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傷痕累累的衛星
作者:大臉貓臉大      更新:2020-11-28 21:49      字數:2417
  領航者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過去沒有,現在沒有,以後更不會。

  一個星期之後,巨大的製造中心就升空了。

  製造中心可不是空殼子一樣的維修艙,它裏邊可是裝了不少的重型設備,用來完成拆解、粉碎、提煉、製造等工序,把太空垃圾變成原材料,然後再把原材料變成可用的零件。

  所以它不僅個頭巨大,質量也巨大,它的單體質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260噸!

  這個重量已經接近移山號火箭的最大近地載荷運載重量了,也從側麵證明了製造中心有多大,有多重。

  15米的直徑,35米的長度,比維修艙大了不止兩圈。

  而且因為移山號火箭的貨倉長度隻有40米,其中還包括一一些頂部收縮部分,所以製造中心的一邊也做了收縮結構,讓它的主體有點像圓台與圓柱的結合體。

  正好,圓台縮小的那一麵是用來對接商業區的,它上邊還有兩個可伸縮的停泊口,因為在圓台的側麵上,所以它們是傾斜的,展開之後不會跟維修艙處於同一平麵上,有利於航天器的停靠。

  如果工蜂一號帶回來的設備過於巨大,兩者不能共存於維修艙內,工蜂一號就會停靠在這兩個泊位上,同時它們也可以停靠載人飛船。

  別忘了,一般情況下科研區、商業區和工業區的同軸大門可是關閉的,工業區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們都會從這兩個口進入。

  觀眾們想看怎麽辦?

  那就來個現場直播唄。

  就連唐超也是,他隻在坎星那邊看過,那是一堆小綠人穿著大個子機甲,圍著設備轉,還真沒看過人類在太空,穿著室內宇航服在加壓艙室裏修衛星的。

  這次可得好好看看。

  不過跟那些隻能看直播的觀眾們不一樣,他是要去現場的。

  不僅他要去,連天夏官方這邊都要來人。

  畢竟這顆衛星是天夏的通訊衛星,這個型號的通訊衛星使用的是一款成熟的衛星平台,成熟的衛星平台自然不會使用幾年就放棄,而是會使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這期間肯定有升級改進。

  這就好辦了? 都是一個基本的平台? 然後加裝搭載設備,所以所謂的升級方案就是把後期同平台的先進衛星設備安裝方案轉移到這台衛星上。

  連設備都是現成的,直接從國家航天局運到紅薯島? 然後裝進製造中心? 一塊搭乘移山號火箭運上來就可以了。

  國家隊那邊出四名專業的衛星工程師? 領航者這邊出四名專業工程師,再加上兩名航天飛行員? 這兩人算是幫手。

  一共十個人,搭乘軌道穿梭機進入製造中心? 打算在一星期內對這枚衛星進行升級維護。

  這怎麽也算是一個挑戰了,本來國家隊那邊定的是一個月時間,但是領航者航天這邊經過分析,說一個星期就足夠了。

  這……

  四名國家隊的工程師也算老同誌了,最年輕的也接近五十歲,他們也知道科技和社會是在一直不停發展的,但是這發展的也快了吧?

  那就更要去看看了。

  國家隊方麵對首次維護升級任務非常重視? 所以就派了他們四位。

  領航者方麵就沒那麽講究了,他們大膽的派了新人? 有公司造衛星的工程師? 也有剛訓練出來沒有造過衛星? 但是之後要執行航天任務的太空工程師。

  還有唐超? 他這次還是主駕駛,副駕駛一名工程師專業的見習指令長,這次讓對方上來算是“練兵”,以後有很多用他的地方。

  順便一提? 因為幻境係統的加入,讓領航者的宇航員培養速度大大增加,而且後期要執行的任務肯定更加複雜,所以傳統的訓練流程也就不合適了。

  唐超跟高層開了個會,就增加了幾項新的環境訓練科目。

  其中就包括“太空戰爭”和“星際戰士”培養!

  雖然沒有任何這方麵的征兆,但是……有備無患嘛。

  而且他也不是真把宇航員當星際戰士那麽訓練,畢竟他們也不是專職的戰士,也當不了科幻作品裏的星際戰士,所以太空戰爭訓練的遊戲性比較大,頂多算是硬核遊戲。

  也沒有硬性任務與成績的要求,當訓練之餘的休閑娛樂都可以。

  不過唐超也沒有把這個項目限製在公司裏,而是放到了公司的遊戲選項裏,作為一個硬核的星際戰士和太空戰爭訓練遊戲模擬器對外開放。

  外界的玩家群體可比領航者公司的宇航員群體大多了,搞不好就會有什麽人喜歡這一款,然後仔細的研究,最終研究出一點什麽來。

  現在沒什麽大作用,但到了某種關鍵時刻,可能就會給他一個大驚喜。

  所以這款硬核的“遊戲”,免費!

  一夥人乘坐軌道穿梭機對接到製造中心上,製造中心和維修艙的組合體就夠大了,但是製造中心上的太陽能電池陣列更大,而且金燦燦的,看起來相當帶勁!

  之後他們穿著艙內宇航服,戴著頭盔進入了製造中心,再轉到維修艙,看到了靜靜停在裏邊的工蜂一號,以及固定在前邊的通訊衛星。

  工蜂一號被固定在維修艙裏,通訊衛星被固定在工蜂一號上,不過維修艙裏還有其他的固定裝置,而且這裏也沒有重力,不用考慮固定裝置的負重能力,所以隨便一條機械臂就可以起到固定作用。

  他們今天穿的艙內宇航服有些特殊,尤其是鞋子,是專門的電磁鞋,開啟之後可以讓穿戴者平穩的走在金屬“地板”上。

  要做一些精細的工作了,他們就不能那麽飄了。

  當唐超操控一條機械臂抓住衛星,將衛星從工蜂一號上放到距離“地麵”5厘米的地方之後,大家就“咚咚咚”的踩著地板走到了跟前。

  “我真沒想到,有生之年我還能看到它。”

  國家隊的一名工程師感慨的說道。

  “是啊,老楊,這顆衛星當年就是你帶人組裝的,哈哈哈哈,一晃都十來年過去了,我們已經老了。”

  “組織這次把老楊派過來應該就是這個想法,我們這裏邊,也隻有他對這台衛星最了解。”

  他們一邊感慨著,一邊也沒閑著,而是先圍著衛星轉了一圈,看了個大概。

  唐超自然在列,看了看,摸著衛星上一個不在設計圖上得小孔說道:“雖然官方的信息說隻是燃料耗盡了,但是它顯然有異常受損,這個小孔看起來像是微隕石撞出來的,隻是恰好沒撞到關鍵設備,所以影響不大。”

  “嗯,我們是有記錄的,這顆衛星確實有幾個時間點出現過異常,我們分析也是受到了撞擊,隻是從數據上來看,影響不大,最大的問題不過是稍微偏離了一點點軌道。”楊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