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李存孝以及十三太保的由來
作者:天國臥龍      更新:2020-04-20 18:03      字數:3118
  李存孝,代州飛狐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

  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史書載“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嚐挫敗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他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的地位相當於《說唐傳》中的趙王李元霸,天下無敵,人稱飛虎將軍。野史中曾領十八騎攻取了長安,雖說是誇張之詞,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連第二名的王彥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幾合。後由於罪責車裂而死,李克用深感有負於存孝,羞愧多天不朝政,兵事衰弱,朱溫趁勢而起。

  李存孝因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天下無敵,與西楚霸王項羽齊名,被譽為“將不過李、王不過霸“,在後人評說中更有“唐初有個李元霸,唐末有個李存孝,都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意思是說天若有個把,他們能把天拉下來,地若有環,他們能把地提起來。

  李存孝最為有名的是手下5百人的飛虎軍,多次同他並肩作戰,取得了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令對手聞風喪膽,名揚天下。後因對義父用人存在疑問,遭人離間,最終落得五馬分屍的可悲下場。

  自古以來,在大同、朔州一帶,傳著“十三太保“李存孝的傳說。

  當年,在代州的個小村莊裏,村中立起座將軍的石像。傳說,這尊石像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凡是得到石將軍青睞的人,都會得好運。有天,村中一位姓姑娘采花歸來,她看到這尊石像,隨手一拋,花籃居然不偏不倚好套在石將軍的頸上。沒想到,這何姑娘回到家中,就有了身孕。在那時代,未婚先孕是要被人鄙視的。盡管何姑娘再三解釋都無濟於事,隻能將這孩子生了下來。親朋好友漸漸遠離,何姑娘帶著個孩子,母子二人孤苦伶仃地生活著。

  等孩子4歲那年,何姑娘帶著孩子,來到那石將軍的麵前,讓孩子拜祭他的父親。沒想到,當孩子知道他的父親竟然是這尊石像時,竟然發起狠來,一拳將石像打了個粉碎。何姑娘見狀,不由勃然大怒,當的是又氣又急。她逼小孩跪下向父親請罪,並且讓孩子將地上的石頭揀了起來重新一塊塊地安了回去,並給孩子取名叫做“安靜思“,以此為記。

  小安靜思的生活過得非常清苦,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在他10歲的一天,小安靜思正在山坡上放羊。這時,山坡上忽然出現了隻猛虎,來勢洶洶。然而,麵對猛虎,小安靜思卻並不懼怕。他天生神力,盡管老虎稱得上是人間至惡,但他也沒把它放在眼裏,竟赤手空拳,將老虎活活打死。這時,對麵的山澗上,正巧走過個人。他就是任晉王的李克用。李克用遠望見這孩子年幼,竟能將老虎打死,心中端的是非常喜愛。他故意向這邊說道:“是哪家的小孩把我家養的老虎給打死了?“小安靜思也並不生氣,看向李克用,說:“原來這老虎是你家養的啊。我打死你養的老虎是不對,這就把老虎還給你。“說罷,隔著條山澗,竟把整隻老虎,像扔石子般輕鬆地扔了過去,扔到李克用麵前。李克用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之後,李克用便向各家各戶打聽,這倒底是哪家的孩子。他找到何姑娘家中,見了何姑娘,問清了小安靜思的身世。他對小安靜思那是頗為喜愛,便希望能收養他為義子。而何姑娘知道對方是大名鼎鼎的李克用時,便欣然同意,從此,安靜思便改名叫做李存孝,跟隨李克用左右,隨李克用南征北戰,成為了李克用的左膀右臂。

  憑著天生神力,再加上出色的武技,李存孝南征北戰,天下無敵。就連武功天下第二的“鐵槍“王彥章,也在李存孝手下走不了兩回合。而武功第三的高思繼曾在李存孝連挑數十名大將後,全身脫力狀況下,趁勢擊敗多名唐將。李存孝聽說後,披掛上陣,用十回合竟以重病之身將武功不比王彥章弱多少的高思繼活活生擒。後來,在李存孝死後,王彥章再無敵手,竟然連挑晉軍猛將36人,急得李克用哭道:“假如我兒存孝若在,何至於此?“關鍵時刻,軍師出計,派人假扮李存孝出陣,竟驚走王彥章,將王彥章的弟弟王彥童活活嚇死。由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李存孝的勇猛。

  李存孝很出名,古人中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就是用來誇讚李孝存的。李存孝常伴於李克用身邊,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李存孝身穿鐵甲,手拿鐵馬鞭,腰上跨著弓箭與長矛,每每衝鋒陷陣,其勇猛勢不可擋,敵軍聽聞其名聲就聞風喪膽。

  梁國猛將見李存孝攻取潞州,不戰而退,攻取晉州,緊閉城門死守不敢出來迎戰攻打絳州,守將聽聞就棄城而逃。李存孝所到處,大都不戰而勝,可見其勇武異常。

  然而,李存孝被李克用格外寵愛,自會被人嫉妒。在這中,表現最為強烈的當屬李克用的四子李存信。李存信也是李克用的養子,先前也倍受李克用寵愛。然而,隨著李存孝的到來,原先受寵的李存信發現自己失寵了。論能力,他顯然不是李存孝的對手。他想要回自己的位置,這種欲望逐漸強烈,他知道李存孝雖英勇無敵,但卻全無心機。於是,他漸生出了條毒計。

  一天,他到李存孝的帳中,和李存孝說,他不過是李克用的養子,何苦為李克用賣命。而且,李克用雖然名義上是他的父親,然而其實不過是他的義父,其實李克用心裏對李存孝一直有著提防。俗話說,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等到天下平定,李存孝沒利用價值時,李克用就會立即對李存孝痛下殺手。他也是李克用的義子,對此十分清楚。他對李存孝說,大丈夫就應該做番事業,他應恢複自己的本名“安靜思“,以他的能力,不愁天下不定。而他,李存信,作為李存孝的四哥,如果李存孝舉事,就一定會作為內應,幫助李存孝成功。在連哄帶騙地欺詐李存孝後,李存信又跑去李克用那裏告狀,說李存孝早有反心,讓義父加以提防。

  李存信又私下裏以李存孝的口吻寫了些與朱全忠的交往信件,並以此做證據,作為李存孝反叛的的依據。又利用自己權力斷絕了李存孝的糧草。李存孝以為李克用果然是對自己不信任,由於年少無知,想起四哥和他說過的話,便恢複本名“安靜思“,發兵反叛。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頭個出來鎮壓他的,就是他四哥李存信。因對過去的部隊心慈手軟,再加上他本來就沒有謀反的心思,他的反叛很快就被李克用鎮壓了。他本人也被生擒,帶到了李克用麵前。

  李存孝直到現在,才知道,原來背後是李存信一直使壞,才害了他。他哭著向李克用請求。然而,由於人證物證俱在,那些與朱全忠交往的信件他也無法抵賴,謀反畢竟是最大的罪行,李克用不忍,但也無法,隻能判李存孝車裂。而行刑的人,正是他的義兄,四哥李存信。

  車裂當天,陰雲密布。一切的愛恨情仇,都將在這天了結。其實到了此刻,李存孝的心中反而釋然了。命既如此,又複何爭。李存信驅趕著五馬,準備行刑,將一切的一切,在這天裏結束。然而,最讓人震驚人事情發生了。當五馬用盡力量向外拉扯時,李存孝的手腕腳腕竟然因為先天的反應,自然而然地生出力道,將五馬又活活地拉了回來!連接十數次,都是如此。被車裂而不死,這在古今天下,也算是僅此一人了。這時,李存孝心想,反正自己到了這般地步,已是必死無疑了。這般苦苦掙紮,又有何益?與其這般的活受罪,倒不如早解脫,了卻一切。於是,他對李存信道:“四哥,咱兄弟倆到了這種地步,什麽也不用說了。但是你這種是弄不死我的,也沒法向父王奉命。我和你說,如果你想車裂死我,那辦法隻有一個,就是挑斷我的手筋腳筋,讓我的手腳無法發力打碎我的膝蓋肘骨,讓我四肢無法相連,再用五馬之力,才有可能將我弄死。你我做了這麽多年兄弟,就當看在弟弟的麵上,給我個痛快吧。“聽李存孝這麽說,李存信眼中也含著淚,點點頭,並依樣照做。這次,五馬齊奔,終於將李存孝徹底分開。一代名將、天下無雙的十三太保,就此含冤殞命。而李存孝死後,李克用也快速走向了衰落,天下最終落入了朱全忠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