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正式拜師
作者:漏墨軒      更新:2020-05-25 16:32      字數:2405
  “李公子,你會這支《陽春白雪》嗎?”卓文君注意到了李光明的表情,問道。

  “回卓夫人,小子學過。”驟然之間,後院的琴聲停止,彈琴之人似乎聽到了他們的對話。

  “那你覺得剛才那人彈得如何?”

  隨意點評他人的琴技是不禮貌的,李光明微笑道:“這支曲子,小子也不太熟練,豈敢隨意評頭論足。”

  卓文君笑了:“李公子的琴聲殺氣騰騰,談吐卻彬彬有禮,讓人捉摸不透啊。”

  “琴是彈給自己的,話是說給別人的,當然大有不同。”

  “敢問李公子心中有何深仇大恨?”卓文君眼睛一亮。

  “既然是深仇大恨,還是不說為好。”

  “李公子年紀輕輕,胸中竟有如此丘壑,老身平身僅見。”

  “卓夫人過獎了。小子今日前來,隻有一事相求,懇請卓夫人收小子為徒。”說到這裏,李光明站起身,長鞠了一躬。

  “老身從不收徒。”卓文君淡淡道。

  “敢問後院那位是否卓夫人弟子?”

  卓文君愣了一下,既然拜師,有如此咄咄逼人的嗎?她緩緩道:“那是個例外。”

  “小子也是個例外。”

  “你有何特別之處?”

  “這張琴,卓夫人不會不記得吧?”李光明指了下那張琴。

  卓文君緩緩起身,走到那張琴麵前,輕輕撫摸,還撥動了一根琴弦,感慨道:“二十年了,這張琴還如同新的一般,你是從哪裏得到的?”

  “從張先生手裏買的。”李光明如實道。

  “二十年了,他竟然一直藏在手中。想必你花了不少錢吧?”

  “不貴,二十金而已。”

  “李公子真舍得。”

  “因為它值得。”

  “你可知道這張琴的秘密?”

  “知道。”

  “琴中藏劍,劍發琴音。此琴不出則已,一出必飲人血。李公子,你知道當年先夫為何在這張琴上題字嗎?”

  “小子不知,還請卓夫人明示。”

  “這張琴是刺殺神器,但先夫以為,以琴刺殺,有違琴的中正平和之道,非君子所為。他之所以寫下長卿二字,是想抬高琴的身價,想要讓它落入真正愛琴人的手裏,而不單單是一件殺器。”

  “司馬先生的惜琴之意,小子感佩。卓夫人放心,張先生在賣給我之前,從未提過這張琴裏藏著一柄劍。”

  “張先生有心了,你也是個愛琴之人。”

  “現在,卓夫人肯收下我這個弟子嗎?”

  “看在這張琴的麵子上,老身暫且收了你這個狂徒。”卓文君笑道。

  “卓夫人謬讚了。”李光明一點都不害臊,坦然接受狂徒之名,跪倒在地,鄭重道:“師父在上,請接受徒兒一拜。”

  卓文君走上前,雙手將他扶起:“拜師可以,但不要叫我師父,還是以卓夫人相稱吧。”

  “是,師父。哦不,卓夫人。”

  隨後,李光明命陳三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兩金,作為束脩之禮。卓文君並未推辭,隨手收下。

  既然已經拜師,李光明不再客氣,請教起了第一個問題:“卓夫人,這張琴好則好已,隻是聲音過於鏗鏘,彈奏某些曲子時不太合適,可有辦法補救?”

  “此事不難。你既然學琴,自然知道琴有調式,有徽位,這些都不是死的,你難道不能稍作調整嗎?”

  “卓夫人此話何意?”李光明愣了一下。

  “每隻曲子都有調式,但並非是固定的。如果你覺得它以這個調式彈奏有些不妥,為何不能換個調式呢?如果你覺得某個音過於高亢或者低沉,為何不能換個徽位呢?”

  “這?如此一來,豈非改變了一支曲子的琴譜?”

  “既然彈琴,何必拘泥於琴譜?琴譜不過是古人的記載,難免出錯,為何不能改?你彈的是琴,不是琴譜。”

  李光明低頭想了一會兒,恍然大悟:“卓夫人一席話,小子茅塞頓開,是小子太拘泥了。”

  “世人皆說,學琴難,卻不知到底難在哪裏。殊不知,同樣一支曲子,在不同人的手裏,不同的琴上,可以彈出不同的韻致。對著琴譜,隨便一個琴師都會彈,但有幾人真正懂得琴譜背後的寄托?李公子剛才做了一個極好的示範,為何現在反而糊塗了呢?”

  “卓夫人教訓得是。”

  “剛才,你彈奏的那支《聶政刺韓傀曲》,有好幾處並不符合琴譜,但聽起來卻是那麽震撼人心,錯得妙極了。”

  “錯得妙極了。”李光明一字一頓的回味這句話,似有所悟,問道:“如果我覺得某支曲子有不合理之處,是否可以改動呢?”

  “身為初學者,你這是離經叛道。但若有朝一日,你成為舉世公認的大琴師,當然可以這麽做,甚至還可以自行創作一支曲子。”

  果然,一切藝術都是從模仿前輩開始的,當你模仿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時,自然可以另起爐灶,成為別人模仿的對象。

  想通了這個道理,李光明覺得自己的學琴之道還遠得很。首先,他要領悟每支曲子的精髓,並準確無誤的彈奏出來。

  其次,他要根據不同的情緒和場景,甚至不同的古琴,為這支曲子選擇最好的演奏方式,以他人之曲抒自己之胸臆。

  最後,他要忘掉世間所有的琴譜,用手指將心中那張琴映射到眼前的琴,真正做到心手合一,琴聲即心聲,創造屬於自己的曲子。

  第一步,可以稱之為一個合格的琴師;第二步,是一個優秀的琴師;而隻有到了第三步,才能稱之為一個大琴師。

  說話之間,不知不覺已到了午膳時間,卓文君命人準備好飯菜,對身邊一個老仆道:“老鄭,去喊霍二小姐過來用膳吧。”

  霍二小姐?難道是霍文君?她為什麽在這裏?難道她就是卓夫人的弟子?那剛才彈奏《陽春白雪》的是不是她呢?

  還沒等李光明回過神來,霍文君已經出現在他麵前,笑道:“李公子,想不到我們在這裏見麵了。”果然是她!一如既往的嫻靜柔美,但在這裏,又似乎多了幾分靈動。

  “霍二小姐,你怎麽也在這裏?”李光明脫口問道。

  “你能來拜師,我什麽不能?”霍文君反問道。

  “你們認識?”卓文君有些驚訝。

  “卓夫人,我和霍二小姐都在治平館就學,相識多年。”李光明連忙解釋道。

  “哦,原來如此。”卓文君笑了笑,道:“既然你們同在治平館就學,以後也一起到我這裏學琴吧,每個月共六天,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和二十八。李公子,你意下如何?”

  “如此安排甚好,小子必風雨無阻。”李光明躬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