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月球居住艙和太空居住艙
作者:大臉貓臉大      更新:2020-06-16 20:45      字數:2436
  從最開始說起,天夏的載人登月計劃就不是“旅遊式”載人登月。

  所謂的“旅遊式”載人的登月,實際上就是美瑞肯幾十年前搞的那種載人登月。

  乘坐載人登月設備降落到月球上,出艙登陸月球,宣布人類終於登上了月球,然後在月球表麵活動幾個、十幾個小時,最後帶點紀念品,也就是帶點月壤返回地球。

  這就是“旅遊式”載人登月。

  當然,這麽說其實有點不準確,帶了點政治諷刺,畢竟這種載人登月還是有些科研價值的。

  不過,也有限。

  因為最長隻在月麵上活動過二十幾個小時,時間太少,也因為登月設備的局限性,能做的科學實驗太少了。

  天夏不想做這種載人登月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搶“人類第一”這種政治意味濃重的名頭已經被美瑞肯拿了,不如做點更實際的。

  所以天夏的計劃跳過了“旅遊式”載人登月,不做那些重複但意義不大的事,直接上月球基地,讓宇航員可以長期駐留月球。

  一旦成功,駐留時間就會暴漲,初期計劃是一年。

  這個過程中可以再往那裏運送設備,可以讓宇航員跟科學家在月球上更好的生存和做科研。

  研究人類在外星球長期駐留的心理、生理問題,還有月球的地貌結構、曆史成因、資源分部等問題,對未來建立永久性基地,更好的開發利用月球非常重要。

  這個計劃本來是要十年後進行的,不過在得到唐超的全套長征九號技術之後,載人登月計劃大大提前,但是月球基地居住艙的設計、驗證、製造速度就跟不上了。

  好在已經開始進行了,也因為新一代載人飛船的技術成功,應該能趕上進度。

  隻是沒想到,唐超又給他們來了一個驚喜。

  本來首艘長征九號火箭的試飛應該會載一顆試驗衛星平台,驗證各種技術,但是它的噸位太小,也就驗證一下長征九號能不能飛起來,要說驗證其他的,那真驗證不出來。

  想當初著名的月球火箭“土星五號”為了實現載人登月,前期試飛了多少次,從第一次實現人類登月的“阿波羅11號”任務編號就能看出來。

  哪怕長征九號第一次往月球上運送的是無人的月球基地居住艙,並且天夏也沒錢做那麽多次實驗,但至少也得來兩發試試,哪想到唐超上開就開大。

  這誰頂得住?

  而他的理由是……

  “長征九號的技術是我提供的,我知道它的能力,也相信你們的製造能力,我想諸位也模擬過很多次吧,成功率怎麽樣?”

  成功率多少?

  雖然還沒有實際發射過,但他們已經模擬過一千多次次,成功率達到了9928。

  這個數值相當牛批,哪怕隻是模擬數值。

  在拿到唐超的“長征九號”技術之後,他們就跟自己正在研究的長征九號技術做了全方位的對比,他們發現,唐超提供的技術比自己正在研究的好。

  不僅技術更完善,甚至他還提供了製造設備的技術。

  由於在科技上被長期封鎖,很多相關的尖端製造設備買不到,隻能自己造,但是因為技術積累的問題,自己造的設備總是差點意思,用這些自製設備造出來的零件也可以想象到問題。

  現在唐超把這些技術都給了,國內就能自己造那些頂尖設備了,然後用這些頂尖設備造出來的零件質量也可以想象。

  這種正麵因素的疊加,當然讓“新”長征九號的成功率大大增加,甚至性能也增加了不少。

  他們計算了最新數據,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提升到了190噸,月球軌道運載能力增加到了55噸。

  這還不是最終數據,長征九號仍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甚至初次改進型已經提上日程了。

  經過唐超的提醒,他們才回過神來,其實長征九號首飛火箭的成功率相當高,但是他們承接的是國家任務,一直走的就是穩妥路線。

  既然現在唐超提了這個要求,要借用長征九號的試飛任務往月球運送月球基地居住艙,他們自然是……同意了。

  原先當試驗荷載的實驗衛星平台也相當的貴重,用實驗火箭進行發射也是無奈之舉,還是資金少鬧得,隻能想那種花更少的錢辦更多事的方法。

  可一旦實驗火箭失敗,試驗衛星平台也會跟著變成碎片,加上研發、設計、製造等費用,幾億、幾十億都打不住。

  “所以這件事就這麽定了?”唐超問道。

  “對,這個我們可以決定,”航天集團的人說道,“不過一些細節還需要開會商量一下,你把資料準備一下,咱們找時間開個會。”

  “好,這個沒問題,一個星期以後怎麽樣?”唐超更幹脆。

  “可以。”

  得到了答複,唐超點點頭,然後又說道:“這件事就說好了,那就下一個,十天後和核心艙發射,我們公司也有空間站計劃,或者說一節太空艙。”

  “你們也知道,我們公司打算搞太空旅遊,所以想給遊客在軌道上搞一個落腳得地方,前期就一節太空艙,我們打算對接在天宮空間站上,不知道可不可以?”

  商業太空艙對接到天宮空間站上?

  聽唐超說完這個問題,視頻裏的兩位就被難住了,因為這事不好說,它跟使用長征九號發射月球居住艙不一樣。

  首發的月球居住艙沒有人,用長征九號發射帶試驗性質,就相當於搭了一輛車,還是搭的正在測試的車,領航者公司也承擔了一定的風險。

  可把商業太空艙對接到天宮空間站上就不一樣了,它裏邊是要住遊客的,而天宮空間站承擔了大量的實驗和試驗,對於天夏來說非常重要。

  不說天宮空間站自己會不會出問題,萬一這節艙室出了問題,連帶著把天宮也搞掉了,那損失……那就不僅僅是賠錢的問題了。

  哪怕這節艙室不存在技術問題,但是那些住宿的遊客畢竟不是專業宇航員,要是他們搞出了事,後果一樣糟糕。

  而且人家已經說明了是商業艙室,還會自己送上來的,那就無法像挑選宇航員那樣搞審查,如果有人故意搞破怪,後果更糟。

  所以這件事,他們做不了決定。

  不過到底是唐超提出來的,所以航天局的人說道:“這樣吧,唐超同誌,你也把太空艙的計劃資料準備一樣,一周之後開會的時候我們一塊討論一下,怎麽樣?”

  “畢竟這件事比上一件難辦,希望你能理解,我們內部也要提前開一個會。”

  聽到這個答案,唐超就露出了微笑,隻要有機會就行。

  “當然,合作嘛,肯定是互惠互利的,雙方的情況都要照顧,那就這樣,咱們一周後再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