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成就:一槍打爆星艦,達成。
作者:才不是妹控      更新:2020-07-27 19:56      字數:3177
  楚月生為什麽盯上了本應該隻有星艦才能對付的星艦呢?狙擊槍就算威力再怎麽大也不過是單兵武器,用狙擊槍去打星艦,楚月生難道真的像薔薇白蕊想的那樣,是瘋了嗎?

  當然,不是!

  如果是以前,楚月生本人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是在『正確引導』的狀態下,楚月生可以輕易的完成任何看似不可能的操作,隻要有那麽一絲絲的可能性,現在的楚月生就可以將這個隻存在於理論當中的“可能性”變為現實。

  星艦有能量護盾保護,必須是一定強度以上的攻擊才能打破能量護盾對護盾內部的星艦本體造成傷害,這一點確實不假。並且毫無疑問,楚月生此時手中的這把重狙還遠遠達不到突破星艦能量護盾的程度。如果真的是直接用狙擊槍打星艦的防護罩,頂天也就是打一打登陸艦了,哪怕是最低級體型最小的輔助星艦,其能量護盾的堅固程度也不是區區一把狙擊槍可以撼動的。

  能夠打破星艦級的能量護盾的,就隻有同等級別的能量武器的攻擊,或者是比起低一個級別的質量武器的攻擊。

  而在星艦的能量護盾消失之前,星艦的本體是絕對不會受到傷害的。星艦的能量護盾是將星艦本體完全包裹起來的一層保護膜,為星艦提供著全方位無死角的防護。所以從理論上講,狙擊槍,不管是多大威力的,對星艦的能量護盾都不會構成威脅。

  但是!如果是沒有能量護盾的星艦裝甲的話……

  以楚月生現在給手中重狙裝填的自銳穿甲彈攻擊艦橋位置本來就有些脆弱的星艦裝甲的話,確實是可以實現貫穿,對艦橋內部的人員進行有效傷害的。

  畢竟,艦橋凸顯的是氣勢。星海艦隊也是海軍的一種,本來就是生活的最講究的一群人。如果說以前把艦橋造的那麽高是為了更好的視野,讓艦長更方便指揮全艦,那麽到了星際時代,艦橋存在的意義就隻剩下愉悅艦長和副官們的心情了。你看啊,一艘上千米,幾千米長的龐然大物,被你指揮著,隨你的心意而令行禁止,這是多麽美妙的體驗。尤其是再搭配上周圍壯闊的星海,還有什麽是比這浪漫的呢?再加上有些時候,機器的感應器或許確實沒有人的肉眼好用,艦長肉眼的觀察再搭配上自己的直覺很有可能會做出與艦載智腦分析出來的結論完全不符的決定,而恰恰這個決定會挽救整個一船幾千號人的性命。正是因為這些摻雜著強烈個人情感的因素,雖然並非絕對必要,但星艦的艦橋依然建造在了突出於艦體的顯眼位置,而不是像反應爐還有引擎一樣,被厚重的裝甲層層保護起來。

  說個人類笑話,保護著一整艘星艦的指揮樞紐所在的艦橋部位的裝甲其實是最薄弱的……

  聽上去似乎很搞笑,但是其實這就是實際情況。畢竟是很突兀的從星艦艦體上支棱出來的突出部位,要是再疊上厚厚的裝甲,那整個星艦的形狀就會變得很奇怪,也不利於能量護盾的附著。而且就算艦橋的裝甲薄弱其實也沒有什麽太大的關係,因為衡量一艘星艦是不是抗揍的真正標準是能量護盾的能量強度而不是護甲的厚度。反正在能量護盾沒有被擊破前,任何攻擊都傷害不到星艦的本體。而那種可以一發擊破星艦的能量護盾的攻擊不可能是憑空出現的。在被具有龐大能量反應的攻擊鎖定時,星艦的智腦一定會提前發出預警,通知星艦艦橋上的人員趕快進入安全屋避難。反正星艦內部空間充裕,就算再艦體內部額外建造一個備用的指揮室都無所謂。要是星艦的能量護盾真的被打破了,避難的指揮樞紐直接進入更安全的備用指揮室,照樣可以指揮星艦的正常運轉。

  其實就是人類的迷之自信啦。因為到現在為止,人類還沒有遇見過一次星艦的能量護盾還在運轉,艦橋卻被別人給平了的情況。連遇都沒遇到過,誰能想到艦橋這種自古以來就存在著,顯然也沒有必要刪改的設計,竟然會有著那麽嚴重的缺陷呢?

  emmm其實也不能說是缺陷吧,畢竟設計師都是正常人,而正常人的思維是不會考慮那種極小概率的事件的。根本就沒有往那種地方去想,當然也就不會設想那種極特殊情況的解決方案。這樣的隱患要多少有多少,根本就不可能徹底根除。

  說了半天,楚月生抓住的極小概率,到底是什麽呢?

  其實也簡單,這個空隙,就是能量護盾的再生時間。

  星艦的能量護盾是一個激發式的裝置,在平時,隻需要抵擋宇宙空間中的有害射線和高速顆粒時,它隻會保持著一個極低的輸出功率,薄薄的一小層,就像一個包裹著星艦艦體的氣泡。但是當遇到真正同等級別的攻擊時,它就會瞬間化身屯能大戶,一下子吞噬掉反應爐中絕大多數能量,把自己強化成為一塊堅硬的鋼板,抵消掉攻過來的攻擊中所包含的能量。

  這種轉變顯然不可能是永久的,要是讓能量護盾一直保持著這種滿額的輸出功率,星艦就會變成一個縮殼烏龜,既無法反擊也無法移動,甚至是與外界的通訊都會被能量護盾抵擋。所以,在抵擋住了攻擊之後,能量護盾就會有一個模式切換的過程,從滿額功率切換會正常的低輸出功率。在這個過程中,反應爐與能量護盾的能量連接會出現時間極為短暫的斷開,然後通過重連來實現輸出功率的快速切換。

  如果一直保持著能量連接的狀態,輸出功率就隻能緩降而不能陡降,倒不如直接斷電然後重新充電來的迅速。

  這個斷電的時間,在三秒之內。

  也就是說,在功率拉滿之後,能量護盾會出現三秒的間隙。在這三秒鍾不到的時間裏,星艦會處在沒有能量護盾保護的裸奔狀態。而當三秒鍾一過,能量護盾就會重新啟動,恢複其本身的功能,星艦就又會披上一身堅硬的烏龜殼,變得滴水不漏。

  說到這裏應該就很清楚了吧?楚月生抓的其實就是這三秒的時間差。在他開槍之後又過了幾秒鍾,他瞄準的那一艘雄戰公會的星艦就被薔薇公會這邊的主力艦用主炮集火了。

  一般來說,一艘星艦的主炮並不會占用其反應力產生的所有能量……嗯,雖然也不是沒有那種情況,哪怕是拚著全艦斷電也要全力全開的瘋子艦長在現實中也是存在的。但是那種情況隻可能出現在最後一決勝負的時候,現在薔薇公會形勢占優,怎麽可能做出那麽不理智的事情來。……但能量護盾卻可能會占用反應爐的全部能量,所以正常情況下,兩艘水平差不多的星艦,攻擊一方的主炮是很難一發擊穿防守一方的能量護盾的。

  但是一發不夠就兩發,戰爭的藝術不就是在極小範圍內創造出以多打少的優勢局麵,從而完成極短時間內的對敵斬殺嗎。被楚月生鎖定為目標的那艘星艦就是被兩艘同等級的星艦主炮直擊,護盾出現了滿負荷運轉的情況。隨著兩門主炮的激光持續照射時間結束,那艘雄戰公會的主力艦裸奔的艦體便暴露在了太空環境當中。這艘主力艦的能量護盾剛才已經過載了,現在正處於能量護盾的重啟階段。

  沒有人對此感到擔心,因為能量護盾的重啟速度十分的快,隻要兩三秒鍾的時間,他們的保護神就會再一次把他們擁入自己的懷抱。甚至這個時候,這艘星艦的艦長還在擔憂著自己星艦的反應爐健康情況。剛剛是反應爐反應性全開才勉強扛住了兩發主炮的集火設計,那種模式下反應爐的穩定性和耐久度都會飛快下降。為了避免反應爐爆炸,接下來可能要把反應爐的反應性適當降低了……調整到百分之八十怎麽樣?

  這個問題,就是這個艦長腦子裏最後的念頭了。伴隨著劇烈的火光,他的眼前直接一黑,被從公會戰的封閉空間中踢了出去,傳送到了觀眾席上。

  和他一起被傳送出來的,還有當時正處於艦橋上的所有人。這些**凡胎顯然不可能扛住六千攝氏度的高溫,當那一發自銳穿甲彈穿透了艦橋正麵的裝甲,帶著大量的裝甲殘片和滾燙的金屬熱液衝進艦橋內部時,所有人無一例外,統統在一瞬間被打成了篩子,燒成了灰,艦橋的指揮室部分也在瞬息之間變成了一片煉獄。

  而按照《星途》的遊戲規則,隻要擊殺一艘星艦的艦長和大副,就可以視為完成了對這艘星艦的摧毀。

  這條規則主要是為了照顧那些喜歡跳舷戰的玩家。通過這條規則,哪怕是沒有同量級的星艦,也可以通過登船作戰的方式來取得勝利。而且這種勝利將更有史詩感,給玩家帶來的滿足感也將更加強烈。

  而現在,楚月生通過直接摧毀艦橋指揮室的方式,也同樣達成了這個條件。

  他完成了單人爆星艦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