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降落火星
作者:大臉貓臉大      更新:2020-09-11 00:39      字數:2641
  “降落了,降落了!”

  “信號終於來了,哇,這就是火星地表嗎,這也太清晰了!”

  “第一次直播看火星著陸,這也太難了,紅火、沙漠、狂野,適合拍火星科幻片,說真的,什麽時候在火星實地拍一部火星救援啊,那絕對牛批。”

  “別想了,設備到火星都困難,還在火星拍電影。”

  “就是,真在火星上拍火星救援,那就不是拍電影了,估計分分鍾變成真正的星際大營救,變成災難紀錄片。”

  “哎,不是說美瑞肯那邊真的在空間站上拍攝科幻電影嗎?以後拍攝科幻電影就真的實地拍攝了。”

  “實地拍攝叫什麽科幻片,那不成現實片了嗎?”

  “我感覺人類正式進入太空時代還得看領航者,有了軌道穿梭機進入太空越來越容易,而且還有超大的星空客棧艙室,如果進入太空拍攝的成本小於特效製作,說不定真能改變科幻類電影的拍攝方式。”

  “說真的,從軌道飛行器出來之後,地球的近地軌道對於人類來說已經不算什麽了,但是離開地球的近地軌道,哪怕不說火星,就是到月球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看明年吧,天夏和美瑞肯不是都定在明年載人登月嗎?慢慢來……”

  “慢什麽,現在跟以前不一樣,現在外星人都來了,星際大戰隨時可能開始,我們必須向火星進發,我們必須拿下火星!”

  “人類現在的技術還是不行,發展總得需要時間,著急也不行,先看今天的‘開拓者’無人探測模塊吧,看看它們的降落水平怎麽樣!”

  “要我說這事還得全球合作,這都過去多長時間了,各國聯合行動怎麽一點聲音都沒有?這都什麽時候了,人類還踏馬內耗,槽,人類吃棗藥丸!”

  幾億人看直播,那話題混亂程度不是一兩人看直播能比的,不過隨著登陸過程的進行,人們的話題還是回到了火星上。

  不得不說,登陸火星這事,簡直太難了。

  超長的距離讓通信延時很長,讓地球控製中心控製探測器飛行的數據必須提前注入,所以探測器切入火星軌道時間點非常重要。

  如果切入點離火星過遠,則不能被火星的引力捕獲,探測器就會在太陽係中“迷失”。

  如果切入點離火星太近,則可能墜毀於火星大氣層,就像那幾名外星人的飛船一樣。

  這還隻是進入火星軌道呢,要是像現在無人探測飛船上邊的“開拓者”登陸模塊一樣在火星表麵著陸,難度會大大增加。

  因為在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時,離地球很遠,測控信號很微弱,甚至當探測器運動到火星背麵時,地球上更是無法準確地確定其軌道參數。

  要知道當探測器進入火星大氣層後,其防熱措施、降落傘、氣囊和緩衝火箭等能否按程序工作,都是著陸成功與否的關鍵,必須非常精確。

  所以在地球那邊沒辦法的時候,那就隻能把所有的操作交給登陸設備本身。

  就像現在的“開拓者”登陸模塊一樣,它從“母船”前端脫離之後,以每小時21000千米的時速衝進了火星大氣層,然後在7分鍾內,它的速度會在受控狀態下降為零,實現在火星上的安全著陸。

  這個過程也是火星探測任務中技術難度最大、失敗率最高的關鍵環節。

  當所有的觀眾看著“開拓者”模塊拍攝到的火星地麵越來越清晰,甚至能看到沙塵的時候,說明登陸模塊已經距離火星地麵很近了。

  當觀眾們看到畫麵裏的沙塵呈放射狀被吹走,那就證明登陸模塊已經要登陸了。

  再等到畫麵突然一頓,然後再迅速接近地麵,最後地麵不再接近,就證明登陸模塊登陸火星成功了。

  “耶!!!!”

  “臥槽,星際領航者牛批!”

  “成了,牛批!有史以來火星上最大的人造物體出現了!”

  “不算吧,那四名外星人的飛船肯定比這大、比這重吧?”

  “對對,外星人,外星人,不是說讓飛機去找外星人嗎?快快快!”

  “沒錯,快,我們要看外星人,如果他們友好,我們就跟他們交朋友,如果他們不友好,直升機撞死他們!”

  “不知道火星直升機上有沒有裝導彈,直接炸他丫的!”

  “哈哈,我就喜歡這種想法,直接炸!我們地球人可不是好惹的!”

  “打什麽打,天天就知道打仗,好好交流一下不行嗎?”

  “你懂什麽,必須要打服他們,然後他們才不敢小看我們地球人!”

  “宇宙裏也隻有地球人打來打去,你們去查查人類發展史,那就是一本戰爭史!”

  “我們要和平!”

  “對,核平!”

  “你們踏馬說的是一件事嗎?”

  咳,幾十億人看直播嘛,你們懂得。

  火星是太陽係中與地球最相似且距離第二近的行星,因此,它成為了目前除地球以外人類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

  很多專家都說過,探測火星對研究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變,了解火星的氣候、地質和資源,在火星上建立人類第二個家園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如果有一天人類由於地球人口太多、能源枯竭或遭受其它星球撞擊等滅頂之災,可以向改造後的火星移民。

  至於人類移民火星需要多久,專家們表示,由於火星距地球遙遠,火星本身也與地球有很大差別,所以要向火星移民需要攻克許多關鍵技術。

  就目前的技術發展水平和速度而言,樂觀地說,可能要至少等100年左右。

  也有科學家保守地認為要等800年。

  甚至有悲觀的,得出結論是永遠不可能。

  改造一顆星球的工程太大、太難了,尤其還是火星這種並不是特別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

  有那個改造的時間和技術,說不定人類已經找到更適宜生存的星球,並且開啟星際遠航了。

  不過不管怎麽說,火星都要探索並開發一下,因為它不僅是人類走向更遠星空的裏程碑,還是人類走向深空的一個重要基地和跳板。

  而現在,“開拓者”登陸模塊的安全降落就是這一階段的開始。

  雖然人類探索火星也有一些年頭了,也往上邊發射了不少探測器,哪怕有些探測車的重量都超過一噸了,但是對於火星來說,依然是微不足道。

  而且探索距離極其有限。

  雖然幾個月前有了第一架火星直升機,但是探索距離一樣有限,因為那架火星直升機太小了。

  說是直升機,都有點瞧不起真正的直升機,那就是一台會飛的照相機。

  當然,大家的技術都是一點一點積累出來了,誰家也不能像領航者公司這樣上來就開大。

  想當初孔雀國的火星探測開端,也隻是“千裏迢迢”送了一台火星軌道……照相機。

  探測器總重13噸左右,燃料085噸左右,真正的科研設備,也就是有效載荷15千克。

  星際領航者公司這邊就是另外一種情況,自公司誕生以來,他們就沒做過多少技術嚐試,可以說非常違背正常的技術發展流程、

  這也造成了很多人都懷疑領航者公司有更加隱秘的研究中心的現象。

  甚至都不是懷疑了,而是肯定,要不然那些技術不可能憑空蹦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