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國際新生
作者:秦逸天      更新:2020-04-20 21:54      字數:2460
  許艾陽按照宋浩然針對她的問題教導的方法,三天後,當許艾陽再次交了一篇文章上去,宋浩然看了一遍,便頻頻點頭。“果然聰明。”宋浩然含著淡淡的笑意讚許,“以後你的論文,應該問題不大了。”

  許艾陽露出一個自信的笑。就是嘛,如果說宋浩然是發現問題的高手,那麽她就是解決問題的小能手!

  “學長,你可真厲害。好多人英語幾輩子都學不到這麽好。”許艾陽由衷地讚歎,麵前方可埋頭苦讀的身影飄過,“你是怎麽做到的呀?”

  宋浩然隻是笑笑,“我很早就來了美國,待了也很有段年頭了。”他目光悠遠,似乎陷入到很久之前的回憶中。“你如果在國外呆夠了年頭,也會的。”

  “嗯嗯,那學長近期什麽時候回國呀?今年寒假就可以!來我的家鄉,有小麵、燴菜、燉肉,好多好吃的!我帶你去吃呀!”許艾陽熱情地說。

  原本隻是隨意地一句問候,許艾陽卻發現宋浩然的神情驟然凝固,帶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那是一種淡漠的疏離,還夾雜著無可奈何的落寞。

  “好啊。”他淡淡地說,神情中竟有些酸楚。他望向遠方,目光悠遠,慢慢地說,“我也有很久,很久,沒回國了。”

  還不等許艾陽回過神來,宋浩然轉個話題,“對了,三點是為你們準備的全係國際新生見麵會,記得準時參加。”

  許艾陽看著宋浩然離開的背影,一時有些怔忪。

  ---------------------------------------------------------------------

  當艾陽按照指示一路來到了小紅樓,美東的陽光正照的燦烈,鋪就一地碎金。為了讓國際生更好地融入美國,學院裏專門組織了為期兩天的國際新生交流會,主要是介紹美國的文化習慣,以及讓各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國家文化的機會。

  走進教室,艾陽大概掃了一眼,滿座20個人,什麽膚色的都有。還有幾位亞洲麵孔,但許艾陽一看就知道不是自己國家的人。艾陽聽了一會兒就加入了談話,熱情地介紹自己來自中國,得到了其他同學的熱烈響應。

  “我去過一次上海,不過很像紐約,建築和節奏都很像!”

  “之前看過成龍的電影,很喜歡!”

  “三番唐人街的小湯包做的很不錯,但是不夠甜,你可以去嚐嚐!”

  “我去過景德鎮參觀瓷器!在那裏人們都很喜歡抽煙,健身房裏都抽煙!”

  “你們真的吃狗肉嗎?泰迪也吃嗎?”

  艾陽有些哭笑不得,收到來自國外同學最真實的第一手評價,讓她開始從另一個角度開拓了對祖國的認知。

  左邊的黑人男生開始主動和許艾陽攀談。他英語很是流利,雖然帶著艾洋聽不太懂的口音,但勉強能捕捉到一些關鍵信息。“非洲、踢足球”,這似乎是左邊的男生能告訴她關於自己國家的唯一信息,“我的國家是Ghana,你知道Ghana嗎?”他目光中滿是期待。

  艾陽實在沒聽說過,她正要搖頭的時候,捕捉到了那男生眼中一抹失落。她連忙說,“我地理很好,一定知道它的中文名字!隻是英文名字對不上號。我回去查查字典,我肯定很熟悉的。”

  男生的眼睛亮了起來,“好啊,那你回去查查,然後告訴我你對我們國家的印象。”

  艾陽點點頭,有些心酸。她第一次感受到原來自己來自一個存在感如此強烈的國家,不管是否喜歡,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對它有足夠的關注。她的祖國就是她的背靠,不必像身邊的男生一樣拚命去介紹。

  大家早早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閑聊。畢竟,一桌20個人來自15個國家,能同背景這樣不同的同學聊天本身也是一件新奇的事情。每個人眼中都亮亮的,全是剛來美國的新鮮好奇。他們誇張的肢體語言和時不時爆發出的笑聲,仿佛正是對這片自由與希望的國度的最大敬意與熱情。

  “你是中國人吧?我第一次去中國是二十年前,後麵每兩年會去一次,變化真的很大。”說話的是一個穿淺藍色格子衫的德國中年金發白人,年齡四十歲上下。據他介紹自己正在讀一個管理方麵的學位。“由於曆史原因,中國還有一些問題還沒有解決。但目前的發展真的很快。”

  “曆史?那為什麽某些國家不先解決自己國家的曆史?”

  還不等許艾陽答話,一個聲音忽然插入。眾人唰唰轉頭望向桌子邊上一個年輕的男孩,隻見他戴著一頂猶太人常戴的小圓帽,衝著那中年德國人露出一個譏諷的表情,“我是以色列人,我們要來聊聊曆史嗎?”

  空氣霎時間變得凝固,大家一下沉默了。正當那德國人嚴謹一眯要還擊時,就聽一個女聲歡快地打斷,“親愛的同學們!我們開始正式上課了!我是你們的愛麗絲老師!”

  劍拔弩張的氛圍這才稍微有點緩和,被熱情洋溢的女老師一帶,才變得重新熱烈起來。許艾陽抬頭,吃了一驚。

  呀!眼前站在講台上的,竟然是自己從小訂報上看到的英語老師!

  老許的報社有一刊是專門給孩子們學英語的,裏麵有一個專欄是“愛麗絲老師教英語”。在報刊的照片上,愛麗絲老師有著棕色頭發和灰藍色眼睛,總是笑眯眯地解答著小朋友們的英語問題。在許艾陽十來歲的時候,愛麗絲老師回中國小朋友們的信就是她的必讀刊物。她怎麽也沒想到,這位童年時期就以文字形式伴隨著她的愛麗絲老師,竟然是N大的特聘教授!

  緣分真奇妙!

  眼前的情景,簡直不能用驚喜來形容!盡管早知N大師資力量的雄厚,但自己在書本上見了十多年的老師以真人的方式站在她麵前,她還是感受到了那穿越時空的震撼。

  許艾陽托腮認真聽,從照片到真人,從童年到如今,她感受到了跨越時空卻依舊親切以及巨大的躍遷。

  愛麗絲老師循循善誘,耐心細致地為他們講解著美國的文化習俗以及國家地理。一下午的時間很快過去,愛麗絲老師要求明天的課程以同學們展示自己國家為主,方便大家互相了解認識。愛麗絲老師留了一個問題,要求每人帶一份最能展現自己國家風貌的東西。

  “以任何形式嗎?”許艾陽問。

  “對,任何形式。”愛麗絲老師笑眯眯地說。

  直到下課,許艾陽一路回家,還在思考著愛麗絲老師的命題。她來美國輕裝簡從,幾乎沒帶除了必需品以外的任何東西。拿什麽才能最代表自己國家的風貌呢?

  許艾陽盯著一樓的灶台發呆,桌子上還堆著方可沒吃完的盒飯。

  “有了!”靈感一閃而過,她高興地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