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小店的優勢
作者:鉛筆七十五      更新:2020-05-04 12:35      字數:2527
  本來李曉凡並沒有很好的計劃,但是他按照昨天想好的思路,在聽了秦重的介紹後,他突然靈光一現,不僅想到了努力的方向。還想起了自己曾經的一些想法,牛雜粉絲湯和雜碎麵可是他一直想嚐試製作的,這次時機剛好,可以跟大家提一提了。

  他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

  “我們的對手,所有的算計和手段,都是為了影響兩個小店的生意。去擔心對手過於強大,去猜測對手可能使出什麽手段隻是在浪費時間。我們應該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最本質的問題上,努力發掘兩個小店自身的優勢。”

  聽了李曉凡的話,其他四人都微微皺眉,明顯都在思考店裏的優勢到底在哪。

  看到四人已經跟上自己的思路,李曉凡開口提示道:“地理位置,裝修這些硬件條件我們一時間更新不了。但是我們可以在服務和食品種類、口味上做文章,爭取在這些方麵盡量完善。培養更多的忠實客戶。這樣,無論對手想什麽花招,使什麽手段都沒辦法影響我們的生意。”

  聽了李曉凡的話,秦重先開口了。

  “要說咱們店裏最大的優勢,就是在美食製作上的創造力。老板和趙師傅能開創出牛雜湯的製作方法,這是吸引客人的最大保證。”

  “嗯,小秦說的有道理。本來前段時間一直在思考更新菜單的事情,可是自從牛雜湯火起來之後,太忙碌了,這項工作一直沒再開展。看來最近這段時間應該靜心開發一些新的菜品了。”趙剛摸著下巴,緩緩說道。

  秦重也跟著點了點頭。

  “趙師傅說的對,我們店裏菜品確實單一了一些,適時的更新一些新菜非常必要。至於口味這塊,我認為換了新的供肉商之後,咱們牛肉麵的味道會更上一層樓。”

  聽了秦重這話,李曉凡轉頭看向趙剛,想尋求一下他的意見。

  一眼看穿了李曉凡的意思,趙剛點點頭,開口說道:“小秦的話絕不誇張。我非常有信心用楊誌提供的肉,做出更好的味道。”

  旁邊一直沒開口的張娜和楊潔悄悄對視了一下,兩人從對方眼中都看到了一絲欣喜。

  “太好了,趙叔,老秦。能有更好的味道,是我們吸引新客人,保住老顧客的重要手段。至於更新菜單這塊,我早就有了一些想法。”

  “天哪,老板,你又想出新的菜了?”張娜沒忍住,第一個開口問道。其他人也一臉好奇。

  “‘牛雜粉絲湯’這是當時製作牛雜湯時就有的想法,提了一嘴,但是一直沒付諸行動。”

  “對對對,老板,我記得第一次做牛雜湯的時候你提的。後來你沒提這個事,我都給忘了,你這一說我就想起來了。”

  秦重和楊潔不知道這個事情。

  趙剛聽了張娜的話,略一回憶,就想起了他們三人第一次製作牛雜湯時的情景,附和道:“確實,曉凡。當時你就提出了這個想法。後來大家的精力都放在牛雜湯上了,倒把這個主意給忘了。”

  楊潔聽了張娜和趙剛的話,頗受觸動,她睜大眼睛看向李曉凡,心裏暗想著:“老板真厲害啊,好幾個月之前就有研究新菜的想法了。連名字都起好了。”

  最受觸動的還是秦重,他現在心裏有些震驚。

  “李老板不僅跟趙師傅創造出新的美食,還早早就在這基礎上研究出了新的吃法,這份對美食的追求和熱愛,真是常人難以比擬。我終於明白為什麽這個小店能留住趙師傅這麽厲害的廚師了。”

  “趙師傅當時說‘你想學的是廚藝,想學一門技藝不難。但是要深層次體會這門技藝從而體會廚師之道卻難上加難。’原來趙師傅早就看到了我的不足。今天聽了李老板的話,我對趙師傅的用心也有了更深的體會。”

  正在秦重胡思亂想的時候,李曉凡下麵的話又如雷霆一擊,打在了他的心頭。

  “‘牛雜粉絲湯’沒什麽難度。麵館這邊我也想到了一種新的做法。我發現咱們這一片所有的麵館都會用牛肉製作麵條,但是很少有麵館用豬肉製作麵條。為什麽不另辟蹊徑,嚐試用豬肉製作出麵條呢?”

  李曉凡本想嚐試製作雜碎麵,但是他轉念一想,雜碎麵中的豬大腸限製了它的受眾。這道美食做出來,雖然名義上是麵,但是並不能算作是麵館的新菜。於是他思維快速展開,再結合他穿越過來這幾個月的見聞,提出了用豬肉製作麵條的想法。

  “這……”趙剛沉吟一會兒,開口說道:“曉凡,用豬肉製作麵條,之前倒是有很多人嚐試過。包括現在也有不少店在做。但是據我所知,銷量並不好。更多的人還是喜歡牛肉麵。我們如果用市麵上常規的方法製作豬肉麵條,我倒是有一定信心能比其他店做的好吃。但是就吸引新顧客,留住老顧客這方麵來看,可能不會有效果。”

  “趙叔,我明白你的憂慮。所以咱們不用市麵上常規的製作方法。我有個新的想法,這兩天你和老秦得配合我下,咱們嚐試著把它做出來。”自從李曉凡想到用豬肉製作麵條。“豚骨拉麵”四個字就第一時間出現在他的腦海裏。

  他快速的回憶,從來沒在任何地方見到過有這四個字的麵館。

  經過幾個月的生活,他對現在身處的華夏國有了很多新的認識。

  這個國家的人們在美食上講究精益求精。也就是不斷完善一種成熟的製作方法。而對於創造新的製作方法並不熱心。

  所以市麵上這麽多麵館都隻做牛肉麵。時不時出現一倆家有創意的麵館,也因為創意不足和受眾麵太小沒法開的長久。這就導致了一種現象,沒有店願意推陳出新。為了生存所有的店都遵從一套菜單,大家比拚的就是味道的差異。

  千篇一律的製作方法讓食客也養成了習慣。新的創意出來的時候,食客們會非常挑剔,以老的製作方法的嚴苛標準來要求。這讓創新隻有極小的犯錯空間,一旦不被接受,連被知道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扼殺在了搖籃裏。

  正因為這樣的環境。秦重才驚歎於李曉凡和趙剛的創新。不僅創造了新的製作方法,還通過了食客的高標準,嚴要求,最終還能在市麵上流行開來。這是個非常艱辛的過程。

  不過這些問題對於李曉凡來說都不是事。他用的是大吃貨國成熟的製作方法,受到大吃貨國最高標準的檢察。他隻要把製作流程安心的拿來用就可以了。至於能不能流行開來,那是天意使然,並不是他能左右的。

  聽到李曉凡又有新的創意,其他四人明顯激動了起來。尤其是趙剛和秦重,巴不得趕快進行實驗。

  李曉凡隻能站出來安撫大家。

  “大家不用急,製作新美食得下班後才能開始嚐試。最近大家在工作中一定多留心,盡力發覺店裏還可以改進的地方。這樣做不僅是防備要對我們不利的敵人,也是為了讓我們的店越來越好……”

  十二月份的工作在李曉凡一陣演講過後,正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