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舊事
作者:樗木      更新:2020-04-22 12:36      字數:4191
  行軍打仗時生火造飯對於秦國軍隊來說是尋常訓練時候的重要科目,所以縱使百人隊並沒有專門的夥頭兵也不礙事。

  幾乎每個兵士都會做一些簡單飯食,這樣軍隊才能在任何環境中保持戰鬥力,減少因喝生水,吃生食造成的一些疾病損害。

  柳郃聽完樗裏驊生火造飯的命令後,立刻點了二十餘名軍士架起大鍋燒上了開水。

  待水開後,就下了一些小米熬製起來。

  因為方才已經接管了木獬關,那原來的百將雖然不走,但也沒有阻撓樗裏軍的換防,所以通往玉霄關這邊的關門此時正由樗裏驊軍控製,而且並未關閉。

  臘月寒冬淩冽的北風將小米熬製米湯的香味源源不斷地吹進了木獬關內。

  片刻鍾後,隻聽“吱嘎”一聲,正在關門外的寒風中蜷縮著依偎在一個一個火堆旁取暖的樗裏驊百人隊軍士們不約而同的抬起了頭,向聲音的來源-木獬關內看去,隻見從關內的營房木門中走出來一個人,此人正是方才王民嘴上喚的安百將。

  這百將也不說話,循著米香徑直往關門外樗裏驊這邊走了過來。

  在他身後,零零落落的守關士兵也紛紛跟著自己的主將從屋裏走了出來。

  二三十步的距離對於樗裏驊這邊的軍士而言,往返也就數息之間,但對木獬關的這些士兵來說,確是如此漫長。

  至少在樗裏驊軍士眼中看去就是如此。

  他們在那名安百將的帶領下,慢慢的走到大鍋旁,直愣愣看著鍋中的小米隨著沸水上下翻滾,而他的兵士們也和自己的主將一樣,圍在大鍋邊默默的看著,看著。

  樗裏驊等人看著近在咫尺的這些“乞丐”兵都默不作聲,但眾人心中所想莫不是在問這裏究竟發生了什麽讓這獬木關守軍如此淒慘。

  由彼推己,不禁也都有些感同身受,看著看著,竟然在一些兵士臉上顯露出了同情繼而哀傷的表情。

  樗裏驊走近了安旭之眾人,站在安旭之的旁邊,扭頭對身後的柳郃說道,“給兄弟們乘飯。”

  柳郃道了一聲“喏”後便和兵士們一起乘起粥來。

  第一碗自然是遞給了安旭之,安旭之下意識接過粥怔怔的看著,突然一仰脖便喝了下去,好像根本不怕燙的樣子。

  喝過後又將空碗遞給柳郃,柳郃看了一眼樗裏驊,見到樗裏驊點點頭後,又乘了一碗遞給了安旭之,安旭之接過後又狼吞虎咽,吃了個一幹二淨。與他隨行的軍士們和自己的主將一樣,一碗接著一碗的吃起粥來。

  不多時,鍋裏的粥便被吃了個精光。

  安旭之向樗裏驊輕輕點了點頭,轉身走進了獬木關石屋內,他的兵士也跟著主將而去了。

  等到關內又歸於寧靜,高雲策、梁青書

  和魏元琦輕輕走到了樗裏驊身邊,樗裏驊也不回頭,輕輕道:“是不是想知道原委?”

  高雲策輕聲道:“百將大人可是知道內情?”

  樗裏驊轉頭看了看高雲策,稍想了一會,又扭頭看向漆黑的獬木關內,輕聲問道:

  “高兄,如果戎人兵力多我十倍侵關,縱是天險也岌岌可危,這時候高兄如果是守將,將會如何處置?”

  “堅守待援!”高雲策不假思索道。

  “若援兵始終不來,守軍傷亡慘重如何?”

  “死戰即是!”高雲策答道。

  “若有人從內打開關門,放戎人進關又如何?”

  “這,誰這麽大膽。”

  高雲策等人聽後頓時一驚,不明白何人如此大膽竟然敢打開關門,向戎人獻關。

  但他也同時明白,天險之所以稱為天險,就是憑借著萬夫莫敵的條件來守關,若果這個條件喪失,對軍心的打擊將遠遠大於形勢本身。

  “千人攻擊關隘,死傷百人,關內守軍雖然也有傷亡,但也不至於就一定守不住,但當堡壘從內部打開,對於守軍無外乎兩種選擇,其一是投降,其二是盡歿。

  安旭之百將選擇了後者,硬是生生守住木獬關,但也戰死了近七成兵士。”

  樗裏驊依舊看著漆黑的關內,靜靜的說道。

  “韓千人隻對我說了這些,並沒有告訴我是誰從內打開關門,也沒有告訴我為何他沒有發援兵去相救。

  高兄,你能否猜出原委?”

  高雲策聽到樗裏驊的問題,低頭沉吟片刻後對樗裏驊說道:“樗裏兄,我猜不到,但你肯定猜到了對不對?”

  樗裏驊輕輕歎了一口氣,轉身麵對著三人,緩緩說道:

  “三位兄台,若是龍德城的那些人知道了王鶴是被你我所殺,下次戎人侵關時,安旭之百將所遇之事會否發生在你我身上?

  今夜之事,三位兄台也都看到了,

  回去吧,不必與我一起委身於險境之中。”

  高雲策三人相顧而視,一同向樗裏驊一揖到地,高雲策斬釘截鐵道:“自出了龍德城,我三人便立誓與百將大人共進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魏元琦也向樗裏驊鄭重說道:

  “自今日起,我的命便交給了百將大人了。

  龍德之事我也想的明白,百將大人原也不必殺人身犯險地。

  定是有為我等著想的緣故,元琦雖然愚鈍,但能感覺的到。

  所以百將大人再勿出言激發我等離開。”

  梁青書聽完高雲策、魏元琦說完也是渾身激昂,不發一言朝著自己心口指了一指,隨後定定的看著樗裏驊。

  樗裏驊見三人不願離去,微笑著與三人擁抱在了一起,口中喃喃的道: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一夜無話

  ,第二日清晨,木獬關守軍中的一人睡眼惺忪的走出屋門。

  他突然發現關內整潔了許多,抬眼一看,滿目都是樗裏驊的兵士們在清掃關內垃圾和滿地的穢物的熱鬧場麵,可以看到每個人身上和頭發裏都冒出了熱氣。

  正當他發怔時,一名兵士走來對他說道:

  “這位兄弟,如要如廁去那邊。”

  這兵士順著手指所指之處看去,發現一座簡易的茅廁搭建在南側的一角之處。

  他點了點頭,慢慢的走向茅廁,又發現另一些軍士伐來了木頭正準備搭建一個麵積頗大的營房,

  可以看到營房的地基已經刨出,三三兩兩的兵士在用石板鋪設地基邊牆。

  這座營房要是建好,正好正對著自己所住的石屋。

  他匆匆辦完了事,跑回了石屋之內,不一會時間,安旭之和自己二十餘名弟兄們走出了石屋,站在關院內看著樗裏驊的軍士們勞作。

  不久,一名樗裏驊軍士走到安旭之麵前,對安旭之抱拳道:

  “安百將,樗裏百將請兄弟們到關門處用早飯。”

  安旭之也不答話,點了點頭徑直向關門走去。

  片刻後,樗裏驊看著身邊正狼吞虎咽的安旭之,第一次近距離的看清了這名百將麵容。

  雖然和他的軍士一樣衣著襤褸,渾身也沒有幹淨的地方,

  但這安百將麵圓臉闊,膀大腰圓,一看就是名能夠衝關陷陣的猛士,再看他臉上、手上到處都是刀槍棍棒留下的道道傷疤,這些最是能表明他作為一名戰士的身份。

  樗裏驊向安旭之說道:“我叫樗裏驊,世襲大夫,百將,領命來木獬關戍關,戍期三年,安百將戍邊鎮關辛苦了。”

  安旭之卻不言語,依舊無聲的吃著自己碗裏的飯食。

  “安百將,樗裏知道關內存糧不多,我已命人去搬來糧草可供弟兄們一年食用。”

  他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一封信遞給了安旭之。

  “安百將,韓千人已經同意讓你與我一同戍守木獬關。”

  安旭之聽聞此話後這才接過信來一把撕開,默默的看了看又低下了頭。

  樗裏驊與安旭之離的近,雖然安旭之有意避免樗裏驊看到,但樗裏驊還是發現安旭之此時的眼裏似乎有些發紅。

  樗裏驊對安旭之道:“安旭之百將,我樗裏驊發誓,會為獬木關陣亡兄弟們報仇的。”

  說罷,樗裏驊頓了一頓,把手搭在安旭之的肩膀上,又用僅僅安旭之才能聽到的聲音輕輕說道:

  “不論是戎人還是秦人,我都會為你們報仇的。”

  說完此話,他發現安旭之肩膀開始急劇顫抖,隻見安旭之抬起了頭,第一次與樗裏驊目光相對。

  樗裏驊看得出,安旭之渾濁的目光中生出了一絲希望。

  安旭之看著樗裏驊,猶豫了片刻,慢慢道:“你也是貴族。”

  樗裏驊微笑著慢慢放開搭在安旭之肩膀上的手,對安旭之說道:

  “貴族,本該是領著大家衝鋒陷陣的英雄,本該是和平之時遵守禮製的道德楷模,本該是朝堂上心憂天下的棟梁。

  姚君設貴族爵製,本意也是如此,可現在,嗬嗬嗬嗬。”樗裏驊說到這裏,竟然輕聲笑了起來。

  欺霸鄉裏、禍害朝堂、爭權奪利變成了這些貴族們平日的做派,前日王家對樗裏驊所作所為和木獬關發生的事情,讓樗裏驊對這些個貴族豪強已從內心深處厭惡至極。

  想到這些,樗裏驊氣極反笑,又用隻有安旭之才能聽見的聲音對他說道:

  “樗裏是貴族,但也會殺貴族,你想報仇便跟著我,這是你唯一的機會。”

  說完,樗裏驊站起身來說了一句:“吃完飯把你的兵士名冊給我”便轉身走進了關內。

  安旭之聽完樗裏驊所說,蹲在原地一動不動,過了很久很久,他猛的把飯塞進了嘴裏,用袖子抹了抹嘴,朝著樗裏驊的方向走了過去。

  樗裏驊坐在北側石屋內,邊看著滿屋子的靈牌邊沉心思索。

  他的旁邊站著高雲策、魏元琦和梁青書,與他相對而坐的安旭之此刻就像個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樣,趴在桌上不停的哭泣。

  怕屋外的兵士們聽見,他隻能咬著衣袖盡可能的發出很小的聲音。

  高雲策、梁青書、魏元琦三人也是紅著眼眶看著安旭之,不知道該如何去安慰眼前這位內心崩潰的漢子。

  片刻後,隻聽安旭之平靜了些後輕聲說道:“讓樗裏大人和幾位兄弟見笑了,我原本是原州烏氏人士,周曆五七八年剛滿十八歲時戍邊於蕭關,戎狄侵關時斬殺三名戎人,戰後獲封公士,受命領什長職在木牢關韓百人下任職。”

  梁青書問道:“是韓雲千將?”

  “對,是他。”

  安旭之看了看梁青書又繼續說道:“周曆五八一年我和當時還是百將的韓大人一同在木牢關,直到五八四年發生了一件大事。”

  安旭之說到這裏頓了頓聲,好像在梳理著思緒一樣。

  眾人也不催促,隻是靜靜的等待。

  過了一會,安旭之歎了口氣道:

  “那年三月間木牢關外的戎人不知道何因,突然在某天來了近百人,這百人看著也不像是兵士,倒像是一些平民,因為其中有很多老幼婦孺在內。他們來到關下,也不攻打隻是靜靜的坐在那裏,隻有像是頭目的一個人站在人群前麵觀察著我們。

  那天正好是我和十名兄弟在關上值守,看到這個情況就趕快向韓百將報告,韓大人來看後也是莫名奇妙,又派人將情況報給了木牢關千將文兆源

  。”說到這裏,眾人見安旭之又不做聲了,隻是他手裏的拳頭卻緊緊的攥在了一起,像是對那個名叫文兆源的人痛恨至極。

  片刻之後,才見安旭之又說:“韓大人將情況報給了文兆源後,他便帶著人來到關門,看著關下的人就立刻下令射箭擊殺,我等雖然覺得不妥,但也隻能依令照辦。

  關下之人看見我們放箭便大哭起來,這時發生了奇怪的事情,戎狄之人中竟然跑出來一個秦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