了幾日的牛庸越想越不是滋味,正想聯絡瀚海的百姓北歸的當日,這些頭目竟然將人頭稅征到了他的頭上。

  看著自己麵前數百氣勢洶洶的蒲城叛軍,牛庸笑了。

  他揮揮手,身邊數千人提起了兵器便將那前來征發糧稅的蒲城叛軍悉數打死。

  隨後,他又派人去了豨桐,將那裏的叛軍頭目就地正法。

  從此,牛庸便成了豨桐、蒲城兩縣的頭人,他下令,將自己從兩縣叛軍頭領那裏奪來的糧食盡數發給百姓們,並從兩縣百姓中選拔了一些青壯與自己手下原有的五千青壯編在一起,又讓投降而來的秦兵帶著他們每日操練軍事。

  牛庸覺得,訓練些人馬總是個好事,不管是秦軍還是戎軍來此,自己便再也不會懼怕他們了。

  而這些事情,自然已經被樗裏驊從城中百姓和打探消息的斥候口中詳細的獲知了。

  當他知道了這些事後,一個令他頗為興奮的計劃便躍入腦中。

  所以,今日斥候來報,城東南來了叛軍之後,樗裏驊心中隻有一個想法,那便是:

  “來的好,等你們很久了。”

  牛庸走在這五千兒郎的最前麵,他看著周圍熟悉的環境,心中還在牽掛這瀚海城裏的那些留守百姓。

  當初讓他們跟隨著自己一同南下,可那不到一萬人的老弱病殘百姓們卻死活不肯離開故土。

  如今他已是兩縣之主,此次回到瀚海,便是想要讓瀚海百姓們知道此事,一是在父老鄉親麵前炫耀一番,二來再勸勸鄉親們,讓他們跟著自己南下河西郡,在那裏,自己是有能力保護這些百姓們的。

  牛庸一邊走一邊看著遠處的瀚海城,突然,他皺了皺眉頭,問旁邊的人道:

  “城郊的那些農田竟然有人耕植?”

  被問那人笑道:“大頭人說笑了,當初走的時候,城中隻剩下了些老弱病殘,他們哪有心思去種地。

  況且咱們離開時都誤了農時,他們能種什麽呢,定是大頭人看錯了。”

  聽完此話後,牛庸也覺得自己猜測有些可笑,便揉了揉眼睛又一次看向那邊怎麽看怎麽像農田的綠色沃野。

  突然,牛庸耳中突然響起了“嘣”的一聲驚響,如同平地而起的驚雷一般在官道兩側的樹林裏炸起。

  他與身後兄弟們抬頭向天上看去,隻見無數隻箭矢密密麻麻的從天而降。

  “啊”,隨著一

  聲聲慘叫聲四起,牛庸連忙大喊:

  “我們中埋伏了,快退,快退。”

  牛庸身後兵士聽到自己的大頭人的喊叫,立刻便四散而逃。

  其實,就算沒有牛庸的命令,他們也會逃跑的。

  樹林中的樗裏驊看見此情此景不禁搖了搖頭,人常說烏合之眾,自己領兵一年多,也是首次親眼看到,所謂的烏合之眾是何模樣。

  現在想來,就連朝那的那支叛軍也比現在的這些人更有軍紀些。

  隻放了一輪箭矢,這些叛軍便如同無頭的蒼蠅一般,沿著官道四散逃竄了。

  緊接著,隻見一支千人左右的秦軍從林中跑出,迅速結成戰陣沿著官道向逃跑的叛軍殺去。

  原本還不知道逃跑方向的叛軍見前方秦軍端著寒光四射的長戈向自己衝來時,便紛紛掉頭往來時的路上跑去。

  牛庸邊跑邊納悶,這支攔路雖然與姬林戎人所穿的戰衣一樣,但這些人手持的大旗卻是玄武旗,這是哪裏來的秦軍呢。

  但現在逃命要緊,在這曠野中的四戰之地,自己這些人哪裏會是訓練有素的秦軍對手。

  正跑間,隻見回去的路上又一支千人左右的秦軍喊殺著從林中衝出,堵住了官道去處,結成戰陣向逃跑的他們迎麵殺奔而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