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張旺演說武林事
作者:趙聿宸      更新:2020-04-21 14:49      字數:3770
  張旺這段時間可是倒了黴了,在趙曜剛住下來的幾天,他還琢磨著怎麽料理趙曜一頓。可是他哪裏想到他這邊還隻是在謀劃階段,趙曜那裏已經著手實施了。

  記仇的主兒不止張旺一個,趙曜也是個不饒人的性子。

  在侯家莊住了幾天,對這裏的情況有些熟悉了後,趙曜便開始出手了,連著幾天對這張旺都是好一頓惡整。

  剛開始張旺還有幾分不服氣,可到後來他發現自己的算計全都被趙曜躲開,而對方的算計則全報應在了自己身上,最慘的一次他甚至連褲子都被扒了下來繞著侯家莊跑了一圈,經曆過這些之後,張旺算是徹底告饒了。

  “趙師弟,之前師兄我多有得罪,我這裏給師弟賠禮道歉了,還望師弟能夠原諒。”

  趕在一個沒人的午後,趙曜正在演武場邊兒樹下打盹兒,張旺臊眉耷眼的走了過來,可憐巴巴的說著。

  趙曜等的就是現在,他一骨碌就站了起來,倒把張旺給嚇得夠嗆,下意識的就想要往後閃躲。

  “張師兄別怕呀,咱們有一說一,我和張師兄你還挺投緣,咱們倆這來來回回的也鬥了幾天,我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和師兄你攀攀交情。”

  說著話,趙曜一把就攬住了張旺的肩膀。他歲數小個子沒有張旺高,張旺卻也不敢躲,隻好刻意矮下了點兒身子任他攬住自己,生怕趙曜再弄出別的幺蛾子來,老老實實的說著。

  “那趙師弟你是想幹什麽?”

  趙曜這裏也不藏著掖著。

  “張師兄,你知道我師父是徐老師,可是我師父他教我的一年多呢,隻是教我功夫,這江湖武林上的門道和一點兒都沒有跟我講。

  咱們武林有多大,都有什麽規矩,又有什麽了不起的人物……這些零零碎碎我可都想知道,我聽說師兄你是江湖上的大賊出身,闖蕩江湖這麽多年,閱曆肯定是深厚的,正好給我講講這些事情。”

  其實在來到侯家莊後,趙曜就有迫切的想要了解武林的心。想來想去,他決定這種事情還是請教張旺。

  可他又深知張旺這種性格的人,要是好言好語的去求他,他狗日的絕對是得拿捏一番,所以趙曜才定下先折騰他一番,等把他折騰怕了,自然也就問什麽說什麽了。

  張旺這邊聽了卻是差點扇自己一個嘴巴,敢情這趙曜真不是個省油的燈,為了問點兒事得先調理人一頓,可真他媽不是人脾氣。又聽趙曜一口說出了自己的出身,心裏罵到不定又是哪個王八蛋操的師兄弟把自己這點兒臭底兒給翻扯出來了。

  “好說,好說,師弟你想知道這些直接找我就是,何必繞這麽一大圈子,咱們去涼亭那邊,慢慢的聊,你問什麽我答什麽就是。”

  二人走到演武場另一邊的涼亭裏麵,趙曜兩眼一抹黑哪裏知道自己想聽什麽,索性就讓張旺從頭講起。

  “咱們這武林可大了,隻要是大清國所屬之地,就有咱們武林中人,確切的說咱們武林可比大清國還大,出了大清國在海外也有咱們武林中人。不過在海外的一般都是隱居的老隱士,最興盛的自然還是咱們這中原寶地。

  武林中人一般都是吃一座山或吃一條水旱路,保著一方平安的自然就是白道,要是劫一方財的那自然就是黑道了。當然也有那種進了城開買賣的,不過那樣基本上就算是半退出江湖了。”

  張旺這話說的趙曜半信半疑,如果他家是別的買賣那也就罷了,他們家可是經營鹽運的。這無論是保一方平安的白道,還是劫一方財的黑道,要是真有的話不可能沒聽人說過。

  劫一方財的還好說,那些保一方平安的白道怎麽掙錢,靠什麽活著?難不成是白白做奉獻,做好事不留名?

  當下,趙曜說出了心中的疑問,又將自己拜師的經過,在水路上遇到的毛賊給張旺說了說。

  “嗐,你說的那些劫道的水匪可不算黑道,他們連臭賊都算不上。那些小毛賊要是讓正經的黑道看見都得給鏟嘍,簡直是給黑道丟臉。

  至於咱們這白道怎麽掙錢,那當中的事情肯定不能讓老百姓知道。有的白道是在一方戳竿立場,專門給官府的衙役捕快傳授武藝,然後掙官府的錢。有的不受拘束的,幹脆就是平日保一方安寧,隔三差五的去當官的家裏拿銀子。”

  趙曜聽的表情微妙:隔三差五去拿,這不就是去偷,這倒也能算是白道。

  “那咱們山東有多少黑道?多少白道?侯師伯又是怎麽算?”

  “嘿!還多少黑道?咱們山東沒有黑道!有師伯這位鎮東俠在,哪個黑道這麽大膽子敢在山東作案?”

  “等會兒!”

  張旺的話說到一半兒,突然聽趙曜打斷了他給嚇了一跳,當即疑惑的看向了趙曜。

  “呃,張師兄,師伯這個‘鎮東俠’的名號我聽了有幾次。怎麽?這名號難道還有什麽講究不成?”

  趙曜這麽一問,張旺當即笑了起來,而且還是樂不可支的那種。

  “敢情徐師叔連這個都沒告訴你,這‘俠’可不是隨便誰都可以叫的。這樣吧,咱們先岔開一點兒,我給你說說武林人名號的講究。

  咱們武林中沒有別的,就看兩樣東西,一是能耐二是品行,這兩樣缺一不可,在武林中黑白兩道公認的有五個檔次:

  那些練尋常笨把式的不算,頭一個檔次是學過一些招式拳腳,筋骨力氣打熬的超出常人的,打起架來肯定是三五個尋常人近不得身,可因為沒有高人傳授或是資質太差,不懂得輕功沒有高來高去的本領,一律叫做壯士;

  在壯士之上,精通武學招式各種拳腳,能使十八般的兵刃,這樣的就是第二個檔次,能被稱為勇士;

  這前兩個檔次,實話實說在武林中就是不入流的意思,隻因他們不管拳腳多沉,力氣多大也隻能在地上威風,沒有高來高去的輕功終究隻是白費。

  所以第三個檔次才算是真正入流,懂得各種武埶兵刃,又有高來高去的能耐,講究武林德行江湖道義的被稱作義士,在武林中義士才是中堅力量;

  而義士之上,就不再是單純修習武學的武者,而是能梳理武學,鎮守一方,擔起一個宗派門戶的大武者,這樣不止立武還能立德的人才可以被稱為萬中無一的俠客;

  至於在俠客之上,那就是頂尖的劍客了。劍是百兵之君,隻有頂尖的武者才能被冠以‘劍’字,那些人都是能夠開宗立派,承前啟後的大宗師,這些宗師雖然被稱為是劍客,可不一定真的以劍為武器。

  咱們大師伯侯庭,就是俠客這一檔中最頂尖的人物,乃是武林中流砥柱四方俠之一的鎮東俠。”

  話說到一半,張旺又貼心的為趙曜解釋了一下四方俠。

  “無規矩不成方圓,武者高來高去,幾乎不受世俗律法約束,如果武林之中沒有人說了算,那基本上就是天下大亂了。

  如今武林劍客幾乎都是隱居避世,隻有俠客還在俗世行走,所以武林之中才會選出主持公道的四方俠。

  這四位分別是鎮守東方清風泰鬥侯庭侯振遠、海內尋真聖手道長南俠司馬空、西方老俠長臂膀飄然叟於成於洞海、獨占北天笑鼇頭秋恬秋佩雨。

  這四位俠客分別住在山東、雲南、山西和東北,有他們在咱們的武林就不會亂套。”

  說到這裏,張旺不禁有些得意的說到。

  “要說起咱們師伯當真可以擔得起鎮東俠的名頭,有他老人家鎮守在山東的這些年,山東地麵叫他老人家拂照的完全是太平景象,沒有任何黑道敢在山東作案,也就是當年我不識好歹,這才被師父二俠給出手擒獲,好在我迷途知返這才逃得一條性命。

  現在每年那山東巡撫也是識趣,知道他的官這麽好做有一半是師伯他老人家的功勞,特許不收侯家莊的一切賦稅,每年還都會撥三千兩銀子派人送到咱們莊上。”

  張旺說了一大套,趙曜覺得三觀都有些被顛覆了,他原本以為俠客都是超然物外的,現在看來這是完全的錯誤啊,一個是不是誰都有資格叫俠客,二就是這俠客簡直比開衙門還威風。

  可很快趙曜就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對勁,他有些不可置信的說到。

  “你是說侯師伯和官府有來往?!這怎麽可能?!師伯他的頭發……”

  趙曜可是清楚的記得侯庭那一頭茂盛的灰發,在清朝不剃頭梳辮子可是殺頭的罪過。要是說隱居避世不剃頭還則罷了,可侯庭平日還跟官府來往,卻也不剃頭……這說起來實在是太顛覆了。

  就看張旺嘿嘿笑了兩聲。

  “那山東巡撫也知道師伯沒有剃頭,可是他敢說什麽?山東一省能太平還是仰仗著師伯,不剃頭種小事山東巡撫還不是緊著幫隱瞞?

  當然師伯也給那巡撫麵子,好歹給了一個教門裏規矩不許剃頭的說法,也答應了不會招搖過市讓他難做。如此這事兒黑不提白不提的也就過去了,畢竟咱們武林中人和普通人不一樣。”

  張旺說的這話,更是讓趙曜明白了什麽叫俠以武犯禁,雖說如今的清廷已經是爛到了骨子裏,可對於辮子問題還是看的格外重,武者說不剃頭就不剃頭,當真可以說是淩駕在法度之上了。

  “對了,那我師父又是什麽俠?有什麽名號?”

  趙曜說這話的時候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畢竟身為徒弟連這種事都不知道,屬實的是不露臉。

  張旺倒也看出來趙曜在這方麵是個棒槌了,耐心的給他講到。

  “尊師我的徐師叔雖然不是四方俠,可在身份尊崇上也不輸這老四位,當年徐大俠在循化鹽泉渡,劍挑黃教喇嘛的十二大尊者威震天下,被武林公推賀號:一劍澄九曲、震八方美髯黃河俠。”

  趙曜聽得直樂,雖說聽了師父的經曆覺得很傳奇,可是這綽號聽著怎麽這麽中二,樂著樂著趙曜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一扒拉張旺的肩膀說到。

  “張師兄,你剛才說劍客都是不出世的,那劍客就是最高的境界了嗎?這世上還有沒有比劍客更高的存在?”

  張旺倒不意外,因為這是每一個武者都曾經想過的問題,就看張旺的表情突然神秘了起來。

  “劍客之上自然是有的,隻是那就已經不是人的範疇了,那就是吞雲吐霧羽化飛升的武聖人了。”

  趙曜聽完咂了咂嘴,一臉瞧智障的眼神看著張旺。

  “姓張的,你也喜歡跟我扯犢子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