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神秘的金色
作者:三千劍      更新:2020-04-20 17:43      字數:3960
  月牙兒捂著小嘴“嗤嗤”的笑。

  “嘻嘻,使勁吹牛吧你。醜大叔才是大神轉世,還是菩薩呢!大和尚親口說的。”

  “啊,哈哈,是啊是啊,幸好你不是大和尚啊,嚇死我了……”他拍了拍胸口,心虛了吐了口氣。

  月牙兒瞪了他一眼。“為什麽我要是大和尚?難道我長得像個大和尚嗎?我有那麽黑、那麽醜嗎?”

  “啊,不是,當然不是。姐姐,你和咱娘都是哪裏的,原先就在這個村裏嗎?”得趕緊岔話題。最近說話總不經大腦,心裏怎麽想,嘴裏就說出來了。對於一個全身都是秘密的人,還真是步步驚嚇啊!

  “不是的,我和娘來這裏還不到兩年。”

  月牙兒神情黯淡下來。“咱家原在洛陽的,那年匈奴人圍城,外公讓爹爹帶全家出城避難。不想在城外遇到賊兵。車馬被衝散了,娘帶著我和昊兒弟弟跟老管家躲進樹林。想著躲幾天就回城的,半路聽到匈奴攻破城門。就一路往西逃,想著阿爺當過武威太守,去涼州避難。可走到這裏,老管家又被人害死了。娘帶我躲進山裏,幸好被獵戶們發現,救到了這裏……”

  “原來這樣。不是說還有個小弟弟嗎,怎麽沒見過呢?”

  “嗯,是有的,他可聰明了。隻是逃出來的頭個月就病死了,死時和你一樣大呢。娘可傷心了,一說起就哭。我平時都不敢提這事……”

  十方恍然大悟。“難怪啊,娘每次見我總是有些傷心,原來是把我當作昊兒了。那咱娘本家姓什麽呢?”

  “娘啊?咱娘姓仲。”

  月牙兒歪頭想了想,又開心道:“反正你沒有姓,不如你就跟娘的姓,以後就叫你仲十方!”

  十方愣了愣,為難的搖頭道:“我有姓啊,我姓石。”

  “哈哈,笨蛋!十方的十不是姓,是你法號的一半,你這都不懂還當和尚?”

  “唉,你才是笨蛋啊。我真的姓石,我本名就叫石方!”

  月牙兒翻了個白眼。“果然是個小屁孩,什麽都不懂,還特別不謙虛,愛吹牛。唉,跟你說話太累了。”

  十方欲哭無淚。他真的叫石方啊,為什麽就沒人信呢?“好吧,這個以後再說。你跟咱娘以後有什麽打算,是一直住在這裏,還是回洛陽找你爹?”

  “當然想去找爹和外公了。但如今外麵這麽亂,到處都是亂兵,還有吃小孩子的惡胡。怎麽敢出去呀,隻能先躲在這裏了。”

  十方讚同的點頭。“你還別說啊,這裏真是世外桃源呢。說不定那個‘桃花源記’說的就是這裏!”

  “什麽桃花源記,是書裏故事嗎?你這麽小都不識字的,怎麽還能讀書?”

  “哈,隻是一篇文章,不算是書啦,是我小時候跟老師學的……”

  “你小時候?是大和尚教你的嗎?什麽時候教的呀,大和尚教你的不是佛經嗎?”

  “不是大和尚。是位老先生寫的小故事,我正好看到了。你別打岔啊!故事說的是東晉時候……”

  “東晉是什麽時候?咱大晉還分東西嗎,我怎麽不知道啊?”

  十方一臉鬱悶,把腦袋埋進草叢裏,頂著草屑抬頭道:“月牙兒!你再這樣,我可就不講了!”

  月牙兒吐了吐小舌頭,沒敢再出聲。

  十方躺在草地上,望著天上悠悠的白雲,回憶道:“說是有個打漁人,誤入一片桃花林。在桃林盡頭有一山洞,穿過後有一村莊。村莊裏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老人孩子怡然自樂。村裏人殺雞擺酒請他吃飯,說這村子叫桃花源,從秦朝就世代隱居於此。說起外麵的世界,村民竟不知秦朝亡了,更不知後麵的漢朝和魏晉……”

  月牙兒坐在旁邊,張著小嘴正聽得入迷,連聲催促道:“講啊,後來呢,後來漁人住在那裏了嗎?”

  十方搖了搖頭。“沒有,他還要回家呢。後來村裏人送漁人回家,叮囑他不要告訴外人。那漁人卻在路上偷作了記號,還報告了當地太守。太守派人去尋桃花源,卻再也找不到那小村莊了。”

  “哇,好險哪!那個漁人恩將仇報。人家用酒肉招待他,他卻去告密!真不是個好人。”

  結局還不錯,月牙兒很滿意。想了想又眯起眼道:“你這小家夥,不是自己瞎編的吧,那桃花源跟咱村子這麽像?”

  “瞎編?哈哈,我可沒那本事!這可是位出名的老先生寫的,很有名的。”

  月牙兒卻不信,逼問道:“那你說,老先生叫什麽名字,今年多大了,住在哪裏?”

  十方撓了撓頭。“啊,這個老先生嘛,可能,可能還要等幾十年才能出生的。”

  “嘻嘻,果然是瞎編的!”揭穿了小騙子的謊言,月牙兒得意的笑起來。

  “唉,當個小孩其實也挺好,真話假話都沒人信!”十方無奈的搖了搖頭,也跟著笑了起來。

  兩個小人兒一起說說笑笑,走到溪邊。遠處有幾個婦女正坐在大石頭上,拿木棒敲打著濕衣服。

  月牙兒望了一圈,滿意道:“今天二狗他們沒來,咱們多抓幾隻那種肚子是金色的螃蟹!”

  說著就卷起褲腿、袖子,走到溪邊淺灘,用力掀開一塊石頭,利索的用草繩編成的抄網扣住兩隻外逃的大肥蟹。

  十方翻過來一瞧,真走運!一隻螃蟹的腹殼閃著淡金色,拿在手裏對著陽光,能看到腹腔內流動的點點光影。

  “嘖嘖,這都什麽品種啊!要不是青山綠水無汙染,還以為這螃蟹被核輻射了呢!”

  月牙兒甩了甩手上的水,扭頭問道:“什麽是核輻射呀?”

  “哦,就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無色無味,人要沾上了就會身體變差,很快得怪病死掉的。”

  月牙兒吃驚的眨眨眼,把螃蟹丟進魚簍蓋好。“這個金色的肯定不是核輻射。吃了它們渾身暖洋洋的,整天都有力氣,可舒服了。”

  十方也點頭讚同。“說的是啊。你看老村長吃了咱們送的烤魚,這幾天都把拐杖扔了,走起路簡直跟年輕人一樣。都快返老還童了!”

  “嗯,就是就是。一定是咱們這片山水養人。螃蟹小魚都有仙氣了。”

  月牙兒跳到水邊的大青石上坐好,從兜裏掏出幾顆青棗,拍了拍旁邊的空位道:“快過來釣魚吧,要多釣幾尾啊!”

  十方撅著屁股,從大青石的石縫掏出一副綁好魚線和釣鉤的細竹竿,又挖了隻蚯蚓穿好,爬上大青石甩起釣竿釣小魚。

  經過這些天的洗澡玩水,他的恐水症已經好轉許多,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麵也不會再發暈,隻是依舊不敢一個人下水。

  兩個小人兒邊釣魚邊嚼著青棗,不一會兒的工夫,居然也釣了二十來條小魚,有兩條小魚的尾巴在陽光下閃著奇異的金色。

  月牙兒膽子小不敢殺魚。十方就拿出癸醜做的竹片刀,把小肥魚開膛掛鱗,在溪邊衝洗幹淨。再用竹刀把十來隻螃蟹挨個從嘴裏插過,架在準備好的火堆上烤,上麵還撒了些偷來的鹽巴。隻一會兒功夫,空氣裏就飄散出燒烤的香氣。

  “嗯,好香啊!”月牙兒開心的望著漸漸烤成焦黃的小魚,嘴角上揚,露出四顆雪白的貝齒。

  十方吹著氣,從火堆上取了兩隻焦黃的小魚,把一隻遞給了月牙兒,又取了隻烤好的大螃蟹放在青石上的大荷葉裏。

  月牙兒蹙著眉道:

  ”這螃蟹好可憐。被你用竹刀插死了,還要架在火上烤來吃。”

  “你們女孩子,真矯情!你就說香不香?”

  月牙兒舉著金黃焦香的烤魚,美美咬了一口,含糊道:“本來就是嘛,你這可是殺生啊。”

  十方撇了撇嘴。“不插死怎麽烤?總不能活著烤熟吧。反正一下子就死了,又不會太疼。”

  “小和尚不能殺生的。要被你師父發現,一定會罰你的,還要打你屁股!”月牙兒飛快的吃著魚肉,還不忘朝他擠著眼。那表情分明在說:求我呀,求我別告訴大和尚呀……

  “嘿嘿,大和尚才不敢罰我。實話告訴你,我前世可是他師兄。像我這樣的高僧,吃螃蟹就是在超度它們,是在做善事。”十方低頭啃著烤魚。味道果然鮮美,就是有點燙嘴巴。

  “哈哈,不知羞,還淨吹牛!大師都八十多了,你才不到三歲,做他徒孫都太小。還師兄呢!再胡說,小心我告你的狀!”

  他搖頭晃腦道:“嘿嘿,說實話果然是沒人信哪。月牙兒啊,你還是太小,不會明白的。”說著得意的抓起荷葉上的烤螃蟹。當小孩真是太棒了,瞎說大實話都沒人信!

  倆人在溪邊玩到日落西山,直到癸醜來找,才戀戀不舍的一起回到幹娘的小院裏吃晚飯。

  走到院子門口,癸醜卻不進去了,隻是站在院門外向裏張望。

  “進去啊!大和尚太懶,說過午不食的。你回去還要自己做飯,多麻煩。走啦,走啦!”十方拽著癸醜的褲子就往院裏走,比真正的主人還要豪氣。

  “那個,少主,俺還是不進了。俺在山裏打獵就吃了好多果子,身上還有幹糧。俺肚子不餓。”癸醜神色扭捏道。

  “娘,醜大叔說他吃過了,不肯留下吃飯啊!”月牙兒尖著嗓子朝小茅屋裏大喊。

  盧夫人帶著圍裙從小屋裏走了出來,擦了擦額頭上的亮晶晶的汗珠,笑道:”癸醜大哥,一起來吃吧,都做了你的飯了。不吃掉等明天就都餿了。”

  “這樣啊,那俺就不客氣了!”癸醜歡快的應了一聲,推開竹籬笆,快步走進小屋,幫著一起端飯。

  十方在和煦的風中好一陣淩亂。這家夥,怎麽一看到幹娘就變成了拘謹的舔狗,好像小學生見到班主任一樣?

  小院裏,四把椅子,一張木桌,桌上三菜一酸湯,還有好大一張烙餅。都是普通的飯食,偏偏又做得可口香甜,讓人食指大動,胃口大開。

  “明天大和尚要做法,讓我多叫幾個小夥伴,姐姐和幹娘一定要去看熱鬧啊。還要,帶上雨具。”十方一邊吃,一邊把老和尚的吩咐說了一遍。

  盧夫人寵溺的揉著他的小腦袋,嗔笑道:”你這孩子,別人叫大和尚啊,要叫師父的。”

  “我現在還不是小蝦米呢,不用叫師父。大和尚親口說的。”

  月牙兒在旁邊喝湯,被嗆了一口,指著他大笑:”啊哈哈,真是個小笨蛋。是小沙彌,不是小蝦米!”

  周圍幾個大人也都笑成了一團……

  吃過晚飯,十方不想動彈,就靠在竹椅上乘涼。摸著青綠扶手道:“我也有張椅子,是方大叔做的。他可真聰明,能想出這種的樣式。”

  “可不止椅子呢。這桌、椅、凳都是方叔做的。但他也是跟別人學的。是李先生給畫的圖樣,那圖我還見過呢。”

  “就是讀書的李先生嗎?”

  “嗯,就是李先生。李先生學問好,就是為人有點古怪。是吧娘?”

  “小孩子家家,不許說大人的閑話。”盧夫人訓道。

  月牙兒吐了吐舌頭,沒敢再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