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破關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762
  這些日子,方恒心派出去數百斥候打探圍城戎人情況,所報來戎兵數量皆是五萬左右。

  今日上午自己已經打殘了一支萬人隊,現在麵前有三萬左右的戎人。

  那麽是不是本該留守的最後一萬戎人在攻擊東門或者南門?

  顯然,他並不認為戎人會這麽幹。

  這五百多年來相互作戰,對於對方的基本情況將領們都或多或少是知道一些的。

  因為戎人所處的生存環境格外惡劣,所以與秦人打了這麽多年的交道的他們卻還是處於茹毛飲血的狀態。

  或許這樣講有些誇張,但從他們手持的兵器和身穿的獸皮來看,似乎與茹毛飲血差不了多少。

  因此也就造成了戎人攻城難度極大,

  若是像玉宵關那樣低矮的城牆也就罷了,像蕭關這樣的堅城要是戎人沒有守軍的數倍數量,他們是堅決不會攀城攻擊去送死的。

  何況戎人也要提防秦兵抄了自家後路,把本來就不多的糧草搶走或者燒掉。

  所以留守的一萬戎軍是斷然不會傾巢而出的。

  那麽城裏的喊殺聲又是怎麽回事?

  正在方恒心疑惑間,城內跑來兵士向方恒心報告道:

  “方副將,雍將軍有令,戎兵已攻破東門,請您速將兵士調入關內抵禦戎兵。”

  “戎人如何攻破東門的?

  攻入的戎人數量有多少?

  雍將軍在哪裏?

  戎人攻城時為何不報?”

  聞言大吃一驚的方恒心一口氣將心中疑問全部拋向那傳令兵士,可那兵士卻什麽也不知道,隻是口中連道“贖罪。”

  方恒心此時已是心亂如麻,連忙下令指揮的兵士快速往蕭關城內退去。

  此刻他們戰陣前方的戎人似乎知道是怎麽回事,當聽到城內喊殺聲四起時,全軍就不管不顧也不記死傷般的徑直殺向方恒心大軍。

  一萬五千人想要撤入小小的城門又哪會是一時片刻可以辦到的。

  眼看陣前的戎人騎兵即將殺到,方恒心跺了跺腳,下令玄甲騎迅速整隊上馬。

  但此刻玄甲騎已經沒有了提速的空間,隻能讓他們繞到戎人騎兵後麵去攻擊衝上來的步兵。

  而騎兵就交給弓箭手和長戈兵去對付。

  秦兵確實是百戰之士,雖然不是上午那支方家嫡係部隊,但此刻的秦兵也是毫不畏懼的迎上了戎人的騎兵。

  匆匆三輪箭矢射過後,弓箭手趕忙退到護城河後,陣前也留下了戎人騎兵大量的屍體。

  但與上午不同的是,這支騎兵隊伍太過龐大,比上午多出了一倍不止。縱然在箭陣打擊下傷亡慘重,但在絕對人數優勢下,並未傷及根本。

  最重要的是,戎人騎兵顯然都抱定了必死的決心,最顯而易見的證明就是,前排的騎兵綁了戰馬的

  眼睛,徑直衝上秦兵長戈軍陣。

  兩軍相接的一刹那間,人呼馬嘶之聲響徹雲霄。

  雖然遠遠的看到玄甲騎也衝進了戎人的隊伍中,但方恒心絲毫也沒有喜悅之心,因為護城河前的陣地讓他目瞪口呆,極為震驚。

  隻見戎人騎兵衝入軍陣後,雖然人馬渾身上下插滿了長戈箭矢,但這兩具屍體憑借著慣性也同樣會衝到周圍一大批秦兵。而且像這樣的戎人騎兵一個接著一個的不斷衝進自己的軍陣中。

  “這算哪門子的戰法,這還是戎人嗎?”方恒心內心震撼非常,不禁自言自語道。

  與戎人交戰近一月,雖然雙方互有勝負,但直到今日上午,方恒心還保持著必勝的信念,但此刻他突然覺得,或許今日就要嚐到失敗的滋味了。

  抬頭看著遠方的玄甲騎,他們在數次衝入衝出戎人步兵陣列後,也漸漸失去了速度。

  而失去速度的騎兵就變成了步兵靶子,漸漸地,玄甲騎也有了傷亡。

  而戎人步兵陣列除了留下與玄甲騎交戰者外,其餘兵士依舊全速向自己中軍這邊衝將過來。

  開戰伊始的千步之遙,到現在隻剩下咫尺。

  方恒心趕緊下令讓玄甲騎全速撤回,而步兵似乎已經脫離不了戰場了,當然,那些退到護城河內的五千弓箭手除外。

  方恒心戎馬一生,當然知道取舍利弊,咬了咬牙後就立刻下令讓弓箭手火速入城,而騎兵則北上從北門入城。

  至於那些與戎人陷入肉搏的長矛軍,方恒心隻能帶著深深的愧疚不去理睬了。

  此刻,他隻想盡快的讓能夠進城的兵士迅速進城去幫助雍雲祈奪回東門。因為相較於城外的損失,東門的得失要更為關鍵。

  命令下達後,方恒心忽然覺得有些累了。

  這是一場自己從未遇到過得奇怪的戰鬥,明明是自己占了上風,卻因為戎人不要命的亂拳,打的自己狼狽異常。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戎人這種不要命的戰法,來源於蕭關城內的異變,而這異變,才是方恒心覺得心累的根本。

  雖然是這樣想,但作為主將,他身係全軍安危,也關心著雍雲祈的安危,所以片刻之後,他強迫自己打起精神,目送弓箭手陸續進城、玄甲騎脫離戰場調轉馬頭向北方奔去。

  城外陷入苦戰的步兵見自家騎兵離去,弓箭手也進入蕭關後這才明白自己已經被拋棄,所以他們再也沒有了戰意,紛紛轉身往蕭關跑去,一場殊死搏鬥瞬間轉而變成了大潰逃。

  一萬五千人出城迎戰兩倍敵軍,在兩個時辰左右時間內陸續斬殺近萬戎兵後,秦國這方折損的僅僅是四千不到的步兵和千人不到的騎兵。

  但本是大勝的局麵卻以秦兵的最終潰敗告終,而造成這樣戰果

  的原因無非是城內所發生的變故。

  內心忐忑的方恒心剛一進入到蕭關內,就立刻清晰的聽到東側方向的喊殺聲震天響,

  他不由大吃一驚,覺得這喊殺聲移動的速度實在太快。

  方恒心立刻下令著弓箭手守住西門,自己帶著親兵往殺聲傳來方向跑去,

  蕭關城並不大,所以這快速移動過來的喊殺聲無疑是在告訴自己,敵人的人數絕對不少。

  不多時,帶領著百名親兵在蕭關主街上快速往東奔去的方恒心一行人剛剛跑了不遠的距離,就看到了一隊迎麵而來的黑衣兵士。

  雖看不清來者麵容,但從衣著上看去就知道是秦兵。

  方恒心心急如焚,他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何事,戎人又怎麽會從東門進入到蕭關,

  一想到此,他趕忙提速孤身向那群秦兵迎了上去。

  對麵的秦兵也看到了方恒心等人,見他們向著自己奔來,其中的幾人就提起了長戈,但迅速被旁邊的人製止。

  隻聽一人高聲喊道:“來者何人?”

  方恒心聽到問話後頓時覺得有些奇怪,蕭關內的秦兵何時不認得自己了?

  錯愕見又突然恍然大悟,連忙回道:“蕭關副將方恒心在此,你等可是從原州來的兵士?

  快說,東門到底發生什麽事了,進城的戎人有多少?可見過蕭關將軍雍大人?”

  一連串的發問後,方恒心漸漸低下了聲音,因為他看到麵前的秦兵聽到他的話後盡然都重新舉起了長戈,而臉上還浮現起了笑意。

  方恒心雖然焦急,但畢竟是久在行伍中人,突然覺得事情不妙就想調轉馬頭回到身後親兵中去。

  但他剛剛轉身,卻聽方才喊話那人大叫一聲:“放箭”。

  隻聽“嘣”的一聲,方恒心就感覺到數十支箭同時從身後鑽入了自己體內。

  大秦一代良將連一句慘叫聲都沒有發出來就栽下了馬頭,隕落在了蕭關城內。

  “殺”。

  隻見方才下令射箭的“秦兵”一聲令下,無數的“秦兵”提起長戈殺向了方恒心身後目瞪口呆的真正秦兵。

  ……

  大秦西疆的天色暗的較晚,但這座雄偉的關城卻依舊慢慢的隱沒在了黑暗之中。

  將逝去的餘暉中一些孤零零的馬匹在關城外一地的屍首中來回踱步,哀鳴不已。

  而這座關城上,五百多年從未落下的黑色玄武大旗卻從未有過的,全部消失不見了蹤影。

  而此刻在城頭迎風招展的大旗上,一輪燃燒的紅日目送著夕陽西下。

  蕭關距離原州約有二百四十裏,秦國早在開國初期就修建了一條從原州通往蕭關的馳道,方便戍邊大軍的調動。

  因為蕭關地處邊陲,關城裏幾乎隻會住些軍屬家眷,商業並不發達,所以在平

  日裏,這條馳道根本就沒人行走。

  但在蕭關城破的這日夜裏,這條馳道上人馬繁多,隻是在夜幕中匆匆行走在馳道上的人都沒有了言語,以至於隻能聽到人與馬的腳步聲。

  “報”!

  漆黑的夜裏,一聲傳令兵的喊叫聲打破了這死氣沉沉的寧靜。

  雍雲祈騎在馬背上,一身玄甲已是破爛不堪,肩膀上破碎的葉片稀稀拉拉的掉在他的胸前,滿頭的黑發被一根束帶鬆鬆垮垮束在頭頂,而其餘沒有被束著的散發隨著戰馬的上下顛簸,搖搖擺擺地遮住了他呆滯的目光。

  看著眼前的傳令兵,雍雲祈打起了精神,抬頭輕聲說道:“講。”

  那斥候連忙說道:“報將軍,前方十裏外有座營盤,看著好像是秦兵的,按照營盤軍帳數量看,大約有五千人左右。

  但屬下並未聲張,著幾名弟兄們在遠處監視,自己趕忙回來報信。”

  雍雲祈現在聽到秦兵兩個字,不由自主的就會渾身發緊,連呼吸也變的急促起來。

  他根本就已經分辨不出哪些秦兵是自己人,哪些秦兵是戎人的內奸了。

  在今日城破之時,他就已經因為恐懼所以神誌不清,見人就殺,逢人就砍,最終還是被跑來的玄甲騎死拖上馬才得以離開的蕭關城。

  一路狂奔四十餘裏,他才漸漸恢複了理智,隨即安排了前後兩路斥候去探查戎人動向。

  當初讓城外裝扮成秦國兵士的戎人內奸正是他下令調入蕭關城中的。

  此刻,又聽到有秦兵的營盤在此,他下意識的就想下令繞路而行。

  但想了又想雍雲祈還是決定自己親自去查看一番,若是戎人的內奸,他倒有心去報一箭之仇。

  自己從小就是天之驕子一般的人物,生於右更家,師從大秦最好的將帥。

  雖然榮耀之至,但以他的性格而言,倒有些想走出父親和老師的光環,去獨創屬於自己的榮耀。

  原本此次到蕭關戍邊,他是想做出一番成就的。

  但沒成想幾番大戰下來,自己卻輸了個天翻地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