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內功
作者:大江入海      更新:2020-04-20 19:13      字數:2566
  “這……這都是你殺的?”

  曇宗和尚看到村子裏的十幾具屍體,眼角直跳,看李俠客的眼神都變了,“你是怎麽做到的?”

  “應該算我運氣好吧,這些官兵沒穿盔甲,也沒箭手,這才被我僥幸殺了幾個,要是遇到高手,估計死的就會是我了。”

  李俠客此時已經平靜下來,扶著鐵槍淡淡道:“大師,這些人,咱們一起安葬了吧!”

  曇宗和尚問明情況,也是大為憤怒,“這幫畜生,全都該殺!殺的好!”

  他本就是勝負血海深仇之人,當初為了避禍才投奔少林當了和尚,如今又見到官兵殺人這種事情,前塵往事一瞬間湧上心頭,大聲道:“就該如此!殺他個幹幹淨淨才好!”

  在這些屍體上翻找了一遍,得銀兩若幹之後,十幾名武僧方才手持方便鏟,將這些官兵拖到遠處掩埋。

  在打掃血跡之時,白無瑕走到李俠客身邊,小心翼翼解釋道:“被殺的是羅大郎一家,他們家最近在屋裏挖了一個地窖,說是用來藏身,這次大家都往山裏跑,就他們一家人非要躲在地窖裏,誰知道落得這麽一個下場!”

  她說到這裏,輕聲抽泣起來,“好好的一家人,轉眼就這麽死了!”

  李俠客道:“明知有危險,還把希望寄托在僥幸之中,卻連累一家老小被殺,嘿嘿,也不知他們到了九泉之下,會不會後悔!”

  白無瑕道:“我爹爹剛才說了,你殺了這麽多官兵,這兩天,肯定有大隊人馬搜山報複,你最好入山躲一躲。”

  此時曇宗和尚走了過來,“俠客,這裏已經不安全了,你現在跟著無暇一起進山吧,沒個上天半月,不要出來,告訴村民,白天不要生火做飯,免得暴露藏身之所。”

  李俠客道:“我不會連累少林吧?”

  曇宗和尚笑道:“不會!你不是出家人打扮,回頭軍隊在寺內搜查一番,看不到你,這件事便也就過去了,不過委屈你幾天啦,不要出來。”

  說到這裏,從懷裏掏出一本手抄的小冊子,遞給李俠客,“你天天鬧著說要看少林《易筋經》,我少林哪有什麽易筋經?不過倒是有一套足本五禽戲,你倒是可以照著這圖冊練習一下,不過五禽戲隻是強身健體的運氣法門,並不是實戰之術,你要它其實沒什麽用處。但就算是沒用,你也不要外傳。”

  李俠客在少林寺的這段時間裏,跟曇宗和尚求教武學的時候,特意問了有關易筋經的事情。

  他在後世的武俠小說與動作電影中,沒少看到關於少林易筋經的故事,這些影視故事,把易筋經吹噓的神乎其神,特別是金係武俠小說,把易筋經誇張到了極致,說它是少林武學源頭,根本所在,乃是達摩一身武學之大成結晶,學會這本經文上的功夫,那才叫厲害。

  因此他極為好奇這個世界的少林寺,到底有沒有易筋經這本經書,如果有的話,到底威力又能怎樣。

  隻是這段時間習練槍棒,無暇分心他顧,曇宗和尚又說寺內沒有易筋經,因此也就不再強求。

  其實此少林非彼少林,如今隋末唐初,沒有易筋經倒也是正常,後世之人曾經考證過,易筋經最早出現的朝代也得是宋朝了,現在少林沒有易筋經,也說得過去,畢竟這個空間的設定,與武俠小說沒什麽聯係。

  現在見曇宗和尚給了自己一本《五禽戲》,李俠客急忙伸手接過,喜道:“我聽人說,這易筋經是少林功法源頭,這才想借來看看。現在有這本《五禽戲》,倒也不錯。”

  曇宗和尚道:“胡說八道,少林功夫,跟易筋經有什麽關係?不過你老是說什麽《易筋經》,《洗髓經》什麽的,聽著倒是不錯,日後我少林寺內,倒是可以合力編撰一本《易筋經》來。”

  李俠客張大嘴巴,“不會吧?難道因為我多嘴,這少林寺裏以後才有了易筋經?”

  他將五禽戲手抄本揣進懷裏,不再多說,當下跟隨白無瑕一起向山中走去。

  在這嵩山深處,有一個盤旋曲折的石洞,村民此時都藏身於此,在李俠客入洞說了羅大郎一家的遭遇後,引的村民一陣後怕。

  自此,李俠客便在這洞中陪著村民住了下來,除了偶爾入林打獵之外,便是修習拳腳功夫。

  曇宗和尚給他的五禽戲手抄本,他翻看了一遍,發現這五禽戲與後世網上流傳的五禽戲截然不同。

  網上流傳的隻是幾個動作,而現在這部五禽戲,卻明明白白的是氣功導引之術,每一個動作下來,都有相關的運氣法門與之向配合,熊經鳥伸,各不相同。

  “好家夥,曇宗和尚還說這五禽戲不能實戰,若是按照這個法子來習練,練成之後,不能實戰才怪!”

  李俠客年少之時,就跟村裏長輩習練過硬氣功,對於氣功導引呼吸之術倒也熟悉的很,他知道練氣之法不可冒進,稍有不慎,就會出問題。

  當初村裏一位長輩練習氣功,一不小心練岔了,搞的憋胸炸肺,好長時間沒過來,而且一用力就放屁,噗噗放個不停,被人嘲笑了好多年。

  他對著五禽戲,不敢立時著手修煉,而是揣摩好幾天之後,方才開始按照圖形習練動作,對於導引搬運的法門,卻直接無視。

  這五禽戲仿造的是鹿、虎、熊、鳥、猴五種動物的動作而創建的法門,一種動物六個招式,五種動物,一共有三十招。

  等李俠客將這三十招動作練習的滾瓜爛熟,沒有絲毫錯誤後,這才開始嚐試著修煉其中的導引之術。

  “呼!”

  李俠客站在樹林之中,雙臂舉過頭頂,隨後身子向左側彎,兩手岔開,做鹿角抵撞之形,丹田之氣過兩臂而達手指,隻是做了一個動作,雙手指頭便有鼓脹之感。

  他心中高興,知道自己練對路子了,當下不敢分心,保持抵角動作幾個呼吸之後,方才緩緩歸位,進行下一個動作。

  等鹿形練完,便是虎形,一連五種動作全都練完,隻感覺鹿形心靜體鬆姿態舒展,虎形威猛剛勁有力,熊形厚重,笨重中寓輕靈,鳥形悠然挺拔,猴形敏捷輕靈,每練習一種動物形態,都有一種不同的感受。

  這五禽戲對應五行,又與五髒相合,練完之後,隻覺得五髒六腑一股暖意,通體舒泰。

  本來這套動作做得極為緩慢,以李俠客此時的體力,即便是練習上千招,也不會感到勞累,可是今天這套動作練完之後,卻出了一身汗。

  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此時體力充沛,三十多斤的大鐵槍,都能舞動半個時辰而不覺得累,可這三十個動作配合呼吸導引,竟然毛孔出汗,著實令人吃驚。

  李俠客這段時間跟少林武僧習武對練之時,曾問過他們,到底有沒有內功以及真氣,後來得知,所謂內功,隻是內壯之功,真氣之說,都說沒聽說過。

  李俠客當時聽了頗為失望,此時一番五禽戲練下來後,體察周身,又驚又喜,“這或許就是內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