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再遇須彌狼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3411
  當樗裏驊從自己的屋中走出來時,已經到了第三日的上午。

  這兩日多來,樗裏驊水米未進,除了偶爾叫安旭之、李季、高雲策等人入內商議諸事外,就再也沒有因為其他的事情出來過,所以當他從屋中走出時,關內眾人皆向他望去。

  隻見樗裏驊頭發淩亂,他的眼睛明顯是因長時間未得到充分休息所以顯得格外紅腫。

  這與平日裏樗裏驊儀表的整潔出入頗大,可以看出這次六名軍士被殺兩名軍士失蹤對他的打擊是多麽的大。

  其實樗裏驊這幾日不僅僅是因為兵士戰死而情緒低落,而更多的是因為他發現麵對這種非人類的動物襲擊束手無策而感到惱火,這兩日也不斷的在思索良策。

  通過與安旭之、李季等人交談,他得知須彌狼也並不是數量繁多想遇就能遇見到的,隻能怪自己當時運氣不好罷了。

  其實避免損失的辦法倒也是簡單,無非就是以暴製暴,以多勝寡罷了。

  與這種幾乎沒有智慧的生物相敵,隻能憑借人數和武器與之抗衡,如果當初遇狼時人數遠遠多於狼群或者與狼群數量相差不大,那些須彌狼估計也不會主動招惹自己。

  今日一早,樗裏驊就覺得自己再也不能如此消極,畢竟自己是這座關城的主將,而戎狄隨時會在任意時間前來侵關。

  自己的一言一行,將會影響到帳下兵士的士氣和鬥誌。

  所以樗裏驊就強打起了精神,重新出現在眾人麵前。

  龍德成外的糧草也早就悄悄的全部運到了木獬關內,即使路過玉霄關時,也隻稱是介鴛幫著籌募來的糧草,這讓玉霄關的守軍們羨慕不已。

  關於安旭之的事情,樗裏驊曾親自回到玉霄關內與韓雲商議了一夜,韓雲也承認那日遲遲未去救援就是文兆源所授意,並派人前來監視他,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而那名文兆源派來的監軍也被他在最後關頭親手所誅殺,這才派人去救援木獬關。

  對此他派人修書向文兆源解釋稱那人死於戎狄之手,並將自己多年來攢下的家財盡數送給了文兆源,並保證找機會下手殺了安旭之,這才有了幾月的緩衝時間。

  這段時間,他也在為此事發愁。

  聽聞樗裏驊已從安旭之處得知詳情,韓雲也知誅殺安旭之有背良心且他看樗裏驊的態度明顯是偏向安旭之的,索性就將全部事情告知了樗裏驊,也是希望樗裏驊能夠幫助他走出這個困局,畢竟樗裏驊也是位貴族,並且有介鴛這尊大佛在背後撐腰。

  兩人商議過後,最終采取的辦法是由木獬關發出軍報稱安旭之在與戎人的一次衝突中戰歿,報請原州總製府賞爵封功。

  同時,也請韓雲修書一封送達西京兵部文兆源處詳細說明安

  旭之戰死之事,並附上安旭之兵符、血袍為證。

  雖然不能完全打消文兆源的疑慮,但馬上也就到了戎狄侵關之時,想來文兆源也不會對這兩個小角色有過多的關注。

  而且原州總製府也備案了安旭之戰歿之事,如果文兆源追究那可是有據可查的。

  但是,從此世間卻再無安旭之此人了。

  對於一個百戰疆場的戰士,此等結局難免有些悲哀。倒是安旭之豁達,聽到樗裏驊回來對他說明一切之後,隻是哈哈一笑說道:

  “隻要留命報仇即可”,說完就如同沒事人一般去忙活自己的事情了。

  樗裏驊站在門外理清思緒後吩咐軍士端來早飯匆匆用過,遂點兵員再次出關巡查敵情而去。

  此後近一個月的時間裏,樗裏驊幾乎每日都帶著兵士出關巡檢,跑遍了木獬關外三十裏範圍的各處角落,這讓他對此間地形了熟於心。

  樗裏驊又派人在木獬關外十裏範圍內的幾個地勢險峻視野開闊之地設置了一些瞭望哨崗,使得木獬關觀察範圍向外延展了十裏。

  此舉是為戎人攻擊前能夠更早的發現和布防。

  這些觀察哨中每哨兩人,哨崗離地八步高,能夠有效避免野獸襲擊。

  如果發現戎人則第一時間點燃哨內狼煙,人員則撤入關內。

  這日,樗裏驊一大清早又帶著四十人出關巡查,除帶著上次遇襲回來的十二名軍士外,另校點二十八人同行。

  上次的教訓讓樗裏驊內心始終有些緊張,他怕再出現人手不足隻得逃命的情況,所以經過深思熟慮後在這一個多月裏他每次出關都帶著四十人的探查隊伍,畢竟有備無患。

  除了各前哨外,關內留下六十人守衛倒也是夠了,因為上山之路隻有一條,如果戎人來犯多半也會與自己偵查部隊相遇,到時退回便可。

  如果下山後正巧與戎人部隊相錯,那這六十人憑著險關據守待援也還來得及,畢竟玉霄關與獬木關之間的距離也不是很遠。

  他依舊分派出去斥候四人,距離本隊數百米左右先期探查,自己帶著剩餘兵士緊隨其後沿途巡查。

  今日巡查,他們計劃去探查當初遇到須彌狼的那條道路。

  一個時辰左右,眾人來到了當初遇襲的那片樹林,樗裏驊獨自一人默默站在那已故兵士曾經爬上的幾棵樹前,凝視良久輕輕說道:

  “六位兄弟,你們護我而歿,樗裏無以為報,隻有找到它們為你們報仇而已。”說罷,深鞠一躬,轉身離去。

  ......

  不管是站在木獬關還是玉霄關上往西望去,皆是巍峨綿延的大山,如果能看到樗裏驊一行人,就會發現他們走了半天的路程其實也僅僅走過了山脈的十分之一強。

  他們早就路

  過了當初發現六名兵士屍首的那條溪流,此刻正在沿途的一個山坳石堡外生火造飯。

  樗裏驊站在石堡之上,魏元琦、柳郃和李季陪在他的左右,此刻他正為魏元琦等人講解這些石堡的故事。

  “這石堡原是姚君時期出關征伐戎狄時所建的防禦工事,因為戎狄被迫退出神州後,姚君著雍尚、劉昂各領兵十萬出秦嵐、須彌追擊戎狄,但兵入群山後就發現戎狄化整為零藏入了山林。

  戎人不與雍尚、劉昂列陣對攻,隻是隱藏起來不時騷擾,讓雍劉二人苦不堪言,隨著傷亡越來越大軍士士氣也漸漸低落。

  姚君獲知此間狀況後,修書與二人讓他們沿途修建石堡,聚堡自守,憑堡而攻,這樣才漸漸打開局麵。

  介子曾經告訴我,他在秦嵐各關外發現這些石堡向西排列,一般相隔十裏一座,想來須彌這邊也是如此。”

  “那為何要放棄這些石堡,它們看起來也頗為牢固,如果現在這些石堡仍為我所占,周邊開墾良田就不必再辛苦爬山運糧了。”

  樗裏驊帶著欣賞之色看了一眼向他詢問的魏元琦道:

  “石堡據守以群為易,單獨的石堡又能容下幾個人?

  相比玉霄、獬木雄關,這些石堡添上多少人命才能守得住?

  石堡隻是進取時的權宜之策,守備則萬不可取。

  一堡被圍,周圍堡壘要不要救,如何救,發兵多少救?

  退萬步講,如果戰事到了憑堡才能自守的地步,那也隻能是垂死之掙而已,所以姚君撤兵後,就選擇了天塹通道建關守備。

  雖然丟了些土地,但也保了我神州五百餘年的平安。”

  眾人聽完樗裏驊所言,紛紛點頭稱是。

  樗裏驊看著幾人若有所思的模樣又道:“但事非絕對,也要看周圍情況、戰事變化而定,如果後援暢通,各堡內兵士充足,兵器糧草充盈,憑堡據守也非不可,還能達到牽製兵力,消磨敵軍鬥誌,分散敵軍部署的目的。”

  “到那時,如有一支奇兵再分而殲之就更好了。”樗裏驊微微一笑,看著說話的魏元琦點了點頭:“戰爭形勢不會一成不變,敵方主帥也不會按照我們的預計等著挨打,切記要善於用勢,借力而為,以我之長對彼之短方能有獲勝的希望。”

  眾人雖然在討論用兵之道,但眼中卻始終觀瞧的是堡外別樣的景致,這五百年來秦人幾乎從未踏足之地,讓他們既感到新鮮,又有一絲麵對未知的不安。

  堡外兩百步之地,均為一些雜草灌木,兩百步之外就是山坡和山坡上的密林,站在堡上觀景視野極好。

  看著看著,樗裏驊等人幾乎同時發現一人從西方樹林裏跑了出來,步履闌珊卻又拚命掙紮著往石堡處而來。

  當

  他從樹林跑出不久,又看見十餘隻須彌狼躍出樹林,在其身後緊緊追趕。

  “是唐元兄弟!”

  樗裏驊身邊的李季突然大喝一聲立刻急匆匆下了石堡,明白過來的樗裏驊站在石堡上大聲發令,“弓箭手速回石堡,其餘兵士速引唐元回堡。”

  與樗裏驊發令的同時,石堡下休息的這些兵士也看到了唐元,聽到樗裏驊號令後二十餘人迅速從背上取出弓箭,向唐元身後的須彌狼射去。

  一輪箭射罷,二十餘人紛紛邊取箭矢邊向石堡跑去。

  另有十餘人提起長戈跑向唐元。

  唐元見石堡有人接應,頓時抖擻精神,竟然又跑的快了一些,眨眼的功夫,就與這十多名長戈手相遇,長戈手將唐元放入陣後將隊列稍作調整,列成半圓形兩排陣列,前排下蹲長戈上揚,後排長戈平端對著須彌狼。

  追著唐元的那些須彌狼在一輪箭矢過後,僅僅被射斃了三四隻,其餘狼身上掛著箭矢繼續前奔,顯然未傷到要害。

  餘後越來越多的須彌狼紛紛從樹林竄出向眾人奔了過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