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紅薯島國際航天港
作者:大臉貓臉大      更新:2020-10-03 00:26      字數:2423
  很早的時候唐超就想在紅薯島上建設一座航天發射中心了,隻不過最開始的時候以實用為重,先建設了公司場地,等公司廠區建成之後紅薯島的航天發射中心才動工。

  眨眼過去,都快進入領航者建立的第三個年頭了。

  紅薯島發射中心本來不會這麽快建成的,最起碼還要再等幾個月,但現在幹什麽都加速,這個工地自然也得加速了。

  而且也不用100建完,先把需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能用就行。

  其他“花裏胡哨”的東西可以以後慢慢做。

  紅薯島的前身是紅薯礁,形狀呈長橢圓形,像一顆飄在大海上的紅薯,於是就有了這個名字。

  隻不過這個紅薯個頭相當大,足足120平方公裏。

  它的長軸在東北-西南走向上,長26公裏,寬約8公裏,西南端、中北部和東北端都是大片礁盤吹填而成的堅實陸地,中南部則是一個大潟湖。

  這個大潟湖有55平方公裏,基本上占據了這個海島的一半麵積。

  作為一個湖泊,還是大海裏的湖泊,它的深度從14米到40米不等,導致湖水的顏色也有些不一樣。

  因為這個湖泊太過於龐大,所以將這個海島基本上分為了兩半,也就島嶼中北部連著一兩公裏寬的陸地,中南部隻有幾十米寬的陸地,而且不能對大潟湖進行合圍,需要留出很多船舶出入口。

  其中島嶼西南端是最先吹填而成的,上邊已經建造了完善的大型基礎設施,有足夠規模的生存社區,居民區、菜園、超市、醫院、學校、機場、港口等都不少。

  最重要的是這個海上島嶼具有淡水資源,這對於一個海島來說非常重要。

  因為有了淡水,也就意味著這個海島是一個“活海島”,可以有動植物在這裏生存。這才具有開發的價值,有一片光明的未來用途,有了現在的一切。

  領航者公司的航天發射中心位於島嶼東北端,屬於二期工程。

  紅薯島航天發射中心比天夏原先最靠南的濱海發射場的緯度整整低了10度,在北緯10度之內,非常靠近赤道。

  這10度不僅能節省大量燃料,而且火箭起飛之後直接向東南飛,過蘇祿海和蘇拉威西海,然後進入遼闊的太平洋,沿著赤道一路往東。

  領航者的航天發射中心本來就在最東北端,途經全是大海,不用為火箭殘骸落點發愁。

  完美。

  雖然“遠航號”火箭不用考慮殘骸落區,它是重複使用型的,但是東邊大片的海洋對它的最優落區很重要,同樣可以節省很多燃料。

  而且領航者公司還有“初航號”火箭呢,它可是不具備重複利用能力的。

  隻不過這種載重十幾噸的“小火箭”,而且還是不能回收的,在領航者公司的地位有點尷尬了。

  別看才過去兩年。

  這兩年時間領航者公司發展太快了,這種在其他公司或國家能當主力火箭用的家夥,真跟不上領航者公司的發展速度和任務定位了。

  從最開始,“初航號”火箭就是一個應急產品,隻是領航者公司用來打開局麵,進入航天俱樂部的,所以並沒有考慮多少後續的事。

  也因為這個,所以最開始領航者就不做微小載荷的發射任務,甚至都不做其他公司的,專做國家級訂單和自己的業務。

  而這種國家級的訂單就沒有小載荷的,領航者自己的載荷也是越來越重,隻一個“火星探測器”都30噸往上,所以這種“小載荷”火箭漸漸的沒用了。

  現在它的技術都封存了,或者授權給了其他航天公司。

  不過紅薯島航天發射中心的臨海優勢卻沒有消失,因為它是麵向全世界的商業發射中心。

  非常靠近赤道、火箭殘骸掉落的限製極小,這對其他商業化的火箭發射公司非常有吸引力。

  而且它還在繁忙的國際航運主道上,來往船隻很多,這對火箭和航天設備這類特殊的大型構件來說,也代表著運輸非常便利。

  順理成章的,天夏對它的定位就是國際物資集散中心,畢竟它位於兩個大洋和兩個大洲的交界處,可以提供船舶停靠、貨物轉運、物資補給和海上救援等服務。

  這種便利的交通對商業航天發射來說太重要了,或者說對於任何行業來說都非常重要。

  當唐超走下飛機,他才算第一次站在了這座島上。

  第一印象,這座航天發射中心就是大!

  巨大!

  不是說濱海發射中心的超重型垂直組裝大樓不夠大,並且因為其他建築比較小,反而更顯著巨大,但紅薯島航天中心的巨大不一樣,它是所有的建築都跟超重型垂直組裝大樓一個級別的巨大。

  甚至同樣是超重型垂直組裝大樓,這裏的大樓比濱海發射中心的大樓還多了兩個組裝車間,顯然是有更多的組裝任務需求。

  這是飛機還在天上的時候他就發現的。

  除了這個,還有巨大的軌道穿梭機機庫、巨大的候機大廳、巨大的飛機跑道、巨大的指揮塔台等等。

  看效果圖的時候是一個感受,真正站在了這些巨大的建築麵前,不對,不能說麵前,應該說腳下,那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

  如果讓一般人看到,肯定隻會感歎這座航天發射中心的過於巨大,但要是專業人士看,肯定能看出一些苗頭。

  就領航者目前公布的計劃和載具規模來算,肯定是用不到這麽大規模的航天發射中心,除非領航者後續有更大的太空建設計劃、更大的航天運載設備、更大的……野心!

  而唐超表示,當然有,這才哪到哪啊。

  其他的不說,巨大的跑道就不隻是為了一般客機和軌道穿梭機準備的,畢竟就算起飛動靜更大的軌道穿梭機翼展也隻有20米,就飛行器來說根本隻是個小家夥,所以巨大的跑道隻能是為了更加強力的家夥。

  “終於建造的差不多了,不用再借用濱海發射中心的場地了。”

  唐超坐著代步車轉了轉發射中心,然後帶著幾個人去了組裝大樓的樓頂,俯視整座紅薯島。

  他看著那些港口上停泊的大小船隻,還有外邊等著停靠的船隻,非常確信自己選了一個正確的地方作為領航者公司的航天發射中心。

  因為他不僅僅想把這裏打造成一座單一的航天發射中心,它最終要變成一座國際航天港。

  連接地球與太空,連接繁華的人類世界與空曠無垠的宇宙。

  它會成為人類走向星空的第一座地麵港口,它會跟地球軌道上的正在規劃中的太空港一起,成為人類曆史上最著名的太空中轉站。

  “好了,把設備架起來吧,我們就從組裝大樓的樓頂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