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寂靜的新探火窗口期
作者:大臉貓臉大      更新:2020-12-01 22:18      字數:2215
  人類登陸火星的願望可不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而是很早就出現了。

  事實上人類一直對火星充滿好奇,從人類最早用肉眼發現這顆紅色星球的時候就盼望著能登上看看了。

  那時候它還是天上的神仙、神靈和祖先的居所,後來隨著各種觀測設備的出現,人們對它的了解也越來越多,同時對它的好奇心也有增無減。

  在幾十年前,人們已經不再幻想登陸火星的事了,而是開始設想和製定一些可行的科學登陸計劃。

  比如研發超大型火箭,一次性把登陸人員和設備送過去。

  或者小一點的火箭,分批次把設備和人運過去。

  還有在地球軌道像組裝空間站一樣組裝一艘巨大的飛船,連人帶貨一塊送過去。

  核火箭也不能少,它可以在路上一直噴射,不僅可以讓飛船的速度更快,還能減少必須攜帶的大量化學燃料,那玩意隻是徒增無用的質量。

  比靠譜計劃走的更遠的是科幻作品,在科幻作品裏,人們已經在幻想生活在火星是什麽樣子了。

  隻不過從計劃開始製定,到目前為止,眼看著一個個的計劃日期被超過,仍未見任何宇航員登上火星。

  是什麽導致人類遲遲沒能登上火星?

  在計劃提出之初,許多人認為是技術限製了人類。

  比如火星環境與地球環境相差甚遠,若想登陸火星,需麵臨一係列挑戰,包括缺水、缺氧、高溫、嚴寒等,運氣不好的話還可能遇上沙塵暴天氣。

  火星上的沙塵暴很少,一年隻有兩次,一次11一個火星月,一次330火星日。

  嗯,也就是火星上的沙塵暴一次刮半年,火星一年六百多天。

  咳咳,這其實有些誇張,但也表明火星上的沙塵暴非常厲害。

  持續半年的沙塵暴沒有,但是持續幾個月,並且遮蓋半個火星,甚至席卷整個火星的沙塵暴都有。

  所以登陸火星無疑是困難且危險的。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的科技實力已經大大提升。

  人類完全能製造封閉的太空艙以保障宇航員的安全,缺水也可以從地球運水,缺氧也可以自備氧氣瓶,更別說隻要找到儲量豐富的火星冰礦,這些都可以就地解決。

  而對於變幻莫測的沙塵暴天氣,科學家們也可以通過火星探測器的各種信息進行分析與預測,可以說技術層麵幾乎沒有困難。

  對此,美瑞肯航天方麵的專家就表示過:“在這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裏,人們提出了無數設想,但這一切並沒有實現。坦白地說,限製人類登陸火星的並不是技術,而是……政治因素。”

  “人類什麽時候能登上火星?技術人員並不能做主。”

  政治問題向來更加複雜,也更難解決,解決了這個問題,就相當於實現了世界和平,所以就目前來看,這玩意無解。

  不過現在嘛,登陸火星已經不隻是人類內部的事了,它涉及到了外部因素,那肯定就不能再用人類自己的標準行進判斷了。

  首先,因為火星上有了外星人,人類登陸火星的計劃已經勢在必行了,你不想登陸都不行。

  這比當年的太空競賽都有政治正確性和緊迫性。

  這下,政治方麵的事解決了。

  再就是技術的問題。

  其實技術沒問題,肯定能到,但沒問題歸沒問題,它還涉及到一個技術高低的……分層體驗。

  技術低,你花個幾千億、上萬億美元就可以了,肯定可以把宇航員送到火星。

  技術高了呢,你就可以少點的錢,幾百億,甚至幾十億就可以了。

  隨著一個技術狂人的出現,也就是馬一龍和他的太空叉,他最初的宣言就是載人登陸火星,並且建立火星城市,還說自己要死在火星上,又帶起了一波載人登陸火星的熱潮。

  至於幾個月從地球飛到火星的飛行時間,那根本就不是事。

  反正至少在一些網友看起來不是事,他們喊著“不回來都行”、“我也要死在火星”、“單程票我也接受”、“去一回火星怎麽也值了”等等口號,激動的等著載人登火任務的執行。

  當然,這隻是網友的一廂情願,航天公司和機構不可能選他們去火星,也輪不到他們。

  登陸火星,尤其是首次載人登陸火星,那是一項非常嚴謹的事情,再怎麽激進的人也不會讓網友去。

  雖然人類還沒有登陸過火星,但是地麵上一些相關的實驗卻進行了不少,尤其是關於狹小空間、多人小組、長時間生存類的實驗。

  基本上就是模擬長期生存在飛船裏和火星基地裏的實驗,考驗人的耐性,看看人類在長時間的狹小空間裏生存會發生什麽樣的事。

  天夏的一名宇航員就參加過這類的實驗。

  兩年前的現在,正是“人類火星艦隊”出發的日子,也就是三個國家的三枚無人火星探測器依次發射的日子。

  整整兩年過去了,也就是說再過兩個月左右,又是一個新的火星探測窗口期。

  因為有了外星人的原因,隨著火星探測窗口期的臨近,人們又把注意力轉移到了火星上。

  哪怕天夏那邊一直在整活,天庭空間站的建設一直沒有停止,它也將成為人類世界第一個在地麵上肉眼可見的空間站,人們會時不時的抬頭觀望一下,但是隨著時間臨近,人們的關注度也在一點一點的向火星轉移。

  並且人們發現今年的各航天大國有點奇怪,上一次“人類火星艦隊”發射期間,很多國家可是公布了自己的火星探測計劃和後期計劃的。

  歐羅巴的火星探測器上次不是鴿了嘛,說要這次發射的,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消息,不知道怎麽了。

  也有國家原定這次窗口發射繞火探測器的,現在也沒聲音了。

  不過這些都不是人們關心的,人們真正想看的就天夏和美瑞肯。

  在對火星、對外星人得計劃上,估計也隻有這兩個國家有能力做些什麽了。

  他們現在是要技術有技術,要資金有資金,要軍事實力有軍事實力,並且還是默認的人類領頭羊國家,他們不出頭誰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