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劉也掛帥
作者:南國月湮      更新:2020-04-28 10:25      字數:3485
  追殺持續一夜,劉也帶著手下一千士卒與鮮於銀、鮮於獻合兵一處,一直將叛軍殘餘追殺了五十裏,有些叛軍實在累得走不動路,隻能躺在地上,任憑漢軍刀劍相加。見實在是人困馬乏,特別是鮮於銀和鮮於獻的守城漢軍,本就拖著疲憊前來追敵,劉也見他們實在跑不動了,自己兵力又太少,再追下去,收獲也不大,在和鮮於銀,鮮於獻商議之後,下令撤軍回良鄉。

  良鄉城頭之上,等待著的劉虞來回踱著步子,心中不停祈禱千萬別出什麽意外。

  “報!鮮於銀、鮮於獻兩位將軍得勝回城,如今距城五裏!”

  劉虞心中一喜,原本焦慮的眉頭頓時舒展開來,從赴任這幽州刺史以來,這是劉虞聽到的,最為舒心的消息。

  “快!快!備馬,吾要親自下城,迎接二位將軍!”

  “喏!”

  小半個時辰後,劉虞伸長的脖子,總算是望見了有說有笑的,意氣風發的鮮於銀和鮮於獻,以及身後誌得意滿的漢軍兵士。唯一讓劉虞感到奇怪的是,除了鮮於銀和鮮於獻,還有一位不曾蒙麵的陌生麵孔。

  鮮於銀和鮮於獻一眼望見騎馬立於城下的劉虞,於是手中皮鞭一震,加快了前進的腳步。

  “末將鮮於銀!”

  “末將鮮於獻!”

  “不負使君所望,追殺五十餘裏,斬首萬餘,已將叛軍全線擊潰!”

  聽到鮮於銀和鮮於獻匯報著戰果,劉虞不禁眉開眼笑,“好好好!兩位將軍奮勇殺敵,吾定將上奏陛下,為二位將軍請賞!”

  “多謝使君!”

  招呼完了鮮於銀和鮮於獻,劉虞將目光對準了一旁的劉也,“這位是?”

  見劉虞問起,劉也拱手答道:“下官右北平太守,揚烈將軍劉也,拜見使君!”

  劉虞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劉也,雖年紀輕輕,但儀表堂堂,不禁升起一絲欣賞的神色。

  “想必方才是劉太守率軍從叛軍側翼殺出,致使叛軍大亂?”

  劉也點了點頭,“正是!”

  “哈哈哈哈,果然英雄出少年,吾亦上表陛下,同為劉將軍請賞。”

  見劉虞要給自己請賞,劉也趕忙深深行了一禮,“多謝大人!”

  劉虞欣慰的點了點頭,“諸位驅敵五十裏,想必早已疲憊不堪,今日且回去好生歇息,待明日,我等再齊聚縣府,商議正事!”

  “多謝使君!”

  “哦,對了,劉太守遠道而來,一定沒有棲身之所,倘若不嫌棄,縣府尚有空房兩間,可供劉太守歇息。”

  見劉虞為自己安排好了,劉也便不再推辭,再次拜謝。

  “那就多謝大人了!”

  將鮮於銀,鮮於獻和劉也三人安頓之後,劉虞並沒有時間放鬆,還有太多事需要他來做,劉虞又開始腳不沾地的忙碌了起來。

  而劉也這邊,將所帶來的一千士卒安頓好之後,便迫不及待的和周倉三人鑽進夢鄉,畢竟自從離開了涿郡城,就沒有一天睡覺的時候頭上帶過頂,睡眠質量可想而知。

  隔壁的呼嚕聲此起彼伏,竟然絲毫沒有將劉也吵醒。

  第二日天明,總算睡了一個安穩覺的劉也精神煥發,早早的來到縣府正堂,由於劉也出席的是官員之間的議會,周倉三人被劉也打發去清點傷亡人數。

  劉也剛行至正堂,便見到鮮於銀和鮮於獻坐於堂下等待,仿佛等候了許久一般,讓劉也深感敬佩。

  互相寒暄一陣後,劉也尋了個位置坐下,三人一齊等待著劉虞的到來。

  “喲!諸位都已經到了!”

  並未過多久,隻見劉虞快步朝正堂走來,三人尋聲而望,紛紛站起身,恭敬行李。隻見劉虞滿眼通紅,一看便知,昨夜忙活了一整晚。

  “都入座吧。”

  劉虞招呼著三人,並獨自坐於上堂。劉虞搓了搓臉,試圖驅趕疲憊。

  見劉虞如此疲憊,鮮於銀於心不忍,“大人先去歇息吧,我等之議會,晚上再議。”

  劉虞擺了擺手,“無妨,無妨,今日之議會要與諸位商議商議接下來的對策,如今圍城已解,我等該何去何從,諸位有何良策,盡可道來。”

  見劉虞既然已經發問,三人隨即陷入了深思,隨後鮮於銀第一個表示自己的想法。

  “大人,末將以為,如今良鄉雖勝,但亦是慘勝,先後折損兩員大將,死傷更是不計其數,如今當厲兵秣馬,修整軍心,再圖戰機!”

  鮮於銀的說法有理有據,劉虞和鮮於獻不禁點了點頭,表示支持。眼下的漢軍,雖勝但損失慘重,確實需要補充兵員,並好好整修一番。

  “鮮於銀將軍所言甚是,昨夜吾連夜統計傷亡,僅僅重傷陣亡者就超過了八千,如今可戰之兵不足一萬,士卒疲敝,確實需要好生休養一番。”

  劉虞雖然以下定策略,但看到一旁還在深思的劉也,出於禮貌,便隨口問了一句,“劉太守,可有良策?”

  “啊!”

  見劉虞問向自己,原本在白日夢遊的劉也靈魂被生生拉回了軀殼。

  劉也一臉發蒙,腦海中飛快分析了一下目前的戰局,隨後起身拱手道:“回大人,下官以為,我軍慘勝,需要修整,叛軍與我等想法勢必如出一轍,守衛勢必鬆懈,然我軍如今可戰之兵尚有萬餘,倘若趁機出征,叛軍必定措手不及,各郡百姓身於水火,久盼王師,如今叛軍初經大敗,士氣低落,人心不附,正是收複失地的大好時機。”

  見劉也有相左的意見,劉虞不禁陷入沉思,目前的局勢確實如同劉也所說的一樣,叛軍主力為兩隻,一隻是敗退的張舉,一隻是正與南下的南匈奴作戰的張純,其餘叛軍皆為草芥,如果此時趁勢追擊,趁著叛軍新敗,軍心不穩,收複郡縣,想必也是個大好機會。

  可是,派多少兵?這個問題,就難住了劉虞,派多了,手上將無兵可用,一旦失敗,涿郡將無兵可守,派少了,又翻不起多大的動靜,更別提收複郡縣了。

  於是,劉虞將這個頭疼的問題,拋給了劉也。

  “那劉太守以為,收複郡縣,所需派遣多少將士?”

  劉也比劃著伸出一根手指,“多多益善,少則一萬,兵少將寡,雖能襲取一兩郡縣,然倘若叛軍主力回援,須有一戰之力,故而少則一萬。”

  劉也自然希望多多益善,要是有個十萬漢軍,平推叛軍不在話下,但現實情況是,哪怕是最少的一萬人,劉虞都捉襟見肘,拿出來用來出征了,那整個涿郡便無兵可守,一旦叛軍主力再次襲來,依靠著僅有的郡兵,是不可能守得住的。

  於是乎,劉虞將這個頭疼的問題,又拋給了劉也,畢竟想法是劉也提出來的,解決方法什麽的自然要找提出方法的人。

  “劉太守之策雖好,然吾之賬下,如今可戰之兵,尚不足萬餘,倘若盡數出動,整個涿郡便無兵可守,劉太守可有對策?”

  沒兵?簡單!大耳兄一窮二白怎麽起的兵,借啊!借誰?誰富借誰!

  想當年,大耳兄弟最為貼心,你窮的時候,根本不來打擾你,公孫瓚雄霸青幽,大耳兄來投,借得幽州鐵騎,陶謙擁領徐州,大耳兄來投,借得丹陽銳士,曹操虎據中原,大耳兄來投,借得中原鐵甲。

  怎樣才能最快的獲得兵員,當然是借了,不僅數量多,而且無需操練,質量有保障,簡直不要太方便。

  “回大人!下官以為,大人與冀州刺史王芬同朝為官,幽州與冀州又互為唇齒,如今幽州有難,而冀州太平,尚無戰事,大人可修書一封,向冀州刺史借兵,若借得一萬精銳可保涿郡太平,若借得兩萬,可揮軍北上,收複郡縣。”

  借兵?

  劉虞愣了愣,劉也的策略好是好,但還是不禁歎了口氣。

  “劉太守有所不知,吾上任幽州刺史並無多少時日,與那冀州刺史王芬交情尚淺,如此唐突修書借兵,那王芬怎可輕易相借?”

  麵對這個問題,自己連見都沒見過王芬,更別提交情了,劉也攤了攤手,表示這個問題,自己也解決不了。

  見劉也也沒轍,劉虞陷入沉思。

  思緒片刻,劉虞最終還是下定決心,拿出這張老臉,豁出去了,支援北上!

  “右北平太守劉也聽命!”

  “下官在!”

  “命你領本部千人和吾之麾下可戰之兵,合兵一處,由汝任主帥,揮師北上,收複失地!”

  “啊?”

  啥玩意兒?讓我掛帥出征?

  劉也雖有些蒙圈,但還是硬著頭皮先應了下來。

  “鮮於銀,鮮於獻聽命!”

  “末將在!”

  “命爾等速速清點士卒,將能戰之士卒交接予劉太守!供其北上!”

  “末將領命!”

  “諸位且先行退下,吾這就修書冀州,請冀州刺史發兵援助,為了幽州百姓,吾這臉麵豁出去了!”

  見劉虞要離去,劉也連忙站起身,“大。。大。。大人,可有將領與下官同行?”

  讓自己一個人出征,劉也心裏多少還有些虛,原本道出這個計劃,是留給公孫瓚,閻柔等一票良將用的,再不濟也是鮮於銀、鮮於獻掛帥出征,論資排輩怎麽也不該是自己。

  這話問得劉虞有些撓頭,鮮於銀、鮮於獻要協助自己固守涿郡,公孫瓚、閻柔,齊周均身負重傷,如今可用之將,捉襟見肘。若不是看著劉也略有戰功,這主帥,劉虞自然也是萬萬不會想到劉也,哪裏來的多餘的將領?

  劉虞搖了搖頭,“劉太守且盡快出發,待吾借到冀州援軍,不日便來協助劉太守。”

  還能說什麽?還能怎麽說?劉虞的表情擺那裏在!

  “下官領命!”

  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