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以諾之城
作者:紅標瑰夏      更新:2020-04-22 10:30      字數:2267
  建城的地點,自然是在底格裏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更靠近幼發拉底河。

  這兩條河是命名是由該隱完成的,名字的來源是伊甸園中的兩條小溪:希底結和伯拉。底格裏斯就是希底結的變體,幼發拉底就是伯拉的變體。該隱一直想要回到伊甸園,卻始終未能得到神的寬恕,他隻能以這種方式紀念伊甸園。

  後世的考古學家多次嚐試在兩河流域尋找這座傳說中人類第一座城市的遺址,但始終未能找到。

  他們找到了埃利都,找到了拉迦什,找到了烏爾、尼普爾、烏魯克和巴比倫,尼尼微、亞述和馬裏的遺跡也先後被發掘出來。

  但以諾之城始終被曆史的迷霧掩蓋。

  ……

  在城市即將建成的時候,該隱之子,人類始祖亞當之孫,以諾病死了,享年43歲。

  為了紀念以諾這位傑出的部落領袖,這座人類曆史上的首個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

  後世以訛傳訛,說以諾之城是該隱建設的,其實這個時候,該隱已經死了好些年了。

  以諾才是人類曆史上第一位建城者。

  他甚至有一個響當當的稱號:“築城者以諾”。

  隻是這個稱號也隨風消逝在曆史中。

  以諾死後,這個本已有了統一趨勢的大型部落再次分崩離析。

  整個部落原本接近5萬人口,以及3萬多的奴隸,擁有十多位領袖。

  原本以諾依靠著自己的個人魅力,以及人類始祖嫡長孫的大義名分,成為部落聯盟的領袖。

  但以諾的長子以拿並沒有這種個人魅力和能力。

  當然,以諾留下了龐大的政治資產,所以,以拿和另外一名部落領袖占據了新生的以諾之城,他們的部族人數為6000人。

  其餘的領袖各自帶著自己的部族離開了。

  以諾之城,這座先民建立起來的城市,以淩攀的眼光看來,是非常簡陋並且不合理的,缺少很多必要的公共設施。

  說是一座城,其占地麵積甚至還不如現世的一些著名大學。

  城裏沒有下水道設施,人類的排泄物和生活垃圾遍地都是,整個城市髒兮兮臭烘烘的;沒有供水設施,城市裏的居民還得每天跑去幼發拉底河打水以供生活日用。

  居民的房屋建設沒有認真規劃,導致城市裏道路錯綜複雜。

  最初築城的時候,以諾沒有考慮到防禦的問題,甚至沒有建造城牆。後來在以拿時代,為了應對戰爭,才匆匆建起低矮的城牆。

  那城牆,一般成年男子可以徒手翻越。

  僅僅隻能稍稍起到阻礙作用。

  以諾城的居民總數是在6000多人,最多的時候一度接近2萬人。

  經曆了以拿,以拿之子米戶雅利,其子瑪土撒利的統治後,最終在瑪土撒利之子拉麥的時代,以諾城毀於一場瘟疫。

  那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疫情。

  雖然是偶然,但也可以說是必然。

  以諾城的居住條件,實在算不上好。

  從以拿到拉麥的時代,80多年的時間裏,整個城市已經陷入糞山尿海之中。

  一點都不誇張。

  道路上是厚厚的一層人畜排泄物。

  這樣的環境,不出現瘟疫才怪。

  拉麥留在曆史記載中的形象,是一個暴虐、心胸狹窄之人。

  他有一句名言:“人若害拉麥,必遭報七十個七倍。”

  但這句話其實真不是他說的。

  反而是因為他施行比較寬鬆的統治,治下居民基本上能夠安居樂業,所以居民們稱呼他為“仁慈的拉麥”,祈禱他能長壽,詛咒想要害拉麥的人。

  不過“仁慈的拉麥”沒能活過那場瘟疫。

  這次的災難讓以諾之城十室九空,原本已經達到了2萬人口(包括奴隸)的以諾之城,最終隻剩下3000多人。

  這3000多人在拉麥死後,放棄了以諾之城,進行了遷移。

  短短百年後,以諾之城就陷於風沙,再不可追尋。

  拉麥娶了兩個妻子,亞大和洗拉。

  他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

  拉麥死後,他和亞大生的兒子雅八帶著一群族人前往東南,投靠亞當之子賽特的後裔,成為牧民。

  弟弟猶八去了南邊,與拉卡德人接壤的地方。

  洗拉和拉麥之子土八該隱遷到了更東邊,靠近底格裏斯河之處的原始叢林,他們在那裏繼續放火燒林,開墾荒地。

  土八該隱最大的貢獻,是帶著他部族裏的匠人,發現了青銅、紅銅和黃銅的冶煉方法,甚至記載了銅、錫、鉛的各種不同配比情況下,所冶煉出青銅的硬度和韌性等指標。

  拉麥最小的女兒拿瑪則早已遠嫁,嫁給了一個名為阿咖農什卡的部落領袖。

  淩攀收起手機,揉了揉眼睛。

  “臨時管理員,我在紅河世界監測到了超凡力量的痕跡。”華胥的電子合成音響起。

  “什麽?”原本有些疲憊的淩攀立刻精神振奮起來,瞬間集中了注意力,“怎麽回事?我沒讓你在紅河世界投放超凡生物。”

  “是不是有黃河世界的超凡生物偷跑過去了?”

  華胥回答:“這種概率並不大。我正在嚐試鎖定這份超凡力量的來源……找到了。”

  “臨時管理員,我建議你親自過來調查。”

  “好的。”淩攀沒有猶豫。

  時空變幻,淩攀出現在一處石頭和泥土堆砌起來的建築中,建築中散發著曬幹的草杆香味。

  他還沒站穩,就突然感到有什麽無形無質的東西湧入了他的體內,仔細去感受時,那感覺又消失了,似乎隻是他的錯覺。

  此時在他眼前,有幾個人正背對著他,蹲在地上搗鼓什麽。

  淩攀仔細看著,那些人穿著的衣服,似乎有別於淩攀在手機上看到的,一般平民的服飾。

  一般平民是用三角形的亞麻或羊毛織物繞著身體包纏,男裝和女裝樣式相似,隻是顏色和大小不一樣。

  而這些人穿著直筒的衣服。

  “他們是侍奉神的人,地位較高的為祭司,地位較低的為僧侶。”似乎是感受到了淩攀的疑問,華胥解釋道。

  那些蹲在地上的人,忙碌著用削尖的蘆葦杆和細木棍,在柔軟的泥板上刻著符號。

  “這是哪裏?”

  “埃利都,水神恩基的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