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女皇帝的一生
作者:付小七      更新:2020-05-08 15:59      字數:2479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因為是雙皇陵,所以也是陝西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

  陵園位於陝西乾縣城北6公裏的梁山上。

  最出名的要數武則天的無字碑了,傳說無字碑是因為武則天臨終遺言“已之功過,留後人評”故不書字

  但是嬴政笑笑說到,並不是這麽回事。

  說實話,這個嬴政就好像曆史皇帝百事通一樣的存在,真不知道這貨有沒有經常跑出來‘遊曆一番’的經曆。

  對於曆史上的有名君主,嬴政都是無一例外的了解,這絕對配得上他始皇帝的稱號。

  關於武則天,曆史上有很多記載,尤其是遷都洛陽這段。

  傳聞說武則天是因為害死了某某,怕某某報複,但是這純屬無稽之談。

  也有傳說是京杭大運河修通之後,洛陽經濟甚為繁華,所以經過種種考慮,才進行了遷都,這也是曆史分析學家的說辭。

  更有甚者說是因為洛河石刻,這個神跡其實是為了讓李唐順利遷都而由袁天罡順應自然現象規律親手設計的!

  那真正遷都的原因是什麽,曆史上很少有確定的說法,畢竟這是皇家秘史。

  但嬴政這個貨,聽到我私下跟西航議論這個事,竟哈哈大笑起來。

  “你知道武則天遷都的真正原因是什麽嗎?”嬴政問道。

  我鄙視的看了他一眼說到:“你又知道了?”

  “不然呢!”嬴政依然是笑著說道。

  這時候,不光是我,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這位自信滿滿的始皇帝。

  嬴政見狀,似乎很滿意地說道:“遷都,無外乎是當時的一個明智之舉,也是我授意的!”

  震驚!

  所有人都震驚,原來嬴政跟武則天,真的有關係!

  進而,嬴政繼續講解,一再強調我們不許胡思亂想。

  武則天,是曆史上的第二位女皇帝,但是正常情況大家都認為他是第一位而且也是唯一一位,原因就在於第一位女皇比較早,而且被人算計了!

  第一位女皇帝其實是北魏殤帝,也就是元姑娘,年號武秦。

  公元528年,北魏的胡太後後宮,擔心一百旦事情敗露,會帶來殺身之禍。

  於是先度下手為強,殺死了孝明帝元詡。

  孝明帝死後,國不可一日無君,胡太後遂將潘嬪所生皇女後宮抱問來立為皇帝,改元“武秦”。

  這位女皇帝登基還不到一年,胡太後便改變了主意,於是殺死武秦女皇,另答立元暉隻有三歲的兒子元釗為帝,是為北魏幼主。

  因此,武秦女皇在胡太後的操縱之下,匆匆登位又匆匆死去,故曆史上連她的名字都沒留下,一般都稱“回元姑娘”。

  胡太後殺死武秦女皇之後,還給她加答上諡號為“殤帝”,所以北魏的元姑娘才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這些事情在曆史上如果仔細查詢,也可以得到考證。

  但是這種短命傀儡皇帝,並不能實實在在算作皇帝。

  所以說武則天是第一位女皇,也是名副其實的。

  說到這,嬴政歎了口氣,感歎道武則天的不易。

  武則天從小就和父母一直過著東奔西跑的生活,這鍛煉了她適應環境的能力,14歲入宮之前,她無意之中得到了一個玉簡,而這個玉簡則是與她融為一體。這就是嬴政所說的帝王簡。

  而給她帝王簡的,並不是嬴政,我根本想不到,給武則天帝王簡的,和給嬴政帝王簡的,是同一個人!一個身穿白衣看不清容貌的白須老者。

  這就足夠讓我震驚的了,於是我看向莫桑。

  莫桑看到我的眼神,瞬間領悟,輕輕的搖了搖頭,示意不是他。

  那究竟是誰,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操縱這人類社會的文明?

  但是我已經習慣了,早晚能知道,現在琢磨沒有意義。

  話說唐代最牛的算命先生袁天罡,是一個非常自負的人,武則天出生的時候,因為連哭了七天七夜,所以他的父親請來了袁天罡算命。

  但是她父親竟然隱瞞了是個女孩的事實,說自己家的是個男嬰。

  而袁天罡輕輕一算說到:“幸虧是個男嬰,要是個女孩子,以後就是皇帝的命。”

  這一句話把武則天的父親嚇了個半死,但是為了一家人的命,他隻能爛在肚子裏,就這樣,一個欺瞞,一個不以為然,導致了14歲的武則天入宮,後來最終成為了一代女皇。

  直到後來,民國時期宋慶齡還評價武則天為曆史上傑出的女政治家。

  鋪墊了這麽一大堆,我已經有點不耐煩了,於是打斷嬴政說到:“額,老嬴,你說了這麽半天,和遷都有何關係?”

  嬴政聽我一問,非常嚴肅地說道:“當然有關係!你聽我講啊!”

  後麵的事情,就全都是幹貨了。

  話說當年李唐盛世,長安作為都城已經擁堵不堪,衍生了大量的買官賣官,囤積居奇,同樣也導致了長安本地都是府宅商鋪,沒有農地,長安日常所需都是外部供給,這就使得長安作為都城很不安全!

  於是嬴政現身,表明身份,同武則天共同謀劃遷都之事。

  武則天欣然同意,於是醞釀許久,將都城遷往洛陽。

  這一遷,整頓了吏治,安撫了民心,同時還穩固了政權,可謂是完美至極。

  但是問題就來了,為什麽要改國號?

  就是因為唐朝都城定在長安,是最佳風水,如果遷都不改國號會損傷國脈,這個是玉簡之中記錄的。

  所以他選擇改國號為周,這個字從本意上看有著周全、周密、周祥、好的意思,是好的象征。

  從字形上看,周像是一座城牆保護著裏麵的土地和人口,這個寓意也正是很多統治者所希望的,想要自己的朝政安定,國家富強。

  而後來,說是她被迫退位還江山於李唐,實際上是她主動的。

  問題都已經處理完了,一個愛國,敬夫,愛子的好皇帝,用一生時間整頓吏治,繁榮天下,把最好的結果留給了自己的兒子,這毫無問題。

  但是天下歸於李唐,都城也要回遷,這就是為何大唐又將都城遷回長安的原因所在。

  也正是因為她窮其一生為自己的丈夫,兒子規劃國家政治,發展前途,所以她並沒有給自己修建陵墓,而是給他的丈夫高宗修建了乾陵,最終自己得以合葬而已。

  這個乾陵,有袁天罡,李淳風兩位大師做風水把控,就是為了給子孫後代造福祉。

  而為什麽挖不動,其實就不單單是因為這兩位了,還有兩位,一個是善於推斷的狄仁傑,負責讓盜墓之人懷疑人生。

  另外一位就是嬴政,他的指點最終導致乾陵挖不動!

  哪嬴政指點了啥呢?

  我滿心好奇,睜大眼睛等待嬴政說出最關鍵的點。

  而嬴政說到這,則笑了笑說到:“就到這吧,天機不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