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相信我,相信科學!
作者:大臉貓臉大      更新:2020-06-19 22:19      字數:2849
  “諸位請看,這是濱海發射中心的周邊地圖,我想你們應該比我清楚。”

  唐超站在會議室的大屏幕前,指著地圖說道。

  “這裏,這裏,還有這裏,這有這幾片,這些地方距離發射台的距離都不到4公裏。”

  “當然,這個距離尋常的、比較好隱藏的槍械還是打不到,所以排除。”

  “4公裏,對於一些火炮來說不算什麽,但那些火炮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體型大,要想在方圓幾公裏內使用火炮攻擊這裏,並且要做到無人知曉,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也排除。”

  “那麽既隱蔽,又射程遠的,並且對薄甲有明顯破壞力的,就隻剩一樣東西了,大家看這張照片。”

  說著,唐超打開一張照片,上邊一排長槍短炮。

  不過這些長槍短炮跟前邊說的那些槍和炮不一樣,這張照片上顯示的其實是攝影攝像用的鏡頭。

  他也不是刻意找的,隻要在白度上搜“長槍短炮”就行,搜出來的全是這些照片。

  看到這個,會議室的人紛紛議論,不過有些人的臉色馬上就難看了起來。

  顯然,他們猜到了什麽。

  而唐超接下來展示的圖片印證了他們的想法。

  “大家看這張,看起來跟那些長槍短炮很像對吧,因為它也是一種炮……”

  他還沒說完,就有好幾個人下意識的喊了出來,“激光炮!”

  “對!”

  唐超嚴肅的點點頭。

  是了,單看激光炮的發射裝置的外形和那些超級長焦鏡頭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長長的圓筒和光學鏡頭,甚至顏色也都是白色居多。

  還有民用型的天文望遠鏡,單看外形也差不多,長長的圓筒加巨大的光學鏡頭,也有白色塗裝。

  如果是不了解這裏邊門道的外行,又不讓拆開查看,隻看外形的話,很可能會蒙混過關。

  就現在,唐超說的那幾個地點,上邊肯定是各種“長槍短炮”,你能找到眾多超級巨大的鏡頭,全都對準了長征九號猛拍。

  “唐超同誌,我知道激光炮的威力大,可它需要的能量和設備同樣巨大,不說艦載,最起碼也是車載,那目標依然很大吧?”有人問道。

  這個問題都不用唐超回答,負責安保任務的主管人員就能回答他。

  “執行間諜任務和軍事作戰不一樣,間諜任務不需要考慮激光武器的續航問題,對於他來是,隻要能發射一次,能照射幾十秒,他就能完成任務。”

  “甚至他都不用把設備帶走,隻要完成任務,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拋棄,相當於用一次性火箭筒幹掉了一艘航母。”

  有人打開了思路,航天專家們也開始發表意見。

  “對,而且火箭發射窗口對激光武器同樣重要,你們想想現在的天氣狀況,萬裏無雲,空氣中的懸浮物極少,能見度極高,那麽對於激光的散射就少,現在非常適合使用激光武器。”

  “如果是激光武器,對方確實不用考慮續航問題,火箭的箭體本來就很薄,除了摩擦麵和發動機噴口可以承受一定時間的極限熱量之外,一般箭體能把整體結構撐起來就很不容易了,可以說非常脆弱,隻要對方可以破壞一個點,打破結構平衡,後果不堪設想。”

  “沒錯,就是這樣,我想到對方可能在什麽時間動手了!”

  一位航天專家突然站起來大聲說道:“如果對方的續航很差,隻有一次出手機會,那麽對方很可能會選在火箭點火起飛的時候動手!”

  “由於長征九號質量太大,一級和助推用的又是液氧煤油燃料,不可能點火瞬間就起飛,需要等幾秒,等到滿推力之後才能起飛。”

  “這時候火箭雖然還在發射台上,但是已經不能喊停了,而且火箭會產生巨大的震動,如果對方這時候發射激光對火箭外殼進行灼燒,哪怕幾秒鍾的時間不足以燒穿箭體,也會給箭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就算不在發射台上爆炸,到了空中也要爆炸!”

  “對對,就是這個時間點,對方收買內部人員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又用誤報來麻痹我們,讓我們認為火箭安全,如果我們讓火箭準時起飛,絕對會被間諜牽著鼻子走!”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隻能推遲發射了,然後把真正的間諜和他的武器搜出來,再對箭體進項全方位的檢查,等真正確認沒問題之後,才可以發射……”

  會議室的人都是高智商的人,你一言我一句,瞬間就推測出了一個可能的間諜破壞方案。

  越說越細致,對這套方案認同的人也越來越多,唐超作為拋磚引玉的人,聽了他們的分析,他也覺得對方會在火箭點火的時候進行攻擊。

  隻不過……

  間諜認為科技進步了,可以用激光武器神不知鬼不覺的完成任務,可是隻有對方的科技實力在進步了嗎?

  並不是。

  所有人的科技實力都在進步,更何況唐超這個掛逼!

  所以聽著專家們打算取消火箭發射任務的意見,他則是有不同的想法。

  “諸位,請聽我說一句!”

  唐超的聲音非常清亮,在嗡嗡嗡的討論聲中非常明顯,聽到他有話要說,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我知道諸位都很急,但是大家也是關心則亂,間諜采用了非常規的破壞方式,可這枚長征九號火箭……也不是最初設計的長征九號火箭!”

  “雖然這枚首飛的長征九號火箭沒有安裝回收設備,可我們已經決定用它來測試某些回收技術了,比如新箭體材料。”

  “以前的火箭隻使用一次,除了關鍵部位,其他地方的抗熱性都很差,可現在不一樣了,要回收利用,起飛和降落時摩擦產生的熱量首先要扛下來。”

  “諸位雖然還沒拿到這次的實驗數據,但是相信我,我們之前做過大量的實驗,如果隻是短時間的低強度激光照射,並不會對箭體產生多大影響。”

  “咱們接觸時間也不短了,諸位或許都知道我非常自信,甚至在很多人看來,我自信的有些過頭了,其實我不是相信自己,我隻是相信科學,相信數據。”

  “所以這次請大家相信我,相信科學,我們的長征九號可以正常起飛。”

  唐超說完,所有人都沉默了。

  冷靜之後,他們確實想起了這次長征九號火箭首飛所要完成的眾多實驗項目中的一個,就是測試新材料箭體的抗熱性。

  沒有回收裝置,也就是它們會像以前的火箭箭體一樣直接落進海裏,隻是這次跟之前不太一樣,它們是要被撈回來的,然後分析高溫對箭體的影響程度。

  順便還能分析一波海洋環境對箭體的腐蝕程度和直接墜落對箭體的破壞程度。

  國內能發射超重型火箭的地方隻有濱海發射場,這裏靠海,如果要使用舊火箭再次發射,肯定要考慮腐蝕問題。

  還有那麽大的箭體,重新著陸時對衝擊力的承受作用。

  而最強檢測,莫過於讓箭體經受起飛和降落的高溫洗禮之後,直接砸進海水裏。

  首飛需要完成的實驗任務太多太多了,他們都節省慣了,之前設計的時候恨不得把所有的試驗項目都堆上去,做一個既省錢又多檢測的實驗任務。

  以前也是這樣幹的。

  隻是這次火箭夠大,所有堆上去的實驗任務夠多,再加上那麽一著急,心思全在間諜破壞身上,還真沒想起來。

  至於說相信科學,滿會議室的工程師,沒有人比他們更相信科學了。

  但是說到相信唐超,這……

  【趙立打了一個電話。】

  “好,那就準時發射,你們公司的重要載荷還在上邊,我想你們也不想失敗!”總指揮說道。

  唐超嚴肅的保證:“相信我,沒錯的。”

  “而且發射任務不終止,間諜才不會跑路,可以讓人去秘密搜查了,尤其是同時出現長筒結構、光學鏡頭和大量電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