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黃帝戰蚩尤(二)
作者:紅標瑰夏      更新:2020-04-22 10:30      字數:2223
  黃河世界裏,戰事如火如荼。

  現世,淩攀仍在思考黃帝道原經。

  “這門功法,雖然修行起來比較快速,但潛力有限,到第8境幾乎就不可能突破了,第九境,合道境估計更是完全沒有機會。”

  “而且,受益的人群有限,雖然在根骨、資質方麵沒有太多限製,但是必須是帝王、或是部落領袖和權貴以及將來的軍功貴族、封建領主等才能借用萬民之氣修煉。而且,修為上限受到轄下人數的製約。比如說,如果一個小型部落聯盟人數隻有10萬人左右,那麽其盟主最多隻能修煉到第3境,下麵的權貴和小部落族長最多修煉到第2境。”

  “相比之下,蚩尤氏創造的功法,受到的限製卻更小一點。當然並不是不受限,而是受限於法器的等階。除非我親自出手,將大道顯化煉化為法器贈送給他們,否則根本不可能誕生第8境,更別說第9境了。潛力也是有限。”

  “黃帝道原經,神農本源經,以及蚩尤氏的無名功法,各有優劣。若以後能擇其長處,說不定能創造出一門不錯的功法。”

  轉念,淩攀又想道:“神農氏和有熊氏的許多人都出身於少典氏。少典氏的超凡基因片段,是雞肋的‘丁級能量感應’。”

  “這個超凡基因片段雖然似乎沒有什麽戰鬥力,但能幫助人感應能量、感應靈氣。而且,非常容易遺傳。大部分後代都能遺傳到這個基因片段。”

  “而根據我暗中觀察,修煉神農本源經和黃帝道原經較為快速的人,基本上都是擁有‘丁級能量感應’基因片段的人。這應該不是巧合。”

  “而另一方麵,蚩尤氏也並沒有擁有強大的超凡基因片段,他們的超凡基因片段是‘丁級能量適應’。”

  “這同樣是一種被玩家認為是垃圾的基因片段,對於鬥戰沒有任何幫助。但是……根據我的觀察,在實際中,擁有這種基因片段的人會更加適應異種能量。如果沒有這種基因片段,蚩尤氏根本不可能發展起以通過法器煉化靈氣來增進自己修為的修煉體係。”

  “而且這種基因片段也非常容易遺傳,幾乎所有的後代都會遺傳到這個基因片段。”

  “目前已經有一些個體,是少典氏後裔與蚩尤氏的結合,體內同時擁有丁級能量感應和丁級能量適應。但是我並沒有加以幹涉,因此這些人還沒機會開始修煉。”

  “假如,未來有熊氏部落聯盟和蚩尤氏進行了融合……大量同時擁有這兩種基因片段的人誕生,他們開始修煉以後,會不會體現出超凡的天賦?”

  “而同時擁有丁級能量感應和丁級能量適應,他們能不能發展出更加優化的修行體係?”

  ……

  黃河世界裏,有熊氏和九黎部的追逐戰已經進行了半個月,期間爆發了幾次小規模的戰鬥,都是有熊氏取得了勝利。

  但是戰鬥取得的成果並不多,九黎部非常狡猾,總是能迅速組織起來撤退,傷亡並不大。

  見有熊氏一直不分兵,九黎部也無可奈何,終於合兵一處,與有熊氏做過一場,小負即退,向著大河的方向奔逃。

  黃帝帶領有熊氏窮追不舍。

  有權貴及一些小部落的族長勸道:“我們已經贏得了這場戰爭,而且戰事拖得太長,天氣轉冷,很快就要落下第一場雪,不宜再繼續作戰了。”

  這個時代,能進行大規模戰爭的時間,隻有秋收以後的一段時間。

  春天要播種;夏天缺少糧食,需要大量青壯去打獵或捕魚來幫助部落填飽肚子;秋天要進行收割。

  而到了冬天,氣候寒冷,大雪封路,地麵泥濘濕滑,也不宜作戰。

  所以隻有秋收之後一段時間,是適合大規模組織青壯來進行戰爭的。

  所以這個時代,規模稍微大一點的戰爭,都是發生在秋天。

  在別的季節,根本打不起來。

  征調不到足夠的青壯和勇士。人家也要養家糊口呢!

  這個年代又沒有職業士兵,所有的勇士都是平時忙農活或者打獵,收割以後才拿起刀劍盾牌上陣。

  如果一個部落的族長,要在春天或夏天讓部落的族人不料理地裏的莊稼而去打一場戰爭,這樣的族長鐵定會被憤怒的族人推翻的。

  而如果一場戰爭在降雪以後還要繼續,信不信雙方的士兵都偷跑回家躲起來!

  這個年代沒有棉衣,缺少禦寒的手段,大雪降下,別說打仗,能不凍死一半人就算祖宗積德了。

  現在即將下雪,確實是可以考慮收兵,明年再戰了。但黃帝卻不甘心,他隻想畢其功於一役。

  就算不能追過大河以南,至少也要將九黎部的精銳留在大河以北。

  這樣明年進軍就會順利許多。

  黃帝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後,風後勸道:“帝的意圖我明了。我們可以繼續追擊一陣,但是一定要提防對方設下埋伏。”

  黃帝是個聽勸的人,當即命令斥候擴大搜索範圍。

  數日之後,斥候發現,在涿鹿山腳一帶,藏有大量諸苗部的勇士,至少有3000勇士,近萬青壯。

  “還好沒有一頭撞進包圍圈,否則形勢不容樂觀,說不定需要我大開殺戒才能扭轉局勢,”黃帝暗自慶幸,“但是老師告誡過我,修為到了我這種層次,要注意不能親自多造殺戮,以免外魔重重,影響日後的修煉和晉升;有傷天和,失去天命。”

  如果不是有這個顧慮,黃帝早就帶著幾個修行到第三境、第四境的高手,衝到九黎部的大本營去大開殺戒了。

  發現了諸苗的伏兵,有熊氏減慢了行軍速度,並將大軍分為好幾股,從不同的方向接近,準備反包圍對手。

  對手知道自己的計策被看穿,派使者來傳話:“三天後,在涿鹿山下的平原上,兩軍堂堂正正對陣!”

  黃帝回複:“可!”

  這種約定時間和地點,堂堂正正列陣的作戰方式,才是這個時代最常見的。

  像是誘敵惑敵這些招數,在這個時代的戰爭中極其罕見。

  可見九黎部確實有一些優秀的指揮官。

  三日很快過去。在涿鹿山下的平原上,兩軍對壘,戰爭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