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軌道穿梭機研製計劃
作者:大臉貓臉大      更新:2020-04-30 04:20      字數:2736
  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

  地球和坎星的時間差雖然沒有這麽大,但是也有“地球方一日、坎星已十天”了。

  再次來到坎星,坎星的太空軌道上已經有好幾顆衛星了,可以讓小綠人們更好的觀察和研究它們這顆熟悉又陌生的母星。

  這次過來是坎星的傍晚,接近每天的吃飯時間,隻不過因為一架航天飛機要降落,所以他們的吃飯時間推遲了。

  唐超在組裝大樓的樓頂圍觀了航天飛機的降落過程。

  很震撼。

  沒有燃料,全程滑翔降落。

  當航天飛機出現在跑到盡頭,並且確認降落姿態很正之後,小綠人們就發出了歡呼。

  他們的歡呼聲總是很早。

  伴隨著陣陣呼嘯聲,航天飛機的後輪落在了跑道上,橡膠和跑道瞬間摩擦產生了很多煙霧,減速傘打開,為飛行器減速。

  很快,航天飛機滑行了一段時間之後,拋減速傘,慢慢的停了下來。

  隻見一大堆車輛就圍了上去,很多小綠人跳下車就開始圍著航天飛機蹦跳歡呼。

  這氛圍,沒得說!

  他也想去現場圍觀一下。

  之前因為地下倉庫太大了,所以還沒等他轉到航天飛機的倉庫就返回地麵了,隻知道航天中心有這東西。

  後來趕上航天飛機的組裝過程,但是他那次要忙其他事,也就匆忙瞥了一眼。

  現在他不忙了,地球一個晚上,這邊最起碼有好幾天,他有充分的時間觀賞一下這架在坎星的地球航天奇跡。

  這架航天飛機是100%的地球尺寸,沒有縮減,長37.24米,高17.27米,翼展29.79米。

  像這種大家夥,比如坦克、戰鬥機、軍艦等,它們經常出現的地方都是荒地、天空和海洋,在缺少參照物的情況下看視頻和圖片時很難確定它們的大小。

  如果再趕上一些天夏的攝影鬼才,它們的大小變化能看的你懷疑人生。

  隻有真正的站在它們旁邊,你才會知道它們到底有多大。

  就像麵前的這架航天飛機,從地麵到垂尾頂端,將近五層樓的高度,這是什麽概念。

  唐超圍著它轉了一圈,近距離看了看防熱瓦,就是沒敢上手摸一把。

  因為這些玩意剛經曆了一千多攝氏的高溫灼燒,甚至還有輻射,他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

  最後看了看後邊的三大兩小五個大菊花,唐超興奮的進入了內部。

  機艙內部。

  它的前段是航天員座艙,分上、中、下3層。

  上層為主艙,有飛行控製室、臥室、洗浴室、廚房、健身房兼貯物室,可容納8人。

  中層為中艙,也是供航天員工作和休息的地方。

  下層為底艙,是設置冷氣管道、風扇、水泵、油泵和存放廢棄物等的地方。

  它的中段是貨艙,是放置人造地球衛星、探測器和大型實驗設備的地方,裏邊安裝有遙控機械臂,用於施放和回收那些設備。

  貨艙長18.3米,直徑4.6米,可裝載二十幾噸物品進入太空,也可以裝載小二十噸的物資從太空返回地麵,上邊的貨艙外殼可以像蚌殼一樣張開。

  裏裏外外看了個遍,甚至在滿是顯示屏和按鈕的駕駛艙裏坐了坐,唐超能想到當時地球上其他國家恰檸檬的表情。

  沒辦法,確實先進。

  但是它最後的結果也是因為“太先進”。

  想法很好,可惜因為時代局限,硬件不行,堪稱航天領域的“早產兒”。

  走出航天飛機之後,被外邊的海風一吹,唐超感覺有點索然無味。

  航天飛機也可以稱之為軌道穿梭機,但卻不是他想要的那種軌道穿梭機。

  無他,太落後了。

  先進和落後,是相對的。

  就連地球上都開始出現第二代航天飛機了,就更別說航天科技更先進的坎星了。

  地球那邊現在出了不少第二代航天飛機,比如真銀河那個從空中發射的“太空船”、山脈公司的迷你航天飛機“追夢者”和美瑞肯官方的X-37B。

  它們都算是第二代航天飛機,走的是小型化或無人化的路子,讓航天器的造型更加緊湊,所以唐超每次聽到有人說它們是空天飛機的時候都一臉問號。

  他都不敢說自己要出的第一款航天器是空天飛機,隻承認是可以從跑道上水平起飛和水平降落的單級入軌的軌道穿梭機。

  隻能單純的入軌和返航,不能隨便在大氣層裏浪,沒那麽好的氣動布局,也沒那麽多燃料。

  他把沃納等幾位五星火箭工程師召集到研發中心的會議室,要求他們用現有的技術,在最短的時間內設計出一款能從跑道上水平起飛,實現單級入軌的飛行器。

  最好能搭載510個人,他這種大小的人,不是小綠人大小。

  他的目的是太空軌道旅遊,所以客艙要舒適。

  在軌時間不會很長,也就幾個小時,所以活動空間、觀景窗、生活服務設施等方麵要注意平衡。

  “BOSS,這很簡單,我們有‘大變化’之前設計的一些空天飛行器,以它們為藍本,再參考現在的坎星環境,幾個月就能設計一款符合您要求的空天飛行器。”沃納胸有成竹的說道。

  說罷,他還找出了一些資料,展示在了會議室的大屏幕上。

  唐超一看,都是自己曾經玩遊戲時設計的空天飛機。

  隻不過都是真正的空天飛機,這讓他皺起了眉頭,“怎麽都是使用R.A.P.I.E.R智能空天引擎的真空天飛機,這個技術太先進了,不符合我的要求,最好以使用‘飛鏢’環塞火箭引擎SSTO飛行器為參考藍本。”

  “BOSS,這還先進嗎?”

  沃納一臉疑惑的說道:“為了應對新坎星的情況,我們都想研究更先進的空天引擎了,隻要你下一個許可命令。”

  “當然,為了應對新環境,新的空天引擎可以研製,不過先進有先進的用法,落後也有落後的價值,我有我自己的計劃,先按照我說的做吧。”

  “好吧,您是BOSS,您說的算。”

  唐超拿出BOSS的派頭下命令,小綠人們隻能執行。

  不過他們很快又興奮了起來,因為用舊科技研發新飛行器飛行在新的母星太空軌道上,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反正對於他們來說,用什麽做飛船都不要緊,哪怕是肉身入軌。

  他們是隻要能飛就高興,飛的越遠越高興。

  而唐超也很高興,這些技術對於坎星來說不算什麽,但是拿到地球可不一樣。

  之所以第一款軌道飛行器使用環塞火箭引擎,隻是因為這款引擎在地球比較先進但又沒有那麽先進,飛行器出來之後很震撼,但不會讓人絕望。

  當他的飛行器開始商用時,別人會加緊對類似引擎的研究。

  隻不過等他們研究出來相應的引擎以及配套的航天器之後,不說他的飛行器已經占領了相當份額的市場,讓他的公司發展壯大。

  同時他還可以出售飛行器,讓更多公司進入這個市場。

  等拿到第二波好處之後,他就可以推出更新換代的新產品——空天飛機。

  那個時候他的公司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地位,不會被輕易拿捏,出真正的空天飛機沒問題。

  雖然它的技術在坎星落後了,但是卻可以在地球上收幾波好處,實現利益最大化。

  這就是一些公司明明有更完善的技術,但就是不一次性拿出來,而是先放出以個能用且比較先進的1.0版本,然後再1.1、1.2、1.3升級的原因。