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董卓勤王
作者:天國臥龍      更新:2020-05-22 16:34      字數:1711
  漢恒帝劉誌雖然36去世,但身後並無子嗣,年輕的竇皇後(漢恒帝死後被尊為太後)極其

  父親竇武,把繼承人的年齡限製為少年時期。那麽當時的漢靈帝劉宏是漢章帝玄孫,劉宏

  的曾祖父是河間王六開,父親解讀亭候,當然了還隻是12歲小屁孩。

  當時外戚專權,宦官當道,跟現在的局勢差不多,一個外戚是竇武,一個外戚是何進,那麽宦官呢也是皇帝寵幸宦官,那個時候也有十常侍衛,在這種情況下,十多歲的劉宏被宦官以及外戚磞上了皇位,成為了漢靈帝。漢靈帝繼位以後,大漢王朝政治以及腐敗不堪許久了天下人禍不斷,旱災,水災蝗災等天災泛濫在大漢大地每一處,四處埋怨聲不斷,百姓民不聊生,國勢進一步衰落,再加上宦官以及外戚的奪權。

  靈帝對宦官寵信不疑,以至於曾經對臣下講,張讓好比他的父親,趙忠好比他的母親,父母與兒子關係親密,豈是外人能離間的?宦官們得到靈帝如此厚遇,自然變得更加肆無忌憚,甚至敢於仿照皇宮規模營造私宅,氣焰囂張至極。(“帝常雲:‘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宦者得誌,無所憚畏,並起第宅,擬則宮室。”引文同上)。

  年紀輕輕的靈帝就像一張染蒼染黃的“白紙”,成天與宦官們膩在一起,時間一久便在他們的引誘下,走上驕奢淫逸、墮落敗政的道路,做出了恁多荒誕的事情,其中開西閣賣官一事,最為世人所詬病。

  我們再回頭說說劉瓊稱帝的事情。

  到了現在,都是木已成舟,由不得劉瓊了!

  就像陶謙讓徐州給劉備,劉備讓徐州給呂布,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幾分試探,幾分真意,誰又說的清楚。

  如果劉瓊發憤圖強,最終掃平諸侯,保住大漢,那麽這一次的登基大典,自然就是順應天道了。

  哪怕諸侯不服從命令也沒有鳥用,畢竟劉瓊乃當今太子。

  而如果最終劉瓊登基帝位,哪怕當初現在大漢是個爛攤子,那也要硬著頭皮衝去,而是真心想救救大漢。

  劉瓊也可以利用這些年在自己的封地冀州、並州、幽州的民心一用,同時登基後慢慢收攏大漢十三州的民心。

  時間緩緩流逝,不知不覺中,劉瓊便在大漢時代下待了數年時間。

  這數年裏,馬超與白文平分了右扶風。

  其中汧縣、渝麇、雍縣、陳倉、郿縣,歸馬超所有。

  槐裏、茂陵、平陵、鄠縣、武功、美陽、杜陽、漆縣、栒邑、安陵,歸白文所有。

  之後馬超與白文,合兵一處,從斜穀攻入了張魯的漢中郡。

  雙方互有勝負,但因為糧食運輸困難,最後馬超與白文戰敗而歸。

  大將軍何進傳召董卓率軍勤王,簡單來說啦,大將軍何進不想讓劉瓊那麽順利的登基稱帝,而帝都軍隊大部分又在劉瓊手裏,大將軍為了讓劉辯登基皇位不得已的情況下,大將軍何進選擇了勢力最強的涼州刺史董卓了,這時候董卓有二十萬鐵騎,數十萬步兵,可以說劉瓊是第一大軍閥,那麽董卓就是這時候的第二大軍閥了。

  數日之後。

  “吾乃董卓,特來勤王。”

  “董卓,此乃大漢帝都,爾敢率領重兵圍堵帝都不成。”張遼道

  “屬下由大將軍詔令,詔本刺史前來勤王,吾特帥二十萬鐵騎前來勤王。”董卓道

  “此地乃大漢帝都,不允許外來軍隊駐紮在城內,尤其是騎兵,在城內容易引發混亂。”張遼道。

  “吾要見大將軍。”董卓道

  “可以,但董卓隻能協大百人進京,切不得擾亂帝都治安。”

  “可以。”

  “來人啊,在城外二十裏處安營紮寨。”

  “諾!”

  董卓帶領百騎在帝都呆了幾天,都是由大將軍何進安排的一座府邸給了董卓,這座府邸現在也稱作為董府。

  ......

  “你,去跟太子說,有人硬闖皇宮。”

  “諾!”

  “來人止步,此地乃皇家重地,閑雜人等不得入內。”黃忠策馬站在皇宮門處宮門前朝對麵大聲吼道。

  “唏律律。”一陣戰馬嘶鳴聲中,從黑暗中慢慢浮現出一些身影。

  劉瓊剛到皇宮城牆上,往下看去,發現了一個長得像頭豬的家夥。

  “他媽的。”劉瓊低聲咒罵了一句,因為他已經看清了為首的家夥,正是他萬般不想見到的董卓。

  董卓當然也看到了對麵的劉汾,看著這張年輕的臉龐,昔日的記憶浮現在了眼前。這家夥當初可是差點殺了自己呢。董卓眼中光芒閃爍,尤其看到劉汾身旁的孩童,嘴角微微上揚。

  “劉瓊,你竟然敢威脅到陛下的皇位,來人,給我殺了此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