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保命之法
作者:三千劍      更新:2020-05-07 20:12      字數:4097
  十方穩定了一下心神,看向遠處黑魆魆的重重山影,撓著腦袋恍然道:“難怪這裏這麽眼熟,原來是昆明池呀!咱們怎麽又到這裏了?”

  老和尚閉起眼,喃喃道:“是啊。當時入水救你,為師覺察到有一股源源不絕的力量湧入你的身體,幫你與暴亂的靈印抗衡。於是我便順勢在水底為你療傷,一路漂到了這昆明池。”

  “原來滄池可以直通昆明湖呀!真厲害。啊,說到那股氣息,我也感覺到了!要不是有它撐著,我早就暈死在水底了。一定是小魚妖靈魂不滅,在冥冥之中保佑我啊!”

  老和尚無語的睜開眼道:“淨瞎扯。那股力量是來自水中魚群,很像是一種原始的信仰之力,與我佛家願力相似。若是以後再發病,你又找不到人幫你,就往河裏跳吧……”

  十方被驚得瞪圓了眼睛,結結巴巴道:“師父,師父你不是認真的吧?徒弟都生命垂危了,你還讓人跳河?萬一,萬一我沒變身呢,那我不就淹死了?”

  老和尚微笑擺擺手道:“哎,為師說的隻是萬一,不一定會發生的。你不用這麽緊張。”

  十方氣得不想再說話。走到船邊縱身一躍,踏著凸起的邊緣再向上一竄,坐在了粗大的欄杆上。眺望著晦暗如夜幕的昆明池水,搖晃著光腳丫,問道:“師父呀,我是不是命中注定逃不過這一劫啊?”

  老和尚見他心情低落,就低聲安慰道:“凡是要往好處想。你沉河都死不了,那就是命不該絕。有為師在,不用怕的。為師還要在此頓悟。你先去自己玩,有什麽事清早再說。”

  他不敢打擾師父,踩在護欄上跑得飛快。跑到前甲板處,縱身高高躍起,在半空翻了個跟頭,輕巧的落在地上。

  老和尚看徒弟跑遠,捂著胸口又低咳了幾聲。吐出一大口淤血,看著那灘血搖頭苦笑。幸好啊,這次有那股神秘之力支撐,不然真要死人了。

  十方立在船頭,隻覺渾身精力充沛,忍不住閉起眼,全力放出神識。一瞬間,他“看”到有無數的光點在昆明湖內遊弋,感知範圍竟擴張到了方圓二十丈天地間。

  他雙指並攏,發出一道劍光。以神識駕馭靈劍,如飛鳥掠向高空,在感知的天地內縱橫翱翔。那道劍光避開了船尾,隻在船頭劈空斬浪,隨心所欲。

  這次的靈劍凝練如真劍,在破入水浪後並沒有炸開,隨著意念牽引在水中任意穿梭,仿佛一隻看不到的遊魚;忽而又竄出水麵,在空中疾飛。直到劍意耗盡,才由實化虛,在又一次入水後炸開。

  “不錯,這才像飛劍嘛!”他又凝出一道飛劍,在感知天地中穿梭飛行……

  直到晨曦破曉,一輪紅日從地平線升起,他才發覺練了一晚的飛劍。周身氣息平緩,還有些虛弱氣喘,早沒了想跟人打一架的衝動。

  老和尚從船尾走來,臉色恢複了黝黑,隻是腳步依然有些虛浮。看到一道劍光迎著升起的朝陽飛掠而去,不由微微點頭。這個徒弟平時練棍偷奸耍滑,練起飛劍倒是勤勉,而且還有些天賦。

  老和尚走到船頭,望著泛著光芒的大湖,扭頭說道:“十方啊,這幾天不要再練劍訣和幻術,隻練健體術和拳腳棍棒吧。”

  “哦,我知道了。”十方乖巧的點頭,也沒有追問原因。事關小命,他可不敢有絲毫的任性和大意。

  看他難得聽話,老和尚滿意的點點頭,走進荒廢的船艙裏一陣翻撿,找了塊門板和兩隻劃船的小槳。將那門板投入湖中,便提著十方跳下了戰船,穩穩的站在了搖晃的木板上。

  十方接過一隻小槳,坐在晃悠悠的木板上賣力的劃著。看著遠處岸邊取水做飯、對他們師徒茫然無覺的官兵,有種恍如隔世的奇妙感覺。

  來到這世界才多

  久啊,他就從一個任人擺弄的小豆丁變成一個高手。就算不是真正意義的武林高手,也是個旁門左道的高手。一般人還真不是他對手呢!

  師徒倆上了岸,從一群巡兵前旁若無人的走出了軍營,正好見到城門開啟,就走了進去。

  十方衝兩個開城門的衛兵打了個招呼。兩個衛兵也隨意的應了一聲,搬開了擋路用的簡易木架。

  又過了一會兒,一個腰挎長刀的武官提著個長凳走了過來,粗著嗓子問道:“你倆剛才幹啥呢,對著空氣說話?”

  “有嗎?沒有吧?”兩個衛兵撓了撓頭,都說剛才在搬道閘,壓根就沒跟人說過話。

  武官盯著他倆看了半天,扭頭往地上啐了幾口,碎碎念道:“老天保佑,鬼神退散,沒事可別來找我……”

  師徒倆走在大街上。此時天光大亮,街道上卻不見一個行人。這一年多長安城內外亂紛紛,城內朝臣爭權,城外胡人攻城。幸好幾次攻城規模不大,被守城的晉兵擊退了。

  有錢的人都陸續逃去了江左。但如今盜匪橫行,到底能不能活著逃去江左,誰也不敢保證。

  留在城內的世家還在寄希望朝廷能力挽狂瀾,但又覺得少帝年幼,難有大作為。是逃是留,都是兩難。畢竟這不僅關乎官位,更關乎生死。

  師徒倆一路走到巷口。老和尚讓十方先回家,說他要再去敦煌寺一趟,還吩咐在他回來前不許亂跑。

  十方目送師父離開,便蹦跳著走進了巷子。第一棟宅門依然緊閉。想起前幾天魏夫人說過,張、許兩位真人去了弘農郡,看樣子還沒趕回來。

  他走進了自家門口,看到門後陳子午正躺在一張躺椅上,閉著眼打瞌睡。

  大概聽到了腳步聲,陣子午猛然睜開眼。看到十方進門,就打著哈欠問道:“回來啦?吃早飯沒,我讓段九給你下碗麵?大和尚昨天出門沒回來,可能去寺裏掛單了吧。”

  十方不理他絮絮叨叨,瞅著身下翠綠色的嶄新躺椅,笑嘻嘻道:“不餓,不餓!你這躺椅是新做的嗎?我前幾天回家還沒看到呢。”

  陳子午神采飛揚的站起來,拍著椅子扶手道:“有眼力!看看都是綠竹做的,涼快得很哪。屋裏還給你留了一張。不是咱吹牛,要不是戰亂,就憑那套坐具草圖,我老陳都能開鋪做商人。”

  十方爬上去躺子躺,果然很軟很舒服。就是被老陳躺得熱乎乎的,一點都不涼快。

  他歪著腦袋取笑道:“陳叔你又做夢。人家說盛世學文,亂世習武。唯獨商人都不好當。那石崇富可敵國吧,還不是讓人抄家了?幸好你沒當商人。在亂世做武夫可比朝中大官都穩呢。”

  陳子午抓著亂蓬蓬的胡子琢磨了一下,伸出大拇指讚道:“有見識!你看那群名士,神仙一樣的人物,可有啥用?那琅琊王衍,名動天下啊!還不是讓石勒用土牆活埋了?嘖嘖,連卷屍席都省了!”

  十方看著口沫橫飛的老陳,試探的問道:“你說那個石勒,他稱帝了嗎?”

  陳子午抱著肩想了半天,搖頭道:“呃,沒聽說啊。他不是劉聰的頭號猛將嗎,為啥要稱帝?劉聰不宰了他?”

  “哦,沒事,我就隨便問問。”他嘀咕了一句,跳下了躺椅跑回了後院。

  “啥時候餓了找段九啊,那家夥在廂房裏睡覺呢!”陳子午在後麵喊道。

  後院裏空空蕩蕩,隻有他一個人。十方蹲在小魚池邊看了看,發現錦鯉好像少了一尾。是記錯了嗎?他撓了撓頭,跳過那條淺溪,看到一張嶄新的躺椅擺在樹蔭下麵。

  他開心的圍著躺椅轉了一圈,爬著躺了上去。果然渾身涼爽。眯著眼轉過頭,似乎看到一道白影在竹林裏一閃就不見了。

  肥貓?

  這家夥又從桂宮跑出來了?他跑到竹林邊找了半天,沒發現那家夥的影子,便悻悻的走了回來,躺在椅子上看著那株枝葉繁茂的古槐,不知為何又想起了少帝司馬鄴。

  這少帝除了膽子小,愛哭鼻子,腦子有點笨,其實也沒太大的缺點。至少比弱智皇帝司馬衷強多了。

  那司馬衷智商不過弱智,一生都是鹹魚,卻能在八王之亂中坐了十六年帝位,活到四十七歲,在帝王中也不算短命了。想想還真是個奇跡!

  唉,要是少帝能守住長安就好了。他其實不介意做個弄臣的。隻要不禍害忠臣百姓,整天陪著少帝玩玩樂樂,也不錯啊。可惜啊……

  心裏想著亂七八糟的事,不知不覺就睡著了。睡到迷迷糊糊時,忽然一陣心慌意亂,感覺頭痛欲裂,睡夢中仿佛墜入了蟲穴,被千萬隻毒蟲鑽進身體裏瘋狂的噬咬……

  他驚恐的睜開了眼,氣喘籲籲的跳下躺椅,從發現渾身都被汗水浸透。體內氣息紊亂,腦袋裏像被針紮一樣劇痛。

  他在慌亂中盤膝而坐,靠著樹身以無名心法平息體內亂流。隨著心法運轉,體內的氣息漸漸順暢,頭痛也隨之消失。他還是不敢亂動,隻是一遍遍的運轉心法,鎮壓暴走的靈印。

  直到太陽偏西,老和尚走進後院。冷不丁見他盤膝躲在樹後。看了看他的臉色,才奇怪的問道:“你怎麽坐在地上?出什麽事了?”

  他抬頭看到老和尚,一顆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苦著臉說道:“師父,我剛才好像犯病了。但又被我壓下去了。”

  “又犯病了?”老和尚遲疑的望著他的頭頂,伸手按在他額頭片刻,才疑惑道,“你體內氣息平穩、符印完好……若你能覺察靈印不穩,還能成功鎮壓之,或是真正封印的機會到了?”

  老和尚背著手沉思片刻,起身說道:“你明日便進宮,給南嶽夫人捎個口信。就說上次的事有了結果,請幾位道長申時後來小院商議。”

  十方點頭記下,又嬉皮笑臉道:“嘿嘿,可隔壁的男道長還沒回來呢。要是隻請魏真人過來,孤男寡女會不會不方便?”

  老和尚也不惱他,微笑道:“兩位道長來去無蹤,好在南嶽夫人常住桂宮。讓她去通知好了。這次之事與你性命攸關,萬不可忘記!”

  “與我性命攸關?”十方轉了轉眼珠道:“是要他們救我嗎?可他們不懂輪回九道的心法,也可以救我嗎?師父你要教他們魔功?”

  老和尚在他腦門上敲了一下,訓斥道:“不該問的不要多問。那少帝還好嗎?這幾日朝廷裏有什麽消息?”

  “師父你別總打我,會打傻了!”十方委屈的揉著腦袋道,“消息有啊。這幾天少帝的情緒很好。前幾天還在朝堂上商量,說要反攻劉漢,重奪天下呢。”

  “反攻劉漢?”老和尚皺眉道,“談何容易。如今群胡逐鹿,大晉天子困守在長安城。北方也隻有晉陽的劉坤,幽州王俊,還有割據涼州的張軌還在擁護大晉。”

  十方跳起來道:“就是涼州張軌!他派了三千西涼鐵騎馳援長安,兵馬已到城外了。”

  “哦?想不到,對大晉忠心耿耿的卻是遠在西涼的張軌。可是區區三千西涼鐵騎,真的能橫行天下,扭轉乾坤嗎?”

  “不然呢,師父是不是有什麽打算呀?”

  老和尚背著手說道:“如今天下大亂,億萬生靈塗炭,正是佛法教化世人的時候。隻是該如何去教化,為師還沒想清楚。”

  “師父你想勸胡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嗎?哈哈,是不是太天真了?”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試過又怎麽知道不行?你回屋休息吧,明天還要早些入宮。”老和尚說完,便神情寂寥的走回了屋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