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戰清河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381
  樗裏驊沿著溪流向山下走去,兩隻小狼也緊緊的跟隨在他的身後。

  一路行走在月光下,樗裏驊的思緒卻仍然停留在那掌清泉旁。

  他搖了搖頭,始終不明白為何那姑娘會說喜歡自己,這多少都有些天上掉下錢來的意味。

  樗裏驊並不相信自己會有這樣的好運氣。

  隻是,那姑娘確也沒有傷害到自己,除了將自己擄去時頭上挨的那一棒外。

  自己雖然年紀不大,觀人的閱曆也不怎麽豐富,但他從那姑娘的眼神中,看到的除了清純外,並無其餘的狡黠雜質。

  當她對自己說:“我喜歡你”時,樗裏驊聽到的也隻是真誠。

  算了,不去想那麽多了,隻當是一場荒唐但美麗的夢吧。那女孩不是也說,誰也保證不了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場戰爭中能夠活下去嗎。

  隻是,她又為何要參與到這場男人之間的戰爭中來呢。

  借著月光,樗裏驊發現溪流兩旁的暗處有許多的戎兵在持著棒斧盯著自己,但他同時發現,那些人並沒有攔阻自己離去的意思,所以他的心下也是頗為鎮定。

  在行走了數百步拐過一個溪澗彎道後,樗裏驊發現這條小溪突然在穿過一處大石板後形成了一座小小的瀑布,水流傾瀉而下後匯入了一個頗大的水潭。

  而且這座水潭並不是隻有這一條溪流匯入,而是數十條大小錯落的小溪同時匯入此潭中,這時他才明白了兵士們找不到自己的原因所在了。

  月光將這條溪流照的明明白白,也將他和身後小狼的身影映的清清楚楚。

  他站在石頭上向下眺望,隻見不遠處就是那片茂密的白樺樹林,而白樺林後與樹林顏色有些差異的那黑漆漆的一片正是當初在其邊上行走過的那處湖泊。

  樗裏驊確定好了方位後,正要爬下大石,卻突然看見了水潭邊走動著的人影,那些人影樗裏驊並不陌生,正是自己手下的親兵。

  第二日一早,隨著太陽東升,樗裏驊大營外的高雲策、魏元琦、梁青書三人欣喜的看到,自己的主將與前去救援的柳郃、李季、唐元、安旭之等人一個不少出現在了自己的視野當中。

  迎來樗裏驊後,眾人並沒有詢問樗裏驊昨夜去向,因為他們看的出來樗裏驊並沒有將昨夜之事說出的打算。

  在確定樗裏驊安然無恙後,眾人就各自忙碌去了。

  因為按照原本的計劃,吳猛大軍需要在清水清陽一線製造些混亂來吸引戎人兵力,為此,吳猛和樗裏驊商議後的結果是:戎人據城而守,那就引誘他們出城便是了。

  三日後,吳猛領著一萬五千軍兵於清晨渡過清水,與樗裏驊、謝韞二人合營一處向清水縣進發。

  不到一個時辰,大軍抵達了清陽縣南三裏外。

  不過,他們並沒有打算在此地安營紮寨。

  麵對那座縣城中的兩萬大軍,吳猛和樗裏驊等人也沒有傻到去直接攻擊縣城。兩萬大軍選擇了一處地勢稍高的地方陳兵列起陣來。

  其實早在吳猛大軍渡河時,戎人的探馬就看到了秦軍的動向,此時那清水城外也已經列好軍陣,隻等吳猛大軍前來。

  見秦軍在三裏外就開始列陣,戎人的主將希岩萬海立刻放棄了主動進攻的想法,眼睜睜的看著對麵排兵布陣。

  布好陣腳後,秦軍開始擂起鼓來。隨後,兩千多名騎兵從秦陣左右衝出,向著戎人的軍陣掠去。

  戎人主將希岩萬海見秦軍陣中衝出的隻有兩千騎兵,大手一揮,瞬時就有五千騎兵從陣中衝出。

  吳猛等人看的清楚,這些騎兵竟然都是秦人。

  吳猛等人所見不錯,這些秦人騎兵正是降了戎兵的原大秦騎兵。

  當初倉促之間,從最南端的土狁關東出秦嵐的四萬戎人突然襲擊,在四日內連下風穀、泗水、苑台、胡林四縣。

  而四縣中秦軍軍隊的將領大多都在戎人突然襲擊時或死或俘於縣城的官宅中。四縣內群龍無首的三萬多大軍在沒有做任何抵抗的情況下盡數被俘。

  如此一來,戎人在未遭到什麽損失的情況下,獲取了四縣不說,還俘虜了眾多兵士,最為重要的,是獲取了近兩萬批戰馬。

  此後的時日,隨著清水、清陽相繼陷落,四縣被俘軍隊中的貴族被盡數屠戮,而戎人則新提拔上來了一些平日裏口碑頗好的布衣兵士在蔣宏、韓林輝等秦人將領的帶領下將原有的建製打亂重新進行了整編。

  一些不願意從軍的放回了家鄉,留下的一萬多人則死心塌地跟隨了戎人。

  前些時日,這些兵士連同諸縣新招募的一萬秦兵被哲哲和韓雲帶去了北方前線防範方元恒大軍,而留在清水、清陽的三萬大軍中的近兩萬秦人則是原來須彌諸關和秦嵐諸關的叛軍而非本地士卒。

  但這些叛軍中的騎兵也大都是身經百戰之士,此時五千騎兵呼嘯而出,一陣風似的向著吳猛派出的兩千騎兵蜂擁而至。

  就在兩隻黑色的長龍將要匯集之時,突然見秦軍騎兵向左右兩側分成兩路,從戎軍騎兵兩旁掠過。而戎軍中的騎兵也是臨陣經驗豐厚,見此情景,他們迅速將長戈放在馬上,從背後取下短弓,與秦騎在高速相錯時對射了起來。

  兩軍軍陣距離二裏,足夠讓雙方騎兵施展,但秦騎這種隻遊走並不相互碰撞的戰法除了讓戰場上變得人叫馬嘶,嘈亂無章外,於勝負倒是起不了多少作用。

  一個多時辰,雙方也已經換了三四次戰馬,而陣前的空地上,兩方死傷兵士卻連百人都沒有。

  戎軍陣中,希

  岩萬海皺著眉頭對著身旁蔣宏、韓林輝等秦將不斷的說著什麽,而那幾人也隻是不住的搖著頭。

  他們也沒有見過這樣場麵,看著混亂的戰場,所有人都是有些稀裏糊塗。

  戎人騎兵的統領名叫文泊,他原本是方恒心手下戍守蕭關的一名軍侯,後在戎人攻打下帶著自己的兵士們第一個舉起了雙手請降,這才被蕭錦行封為了逐義校尉,意為識大體明大義。

  文泊見秦軍騎兵人數較少,就想在希岩萬海麵前表現一番,所以他親自披甲上陣與秦軍交戰。

  但他卻見那些秦騎隻是在外圍繞著自己的騎兵相互追逐並不展開實際攻擊,他也是又好氣又好笑。

  但文泊卻也看的出來,秦人騎兵雖然人少但陣型調整頗為靈活。而自己率領士卒們嚐試了數次卻無論如何也不能將他們攔截住。

  這到底何時是個頭啊。

  正當文泊大感頭痛之時,卻聽秦軍中傳來了鳴金聲響。戰場上的秦騎繞了一個大圈,紛紛回到了本陣。

  失去了戰場上的對手,文泊看向了希岩萬海的方向,他知道沒有自己主將的命令,他就不能向身旁的騎兵們下令撤退。

  好在不多時,中軍也發出了撤軍的號角。

  隨後,真正讓希岩萬海以及戎兵們始料未及之事發生了。他們對麵近兩萬的秦軍竟然撤退了。

  晌午至此,打了兩個多時辰的仗,在一場莫名其妙的騎兵互射亂戰過後,雙方主力連對方長什麽樣都沒有見到,交戰的一方竟然撤退了。

  希岩萬海目瞪口呆之下,也不知道秦國軍隊耍的什麽花招,便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離去,竟然連跟蹤的斥候都沒有派出去。

  在文泊等人的提醒和建議下,希岩萬海才派出去了斥候尾隨秦軍而去。

  不到一個時辰,斥候回報,說是那些秦軍回到烏鴉峴後,除了一部分仍然駐紮在烏鴉峴以外,其餘大部人馬立即通過浮橋過了清水,回到了大營。

  希岩萬海立刻召集所有軍候、千夫長以上的軍官商議秦軍此舉意圖。

  一時間,有說秦軍在試探我軍虛實的,有說趙之海是想全麵開戰,今日隻是些前鋒部隊的,甚至還有一名鶴發白須的老將分析了半天最後卻說秦軍是來應卦的。

  滿廳的軍官商量來商量去,沒有一個人能夠確定自己所猜測的是否準確,所以一直商議到了後半夜還是無果的眾人隻好回去休息了。

  第二日晌午,秦軍又如昨日一樣,領軍來戰,隻不過軍陣中的兵士卻比昨日少了一些。

  兩軍交戰的過程與前日幾乎一樣,在隻打雷不下雨般的戰法下,兩軍又打了數個時辰,戰場上卻隻留下了不到百具的屍體。待到希岩萬海實在無法忍受,下令全軍向秦軍大陣前進的

  時候,卻見秦軍再一次退了回去。

  此後三日,每日秦軍都會在晌午時分來清水城外三裏處列下陣來。但每次前來叫陣的兵士數量都較前些時日少了許多。

  終於到了第五日晌午,當隻有一萬兩千名秦軍來到清水城外叫陣時,隻見戎兵早已列陣完畢。

  一萬五千兵士在城外三裏處等候著秦軍。

  見秦軍又準時如期而至,希岩萬海立刻下令不給秦人列陣機會,全軍向著秦軍所在急速推進。

  此時的秦國兵士距離清水城尚有五裏,而距離戎兵卻隻有兩裏。

  吳猛見今日戎軍向自己大軍先行發動攻勢,知道若是此時列陣則根本來不及完成,隨即當機立斷,立刻下令讓騎兵攔截戎軍,其餘兵馬向烏鴉峴撤去。

  誰知大軍剛剛後退,就有斥候來報,稱回往烏鴉峴的主路發現了五千戎人騎兵。

  是轉身迎戰清水之敵還是迎頭死拚五千戎騎?

  此刻處於極其危險境地的吳猛大軍陷入了兩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