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入流雲天賦初顯 第75章 天籟
作者:抱起來      更新:2020-06-02 15:07      字數:2154
  “哈哈哈,這就對了。”上官明台似乎很高興,“我與掌門師兄、神算子憑借異寶,曆經九九八十一天,幾乎耗盡修為,推演出來的生機,豈能有錯?”

  “你所說的情況,與我們推演的信息幾乎完全吻合。你務必要好好結交他,千萬不可有絲毫怠慢,上官家族能否度過大難就全靠他了。”

  “切記,切記!”

  “老祖,孫兒有些疑問,不知道能否蒙您賜教。”上官永貞忽然拜下問道。

  “你是我上官家族的麒麟兒,有什麽疑問,自可以提問,不必多禮。”說完,上官明台示意上官永貞起來說話。

  “多謝老祖關懷。”上官永貞喜道,“我有兩個疑問。”

  “第一,您和掌門、神算子推演出來的信息與我所救的那人完全吻合,究竟是與誰怎麽個吻合法,如果知道的話,我在與他結交時也可以更有針對性。”

  “第二,您說上官家族未來的大難,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聞言,上官明台沉默了片刻後,忽然正襟危坐,“你是我上官家族最傑出的晚輩!”

  “無論是資質還是悟性,都遠超旁人,雖然你生長於世俗凡人的國度,可我早已經打算將你作為家族核心弟子培養,所以這些事你也確實有資格知道。”

  “孫兒多謝老祖!”上官永貞再次拜倒。

  “起來吧。”上官明台親自扶起了上官永貞,“說起來,你的兩個問題等同於一個問題,因為上官家族的大難源自於宗門的大難,倘若宗門不保,上官家族勢必難以保全。”

  “難道是魔道宗門再次蠢蠢欲動,想要滅我正道道統?”上官永貞疑惑道。

  “據我所知,自有乾州外域的修仙界以來,正道便與魔道勢不兩立。雙方纏鬥至今何止萬年,一直都是膠著狀態,從沒有出現一方毀滅另一方的情況。”

  “而我流雲宗幾經沉浮,曆經與魔道的大戰上百次,危險雖然有,卻從沒出現滅門之難。如

  今正是宗門勢力節節攀升之時,怎麽可能會有滅門之難?”

  “滅門之難不假,魔道要與我正道開戰也真。”上官明台眉頭緊鎖,慘然開口。

  “但真正帶來滅頂之災的源頭卻不是魔道,因為魔道也會與我們一樣麵臨滅頂之災!”

  “什麽?”上官永貞大驚,“究竟是何方勢力,怎麽可能同時滅掉正魔兩道?”

  “正魔兩道?”上官明台聲音有些奇怪,竟似癲狂地瘋笑起來,不知是哭還是笑。

  “不要說乾州外域的修仙界,恐怕整個乾州,乃至人界,都要麵臨滅頂之災啊……”

  “這怎麽可能?”上官永貞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究竟是誰?是什麽原因?”

  “我們也不知道。”上官明台搖了搖頭,“但絕對是千真萬確之事!”

  “一百多年前的某一天正午,所有的修士,不論是在做什麽,不論是哪裏的修士,都突然在心裏產生了一種悲戚、傷感、大難臨頭和不舍的情緒。”

  “雖然隻是一瞬,卻在修仙界引起了軒然大波。此事之後,整個天地之間的靈氣忽然變得十分濃鬱。靈草靈藥的生長環境都有了極大的改善。”

  “甚至隨後的日子裏發現了很多已然絕跡的靈草靈藥。同時,很多人幾十年難以突破的壁障竟在一夜之間打破。可以說,整個修仙界的實力在短短時間內就提升了一大截。”

  “這點,在你們凡人世界,應該也有所體現才是。”

  “是的。”上官永貞說想了想道,“孫兒曾聽父皇說,最近一百多年來,不知什麽原因,先天境的武者呈幾何倍數增長,似乎以往壓製眾人境界的那種壁障一下子減弱了許多。”

  “導致整個凡人世界先天境武者的數量突然暴增,還為此引發了無數的殺戮。”

  “我們陶唐帝國也曾因此風雨飄搖。不過先天境大圓滿之武者的數量雖然增加了些,卻沒有如先天境初、中、後期那樣數量暴增。”

  “這就是了,先天境大圓滿的境界是凡人的極限,自然不是普通人能達到的。”上官明台道,“就如在這裏,築基期大圓滿是我們修士的界限一樣。”

  “築基期修士的數量因為天地靈氣的濃鬱增加了許多,但築基期大圓滿卻不會增加太多,而是必須要憑借個人的機緣。”

  上官明台頓了頓,又接著說道,“出現這麽大的變故,修仙界的大能自然要尋找其根由。”

  “可是卻毫無頭緒,直到數年後,被人從上古遺跡帶出的一本古籍中找到了相關記載。”

  上官永貞立刻打斷道,“書上怎麽說?”

  “天——籟。”上官明台緩緩道出

  “據說百多萬年以前,人界的繁榮遠超現在無數倍,卻突然出現了天籟。其後天地靈氣噴發,接著災難降臨,人界幾乎遭受滅頂之災。直到靈界大能出手,才勉強保住根基。”

  “經過百多萬年的休養生息,才有了如今的局麵。天籟之名也就是那個時候由靈界大能告知人界修士的。”

  “天籟是什麽?”

  “據靈界大能所說,所謂天籟,便是天地之聲。”上官明台道。

  “隻有當此方天地感受到滅頂之災的時候,才會與居住於其中的所有修士產生一種心靈上的感應,便是那種悲戚、傷感、大難臨頭的不舍的情緒。”

  “提醒大家抓緊時間修行,雖然隻是一瞬,但卻會深入人心,讓所有人產生共鳴。”

  ”也隻有當天地感受到滅頂之災時,才會改善天地環境,使得靈氣濃鬱,幫助生活於其中的修士修行,去爭取一線生機。”

  “可信度有多高呢?”上官永貞一下子問到了點子上。

  很顯然,他覺得隨便一本書的記載並不足以說明問題。

  上官明台欣賞地看了看上官永貞,“百分之百!一開始確實很多人和你一樣不相信,可隨後幾十年的時間,人們不斷從各個時期的典籍中尋找到了相同的記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