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蠱惑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440
  在漫長黑夜中的等待裏,又過去了兩個時辰。

  待到最後剩餘的千人充滿期待的等來了領路的玄甲騎後,大家紛紛快步向樹林方向湧去。

  每個人都滿懷期待,每個人都受夠了等待的滋味,每個人都想盡快拿到武器,重新站在秦軍的隊列之中。

  其實,每個人都不想死。

  黑暗中,有的人被絆倒在地,被身旁的人迅速拉起。

  有的人倉促行走間踉踉蹌蹌,被一旁的同伴笑道:“看你那著急的模樣。”

  千人的隊伍理應在這黑暗的荒野中行走的緩慢,但不知為何眾人卻是越走越快。

  不斷有人被腳下的石頭或者灌木絆倒,擦傷,但始終沒有人喊叫一聲,隻是看著遠處的樹林,看著遠處的希望,默默的走去。

  進入樹林內,這千人中位列最前麵的人突然發現自己轉而向下行走,在目不能視的黑暗中,感覺自己是走到了一處大坑內。

  他們感覺到有些不妥就想停下腳步,但身後的人不斷的推搡著自己,他們又隻能繼續向前行走。

  雖然他們也曾大呼不要推搡,但身後的人哪裏還會管著這些,終於最後一個人也踏入了大坑之中。

  此時,所有人都已經感覺到了不妙,停步的人群也漸漸安靜了下來。

  他們踩踏著腳下鬆軟的泥土,不停的扭動著自己的脖子努力的看著漆黑的四周。

  他們在尋找著審訊自己的人,但找來找去卻什麽也沒有找到。

  人群中一人感覺到自己的腳下仿佛踩到一個人的手,在這詭異的靜謐中踩到人手總是一件讓人心生不妙的體驗,在嚐試著又輕踩幾下確定是人手後,他內心咯噔一聲,突然大喊道:“我們被騙了,快往出跑哇。”

  站在坑內早已察覺出一絲不對勁的眾人在這聲呼喊之下也都紛紛明白了過來,爭先恐後的向四周湧去。

  一時間哭喊聲,咒罵聲此起彼伏。

  但他們沒有看見,坑外四周都站滿了軍士,他們張弓搭箭,隨著一聲令下就不斷的將箭矢射向坑內的眾人。

  ……

  天色漸亮,千餘玄甲騎再次走上了通往原州的馳道。

  與昨日行軍所不同的是,他們每個人的馬上均掛有四五顆頭顱。

  這些玄甲騎已經被告知,如果不想死的話就務必要將昨夜之事爛到肚子裏,丟城陷關是死罪,斬殺同袍是死罪,唯一能夠活命的就是這些頭顱,這些叛軍的頭顱。

  雍雲祈走在隊伍的最前列,他已經沒有了昨夜的頹廢,眼睛裏再次發出精光,他在內心已經籌劃出了轉危為安的計劃,雖然並不能抵消自己丟失蕭關的罪責,但如果計劃能夠完美實施,說不定這次禍事也能轉化為幸事。

  他想到此處,不免有些得意,在一番情不

  自禁的微笑過後,對身邊的軍侯問道:

  “趙軍侯,弟兄們可叮囑好了。”

  那趙軍侯正是昨夜實施屠殺的指揮者,他知道自己已經和雍雲祈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索性也就放開了心中的包袱死心塌地的跟著長公子幹了。

  聽到雍雲祈問話,趙瑜立刻答道:“長公子放心,卑職已經安排妥當,弟兄們也知道厲害,不會說出去的。”

  雍雲祈點了點頭,還是對趙瑜說道:“人心難測,此次若能再次翻身,定不會虧待你們。

  回到原州後,給兄弟們每人再發一些銀錢,至於你麽,軍侯或許當的久了,當當校尉也未嚐不可。”

  說罷,不理聞言一呆便喜上眉梢的趙瑜,繼續問道:“衛林可曾找到?”

  趙瑜連忙答話:“昨夜我軍突襲後就再未見到衛校尉的蹤影。”

  “屍體也未找到?”

  趙瑜聽出雍雲祈的不悅,連忙說道:

  “屬下已派人去查探,昨夜摸黑做事,想必衛校尉早已身亡,也埋在了死人堆裏了吧。”

  雍雲祈轉頭看了看趙瑜,言道:“還是小心點好,一旦發現他的蹤影,除掉他,如若不然,你我都會有大麻煩。”

  說罷一拍戰馬,飛馳而去。

  ……

  總製府內,主位上的趙之澤臉色蒼白,呆若木雞般的看著身旁的介鴛,見平日素來清高的介鴛也睜大眼睛一副目瞪口呆的樣子,不禁慌了手腳,下意識的他就想讓兩旁兵士拿下站在廳堂內的雍雲祈。

  雖然他有這個權利,但唯一的一絲理智還是讓他在發出命令之前阻止了他,他明白雍雲祈背後的勢力,也明白抓人的後果。

  最終,他大出口氣,伸出顫顫巍巍的手,指著雍雲祈道:“蕭關真的丟了?”

  “大人,蕭關丟了。”雍雲祈目視趙之澤,一字一頓說道。

  “雍雲祈,你身為蕭關主將,丟城失地,罪該萬死!”趙之澤紅著眼睛大聲嗬斥道。

  但見雍雲祈聽後並未有絲毫愧疚之色,冷冷的說道:“趙大人,你也不必如此歇斯底裏,這蕭關城破,也有趙大人的一番功勞。”

  趙之澤一呆言道:“我的功勞?此話怎講?”

  雍雲祈死死盯著趙之澤說道:“自我領兵入蕭關至城破,與戎人前後大戰十餘次,雙方互有成敗,但總得來說我軍人數雖然處於劣勢,但憑借著方恒心將軍與我的指揮,憑借著我軍將士的英勇無畏,先後斬殺戎人兩萬餘,陣前誅殺敵軍萬夫長一人,如此功勞,換做大人您可能做到?”

  雍雲祈不理麵色難看的趙之澤繼續說道:“蕭關被戎人五萬大軍圍困,連日大戰下來雖然擊殺敵軍甚多,但自身傷亡也是級大,而原州沒有派來一兵一卒,卻坐擁數萬大軍守衛。

  我想問問趙大人,為何得知戎人圍困蕭關近一個月,不派一兵一卒來援。

  難道正如傳言所講,你趙大人的性命比我蕭關安危更為重要嗎?”

  說罷,雍雲祈目光仿佛要噴出火來,死死盯著趙之澤。

  趙之澤一聽也知理虧,臉上頓時忽白忽赤。

  他自然知道若不是介鴛堅持,恐怕真是到了現在也沒有向蕭關派出援兵。

  但想到此處,趙之澤連忙說道:“你莫要血口噴人,我已派了五千援兵到了你蕭關,送信之人已將回函送來,上麵可是有你雍將軍的印信。”

  “哈哈哈哈哈哈”

  還未等趙之澤說完,雍雲祈突然大笑起來,笑著笑著突然嚎啕大哭了起來。

  他本想演一出哭戲,但卻一想到方恒心,想到千千萬萬戰死的袍澤,想到自己狼狽出關不分日夜的奔逃,就真的悲從心來,假哭也變成了真哭。

  看著雍雲祈如此,趙之澤和介鴛不免也有些兔死狐悲之感,特別是趙之澤明白,這次大禍可能會對自己未來的前程蒙上一層陰影。

  雖然雍雲祈和方恒心才是丟關失地的首惡,但自己身為總製府州卿,國君定會先拿自己開刀。

  但唯一的好消息是,昨日已經傳來家書,自己的哥哥時任中更的趙之海已經領兵十萬,不日將達到原州,主持抗擊戎狄的戰役。

  到那時哥哥肯定會為自己做主,奪回蕭關的同時再給自己幾個戰功,那樣或許還能夠將功折罪。

  正想著,卻見那雍雲祈停住了哭泣,指著自己破口大罵:“趙大人,你可知蕭關為何失守嗎?”

  趙之澤被雍雲祈指著鼻子問,在氣極之下也有些詫異,直覺告訴自己雍雲祈所問定有蹊蹺。

  他看了看一旁同樣不明所以的介鴛,對雍雲祈問道:“為何失守你不講來我怎知其中原由?”

  “五日前,我與方恒心副將指揮軍隊大破敵軍。就在戎我兩方大戰之時,原州來的援兵恰巧到達,我等就讓他們入關去防衛蕭關東門。

  哪曾想這些援兵一進城就立即發難,將兵器對準了自己人,守關兵士猝不及防下死傷慘重。

  陣前與戎人大戰的方副將隻能由勝轉敗,調兵入關抵禦關內叛兵,卻不成想被叛兵亂箭射死。

  關內有叛軍作亂,關外又有戎人攻城,眼見大勢已去,我與玄甲騎奮死拚鬥,斬殺叛軍四千餘人,但終於還是寡不敵眾,領著殘存兵力退回原州。”

  說到這裏,雍雲祈臉色驟變,又指著趙之澤繼續怒罵道:

  “趙大人,這叛兵是從你原州發來的,你說和你有沒有關係。

  你和戎人到底有什麽勾當,可憐我三萬同袍兄弟命喪叛軍之手,我這就殺了你,為方副將,為兄弟們報仇。”

  說完,雍

  雲祈抽出寶劍,向趙之澤所在方向刺將過去。

  廳堂如此異變,不僅趙之澤、介鴛沒有想到,廳下坐著的一幹文武官員也沒有想到。

  見雍雲祈要砍趙之澤,所有人都驚得張大了嘴巴。

  千鈞一發之際,隻見趙之澤身邊的介鴛站起身來,搶先一步走到趙之澤身前,對提劍而來的雍雲祈說道:

  “雍將軍,援兵是老夫力主派去增援蕭關的,如果他們叛我大秦,那老夫亦有責任。你就先斬了老夫再說。”

  見雍雲祈聞言果然不再上前,隻是怔怔的站在那裏,介鴛鬆了口氣又說道:

  “當今之際唯有奪回蕭關才是正事,不然大秦危矣。

  如今事已至此,孰是孰非還是等待西京定奪,

  將軍乃是國之棟梁,此時還需與州卿大人一同攜手商議禦敵之策,豈能憑一時之怒,亂了大局做出仇者快親者痛的事情。”

  說罷,他向雍雲祈伸出了手。

  雍雲祈隻是想在眾人麵前演戲而已,看到這裏,他哪裏不曉得這滿頭白發的老者是在給自己台階下,假裝猶豫片刻,他就將手中的寶劍順勢遞給了介鴛,自己則癱倒在地,哭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