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文泊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362
  作為常與秦人打交道的希岩萬海深知,戎人的思維普遍較為簡單一些。

  他們不同於秦軍的地方在於,殺敵時的戎兵可以不顧性命,在得到命令後就會憑借著一腔熱血勇往無前。

  但保護自己財物時,戎兵也可以不顧性命,不管軍令如何,他們隻會在意自己的財物或者食物不被別人掠去根本不會去想其他的事情。

  所以與其下令讓兵士們停止搶奪滿地的財物,喪失兵士們對自己的擁護,不如就放任大家去取得豐厚的戰利品,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那些兵士們會對自己更加的感激戴德。

  如此想來,那些秦國士兵的屍體對自己又有何用呢。

  這,就是戎人的思維,數百年來隻為掠財,搶奪人口的慣性思維。

  恰恰是這樣的思維在隨後讓希岩萬海吞下了自己種下的苦果。

  不到半個時辰,漫地皆是找尋財物的戎兵像是在集市上一樣亂成了一鍋粥似得。

  這其中竟然還有人為了爭奪一兩件物品而相互大打出手的。

  倒是韓林輝手下的叛軍們還算收斂些,秦軍嚴苛的酷法早已在他們心中變成了鐵律,縱然看著周圍的戎人滿眼都是羨慕之意,可他們還是拾取了一些包袱搜刮了些錢財外再無所動。

  他們對那些頭盔甲胄並沒有多少興趣,所以此時,他們倒算是這鍋大粥中的一股清流似的站在一起,看著熱鬧。

  山上的蔣宏一邊看著山下的動靜,一邊也終於想好了應對的說辭,正待要下令讓自己這一曲兵馬下山時,卻突然發現東側的樹林中隱隱綽綽出現了一些人影。

  那些人影閃爍在蔣宏眼中,讓他立刻就明白了秦軍的打算,不由得口中喃喃說道:“原來如此”。

  可惜的是,雖然蔣宏此時算是明白了秦軍的計謀,但亦為時已晚,而且山下的希岩萬海和那些千夫長、韓林輝以及仍在爭奪財物的戎兵們卻仍然蒙在鼓裏。

  直到大秦鐵騎震動天地的聲音傳入了所有人的耳中。

  見秦軍騎兵殺向自己大軍,希岩萬海本能的下令讓兵士們迅速結陣,可是過去了良久時間之後,希岩萬海才發現,兵士們已經無法結陣了。

  因為這些兵士們早已經混亂的擠做了一團,原本的前左右三軍兵馬混在了一起,弓箭手與棒斧兵混在了一起,千夫長、百夫長、兵士們混在了一起。

  這一萬人擠在一起,再想分開結陣談何容易。

  隻聽大軍中將找兵、兵找將的呼喊聲交織在了一起,完美的詮釋了混亂兩字的含義。

  見此混亂的情況,希岩萬海立刻讓身邊的傳令兵士吹響了撤軍的號角。

  “嗚嗚嗚”。

  隻聽三聲撤軍號角響後,一萬多戎兵轉身擠踏著向穀內退湧而去。

  但一萬人

  退卻又哪裏是如此容易的,況且在混亂的狀態下,你掙我奪的場麵又一次出現在了希岩萬海的眼中。

  看著秦軍騎兵蜂擁踏至,希岩萬海兩眼一黑就要栽下馬去。

  正在緊要關頭,希岩萬海卻突然看到了大軍左側的一支隊伍已經排好了陣列,他定睛一看,正是韓林輝的秦人叛軍隊伍。

  心中大喜之下,他立刻帶著中軍大旗來到韓林輝的軍陣中。

  此時,已快到戎人麵前的兩千秦國騎兵也發現了這隻列好陣列的軍隊,他們迅速調整了方向,向著戎人右側衝了進去。

  沒有了陣列的步兵和騎兵交戰,本來就是必輸的局麵,而且沒有了陣列還背對著與騎兵交戰,那就是必死的局麵了。

  希岩萬海絕望的看見,那些騎兵將自己手中的長戈刺出,將眼前逃跑的戎兵刺殺後,並不繼續深入衝進戎軍當中,隻是紛紛抽出腰刀,在密集的戎軍身後不斷的來回砍殺。

  與之相比,他更加絕望的看到,不遠處那些從樹林中走出的秦國步兵已是排成衝殺陣列,向自己大軍方向快步走來。

  跑已是跑不掉了,與其被殲滅在此地,不如奮起一戰吧。

  希岩萬海迅速下令,命令全軍衝鋒。

  將令下達後,那些方才隻知道逃命的戎人中的部分兵士紛紛提起了手中兵器,向著秦國騎兵和遠處秦國的步兵轉身殺去。

  但絕大多數兵士早已被秦軍突然降臨嚇得心膽懼喪,在沒有身邊的百夫長、千夫長的督促和約束下,哪個還敢轉身迎戰。

  穀道內逃跑的戎人更加擁擠了起來。

  看著零零落落的兵士殺向秦軍,希岩萬海的心中更加的悲涼,此刻他也看的清楚,對麵一萬秦軍向著自己所在殺氣騰騰的衝了過來。希岩萬海閉上了眼睛,雖然韓林輝的兵士已經列好了陣,但以三千對一萬,戰爭的結果就已經注定了。

  “萬夫長”。

  正在此時,身後傳來一聲呼喊聲,希岩萬海轉身看見遠處一名騎著戰馬的秦人騎兵向自己跑來。

  他皺起了眉頭,仔細看了看,這才發現那騎兵正是山上蔣宏的屬下。

  方才希岩萬海本想等著大軍回去後再處置蔣宏,但此時見到蔣宏的兵士,他內心中不由自主的生起了一絲希望。

  “萬夫長,蔣軍侯請您速退向山地,韓林輝軍侯也已經將其本曲兵士集結完畢,將為萬夫長斷後。”

  那跑來的騎兵匆匆說完,看著希岩萬海等待著他的命令。

  當身旁的翻譯將那兵士所說轉達後,希岩萬海也不遲疑,他回頭看了看山頭方向後,立刻領著中軍大旗迅速向已經確定好的方向打馬而去。

  臨走之時,希岩萬海突然看到身邊這些自己原本打心眼裏瞧不起的秦國叛軍們身上

  並沒有像那些奔逃戎人一樣,掛著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物品。

  他們還和來的時候一樣,甲胄在身,兵器在手,別無他物。

  遠處的韓林輝也對希岩萬海一拱手大聲喊道:“萬夫長放心,此處有我軍守備,定會堅持到萬夫長全身而退。”

  此刻,希岩萬海的內心中突然出現了一絲別樣的情緒,聽聞韓林輝所言後,他的心中除了感激之外,也對這些麾下的秦國人起了敬意。

  “待我上山後,你部不可與敵死戰,迅速脫離戰場後就退到山上來。”希岩萬海終於在打馬走出了好幾步後,轉頭向韓林輝說到。

  “可是,如此一來那些.......”

  韓林輝張口說到這裏,卻見希岩萬海搖了搖手,越走越遠。

  韓林輝看了看右側或戰或逃的友軍,那些至死還不肯放棄身上財物的友軍,不免露出了苦笑。

  隨著騎兵不再折返往來砍殺戎人,那一萬秦軍步卒也殺入了戎人群中。

  此時隨著戎人或死或逃,山穀外的兩軍人數已經相差不大,但一方氣勢如虹,另一方卻隻想奔逃,這場仗也就變成了單方麵的屠殺了。

  饒是部分戎人在臨死之前勇力尚在,還敢轉身反擊。其餘大部分戎人也隻是將最後的氣力用於奮力逃跑,但他們身上扛著的數十斤甲胄包袱等物又如何能讓他們比秦軍跑的更快。

  放眼望去,除了韓林輝所部尚與秦軍鏖戰正酣外,戰場上其餘的地方,盡是秦軍砍殺戎人的情形。

  兩個時辰過後,穀外的戎人已經所剩無幾,而秦軍的大部也在騎兵的帶領下衝入了穀道向西殺去。

  還有一部分秦軍則跟著韓林輝兵士的退路向南麵山頭殺去。一個時辰之後,隨著日頭漸漸西落,秦軍不再發動攻擊紛紛退了回來。

  希岩萬海與蔣宏、韓林輝站在山地之上,此刻他們身邊隻剩下了不到三千的兵士,看著山下的秦軍堵住大軍下山的道路,他們三人內心中隻剩下了絕望。

  快到入夜時分,三人發現秦國追擊的大軍已經從西方陸續返回,他們與山下秦軍匯合後徹底圍困住了自己所在之地。

  同時,他們的回來也就意味著,穀內敗退的戎兵們除了逃回清水城的那部分之外,其餘的人馬已經悉數被戮。

  這場仗,他們輸了,徹底的輸了。

  而且若是文泊的騎兵再不來營救自己,那自己這方可就要以全軍覆沒而告終了。

  希岩萬海突然發現,自從大軍東進以來,夏國一方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全軍覆沒的情況。

  這第一的殊榮,他並不想做。

  想起文泊,希岩萬海對他已是恨之入骨,從晌午到此刻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個時辰,目下天色都已經黑了下來,自己派去讓他們前

  來營救的斥候也不下百人。

  但那文泊大軍卻連一點音信都沒有傳回來,這讓希岩萬海如何能不恨。

  其實文泊也有自己的苦衷,就在希岩萬海大軍陷入秦軍反擊被圍山頭之時,這世上就已經沒有文泊此人了。

  ……

  不論希岩萬海還是文泊等人都不知道,在這段時日裏,秦軍先是示敵以弱,讓戎人以為自己是在佯攻清水,可是實際上,秦軍的目的卻是在於藏兵。

  烏鴉峴與清水縣僅僅隻有十裏的距離,雖然中間還隔絕著一些小丘陵,但總歸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戎人斥候發現。

  所以為了躲避戎人的斥候的耳目,秦軍就在每日撤軍後將一部分兵力偷偷藏在了烏鴉峴東側的山林中,這也是為何吳猛的兵馬每日會減少的原因所在。

  藏起來的兵馬與樗裏驊、謝韞軍隊共計九千人在戎人追擊佯敗的吳猛大軍後,立刻對堵在烏鴉峴前的文泊動了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