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未有之局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656
  遠去的使者仿佛知道了樗裏驊所想,在玉霄關城頭眾人眼中突然回過頭來,看著關城方向微微一笑。

  “不好!速派信使向龍德城,哦,不,向原州府告急。”

  眾人看著從城頭剛剛走下的樗裏驊,不知道他為何突然慌亂起來。

  身旁的馬元見樗裏驊如此,不明所以之下也頓時有些驚慌起來,他緊張的問道:“樗裏哥哥,可是覺得戎人在使詐?”

  樗裏驊點點頭,拉著馬元上了關樓議事廳。兩人剛一進門,樗裏驊連忙對他說道:“馬大人,若我沒有猜錯,須彌七關定有關隘已被攻破。”

  馬元有些不明白樗裏驊所說之意,心想他又不是神仙,怎知其他關隘被攻破了。

  樗裏驊看出了馬元的不解,繼續說道:“先前我估計戎人計謀失敗,再損兵折將前來攻擊關城已經落入下成,但他們畢竟手握優勢,隻要不計損失攻下玉霄關的幾率還是很大的。

  但方才與那使者交談,得知他們將要撤兵後,我先是以為或許是戎人損傷較大,和談隻是緩兵之計而已。

  但仔細想來,那戎人既然知道我玉霄關兵士數目,戰或不戰本就是隨心所欲之舉,更沒有必要來和我們談判。

  雖然到現在我依舊不明白他們為何要來玉霄關與我們和談,但此番戎人撤軍定是不會有假的。

  戎人幾日來不計損傷連番攻擊我玉霄關,儼然是想把破關的重心放在玉霄關而不是其他各關隘,雖然裏應外合之計沒有成功,但強取已非難事。

  但就是在這等大好的形勢下他們卻突然撤軍了,唯一解釋就是,已有其他的關城被破,戎人沒有必要再來攻擊玉霄關了。”

  說罷,樗裏驊看著臉色已經蒼白的馬元,歎了口氣。

  他隨後向馬元建議,一方麵派出探子探查戎兵動向,另一方麵整備玉霄關物資兵器,重新布置玉霄關關防,都一一被馬元點頭獲準同意。

  二人又商量一番,樗裏驊這才匆匆走出了關樓,安排高雲策等人速去辦理探查布防相關事務。

  而馬元則將玉霄關戎人退兵後的情況以及樗裏驊的分析寫成書信派人送去了原州府。

  ......

  兩日過後,派出去探查戎人動向的斥候回來稟報稱四關戎人已經盡數退去,他們尾隨戎人四十餘裏才折返回來。

  顯然戎人再重新回來殺一個回馬槍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

  此後幾日,玉霄關內除了不斷派出身手較好的兵士外出探查戎人動向外,關內也對剩餘兵士進行了重新整編。

  在獲得玉霄關全權軍事指揮重任後,樗裏驊立即將關內剩餘兵士挑選出八百人,分編為八個百人隊,將原有兵士新老參雜開來後再挑選近日戰功卓著者和木獬關的老兵擔

  任伍長、什長。

  此外,樗裏驊讓高雲策、魏元琦、梁青書、柳郃、李季、唐元、安旭之和原來的玉霄關百將齊敏分別統領八個百人隊。

  其實這些時日下來,玉霄關的守兵將領死的死、降的降,原本的建製早都被破壞的麵目全非,玉霄關原有的十餘名百將也都戰死的隻剩下四人,而且三人身負重傷,在樗裏驊的建議下他們和傷勢較重的兵士一起被送到龍德城去了。

  樗裏驊依稀還記得當初離開原州城時楊和所說:戰端一開,則百將、什長當會身先士卒,戰爭結束時那百將能活著回來的往往不及原有的一半。

  樗裏驊初聽時還以為有些誇張,但現在看來楊和所說還略有些保守。

  在戰時,這百將之職一般均可由各軍統領根據戰時情況自行任命,待戰爭結束後再由兵籍屬地正式任命。

  所以玉霄關向總製府發出的軍報中也對上述幾人的事跡和所委派的官職做了說明,想來總製府也不會為這點小事為難邊關將士。

  最為難辦的是安旭之,樗裏驊與他商議之後,就讓他化名安默然重新掌兵。

  之所以起了默然之名,是因安旭之曾經聽樗裏驊說過讓他將憤怒歸於從容,壓在心底,蓄勢待發。

  當時樗裏驊說道:“怒氣三千丈,皆作飛花流,欲斬天龍首,先做默然人。”所以安旭之執意要取默然二字,提醒他自己在沉默中務必不要遺忘那滔天血仇。

  化名之事好辦,但安默然這名字卻在總製府並無登記,始終是個隱患。

  不過樗裏驊倒也沒有太過擔憂,大不了等日後回到原州府再找介子想想辦法就是了,他知道有錢能使鬼推磨的道理,在那個府衙,自己可是坐了五年的。

  往昔認識安旭之的將領早已在戰爭中消失殆盡,而知道安旭之往事的韓雲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所以樗裏驊左思右想也覺得讓安旭之再次掌兵並無不妥,至於認識安旭之的兵士們也隻剩下原來木獬關的舊兵士,幾次大戰下來,所剩也隻有五十多人,對於那些人樗裏驊是信得過的。

  在玉霄關的建議下,龍德城並未向玉霄關發來援兵。其實也如樗裏驊所料,在接到玉霄關來信後,龍德城派了數批斥候去了龍德城所轄範圍內的彌神關和武藏關,並且發現戎人已經占據了武藏關,而該關原有兩千守軍竟然沒有一人逃出。

  此刻再沒有人去關心那兩千多人是死是活,五百多年來,須彌七關第一次被戎人攻破,這才是足以令天下震動的大事。

  得知邊關失守的消息後,龍德縣令孫玉才慌忙派人將軍情送往原州府並請求發來援軍,同時也將軍報發送給了龍德各處關隘。

  而龍德城裏得信的貴族也紛紛開始將家眷

  細軟往原州府送去。

  貴族開始了逃亡,百姓自然也就知道了戎人已經破關,數萬人的龍德城開始變得慌亂起來。對於城內百姓們而言,失去了家園縱然跑到原州府也是餓死,索性就跑出了龍德城,到鄉下投親靠友去了。

  龍德城一片混亂,而玉霄關那邊則在戎人撤退後,就再未派人重新占領木獬等關。因為玉霄關人數太少,分散出去也起不了什麽作用,況且木獬,金牛兩關還被燒毀,索性樗裏驊就隻在四關留了幾人當做前哨,其餘兵士均留守在了玉霄關內。

  當玉霄關收到龍德城的軍報時,距離戎人撤兵已過了五日。

  樗裏驊拿著軍報帶領高雲策八人來到馬元處,進門後就對馬元說道:“馬大人,龍德城發來軍報,戎人已經攻破了武藏關。”

  馬元並未驚訝,因為這是他們之前已經分析到將會發生的事情。馬元問樗裏驊道:“樗裏哥,我們該如何做。”

  樗裏驊目光有些黯然,看著馬元道:“自然是堅守玉霄關。現在的局麵恐怕總製府層麵已經束手無策了,就看西京能不能及時派來援軍了。”說罷他向東方西京方向抬眼遙遙望去。

  眾人將戰事守備和傷員恢複等事宜又進行了多次商議後,一致決定還是再派出數批斥候,打探武藏關戎人近況為妙。

  因為武藏關與玉霄關為臨,雖然戎人轉身攻擊玉霄關的可能性不大,但還是早做防備為好。

  更為重要的是,樗裏驊覺得龍德城辦事效率極低,與其從他們那裏得到消息,倒不如自己派人出去探查。

  玉霄關距離龍德城四十餘裏,雖然大半路程是山地,但若是加快腳步,不到一日就可到達。

  而武藏關距離龍德城更近,隻有不到三十裏,若是加快腳程,半日即能到達。

  但是從玉霄關向龍德城發出警報,再到龍德城派出斥候確認最後回報玉霄關,這原本一兩日就可辦到的事情龍德城竟然用了足足五日,這種令人發指的效率讓樗裏驊驚恐不已。

  實際上,正如樗裏驊所料,此刻戎人大軍已經東出武藏關正沿著須彌山脈由南往北,向蕭關進軍。而效率緩慢的龍德城卻並未探查到這一重大的軍情。

  樗裏驊不知道的是,其實戎人原本的計劃是攻破玉霄關後,直接攻占原州南的龍德、涇陽、烏氏三縣。

  因為當玉霄關徹底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後,依托三縣可北上攻擊原州,也可南下進攻蜀北郡,形勢將會極為有利,用兵也會極為靈活。

  但不曾想遇到了突然出現的樗裏驊,讓他們的計劃被打亂,所以他們隻好退而求其次,取了武藏關。

  但武藏關畢竟還是夾在玉霄關和須彌北五關之間,在戰略上處於南北夾擊之下,南下

  進攻蜀北郡已經變得並不明智。

  其實取了武藏關,再取玉霄關也不是不行,但戎人單於特地下令,讓大軍不得攻擊玉霄關,所以戎人的隊伍隻能按照原本方案向蕭關發兵,力圖前後圍攻蕭關,一舉攻占。

  但如此一來就與原本設計的戰略效果相比小許多,說不定此次東征又會如同曆史以往一樣,铩羽而歸。

  但此番畢竟攻占了武藏關讓秦國門戶大開,這已是五百年未有之壯舉了,若是姚君在世,怕也要皺起眉頭了。

  然而更糟糕的是,關內各地的防務此時也是一塌糊塗。

  這次戎狄叩關極具突然性,時間上幾乎提前了一年,這可是在曆史上從未發生過的事情。而這一年恰恰是秦國各方麵部署的準備期。從時間上來講,各地並沒有做好戰爭準備。

  而且樗裏驊久在原州總製府,或多或少的知道各縣的一些隱秘。這些縣內的軍兵,大多都有吃空餉的情況。例如龍德縣,原本核定兵力為戰時一萬,縱然目前還未滿員,但兵冊統計人數也在七八千上下,而實際上恐怕隻有不到五千人。

  若是以往,各關守軍保持在兩三千,關後的龍德、涇陽、烏氏三縣再各屯兵萬人左右,各縣援兵皆可一日內到達關隘,再結合各關天險,怎的也不會讓這些天塹關隘失守的。

  但實際上龍德城此時不僅沒有援兵可派,就連自保怕也是極為困難的。

  但是樗裏驊覺得除了上述原因外,造成目前局勢十分惡劣的根本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一個人的存在。

  自那日和談後,這個人的身影曾多次在樗裏驊的腦海裏閃過:他站在關下輕輕微笑,好像微風拂麵人畜無害,他突然扭頭一看,便讓身後的喊叫的戎人鴉雀無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